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成都级护卫舰,护卫舰的一种。有中国研制的01型成都级别护
卫舰4艘(505-昆明、506-成都、50-萍乡、509-西昌);6601型506成都号、成都级(6601型)等。
类型
01型成都护卫舰
本级舰为中共以苏联在1953年有偿提供的“Riga”级护卫舰,设计图纸与零组件材,于1956至1959年间分别在上海沪东造船厂与广州黄埔船厂组装而成,共建造四艘,因是第一批所以称为“01”级别;西方亦称其为“成都”级。其中在沪东造的为“贵阳”与“成都”,分别在1956年九月廿六日与四月廿八日下水,1957年一月第一艘完工的“贵阳”与首次在舟山海域试航,两舰于1958年成军。在广州建造的是“昆明”与“桂林”,两舰在1957年下水,1959年成军。另据称尚有一艘名为“萍乡”。但资料不明可能并不存在。
“01”成都级护卫舰长:91.5米,宽:10.1米,吃水:3.2米,满载排水量:1460吨,标准排水量:1240吨;主机为两座锅炉,两部透宾汽旋机。总输出功率:14709千瓦,双轴推进航速:28节,编制:乘员军官16人,士官兵154人。
成都级(6601型)护卫舰
1955年9月下水,1957年1月试航,1958年服役。1972年进行改装,拆除舰舯的鱼雷发射管,安装“上游-1”型反舰导弹,1994年退役。
主尺寸:长91.5米,宽10.1米,吃水深3.12米,排水量:1389吨,动力:14709千瓦,航速:28节,航程:2000公里,编制:190人,导弹:上游-1型(SY-1)双联装反舰导弹1座,火炮:100毫米单管火炮3门;61式37毫米双管火炮2门,火箭:65式250毫米5管反潜火箭2座;64式432毫米深水炸弹发射炮2座。
506成都号
成都级(6601型)护卫舰。70年代初进行改装,拆除舰舯的鱼雷发射管,安装“上游-1”型反舰导弹,现已退役。
主尺寸:长91.5米,宽10.1米,吃水深3.12米,排水量:1389吨,动力:14709千瓦,航速:28节,航程:2000公里,编制:190人,导弹:上游-1型(SY-1)双联装反舰导弹1座,火炮:100毫米单管火炮3门;61式37毫米双管火炮2门,火箭:65式250毫米5管反潜火箭2座;64式432毫米深水炸弹发射炮2座。
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繁重的海上战斗任务,经与苏联协商,我国向其购买了包括护卫舰在内的5种型号舰艇的全部技术图纸和一批材料、设备。1957年,依靠这些设计资料和设备,根据中苏海军订货协定装配制造的苏联“里加”级火炮护卫舰设计制造的第一型护卫舰即01型舰进行了海上试验,该型舰系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护卫舰,线形优良,舰长91.5米,正常排水量1150吨,采用蒸汽轮机为动力,由于功率较大,该舰最大航速达到28节;武备方面,01型装备有3座单管100毫米主炮和2座双联37毫米副炮,一座三联533毫米反舰鱼雷发射装置以及反潜深弹发射装置,并配备了相应的指控系统,与同时期世界各国护卫舰相比,该舰的火力是相对全面和强大的。
1955年到1958年在上海沪东造船厂和广州造船厂分别装配制造,1957年服役,前后共完成4艘,至1994年全部退出现役。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上游”1号舰舰导弹和相关系统设备的研制成功,为增强在役主战舰只的远程作战能力,适应当时舰艇导弹化的趋势,01型进行了改装,拆除三联装533毫米反舰鱼雷发射装置,改装一座国产双联装回转式“上游”1号舰舰导弹发射装置,加装了与导弹配套的雷达和控制系统。
此次成功改装代表了我军护卫舰主战武器由火炮向导弹的转变,为我国自研的第一代对海型导弹护卫舰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料。01型护卫舰是我国根据苏联的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种中型水面战舰。为我国后来自行研制大中型水面战舰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