书城小说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百家论
14941900000082

第82章 灵魂是文章的生命——湖北陈大超论

1958年7月生于湖北省南漳县的陈大超,在安陆读中学并下放,到青海天峻县当铁道兵,退伍后当过修理工和图书馆副馆长。1998年元月,成为自由写作人至今。为了养家糊口,他十八般武艺样样都来。他经常写诗,层次很高。2004年6月3日至5日,在瑞士卢森堡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和平诗歌大会上,他创作的诗歌——《写给一位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作为中国唯一战争与和平题材的诗歌入选大会,并在会上宣读。有诗入选《诗歌报10年精华》,《全国报刊诗歌集萃》,《中国诗歌选》(台湾版)。他写诗,不为赚钱,乃心灵之需要。他的千字文,全国满天飞。如果说他写千字文是为了赚钱,那么写微型小说则是“作为艺术而为之”(赵金禾语)。其微型小说《下毒手》获“春兰”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三等奖,《贼》获“天津日报飞鹰杯全国微型小说大赛一等奖”,《想吃人胆的豹子》获微型小说杂志举办的全国幽默小说大赛二等奖和全国首届微型小说评比三等奖,《给城里人办暂住证》和《两个朋友的区别》双双获第二、三届全国微型小说评比三等奖,《广告时代》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微型小说卷》。

陈大超的小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构思新颖,独特,巧妙,语言幽默,诙谐,富有哲理。

“荒诞式表述通常是作者创造出一个明显怪异的事件,它的魅力也正在于分明十分虚假,读者却能读得津津有味,感到十分畅快,这其中打动人心的力量是作者把现实中的丑恶,集中起来,加以夸张,放大,并有意加以变形,让人在大笑之余,体味深含的社会内容,获得启发和提醒。”(顾建新《微型小说学》第128页)

陈大超《想吃人胆的豹子》便是一篇不错的微型小说。作品视角独特新颖,假借豹子之口,写出了人类存在的种种弊端。小说结尾,豹子口出狂言:“哈哈,只要咱们吃了人胆,就没有人的好日子过了!”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新加坡作家林高曾撰文指出:大陆微型小说写的太实。

此话切中要害,一针见血。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日新月异,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微型小说的表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呈现多样化。可是,在我们阅读过的微型小说作品中,出现太多写实的作品,引起广大读者视角上的审美疲劳。

在此背景下,微型小说的飞翔,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谢志强在其专著《小小说讲稿》中提出了“小小说的飞翔”的命题:小小说的飞翔,是小小说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幻想,魔幻,寓言等形式的小小说就呈现飞翔的姿态。通俗地说,就是把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的写成艺术的可能,体现出事物的非逻辑和超现实性,也就是事实生活中不可能的现象,在艺术中却成了可能。

陈大超的《想吃人胆的豹子》,以及他的其它一些类似的作品,对于拓宽微型小说作家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农民工进城要办暂住证,早已是个很普通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城里人下乡时,也要办暂住证,似乎还是第一次听说过。从这一点上讲,《给城里人办暂住证》写得很有新意。

当下,进城农民工多达1亿多人。这些农民工,大多在建筑、保洁、家政服务领域打工,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条件非常艰苦,待遇相当低下。应当说,农民工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绝大多数城市市民对农民工是友好的,但也有部分市民,排斥农民工,歧视农民工。前些年,青岛公交车上就将城里人与乡下人隔开,引起农民工强烈不满,舆论为之哗然。

现在,城里人回到乡下,也要办暂住证,是否也是乡下人对城里人的一种歧视呢?尽管提出给城里人办暂住证的,只是极个别人,但此举却得到了不少乡下人的拥护和赞成。这说明,给城里人办暂住证,确实使乡下人心理得到了一些平衡,抚慰了乡下人那颗受到伤害的心灵。

乡下人给城里人办暂住证,是对还是错?小说未作交待,而是留给读者去思考。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田小奔想通过摸别人的头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结果一事无成。杨鸣滔则充分相信并运用自己聪明的脑袋施展才华,最终获得成功。与其盲目崇拜别人脑袋,不如相信自己脑袋。这就是《两个朋友的区别》,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人生成功的诀窍,在于相信自己的脑袋,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最佳位置。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因为他对电脑特别感兴趣。哈佛大学没读完,就开始经营自己的公司。现在,微软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脑公司,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相信自己的脑袋前提下,也要吸收别人脑袋的新鲜东西。如此,就会给自己的生命增值,反之就会给自己的人生贬值。

现实生活中,不乏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的人。他们不知道凡事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道理,结果总是错失良机,贻误了一生还不自知。

如果这些人看了陈大超《两个朋友的区别》,他们的命运,他们的人生之路,也许会发生一些变化。

我们的确处在一个广告时代。广告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防不胜防。

广告泥沙俱下,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有时很难分清真假,甚至上了当还浑然不知。绝大多数广告,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许多广告,骗你没商量。像小说中出现的板栗坡村刘贵根,揭露儿子虚假广告并保证全部退款的广告,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因此,《广告时代》所描绘的生活,是艺术真实,而非生活真实。

有一句话说得好:“最完美的产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爱情在童话里,最完美的人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境里。”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所以,最完美的产品在广告里,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中。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对广告抱一种平常心态。对广告中所说的产品,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广告,处之泰然,既不欣喜若狂,也不嗤之以鼻。要把广告看作生活的调味品,让广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而非痛苦,带来欢笑,而非泪水,带来幸福,而非悲伤。

小说的现实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载中国作家网2010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