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孙子兵法现代释用
14943100000110

第110章 闲棋冷子熊向晖秘密作战

离散人心,就能拆散一伙人。反间与用间是多种兵法的一部分。不管你在什么时候,都要知人之心,用能用之人,不可粗心大意,否则你就会被彻底利用,甚至成为牺牲品。此为《孙子兵法》“用间篇”之精髓。

【本篇导引。

本篇主要介绍了使用间谍的意义、间谍的种类及作用。

使用间谍的意义: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间谍的种类有: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

间谍的作用: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本篇的主题词: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智慧之源。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经典诠释。

孙子说,凡兴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公室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千金,前方后方动乱不安,民夫疲备地在路上奔波,不能从事正常耕作生产的,多达七十万家。这样相持数年,就是为了决胜于一旦。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不肯重用间谍,以致因为不能掌握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不仁慈到了极点了,这种人不配作军队的统帅,称不上是国家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者。所以,英明的君主和贤良的将帅,他们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普通人,就在于能够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求神问鬼的方式来获取;不可拿相似的事情作类比推测来得到;不可用日月星晨运行的位置去作验证。一定要取之于人,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口中去获取。

间谍的运用方式有五种,即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这五种间谍同时使用起来,使敌人无从捉摸我用间的规律,这就是使用间谍的神妙莫测的方法,也正是国君克敌制胜的法宝。所谓因间,是指利用敌人的同乡做间谍。所谓内间,就是利用敌方的官吏做间谍。所谓反间,即是利用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所谓死间,是指故意制造散布假情报,通过我方间谍将假情报传给敌间,诱使敌人上当受骗,一旦真情败露,我间就难免一死。所谓生间,就是侦察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人。

所以在军队中,没有比间谍为更可亲信的人;给的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为优厚的;没有什么比间谍之事更为秘密的了。不是才智超群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指使间谍;不是谋虑精细的人不能分辨证实间谍提供的情报。微妙啊,微妙!无时无处不在使用间谍!间谍的工作还未开展,而秘密却已露出去了的,那么间谍和了解内情的人都要处死。

凡是要准备攻打的敌方军队,要准备攻占的敌方城池,要准备刺杀的敌方人员,都须预先了解其主管将领、左右亲信、负责传达的官员、守门官吏和门客幕僚的姓名,指令我方间谍一定要将这些情况侦察清楚。

一定要搜查出敌方派来侦察我方军情的间谍,从而用重金收买他,引诱开导他,然后再放他回去。这样,反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这样,乡间、内间也就可以利用起来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这样,就可以使死间传播假情报给敌人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这样就能使生间按预定时间返回报告敌情了。五种间谍的使用,国君都必须了解掌握。了解情况的关键在于使用反间,所以对于反间不可不给予优厚的待遇。

从前殷商的兴起,在于重用了在夏朝为臣的伊尹,他熟悉并了解夏朝的情况;周朝的兴起,是由于周武王重用了了解商朝情况的吕牙。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够任用智慧高超的人充当间谍,就一定能建树大功。这是用兵上的关键步骤,整个军队都要依靠间谍所提供的敌情,决定军事行动。

【现代释用。

所谓“间”,即“奸”,对于一主体而言,即不忠的东西,也可以说成是“内奸”。其实,“奸”并非什么太丑恶的东西,“奸”的形成有它的原因和条件,且不说“奸”给主体造成什么危害,只说善于利用“奸”,对于任何人都将大有裨益。

在现代社会中,有关“奸”,可以解释为情报信息及对情报信息的利用。善于利用情报信息,必将成功。所以《孙子兵法》说,“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无也。”

掌握准确的情报信息,可以趋利避害,一方面,可以趋利避害;一方面,又可以一发而就。取得和传播新的信息已经成为经济乃至全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对大量情报信息的综合分析摸清市场变化的规律和动向,在“扬长避短”的方针指导下,制定出相应的市场营销措施,必将为企业的发展打开方便之门。

“间”是有危害的。领导者要善于识“间”,善于防“间”,善于用“间”。防“间”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危害;用“间”的目的是找到对方的弱点,以便为己所用。

俗话说得好,“洞悉其间”。领导者只有认真研究“间”,防“间”,用“间”,才能趋利避害。

如果领导者身边有“间”,领导者必身受其害;如果善于运用领导者身边的“间”,必将受益无穷。

熊向晖原名熊汇荃,祖籍安徽风阳。1935年熊向晖16岁时,就考入北京清华大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几个月后,他秘密加入共产党。

淞沪会战后,胡宗南急于招兵买马,招贤纳士。虽然当时国共合作的形势还算好,但周恩来料定将来蒋介石和胡宗南会掉转枪口重新指向共产党,于是他决定提前做好准备,便萌发了一个派自己人打入胡部的念头。目前此人可能是“闲棋冷子”,但或许有一天会成为“忙棋热子”。

经过权衡比较,熊向晖最后被选中。几经“考验”,熊向晖终于成为胡宗南最信赖的人。

1938年,周恩来的预言终于得到证实,胡宗南彻底倒向蒋介石,配合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蒋介石出于“报答”,提升胡宗南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周恩来早已布置好的“闲棋冷子”熊向晖开始活动了。

熊向晖猎取到的第一份情报是胡宗南为进攻陕北地区而作的战略部署,3个月后熊向晖又截获蒋介石给胡宗南发来的“闪电进攻延安”的电报,并将这份重要情报转给了中共中央。

当时延安的毛泽东、周恩来收到情报时,胡宗南部所有将要参战部队的军、师、旅长等都还不知道,因为胡宗南要求绝对保密,他要等部队全部拉往集结地时再下达作战命令。

不久,由于蒋介石获悉美军驻延安军事观察组尚待撤离,因此,他密电胡宗南行动推迟3天,熊向晖又将这一情况通知了延安。

正是这几份情报,使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完好无损,使胡宗南“拿下”的延安不过是个空壳,这不能不使胡宗南目瞪口呆。

1947年5月20日,熊向晖离开了曾提拔、重用、信任他的胡宗南而去了美国。

胡宗南惨遭失败,更加怀疑自己的部队里有共产党的情报人员。他曾经怀疑手下的一个军官有“问题”,一直不重用他,此人后来随国民党去了台湾。多年以后,他重返祖国大陆见到熊向晖后说:“你忠于共产党,胡送你赴美读书,我忠于国民党,胡却说我是共产党。”

1949年11月,熊向晖接到周恩来的邀请,来到中南海勤政殿。当他走进勤政殿时,看到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国民党“元老”也在里面。这些人见熊向晖走进来,亲切地问:“这不是熊老弟吗?你也起义了?”熊向晖笑着作了解释。

顿时,熊向晖看到的是一双双瞪大的眼睛。

张治中接口说:“我早知道蒋介石在军事上、政治上都远远不是共产党的对手,今天才知道,在情报上他也远远不是共产党的对手。”

大家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如果说战争是力量的较量,那么政治上就应该是首脑们谋略与智慧的较量。周恩来预见国民党会和共产党“翻脸”,便抢先一步,安插了一个棋子在胡宗南身边,毛泽东后来评价说:“熊向晖的作用抵几个师。”

政治中的权衡与周旋更加离不开间谍,各国的情报组织也因此展开了“用间”与“反间”大战。

作为周恩来的“闲棋冷子”,熊向晖秘密作战于敌人心脏多年,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