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孙子兵法现代释用
14943100000021

第21章 当机立断李文正鼓起事业风帆

在经济活动中,优柔寡断,必将丧失商机,当机立断,就能创历史巨篇。

曾几何时,李文正仅凭手中的2000美元,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他在印尼是仅次于林绍良的华裔金融巨子,被人们誉为“印尼钱王”。1983年,他被著名的《亚洲金融》杂志评选为当年“最杰出的银行家”。他创办的力宝集团是印尼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该集团的资产总值达30亿美元。私人资产至少也达到12亿美元。从2000美元到十几亿美元,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1929年,李文正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玛琅镇,祖籍是中国福建的莆田,中学时期,他担任东爪哇华侨学校学生会主席,因组织学生参加反抗荷兰殖民者的斗争,并帮助开展宣传及运送药物,被荷兰殖民地政府逮捕入狱。1947年被驱逐出境后,他返回故乡,考入南京的中央大学哲学系。1949年来到香港。50年代初,随着印尼政府渐趋稳定又重返印度尼西亚定居雅加达。

他历经沧桑磨难,却有一个信念始终坚定如一,那就是想当银行家。李文正成家后,离开了父亲到岳父家开设的百货店中工作。随后他又找到了一份船务代理的工作,干了几年业绩平平,但为个人积蓄了2000美元。

2000美元对于当时的印尼人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李文正有钱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知怎的,他那2000美元积蓄竟被人误传成了20万美元。这个误传,在无形中提供给李文正实现童年梦想的机会。

1960年,因营运不佳而濒临倒闭的基麦克默朗银行的经理皮拉马·沙里,受到误传的影响,请求李文正投资20万美元,拯救这家银行。李文正腰包里只有2000美元,但他当机立断,大胆地接受挑战,答应筹措这笔资金。李文正抓住了这个机遇,抓住了事业成功与发展的脉搏。

到哪里筹集20万美元的巨款呢?李文正想到了与他交往密切的福建同乡们。这些同乡在雅加达自行车制造与修理业中,占据垄断地位。李文正利用这层关系,及时筹集到了这笔资金。这使他不仅可以优先认购这家银行20%股权,而且还在该行任职。从此,他踏入了朝思暮想的金融殿堂。

然而,他甚至连资产负债表的左边一栏与右边一栏有什么不同也分不清。但他不懂就问,虚心请教。不久他便令人信服地进入基麦克默朗银行的董事会,随后又坐上第一把坐椅。

他凭借自己的直觉以及做小买卖的经验断定,要使基麦克默朗银行起死回生,必须打入其它银行还没有想到的市场。他相中了雅加达庞大的自行车业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他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自行车业,争取到了大量客户。

“在我看来,银行业不是一种买卖货币的事业,而是买卖信用。由某人某处获得信用之后,再授予其他人。”在雅加达一家华人餐厅,他在基麦克默朗银行第一次投资者会上,用自己的语言给银行的定义作了确切的解释。说到做到,他从不拖延,哪怕是借债也要给客户如期兑现,从而渐渐建立起基麦克默朗银行的信誉,影响也越来越大。“栽培客户,就是壮大自己。”这是经营银行的信条,也是他事业成功的秘诀。经过3年的奋斗,这家银行终于扭亏为盈,并获得巨额利润,走上了兴隆之路。

首战告捷,李文正令银行圈内人士刮目相看。

1963年至1971年,他先后将岌岌可危的印尼宇宙银行和繁荣银行救活,然后以这两家银行为基础,与亲友合资购并了工商银行、泗水银行,组合成泛印度尼西亚银行。李文正拥有30%的股份,并担任执行总裁。经过4年的努力,这家银行发展成印尼最大的民营银行,资金达376亿印尼盾。

就像魔术师一样,李文正将一家家濒临倒闭的银行理顺、搞活,并滚动式发展。他由此而被新闻界和银行界誉为“医治银行的专家”。

1975年,李文正由于与部分股东不和而辞去泛印度尼西亚银行执行总裁的职务。此前,由于他在金融事业上的出色表现,早已引起他的同乡——印尼首富林绍良的注意。他刚一辞职,林绍良便邀他出任中央亚细亚银行董事及总经理。李文正爽快地接受邀请,入主中央亚细亚银行。

他的聪明才智和大胆决策而又稳扎稳打的经营作风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仅仅3年,中央亚细亚银行就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私营银行。到1983年,中央亚细亚银行的资产总额比原来增加332倍,存款额增长1253倍;在全印尼设有32处分行,遍布印尼各大城市,形成全国最大的私人银行网;分别在香港、澳门、台北地区和新加坡以及美国的加州、纽约州、阿肯色州设立了分支机构。中央亚细亚银行已成了举世公认的东南亚最大的银行。

他又在策划自己的海外扩张计划。

李文正首先把业务扩张到日本、美国等国和香港等地。在香港,他创立了斯蒂芬财务公司。该公司拥有美国第六大投资银行,并附设有2家大财务机构,其中一家在雅加达,由斯蒂芬财务公司与印度尼西亚商业银行各投资50%。通过斯蒂芬财务公司,李文正还取得了香港一家华人银行一半股权。在美国,他还购买了亚特兰大银行30%股权。美国旧金山的希伯尼亚银行虽然是林绍良旗下的公司,但李文正是管理这家银行的委员会主席,在经济上有直接联系和利益关系。20世纪80年代初期,印尼的胶合板及圆木大量销往美国,贸易额一年达40亿美元,其中李文正占四分之一,成了在伐木业和木材对美贸易中大获其利的银行家。

几年后,李文正与林绍良再度合作,携手创立了力宝集团公司,主要进行国际贸易。该集团由李文正任董事长,除他和林绍良是大股东外,印尼总统苏哈托的长子和长女也各拥有16%的股权。

李文正以极其睿智,能够当机立断,赢得了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