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育英才:做天下最优秀的父母
14944600000049

第49章 劳动是最光荣的,教育孩子热爱劳动

爱劳动是一种优秀品德,也是生存的重要条件。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雷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应该说,劳动习惯的养成,是孩子今后“幸福”的重要保证。

孩子的劳动素质,主要指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对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父母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孩子养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要从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开始。父母对孩子参加家庭中的各种劳动应鼓励(不应阻止),让其从小热爱劳动。在劳动中,父母要多给予指导(不应是代劳),给孩子成功感,使其体会劳动的愉快。

请看一则报刊上的材料:

山东淄博某小学有位学生叫赵晓亮,他在家中要靠父母为他整理书包,家庭作业老是忘了题目,就让妈妈到同学处去抄。在校丁点儿小事也不会自己处理,老是报告老师,小队活动让他收一下游园门票,他连票都数不清。

原来,他是独生子,父母十分宠爱,许多事情父母都替他干。

学校值日怕累着他,父母到学校替他干。做作业怕用脑过度,便告诉他答案,有时还代做。家务活不让他沾手。结果养成了依赖的坏习惯,一离开父母便无所适从。

后来,在老师与父母配合下,从培养他的自理能力着手,有意识创造一些“艰苦”让他独立去解决。比如,父母故意一两天不在家,让他自己做饭做菜,自己安排作息,衣服让他自己洗,卧室让他自己收拾。

后来,赵晓亮不仅能为父母做生日晚餐,能整理自己的房间,而且在学校举行的“美化小居室”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一度被评为学校的“十佳少年”。

教子忠告

当孩子长大后,随着人生境遇的转换,时代的变迁,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挫折,因此父母必须给予他们生存的方法,这便是劳动。

孩子“懒”是父母“宠”坏的。不爱劳动的“懒”习惯,在父母眼里往往认为是小事一桩,不被重视,而正是这种“轻视”,派生出许多恶习,甚至会造成许多恶果,在现实生活中,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

(2)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果实的习惯

现在一些孩子“浪费”现象特别严重。如丢弃饭菜的现象,几位大学教授曾为之大声疾呼。孩子不爱惜学习用品现象随处可见。父母应告诉孩子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他们所用的一切东西都是用父母的汗水换来的,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父母的辛苦劳动换来的。要尊重父母,也要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

(3)要培养孩子参加公益劳动的习惯

父母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让他们多参加一些公益劳动,如打扫卫生,整理花坛,植树,帮助邻居做事,到敬老院替老人做事等等,使孩子从小懂得关心集体、关心别人,并且能从公益劳动中体会到助人的乐趣。

(4)培养孩子动手操作的习惯

让孩子动手做玩具或模型以及各种制作,有利于手脑并用,智力开发,形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有一位父母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动手制作的能力。孩子制作的东西,绝大部分是用自己收集的废旧品做成的。孩子的房间里有好几只箱子,有的装破烂玩具、易拉罐;有的装大齿轮、小电机、无线电零件、坏半导体收音机。柜子上堆放着一大堆泡沫塑料。孩子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动脑筋用自己的双手做出各种科技小制作来……大量的科技制作,培养了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终于从量变到质变,实现了从一般科技制作到发明创造的升华,发明制作出了一个人就能使用的太阳测高仪。

因此,父母要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要亲历亲为,当然父母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