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铜鼓鉴赏及收藏
14946100000014

第14章 现代使用铜鼓的民族

铜鼓已流传两千多年,在大部分地区和民族中已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只留下某些遗迹和历史的回忆,只有很小部分地区和民族,还保存着使用铜鼓的古老习俗,成为绵延,千古的“活化石"。就目前所知,保留铜鼓文化活化石的地区只有两大块:一块是中国南部贵州黔南和广西桂西北接壤的地区,这个地区往南到云南的文山、红河地区,并伸入到越南西北部地区;另一块是中南半岛西北部,以缅甸东部掸邦高原与老挝、泰国交界的山区为中心,往北伸入中国云南南部边境。这两大块互相靠近,断续衔接,历史上都比较封闭。在这两大块铜鼓分布区里生活的壮侗语族的壮族、布依族、水族、侗族、泰族,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藏缅语族的彝族,孟一高棉语族的佤族、克木人等,都还使用铜鼓。

壮族

壮族《宋史》始以“撞"为族称,明清以来称为“僮",1965年正式命名为“壮",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其中广西占91.7%。壮族的先民骆越、乌浒、俚、僚、蛮是使用铜鼓的民族,已于前述。明清及其以后,壮族仍大量使用铜鼓,不但历史文献上有记载,铜鼓铭文上也有反映。如广东省博物馆藏120号铜鼓在鼓面内壁铸有“古僮百姓,归服罗定"等铭文,就是壮族先民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明证。广西东兰县有一首古老的《铜鼓歌》,开头就唱道:“员外有钱又有金;当年富贵图名声,买得铜鼓来敲打,我们相随到如今。"现代的壮族仍大量收藏和使用铜鼓。现代使用铜鼓的壮族主要集中在广西的红水河流域,以东兰、天峨、南丹、巴马等县最多,田林、西林,及云南文山州也有不少。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凤山县志》所载:当时风山县隆梅乡九龙村黄文观,隆梅村黄伯器,砦牙村罗文书、龙昌运、罗明圆、罗润芝、罗明总和乔音乡大同村罗广都有铜鼓。据梁富林1992年对河池地区9个县市的调查,现存铜鼓1417面,其中东兰县562面,南丹县401面,大化县229面,巴马县140面,天峨县42面,都安县16面,凤山县16面,罗城县2面,河池市1面,专署所属机关8面,这些铜鼓中确定为壮族的铜鼓730面。这些铜鼓都散存于民间,每年都拿出来使用(梁富林:《河池传世铜鼓调查及其他》)。壮族铜鼓大都为个人或宗族所有。解放前,拥有铜鼓最多的是南丹县那地罗氏土司,有24面,1944年,日寇入侵,将土司衙门付之一炬,24面铜鼓全被烧毁;现在个人拥有铜鼓最多的是东兰县兰阳乡人韦万义,共有12面,被当地壮族称为“铜鼓王"。

现代壮族已不会铸造铜鼓,但流传着许多铸造铜鼓的歌谣,尚可推知当年铸造铜鼓的神奇场面。现在壮族使用的铜鼓的来源,一种说法是祖上传下来的,另一种说法是祖辈从外地买来的。广西河池地区壮族铜鼓主要是从贵州、百色购买和在本地区内务县之间互相买卖,如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廖卜农等老人说,他们的一些铜鼓是从百色一个叫芭蕉洞的地方买来的,芭蕉洞是铸造铜鼓的地方,但那里铸造铜鼓的技术不如贵州。还有一种说法是外地师傅到本地来铸造的。说这些铜鼓师象今天的补锅匠一样,带着徒弟、工具,走村串寨,哪里需要铜鼓就到哪里去铸造。东兰县长江乡周赖村的拉桃,板龙村的那谷,板林村的乾能,坡豪乡的坡豪,兰阳乡的旧州等,传说都曾架起炉灶,铸造过铜鼓(梁富林文,前已引)。

现代壮族使用的铜鼓,除极个别冷水冲型铜鼓之外,几乎为青一色的麻江型铜鼓。

其中许多铜鼓铸有汉字铭文,如“万代进宝,永世家财",“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吉祥语;有的铸有年款铭文,如“道光X年建立"之类,因此知道许多铜鼓是鸦片战争前铸造的。

壮族将他们使用的铜鼓分出公母(雌雄),一般都需公母配对使用,最常见的组合是4面铜鼓为一组,公鼓、母鼓各2面。

壮族迎亲喜庆用铜鼓,在《迎亲歌》中有所反映。如“客气"歌中,客人唱:“刚才唱赞歌,有几首来合。灯油耗尽了,灯蕊点不着,我们无歌才,今唱不成歌。铜鼓打烂面,怎么粘得合?"主人则唱:(你们)“四面大铜鼓,八面大铜锣,处处敲得响,心中尽是歌"。

红水河流域的壮族使用铜鼓最频繁、最庄重的是青蛙节。青蛙节俗称蚂、蛙婆节。其突出特点是每一个活动环节都离开铜鼓,无论是请蚂蜗,游蚂蜗,孝蚂蜗,还是葬蚂蜗,都以铜鼓为先导(覃剑萍:《壮族蛙婆节初探》,《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广西田林县的定安和旧州壮族有迎铜鼓进寨的习俗。当地有岑大将军庙,每年腊月二十九,众人用4把关刀、4把马刀护送铜鼓至将军庙,放在岑大将军塑像左侧,日夜焚香祭祀。到正月初二,就迎铜鼓进寨。这时,人们捧起插有岑大将军牌位的香炉,抬着铜鼓,边敲边走。大烛在前,花烛在后,三弦、笛子在两边鸣奏,群众夹道相迎,队伍每到一家门口,主人便将一支银纸花插在香炉里。到达预定地点后,由寨老领大家唱《太平歌》,唱完一首,又往前巡游。越到后来,加入巡游队伍的人越多,场面十分壮观。巡游结束后,又将牌位送回将军庙(李懋椿主编:《可爱的田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第133页)。

云南文山州壮族,每年正月初二至二月间都敲铜鼓为乐。老人凡在下半年去世的,可打铜鼓送葬。广西东兰县个别地方壮族有威望的男性老人去世时,也打铜鼓送葬。

广西东兰、风山、巴马等县和云南马关县等地的壮族都有铜鼓舞。东兰民歌唱道:心想打铜鼓,又怕鼓点错。跳的莫忙坐,再等过一槌。说明打铜鼓是伴舞的。

布依族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兴义、安顺地区的几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也有一些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郊区及其西北数县。

布依族自称“布依"、“布雅伊"、“布仲"、“布饶"、“布曼",明清时期称“仲家",1953年正式定名“布依"。从民族语言、古称、自称及地理分布来看,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关系。黔桂两省(区)间的红水河可以说是布依族与壮族的分界河。生活在红水河左岸的是布依族,右岸的是壮族。

布依族称铜鼓为“连"或“那连"。传说铜鼓是布依族始祖布杰向天神讨来的。没有铜鼓之前,布依族老人死后只能下到十二层地狱里去受煎熬。有了铜鼓以后,只要敲响铜鼓,天神就会派仙久下凡来将死去的老人灵魂接上十二重天。

以前布依族的村寨都有铜鼓;现在有的村还有2至4面。这些铜鼓和壮族铜鼓相同,都是麻江型的。凡遇隆重节庆,都会拿出来敲奏作乐,举行丧葬、祭祀时,则只有鬼师才能使用。

按布依族习俗规定,铜鼓只能在过年或砍嘎及送葬等隆重场合才能敲击。砍嘎是一种杀牛祭丧的习俗。铜鼓是铜鼓舞和铜鼓刷把舞的主要伴奏乐器。

黄果树大瀑布附近的扁担山是布依族的主要聚居区,普定县的陇戛是布依族大寨,寨中至今还有1对铜鼓。每年的正月初一,铜鼓声就飘荡在陇戛寨的老虎山下,随之山歌四起,一直闹到元宵。

布依族打铜鼓,用3根木棍做成支架,用棕绳拴住铜鼓一侧相邻的两耳,使之侧悬。鼓手用木槌敲鼓面,用小竹棍打鼓身,不用助音桶。演奏时有一定调式,有时还配以小皮鼓,有人在旁边大声呐喊助威。有时一位鼓手同时敲奏铜鼓和皮鼓,使两鼓声音合谐。陇戛寨流传一本布依族铜鼓演奏曲,称为“布陇戛分云",用布依语言记音,分为12段,代表12个月农事季节变化,或古代打仗进攻、收兵的12种信号,是每位青年必学的唱曲。有的地方,铜鼓为舞蹈伴奏。独山、荔波等县流行铜鼓刷把舞,舞者手持刷把,按铜鼓节奏起舞,根据调式变换舞蹈动作。

布依族在吟唱叙事民歌《格图河之歌》时,也要敲击铜鼓起兴。这首民族的序歌唱道:“哨呐应山昂,铜鼓震天响,过年真热闹,人人喜洋洋。哨呐停一停,铜鼓放一放。"

让我把一支古老的歌哟,从头唱一唱。

在杀牛祭祖和送葬时击铜鼓,则把铜鼓作为祭典中的重器。由于铜鼓音色深沉、雄浑,传播悠远,民间又有敲击铜鼓向天神和冥世报信的传说。

布依族的铜鼓属全寨公有,由村民轮流保管,一般存放在当年修建新房的人家。谁家当年修了新房,全寨人一起在除夕夜把铜鼓送到他家以示庆贺,送去以后,从年三十夜到正月十五,全寨人都可以去敲打,以后铜鼓就存在这一家。直到寨子里又有人修新房子时,再在当年除夕夜把铜鼓转送到这一家保存(田晓岫:《布依族的铜鼓》,《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

镇宁县的布依族每个家族都有1面铜鼓,平时存放在寨老家,用黑布包裹着悬挂在屋梁上,重大节日、祭祖或丧葬才能使用。取用铜鼓时需用一株谷穗去“请",在接送过程中都需用黑布包严,据说,如果不是这样,在过河时,铜鼓会跳入水中。

黔南布依族过“嫩信节"(即春节)必敲铜鼓。有的在腊月三十“请",有的在正月初一“请"。铜鼓被请出后,先由寨老敲“祭神调",其谱为连敲3声再休止1拍,共敲9节,意为恭请天上、人间、龙宫3界之神。同时,各家敲铜磬,燃鞭炮,吹牛角,由长者焚香、化纸,进行祭祀。祭祀后,全寨的人汇于一地,由两名儿童敲“丰收调"、“狂欢调",大家围着铜鼓,踩着鼓点跳舞(唐文元:《贵州考古、民俗及传说中的铜鼓》,《铜鼓和青铜文化的再探索》,《民族艺术》1997年增刊)。

在四川南部会东、宁南的布依族也一直使用铜鼓,他们视铜鼓为神器,一般由卜摩(巫师)保管,平时珍藏于屋内的阁楼上,绝不轻易示人。只有过年和为老人办丧事时才拿出来使用。

正月打铜鼓纯粹为了玩乐,称为“端来林"。在除夕之夜,用猪头肉、鸡、酒、香烛、纸钱进行隆重的祭祀。正月初一,正式拿出来敲打。

办丧事打铜鼓称为“斗摩"。只有村中老人去世,办丧事才能用铜鼓。死者的亲属必须备好鸡、肉、酒、香烛、纸钱送往卜摩家,请卜摩重祭铜鼓。祭毕,用一根粗麻绳贯穿铜鼓四耳,用披毡或衣服把铜鼓包裹遮蔽,背到死者家里,置于灵堂之中。卜摩遵照一定祭祀程序,按鼓调敲击。并且用一面小皮鼓,配套使用。鼓谱分4段12节,整个丧葬活动中共打4次铜鼓,每次打一段3节。每打完一段,就在悬挂铜鼓的麻绳上打一结,每一结表示打完3卦,叫亨丧南。

水族

水族有34万多人,主要居住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独山、都匀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黎平、凯里等县,少数分散居于广西西北部的南丹县。

水族是个酷爱铜鼓的民族。水语称铜鼓为“Yean"(年亚)。“年亚"是水族对铜鼓的专有名词,说明水族很早以前就有铜鼓了。水族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原来居住在广西邕江流域,由于战争等原因,先民们背着铜鼓往桂黔边境迁移,然后才到现在居住的地方定居下来(《端节的由来》。载《水族民间故事》,贵州人民出版社)。冰族民间传说,铜鼓是诸葛亮创造的,大概是诸葛亮在征服川滇时,了解到当地民族喜爱铜鼓,郧因势利导,仿造大批铜鼓供土著民族使用,因而赢得这些民族的尊重。为纪念渚葛亮,水族人民把铜鼓叫作孔明鼓或诸葛鼓。水族民间还有“四耳铜鼓,尖顶王造"的歌谣。

尖顶王是水族传说中的一位支持水族氏族部落开创天下,开拓疆土的天神,说明水族在形成单一民族的早期阶段即已拥有铜鼓了。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县境内,分布着一种明清时期的石板墓,墓室的两端雕刻着铜鼓鼓面纹饰,就是水族在明清时期已广泛使用铜鼓的明证(席克定:《贵州石板墓中铜鼓鼓面纹饰石刻》,《中国铜鼓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清《三合县志略》载:三合(今三都)水族“每年九月逢亥,跑马为乐,谓之跑年坡,好吹芦笙、击铜鼓"。据民族调查,本世纪30年代“水族每家必备铜鼓,传系孔明遗物。平时藏于房中,举行招魂仪式后,即取出铜鼓悬于门前,先以酒三杯供神,再以酒喷于鼓内,然后开始击鼓,至第7日,始将铜鼓取下,存放原处"(岑家梧:《水家仲家风俗志》,《西南民族论丛》,广州清华印书馆,1949年)。据1983年调查,三都水族自治县民间还有铜鼓314面,其中287面属水族收藏使用,占总数91.4%以上。而在1958年,水族地区几乎每个自然村寨都有铜鼓,总数约为现在的5倍以上(焦斌:《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铜鼓现存情况及其他》,《第二次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资料集》,1984年)。

水族铜鼓有雌雄之分。雌雄以鼓面中心太阳纹图案的平凸来确定。太阳纹的芒修长,平射或微凸,音色圆润,音响宏亮,形体精巧,纹饰美丽的称为雄鼓(直译为铜鼓雄);太阳纹的芒短突,并明显凸起,音质较差,形体粗重,纹饰粗疏的铜鼓称为雌鼓(直译为铜鼓母)(潘朝霖:《水鼓铜鼓》,《黔南水族简介》,1983年3月)。水族的每1面铜鼓都有1个好听的名字,如芒短突隆起,象老虎爪一样的铜鼓称为虎爪鼓;芒短突,比虎爪鼓更为丰满的称为熊爪鼓;芒短突,略呈三角棱形,象禽喙状的视其大小而称为鹰嘴鼓、鸠嘴鼓;还有鸽嘴鼓、乌鸦嘴鼓,等等。有1种面径只有30厘米的小铜鼓,因敲击发出镫镫的声响,称为镫鼓。流传于水族地区的铜鼓都是未人过土的传世品,都是麻江型铜鼓。

水族过节,除了卯节唱歌,端节跑马之外,凡有铜鼓的村寨,都要把铜鼓拿出来敲奏,因而素有“敲鼓过端好赛马,敲鼓过卯好唱歌"的说法。

端节是水族的年节。每年从阴历八月第一个亥日起,往后两个月期间,贵州三都、独山、榕江、雷山和广西南丹一带的水族,即按地域分批在亥日、午日、末日或申日欢度端节。村村寨寨敲铜鼓,打皮鼓,登高,赛马娱乐。这时正值水历的年终岁首,故有“铜鼓声里辞旧岁,跃马登高迎新年"之说。

阴历六月的卯节,贵州三都、荔波两县交界的水族,除了上卯坡(传统歌场)纵情歌唱之外,也常常将铜鼓拿出来悬挂于厅堂,和亲戚邻里一起敲奏娱乐。这一带的敬霞节,也敲击铜鼓。

贵州三都县阳安、阳乐一带的水族以春节为最大的年节,节日期间也敲击铜鼓助兴。

在其他的喜庆日子里,如迎亲、起新房等喜事,有铜鼓的人家,也绝不会放过敲奏铜鼓的机会,总要把铜鼓悬挂起来,让八方来客敲奏作乐。老人过世时,还将铜鼓搬出来当作更换寿衣的坐墩。人殓以后,又将铜鼓平放在灵柩前当供桌摆放供品,在举行大型追悼活动时,人们不停地敲击铜鼓,借以驱逐邪恶,安慰亡灵。同时让天上的神听到鼓声,前来引渡亡灵升入天庭。有的地区,人们还围着铜鼓跳舞,以示为亡灵送行。

铜鼓是水族人民心目中最珍贵的物品。平时精心收藏,用时小心取出。一经用毕,就被谨慎珍藏起来,有的用来存放银首饰,有的用来装五谷。铜鼓是水族人民精神和物资财富的结合体,不论个人或家族,都以拥有铜鼓为荣。

水族腊染,常模取铜鼓花纹;水族小孩戴的银铃帽,后面正中挂的7串响铃中有两个小铜鼓。

侗族

侗族有251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三省(区)交界的县份,与壮族、苗族相毗邻。

侗族也是使用铜鼓的民族。《黎平府志》说:“黎平有铜鼓卫,又有铜鼓所。"铜鼓在“今曹滴、古州诸峒往往掘地得之",“洪州一带所在皆有,开泰县署亦有其一"。刘锡蕃1933年著《岭表纪蛮》在记述广西融县(令融水、融安)、三江、罗城和贵州丙妹、下江(均今从江)一带的苗、侗各族结婚礼仪时说到,迎亲时“燃火炬,鸣炮竹,吹芦笙,击铜鼓,山谷为应",有击铜鼓一项。据贵州天柱县老人秦旭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天柱县邦洞区侗族农民在开荒种桐油树时,掘得1画铜鼓,后来在1次大火中被烧毁了。榕江县车江寨在抗日战争时期(40年代初)在河中得1铜鼓。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三江县志》记载:广西三江县和里乡杨成杰家,福安乡廖村韦建民家,高基乡桐叶村覃庆祥家,高基乡后里村覃海龙家,都“藏孔明鼓一个"。50年代以前,侗族地区保存的铜鼓比较多,尤其在与苗族错居的地区,使用铜鼓的习俗比较浓。1953年,中央访问团在广西三江县参观访问时,一个名叫“葛亮村"的侗寨人民还将1面铜鼓作为最珍贵的礼品献给访问团,这面铜鼓现存中央民族大学文物馆。贵州省博物馆的6244号铜鼓是从该省从江县侗族村寨征集来的。湖南靖县、通道和广西龙胜等地侗族已不使用铜鼓,但在他们的歌谣中还常常提到铜鼓。通道侗族琵琶歌这样唱道:

村村都说你的铜锣好,特来邀妹一起打。

寨寨都传你的铜鼓好,特来邀妹一起敲。

说明他们以前是使用铜鼓的。前面提到广西三江侗族地区在40年代还保存不少铜鼓,但到80年代初我去三江调查时,已完全不见铜鼓的踪影了,甚至也听不到有关铜鼓的传闻。目前只有侗族南部地区一些村寨还保存一批铜鼓。1965年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对大苗山(现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区的寨怀、洞安两个侗族乡进行调查时,寨怀还有4面铜鼓,其中新寨3面,分别存放在石庆莲、石秀新、石光凤家,旧寨1面,存放在潘正玲家(《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区寨怀乡、洞安乡侗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侗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9月)。

据融水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唐家文提供的材料,在融水县的滚贝、安太、洞头、大年、四荣等侗族聚居的村寨里,祖传下来的铜鼓还有40多面。其中滚贝乡杨顺福等16户保存铜鼓17面,安太乡东天上坎村唐志坚等6户各保存铜苹1面,寨怀村潘正荣、石光才等4户和中寨乡河村屯何明奎、琴江村唐昌华等户各保存铜鼓1面,四荣乡荣地村有4户农民也各保存铜鼓1面。这些铜鼓都是世代相传的,如寨怀村潘正荣家的那面铜鼓已传了七八代人(杨权、郑国乔、龙耀宏:《侗族与铜鼓》,《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

侗族大部分称铜鼓为to'ku33,广西融水聘洞村侗族称铜鼓为nan212,民间多把铜鼓称为“孔明鼓"或“葛亮鼓"。广西融水安太、寨怀一带的侗族传说三国乱世时代,侗族都往山里逃难,每年秋收后无以为乐,孔明制造铜鼓和芦笙,教大家敲铜鼓、吹芦笙娱乐。为此,侗族人民十分怀念孔明,把铜鼓称为“孔明鼓"。

侗族尊敬铜鼓、珍惜铜鼓。有铜鼓的人家,视铜鼓为保家神。融水一带的侗族,在每年春节之前都要敲铜鼓,农历十二月十五日,铜鼓的主人把铜鼓请到大厅里,用布把铜鼓身上的灰尘擦净,然后拿糯米酒、糯米饭、酸鱼,摆在铜鼓傍,烧纸焚香,把少许米酒和糯饭撒在铜鼓后面,算是将铜鼓请出。然后用一条长绳将铜鼓的双耳串好挂在大厅的梁柱上,用一节捆有布和棉花的小棍,敲击铜鼓,让铜鼓发出“轰轰轰"的响声。从这时起,家家户户开始备年货。也从这时起,全寨的姑娘都来敲击铜鼓祈年。铜鼓主人的家里每晚都聚集许多姑娘,除夕晚上,全寨姑娘集中到铜鼓主人之家,守夜敲鼓,名曰送旧岁迎新年。主人备下好酒好菜,招待她们。姑娘们一值守到天亮,铜鼓也就敲到天亮。大年初一过后。铜鼓仍然悬挂着,姑娘们还不定时的来敲奏,直到农历正月十五日,全寨姑娘再次集中到铜鼓主人之家,守夜敲鼓,直到午夜,主人才将铜鼓卸下,按原来的仪式祭祀一番,放回原地。正如清人黄炳坤《竹枝词·土老》所说:“酒提携到婿家,妇翁风趣也堪夸,小年处处闻铜鼓,一月春头着意挝"。

侗族击铜鼓闹年迎春,都是妇女,特别是姑娘们的事,男子很少参加,敲铜鼓时也有男子在场只看看热闹而已,难得自己动手敲击。

侗族姑娘敲击铜鼓还有一定法度,一人手拿鼓槌,敲击鼓面,一人手捧木桶,在鼓后面来回摆动,变换鼓的音调、音量,以便达到更好的音乐效果(杨权、郑国乔、龙耀宏:《侗族与铜鼓》,《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

苗族

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分布很广,主要在贵州(50%)、云南(17%)、湖南(16%),其余在广西(8%)、四川(3%)等地,还有少数在海南和湖北西南角。居住在贵州清水江和都柳江流域雷山、丹寨、台江、黄平、凯里、施秉、镇远的苗族,使用铜鼓最普遍,广西融水、南丹的苗族也还使用铜鼓。

据黔东南苗族传说,铜鼓是补天有功的薅妮从“天王"那里得来的(张泰明:《苗族风俗与风物传说》,黔东南州文化局印,1984年)。广西西林、隆林一带的偏苗有《洪水横流歌》,说远古时期,洪水泛滥,伏羲氏创造人种,“人种造成了,就在鼓里头",这种鼓就是铜鼓(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别处苗族《创世纪》故事中也提到铜鼓。

广西融水苗族使用铜鼓的情况还从埋岩的歌词中反映出来。埋岩的时候要吹芦笙、敲铜鼓。据《融水苗族埋岩古规》一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所载,《埋岩理词》中有:“芦笙响满寨,铜鼓震四方,长辈来立岩,牢固象白石,长辈来竖岩,稳固象铁柱。"《整高汪欧埋岩》也唱道:“哪里吹芦笙?在松相吹芦笙,在整些吹芦笙,达亨在松相打铜鼓。"在《埋岩歌》唱到埋岩由来一段时,描述整海这个地方,也提到打铜鼓:“吹十二把唢呐,敲八个铜钹,整海寨真热闹。哪个祖先造鼓?同力造的鼓。"

同力不管铜鼓,给模力管铜鼓。模力公敲的鼓,鼓声震整海。

居住在广西南丹县的苗族有两个支系,一支自称“仡雄",因妇女穿红裙,被称为“红苗",分布于大厂、车河、城关一带,40年代以前也用铜鼓,现在没有铜鼓了。一支自称“仡磨",因妇女穿花裙,又被称为“花苗",主要居住在中堡、月里等乡,至今仍在使用铜鼓。据姚岚1990年的调查,花苗居住的村寨基本上都有铜鼓。其中中堡3面、油元3面、三幔1面、九立4面、油照5面、拉纳8面、油且3面、油角2面、中岭1面、拉晒1面、甲麦2面、拢结3面,月里的化良、比度屯5面,合计41面。据推算,50年代初的铜鼓至少是现存铜鼓的两倍,那时有的一个村寨就有10多面铜鼓。

1958年大炼钢铁时,把铜鼓当作废杂铜强行收购,“文革"期间,又把铜鼓当作“四旧",强行收缴,致使“仡磨"铜鼓大量减少。现在能幸存下来的铜鼓,大多是铜鼓所有者冒着生命危险,私自埋藏或转移才保留下来的。

中堡苗族铜鼓来源有两种:一是祖传,拉纳村拉纳屯8面铜鼓中有7面是祖传的。

中堡寨拥有铜鼓的岑乔宝是该铜鼓的第8代传人;油元寨拥有铜鼓的马柱庭是继承铜鼓的第4代传人,拉纳屯拥有铜鼓的莫明芳是继承铜鼓的第3代传人。铜鼓继承法,一般是传给较有打鼓经验,且在家族中有一定威望的男子。二是购买。有从外地购买的,也有从本族内部购买的。九立寨陆友才的铜鼓是40年代他祖父从贵州罗甸苗族地区买来的,油照屯余化龙的铜鼓是在1990年从贵州罗甸县大桥乡买来的,油元寨莫应周的铜鼓,是1983年从同乡东井村纳贡屯壮族莫强手中买来的,拉纳村油且屯余光其的铜鼓是从中堡寨岑应山和岑耀德兄弟手中买来的。当时铜鼓价格,每面少则1千元,多则2—3千元(姚岚:《南丹苗族铜鼓》,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第二次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1991年)。中堡苗族称铜鼓为“招鼓",一般都要与一面皮鼓配食使用。他们把铜鼓称为母鼓,把配合铜鼓使用的皮鼓称为公鼓。铜鼓低悬,皮鼓高挂。演奏什么调,由皮鼓决定,铜鼓跟着皮鼓转。1990年,我随姚岚到南丹县中堡苗族乡,亲眼看到铜鼓与皮鼓配合演奏的场面。

贵州雷山县苗族称铜鼓为“纽告",与之相邻的凯里市舟溪乡里禾寨“长裙苗",麻江县铜鼓乡铜鼓寨“短裙苗",贵定县仰望寨苗族都还使用铜鼓。

雷山苗族铜鼓多数属村寨公有或家族公有,少数为私人所有。公有铜鼓多由世袭宗教头人“牯脏头"保管,或由家族中辈分高的老人,或在同一家族中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保管。原则上,拥有铜鼓所有权的各户都可使用铜鼓,但实际上,每当过年时借铜鼓敲奏的人家都是富裕户,至少是当年有能力杀牛、杀猪和酿酒的人家。铜鼓一响,男女云集,需要酒肉招待,家贫者无能为力。麻江县铜鼓寨,就是因为跳铜鼓舞,来往的人多,把寨子吃穷了,20年代合族发誓,不再打铜鼓了,把铜鼓送到山洞里藏起来,永远与铜鼓告别(李衍垣:《贵州苗、水、布依族的铜鼓调查》,《第二次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资料集》,1984年)。

雷山苗族的铜鼓主要用于过苗年、尝新、盖新房和“吃牯脏",凯里里禾寨苗族的铜鼓用于芦笙节,南丹中堡苗族的铜鼓主要用于过春节和丧葬,贵定仰望苗寨的铜鼓只用于丧葬。

“吃牯脏"是苗族的重要宗教活动,称为“囊疆牛",现在又称“鼓社节"。正规的吃牯脏每隔13年举行一次,以一个村寨为单位,邀请外寨参加,有一系列仪式和娱乐活动,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和祈求丰收。届时要椎杀水牛数头,打皮鼓并制造新的皮鼓。有些村寨吃牯脏已简化,祭品以猪代替,故又称“吃猪牯脏"。这时可敲铜鼓。若该寨没有铜鼓也可向外寨借用。1986年雷山县西江大寨“吃牯脏"就向凯里县摆底租过铜鼓,当时租金人民币30元左右。贵州榕江县加宜苗族吃牯脏也用铜鼓,即用在杀牛的时候,铜鼓齐鸣,为杀牛制造庄严热烈气氛(王承权、夏之乾、刘龙初:《榕江县加宜公社苗族调查报告》,《月亮山地区民族调查》,贵州省民族研究所,1983年6月印)。

居住在贵州雷公山下,丹江畔的苗族,至今还保留着以十月为岁首的周代纪年法,每年阴历十月的第一个兔日开始过苗年。到苗年的第6天,即猴日的午后,保管铜鼓的寨老用香纸、鞭炮、米酒、鲤鱼等“醒鼓",开始带领全村男女老少跳铜鼓舞,在莽筒、芦笙伴奏下,踏着铜鼓的节拍,围着铜敢柱跳舞,称之为“踩铜鼓"。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鼠日才结束(吴正光:《在朗德过苗年》,《中国文化报》1994年1月3日)。

广西南丹中堡苗族春节打铜鼓庆贺,称为“庆鼓"。头年除夕晚上,凡有铜鼓的人家都准备好酒肉,烧香化纸祭供铜鼓,主人用酒象征性地清洗鼓面,念祭词,祈求鼓神禀报祖先,回来与子孙共度佳节,并保佑子孙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祭祀完后,先用棕绳将皮鼓捆在鼓架上,然后将铜鼓“请"出,在鼓耳上系一对水牛角,另用铁丝穿住鼓耳,侧悬在鼓架上,与皮鼓平行,主人在铜鼓上象征性地敲打3下,鼓鸣3声,叫做试鼓,说明敲奏铜鼓开始了。敲击皮鼓的人是正鼓手,敲击铜鼓的人是副鼓手,还有长号、唢呐等乐手。正鼓手手举酒杯,对副鼓手、乐手和前来助兴的人群高呼一声:“唔——喂"!“好久罗"!大家跟着齐声喊“好久罗"!即刻演奏。

凯里里禾寨苗族,在每年正月芦笙节来临之时,保管铜鼓的老人便穿起深紫色绸缎长袍,郑重地将铜鼓从家中“请出",送到芦笙堂,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木架上,拿一个接音的木桶垫在下面。然后烧香礼拜。他手提酒壶,先斟一小杯,倾洒在鼓耳旁,再斟两小杯,分别洒向鼓面、鼓身,表示向铜鼓“敬酒"。老人的助手抽掉接音桶让铜鼓侧悬起来。老人右手执木槌,左手执竹棍,分别敲击鼓面和鼓身,助手则手捧接音桶对准鼓足一开一合送音。随着铜鼓响起,男女青年云集铜鼓堂,婆娑起舞,拉开芦笙节的序幕。

南丹中堡苗族铜鼓还用在丧葬场合,丧葬打铜鼓称为“哀鼓"。他们不但把铜鼓看成财富,而且还视为神灵。认为凡人死了,都应打铜鼓送葬,以求吉利。铜鼓声可以超度亡魂,为死者开路,以便冲破途中的九十九道难关,顺利到达阴间,铜鼓声也寄托子孙对死者的无限哀思和敬重,祈求祖先保佑子孙百业俱兴,家族发达。老人死后,先要请巫师择吉日,由巫师在尸体旁烧香化纸,把铜鼓、皮鼓请出来,悬持在屋中的支架上,亲自敲3声,跟着到后门鸣炮三声,向周围村寨传递老人过世的信息。接着,巫师用一块白布在碗里沾水,象征性地给死人“洗澡"。然后,亲属给巫师盛一碗酒,给鼓手、乐手各斟2杯酒。巫师吟道:某某老人,今天过世了,子孙用铜鼓、皮鼓和唢呐、大号为你做热闹,送你老人家到阴间去发财致富,你也要保佑子孙富贵平安。……请来帮忙的各位鼓手、乐手齐呼“好久罗"!手一扬,所有鼓声、乐声和亲人的哭声,交织在一起,奏出特有的“哀乐"。

贵定仰望苗寨的铜鼓只用于丧葬。铜鼓由一位有威望的长者收藏,平常秘不示人,即使是隆重的节日,也不拿出来使用。只有老人去世时,才将铜鼓请出,用作报丧。老人去世的当晚,请来寨里一位长者带领两名青年,连夜赶往收藏铜鼓的家中去借铜鼓。

借到的铜鼓用衣服包好,抬回本寨,用绳索套住双耳,悬挂到死者家的牛栏内。等到天亮前杀牛祭祖,将牛拉出牛栏,在牛栏附近将牛杀死。两名青年各执一鼓槌,一轻一重有节奏地敲击铜鼓。夜深人静,铜鼓声传得很远,整个山寨都知道有老人过世了,第二天全寨的人都会前来吊唁。铜鼓用过之后仍用衣服盖好,把牛栏关上,待将死者安葬完毕后的那天晚上,再备一斤牛肉、一斤酒,由一位长者和两位青年扛着铜鼓送目铜鼓收藏家妥善收藏(姚忠:《贵定仰望的苗寨铜鼓是如何使用的》,《第二次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资料集》,1984年)。

瑶族

瑶族是中国南方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4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区)的山岳地带。瑶族的支系很多,使用铜鼓的只是布努族系,包括大化、都安、巴马一带的番瑶,南丹的白裤瑶,田林的木柄瑶。

相传,铜鼓是创世女神密洛陀留给布努瑶族的传家宝。民间传说,密洛陀的3个孩子长大了,便让他们出去谋生创业。临走那天,老大起得最早,密洛陀送给他一把称,老大拿着称到坎者坎苏的地方做生意,生活过得很好,成了后来的汉族。老二起得稍晚,密洛陀送给他一把犁,老二扛着犁到平坝耕地耕田,日子过得也不错,成了后来的壮族。老三起得最晚,家中没有好东西了,密洛陀送他一把刮子、一把托钏、一抓小米、一抓玉米,让他拿到山里去耕种。老三辛辛苦苦种下庄稼,到了收成季节却被一禽野兽糟踏了。老三找到密洛陀诉苦,密洛陀给他一面铜鼓。老三遵照密洛陀的嘱咐,在庄稼成熟时,打铜鼓驱赶鸟兽,逢年过节,敲铜鼓作乐。老三住山里,成了现在的瑶族。铜鼓也就成了瑶族的传家宝。

布努瑶族使用铜鼓的情况,史籍多有记载。《泗城府瑶人献岁碑》中说:“每岁正月首,偕诸寨瑶人谐府行献岁礼,击铜鼓、于,一唱百合。"泗城府即今广西凌云地区,这一地区,现在还住着许多瑶族。《嘉庆重修一统志》说:“瑶在思恩,男子短褐青衣,妇女小袂长裙,岁首祭先祖,击铜鼓为乐。"

番瑶的社会生活离不开铜鼓,过去每遇重大事件,都以击铜鼓为号,聚众议事或共度佳节,也以敲击铜鼓传送信息。

每年种下庄稼后,都要在田头地角架起铜鼓,一边敲打,一边舞蹈,祈求丰收。旧历五月二十九日是番瑶的年节——祝著节,主持人在高山顶上敲铜鼓,鼓声传到各个弄场和村寨,大家闻讯,纷纷赶来,参加节日的活动,在山上跳铜鼓舞。跳铜鼓舞的地点,有的选择在室外地坪上,有的就在住家的厅堂里。

室外打铜鼓,场面较大,或在高山顶上一块大平地,或在一个宽阔的草坪,或在村寨前后的一块空地,用竹、木搭成鼓架,悬挂铜鼓。用一面皮鼓与之合奏。演奏队由一男3女组成,2位女子面对面敲击铜鼓,男子在一旁敲击皮鼓,并以传统的鼓点和节奏,一边敲击,一边舞蹈,另1名女子手持瑶锦带,藤圈,竹帽等物,踏着鼓点跳舞。

祝著节在室外演奏铜鼓时,场面更大,皮鼓置于场地中央,将4面铜鼓分别悬挂在4根木柱所拉的绳索上,演奏队由1男4女组成,男子在中央敲击皮鼓,绕着皮鼓跳舞,女子从四个不同方位敲击铜鼓,与皮鼓声交汇。另有数名男子按鼓点节奏绕场起舞,制造热烈气氛。

室内打铜鼓,一般场面较小,通常将公母两面铜鼓高悬于厅堂左右梁上,公鼓在右,母鼓在左,先打母鼓,后打公鼓,以示母亲为大,父亲次之。

1981年冬我到广西南丹县里湖白裤瑶村寨亲历过白裤瑶砍牛送葬打铜鼓的壮观场面,对白裤瑶保存、使用铜鼓作了跟踪调查。

白裤瑶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叫油锅。每个油锅组织都有铜鼓,铜鼓由油锅头人收藏和掌握,每个油锅成员都可使用。白裤瑶的铜鼓,平时秘藏不宣,只有喜庆和祭丧才拿出来,用于娱乐和祭祀。春节喜庆敲喜鼓,祭祀送葬打哀鼓。喜庆多用双鼓,阴阳共鸣,丧事多用单鼓,死者是男性则打公鼓,是女性则打母鼓。春节时,铜鼓多是悬挂在屋内敲奏,不设铜鼓场。如果同一油锅的铜鼓多,也集合起来演奏,由牛皮大鼓指挥。起鼓的时间一般在腊月二十七或二十八日,意思是迎接祖先回来过年;收鼓的时间是正月初三、四、五,择其中的吉日,敲奏铜鼓送祖先返回天庭。

丧葬打铜鼓主要是配合砍牛送葬,向死者致哀,这时要设专门的铜鼓场。哀鼓场上所用的铜鼓除本油锅的以外,主要由前来吊丧的亲友从外村寨背来,常常形成二三十面铜鼓同时演奏的壮观场面。

敲击铜鼓的鼓槌是用鸡血藤制作的。这种藤很粗,直径6~8厘米,每节截长12厘米左右,中部横凿一个长方孔,插入长约25厘米的竹柄。鼓槌在使用之前要用清水浸泡,使其柔软,以便敲出柔和的声音。另外还备2片长约30厘米的竹片,供敲击鼓身用。配合铜鼓演奏的还有1个接音用的木桶。木桶高约50厘米,口径约40厘米,底径约30厘米,器体轻薄,一侧有耳,可以提携。悬挂铜鼓的铜鼓架很简单,一般用几根。

木柱并排竖立在铜鼓场,露出地面约2米,顶端开叉或钉上横钉,套上竹篾编扎的圈套,每两根木柱之间相距约8米,再用木杠横穿篾套,即成横杠。从横杠上垂下绳索系住铜鼓一耳,让铜鼓侧悬,离开地面约10~20厘米,铜鼓场竖多少根木柱,视可能到场的铜鼓数目而定,如果死者地位高,来的铜鼓就多,有时对情况估计不足,铜鼓不断增加,原有鼓架不够用,临时增竖木柱,使鼓架往外延伸。如果场地不够宽,也可以摆成曲尺形,或正方形框。有一次40多面铜鼓同时演奏,在一大块稻田里,将铜鼓架围成正方形框。在铜鼓场集体演奏时先要祭鼓,主鼓手把牛皮大鼓摆在铜鼓场中央,正对着铜鼓架,铜鼓则一字儿排列悬挂在铜鼓架上,主人家族(油锅)的铜鼓排在第1号,其他铜鼓依次排列。舅爷的铜鼓最受尊重,排在正中,面对牛皮大鼓。牛皮大鼓是指挥铜鼓的,敲击牛皮大鼓的人一般是长者,他会跳铜鼓舞,能演奏各种不同的调式。每1面铜鼓需要两名鼓手,1名鼓手左手执鼓槌,右手持竹片,站在铜鼓左侧,另1名鼓手捧着接音木桶,站在铜鼓的后面。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寨老出来点燃3支香,摆上牲头、酒、饭,以祭大鼓。祭完大鼓后,拿稻穗、米酒祭铜鼓。祭完铜鼓,寨老双手举起鼓槌,双腿齐跳,敲击大鼓左右鼓面,继而再轻轻敲声鼓面3声,然后依次敲击各个铜鼓鼓面,演奏就正式开始了。

铜鼓一经打响以后,常常是持续不断的,鼓手轮番演奏,通宵达旦,一批鼓手累了,另一批鼓手主动前来接替。铜鼓演奏一直持续到将灵柩抬出村寨为止。铜鼓在完成送葬仪式之后被带回原在村寨之前也要寨老出来逐个念咒送行,并打发每面铜鼓一团糯饭、一块肉、一盅酒,以便回去再做收鼓仪式。

木柄瑶,自称“诺莫",“木柄瑶"是他称。他们主要居住在广西田林县浪平、平山等地,保留有使用铜鼓的习俗。铜鼓由年长而又懂巫道的人保管,他们将铜鼓秘密地埋在地下,到每年腊月逢龙日才挖出来,除夕祭社神和正月春节使用。

木柄瑶祭社神时要祭铜鼓,祭祀时一定要宰牛,费用由各户分摊。巫师主祭铜鼓,开始先打5遍铜鼓,代表5个木柄瑶村寨,每打一次即斟1次用苏木水浸过的酒。然后杀牛,将牛肉分成5份,在5个锅里煮熟,再捞出来摆在4张桌面上,供祭韦、陆、甘、莫4姓的神。

春节打铜鼓在正月初三,主祭人将铜鼓平放地面,公鼓在左,母鼓在右,母鼓右侧放置一个皮鼓。主祭人在公鼓上放两个粽子,在母鼓上放一个粽子,再在铜鼓上各放一只烤熟的鸟和一张纸钱,然后点香,斟酒,烧纸钱。祭毕,将两面铜鼓悬在中堂横梁上,皮鼓悬在右厢房桁条上,主祭人先打一轮,别人才接着打。开始打得缓慢柔和,后来逐渐加快。打皮鼓的2人,既是鼓手,又是领舞者,边打边舞。到正月三十日,由保管铜鼓的人将铜鼓秘密地埋入地下(李懋椿主编:《可爱的田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

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于川、滇、黔、桂4省(区)。四川约有130多万,大部分居住在大小凉山,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

彝族是较早使用铜鼓的民族。在老彝文《西南彝志》中有关于古代彝族使用铜鼓的记载。据说彝族中有1个叫实杓的部落,当汉至唐代南诏时期,使用一种“阔口铜鼓"。

彝族打铁铸铜的工匠很多,但专门铸造铜鼓的不多,只有“铸给实杓的鼓响声震天"。

彝族保存的铜鼓不少,但年代都比较晚。据传,播勒土司的:九重宫室中陈列了9面铜鼓(李衍垣:《我国南方不同类型铜鼓族属的分析》,《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第3期)。田雯《黔书》说:罗罗(彝)“醉鼓诸葛之铜",可见清代贵州的彝族还在使用铜鼓。广东省博物馆有1面铸有“楚雄卫山千户所百户印"篆文的铜鼓,四川省博物馆藏清代九莲寺的铜鼓,都来自彝族地区,应是彝族使用过的铜鼓(李衍垣文)。在彝族聚居区的西昌、德昌、雷波、布拖、会理等县,历史上都曾出土过铜鼓。彝族民间传说,铜鼓是天上居住的神人铸造的,它们有公母之分,有时天上下雨,母鼓呼唤公鼓,公鼓会飞向母鼓,与之匹配(黄承宗:《谈谈凉山彝族与铜鼓》,《第二次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资料集》1994年)。在彝族洪水故事中也曾提到过铜鼓。故事说,彝族始祖笃米(即仲年由)与仙女结婚,生了儿子,便敲响铜鼓向天庭报喜。天兵问:你今撞钟擂铜鼓,你有什么事?笃米回答说:是我生儿子,传给举祖听,传给天上听。(毕节彝文翻译组:

《洪水与笃米》,1984年油印本)。根据近年来的民族调查,当代彝族仍部分使用铜鼓。

凉山彝族彝语叫铜鼓为“吉普古则"。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化局蒋道纶是甘洛彝族,他说:

金阳吉涅土司家祭祀时使用铜鼓。相传铜鼓能呼风唤雨,也能咒人。吉涅土司的百姓阿勒家现在仍在金阳,布拖发现的铜鼓就出自阿勒家。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协苏时旦是金阳白彝,他说:沙马土司家的铜鼓是用来放玛堵的。马堵是灵魂所依附的物件,汉译为“灵牌"。铜鼓放在山洞里,送灵时把玛堵送到山洞去,放在铜鼓里。铜鼓有两个,一个供土司放玛堵,另一个供白彝放玛堵。放玛堵的铜鼓,彝族人称为“泥十古则",意思是“蒸笼棺材"。昭觉寺左民区只耳木公社(原沙马土司辖境)泥瓦觉有一个特大铜鼓,平时放在石座上,祭祀时才敲打它(李伟卿、席克定:《中国南方铜鼓的族属问题》)。

云南文山州广南、富宁的倮族(彝)仍在使用铜鼓。他们敲击铜鼓主要是为舞蹈伴奏。倮族过节不祭神,只跳舞自娱,盖新房子要跳舞,死了老人要跳舞,都敲奏铜鼓相伴。特别是一年一度的跳弓节,要跳三天三夜的“铜鼓舞"。铜鼓不用时,埋在土中,用时,把它挖出来。用完以后又埋下去,下次用时,又挖出来。

广西隆林德峨的彝族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还在使用铜鼓,广西那坡白彝到现在为止,每年的跳弓节都还使用铜鼓。

分布于越南河江省和高平省的倮倮族(LOLO)也还保存和使用铜鼓,河江省同。

文、苗袜、安明3县倮倮有22面铜鼓,高平省倮倮有8面铜鼓。这些铜鼓都是麻江型铜鼓。铜鼓的所有权属于平民家庭。平时埋在地里,如族内有人亡故,则挖出来以备出殡时使用。倮倮认为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天父和地母生下来的,铜鼓和天地一样古老。

直到现在,同文、苗袜的倮倮还用铜鼓祀天地、祀土神,祀典在每年阴历4月和6月举行。倮倮认为人有3个灵魂,人到死的时候,1个灵魂归父(天),1个灵魂回母(地),还有1个灵魂在世上飘荡,要想使他的灵魂回到父母胸怀,就要请法师用铜鼓做丧礼。

倮倮做丧礼用的铜鼓要公母成对,公鼓挂在门的右边,母鼓挂在门的左边,鼓手站在中间两边同时敲打。(罗天宝:《关于越南倮倮族铜鼓的问题》(英文),《铜鼓和青铜文化的再探索》,《民族艺术》1997年增刊)。垄句乡铜鼓乐有36首,送葬者随着铜鼓声,一边跳舞,一边朗诵祭文,护送亡灵返回远在中国的故土(越南民族研究院编:《越南北方少数民族》,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范宏贵等中译)。

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傣族瓦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明人李思聪在《百夷传》中记述傣族乐器说:

百夷,乐有三:日百夷乐、缅乐、车里乐。百夷乐者,学汉人之所作,筝、笛、胡琴、响盏之类,而歌中国之曲。缅乐者,缅人所作,排箫、琵琶之类,作则众皆拍手而舞。车里乐者,车里人所作,以羊皮为三面长鼓,以手拍之,间以铜铙、铜鼓、拍板,与中国僧道之乐无异。其乡村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牌为乐。

百夷(夷)即今傣族先民,车里人即今西双版纳傣族。江应梁1983年出版《傣族史》说:“今日傣族的音乐,仍与五百年前(百夷传》所记的情形相类",也就是说还用铜鼓。

1942年方国瑜到滇西边区考察,发现公明山傣族佛寺中有铜鼓,后来在《新纂云南通志·金石志》中写了《铜鼓考》,并刊载了1幅照片。近代云南傣族个别土司仍收藏铜鼓,但在现实生活中已不大使用铜鼓。傣族使用的铜鼓是西盟型铜鼓,称为“虾蟆鼓",西双版纳宣慰府中也存有1面铜鼓,平时与大皮鼓一起悬于大厅内,逢开门节、关门节敲击,逢泼水节等节日抬此鼓出行(汪宁生:《铜鼓与南方民族》)。在红河州金平县的傣族村寨也还保存铜鼓,其中老猛寨至今还保持使用铜鼓的习俗,每逢节日、婚,丧或其他庆典,村民都要敲击铜鼓(熊正益:《金平县发现三面传世铜鼓》,《云南文物》第13期)。金平县老猛寨傣族使用的铜鼓是麻江型的。

佤族

佤族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孔德等县;一部分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西盟和沧源的阿佤山区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

佤族也是一个使用铜鼓的民族。佤族称铜鼓为“格老"。佤族铜鼓多集中在西盟的大佤地区,个别散存于沧源及其他各县的小佤地区。佤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铜鼓,使用铜鼓是佤族文化传统之一。

西盟几乎每个佤族村寨都有铜鼓,有的一户还不止1面,歹格拉寨有铜鼓35面,其中大珠米(有钱人)艾罗斯宽和艾不勒乱各有4面;窝努寨大珠米艾绍姆有5面。西盟全县曾有四、五百面之多。据对永广、新厂永龙、班哲、大马散、莫土美、芒杏、歹格拉等7个村寨的调查,1952年42户人有铜鼓,共78面。后因出卖,失火等原因,逐渐减少,到1965年,只剩22面。佤族不会冶铜,因而也不会制造铜鼓。他们的铜鼓都是从外族买来的。经对78面铜鼓来源调查,其中27面已无法查明,11面是祖先留下来的,40面是买来的。永广11面,祖先留下5面,购自完冷2面,购自大小菜老2面,购自新厂2面。莫士美寨14面,其中3面是祖先留下来的,另11面分别购自窝羊、永不老、班哲、永邦、岳宋、巴根、崖城等地,这些村寨都是西盟或缅甸境内的傣族村寨(汪宁生:《佤族铜鼓》)。

西盟佤族铜鼓和缅甸、泰国流行的铜鼓属于同一类型,而缅甸克耶邦是这种铜鼓的铸造中心之一,克耶邦一些地区盛产铜、锡,那里的威当城是古代铸造铜鼓最盛的地方,从阿佤山经过掸邦到克耶族地区,步行不过三五日路程。很可能,阿佤山的铜鼓就是很早以前由克耶邦辗转传人的(汪宁生:《佤族铜鼓》,《古代铜鼓学术讨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4月)。

佤族铜鼓主要用于死人、失火和举行宗教活动。在宗教活动中也只有限于“做大鬼",如砍牛尾巴和做老母猪鬼。一般性祭鬼只敲芒锣,不用铜鼓。在上述场合敲铜鼓,都寓有传递消息的作用。如失火敲它,是为了呼请邻寨援助,死人敲它,是为了把不幸的消息通知亲邻;即使做鬼,敲铜鼓也是为了告诉鬼神是哪一家做的鬼,讨得鬼的喜欢。

在佤族社会,铜鼓是私人财富,除了失火这种不幸意外事故外,一般只供本人使用,并只能保存在私人家中。砍牛尾巴、做老母猪鬼虽是群众性活动,但都是私人主办或合办,在这种场合敲铜鼓是为了夸示豪富。铜鼓一般不外借,只有班哲,芒杏等个别村寨可以向别人借铜鼓来做大鬼。

佤族敲击铜鼓的方法是以绳穿耳悬于房梁之上,偶尔也悬于树上,或手提其耳敲之。鼓槌是一根头部裹布的木棒,敲打部位是鼓面光芒正中。佤族铜鼓常与芒锣同敲,不用时也与芒锣存放在一起。

位置也比较固定,一般是芒锣盖在铜鼓之上,放在墙边。

佤族铜鼓经常作为一种财富买来买去,其价格视鼓的好坏及买方当时的需要迫切程度来定。铜鼓可以用牛,也可以用滇币、鸦片烟,甚至用奴隶交换。永广寨艾香从完冷买进1面铜鼓,用了1个全劳动力的奴隶;同寨艾巩从新厂买1面铜鼓,用了3头牛;新厂永龙艾操家的2面铜鼓,1面从窝羊买来,用了黄牛、水牛各1头,1面从邦浪买来,用了水牛2头;莫土美艾则从永邦买1面铜鼓,用了水牛1头、鸦片烟80两、滇币100元;同寨艾嫩从班哲买进2面铜鼓,共付滇币500元;芒杏艾检曾用1个奴隶和同寨艾对换1面铜鼓;歹格拉大珠米艾根戛用6头牛和境外玉西寨佤族换回2面铜鼓。买卖铜鼓或通过熟人介绍成交,或通过赶街串寨成交。由于铜鼓值钱,只有富人才买得起。因此铜鼓也就成了富有的标志。

克木人

克木人是中南半岛上一个人数不多,但分布较广的民族,主要居住在老挝、越南、泰国、缅甸等国的崇山峻岭之中。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的景洪、勐腊2县也有1700多人,当地人称之为“岔满"。克木人使用的铜鼓是西盟型铜鼓,被称之为“格隆",自称是祖传下来的。克木人的铜鼓属村寨所有,由老人保存。一般用于祭祖和求雨。祭祖是3年一大祭,于秋收后举行,由长房主持,历时3天,邀请同族及亲戚参加,在举行仪式之余,喝酒跳舞为乐。跳舞时必用铜鼓伴奏,而铜鼓必与芒锣、铜钹和象脚鼓同奏。铜鼓多由妇女敲击,他们边击边唱,男子随节拍跳舞。

西双版纳勐腊县勐满乡曼暖远寨原有4面铜鼓,到1990只剩1面,保存在老人波涛金明家里。这面铜鼓面径57.0、通高42.8厘米,重14.5公斤,鼓面有4只青蛙塑像,鼓耳下端的鼓腰和鼓足饰浮雕植物、2只螺蛳,圆雕1只4足长尾动物(似黄鼠狼)、2只大象、1只螺蛳。工艺精巧。每个月逢五、十四、十五日夜,波涛金明都要敲击铜鼓,让全寨的人听到铜鼓声,领略安全感。到十二月十五日过丰收节(又称新米节、冬节)时,波涛金明老人会把铜鼓送到寨中心,挂着敲奏,全寨人为之歌舞狂欢,并从铜鼓声中获得吉祥。在这一天取用铜鼓时,老人要进行祈祷,把酒洒在铜鼓上,用酒涮洗,擦净,边擦边对铜鼓念一些咒语和说一些吉利话,然后贴上红纸,敲击几声,才让人抬到众人欢舞的场地去演奏。用完之后,又以酒祭鼓,然后将铜鼓用布包好,放回原来的位置,波涛金明老人总是把这面铜鼓放在既安全又神圣的顶楼上(玉腊:《西双版纳勐腊克木人铜鼓述论》,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第三次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1996年11月)。

越南称克木人为“舍人"、“摩依人",是“土著"的意思。奠边府平原西北部和西部的克木人,在春耕仪式中使用铜鼓,仪式由族长主持,前后杀3只鸡。杀第1只鸡,取血和谷种以祭神;杀第2只鸡,以鸡血点家族成员的前额,求神保佑老小及牛群平安;杀第3只鸡,以鸡血涂铜鼓和芒锣。族长祈祷说:“当大地初到时,鸟儿唱歌,长臂猿和谐的啼声远闻。这些声音给予我们很大的欢乐,也使神喜欢。我们希望你的声音能象鸟儿和长臂猿的声音一样好听。它们能传遍整个国家,并升人天界一神的家。我们用鸡血喷洒你,使你恢复原状。此后,从你身体进发出的声音将永远悦耳。你不会破碎,不会裂开,即使在我们使劲敲打你的时候。"此后,青年男女喝酒聚宴,跳舞唱歌,春耕工作自此开始(H?鲁克斯:《克木人》,汪宁生《铜鼓与南方民族》转引)。

老挝的克木人自称“达昌埃",老语称为“老听",意为住在山坡上的老挝人。聚居中心地区在琅勃拉邦省。村里的头领被称为“耐板",大村的头领被称“大热昆公",许多村合并起来成为一个相当于乡的组织,其首领称为“大伞",即相当于乡长。铜鼓属于“大伞"(乡长)所有。但大伞也把铜鼓看作整个村寨和全族所共有。因此,需要时可以互相赠送或借用。对于克本人来说,铜鼓一方面是权威的象征,另一方面又是民族的象征。能亲眼见到铜鼓,是一生中的幸福。克木人将铜鼓放在屋里,收藏很谨慎。搬运时,用绳带将铜鼓系上,顶在前额,铜鼓放在背上,双手反搂着。遇到战争,他们会把铜鼓埋在地下,或者将铜鼓藏在森林里、岩洞中。在南塔省纳勒县,他们放铜鼓的地方离村子有1公里远,在鸟姆塞省芒昏县,铜鼓被放置在离村子只有50米的地方,在文富牙,铜鼓被收藏在离村子500米远的山洞里。村子里有人死时,才将铜鼓取出来使用。克木人用铜鼓的时候先用开水将铜鼓清洗干净,然后用鸡供奉,有时用一整头猪供奉。通常在供鼓时,把红布绑在鼓面青蛙塑像上。克木人在愉快的日子里打铜鼓,一般是在盖新屋、结婚以及开垦坡地时。打鼓的方法有多种:一是将铜鼓直接横挂在鬼柱子上打,二是在鼓耳上系一根绳子,将铜鼓横悬在鼓架上打,三是将两面铜鼓面对面悬起来敲打。铜鼓一经悬挂,谁都可以敲打,但妇女不打铜鼓。克木人传说,天神曾叮嘱过他们,遇到灾难时,只要敲击铜鼓,天神就会下凡来帮助他们(叶廷花、陈春球、范明玄:《老听人与铜鼓》,原载越南《老挝历史文化探讨》,赵建国摘译,见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编《铜鼓资料选译》第五辑)。

普剽人

在中国云南边疆麻栗坡县与越南交界的国境线上的普弄、马同、普风、童龙等寨子居住着一群普剽人,普剽人十分敬重铜鼓。传说他们的祖先出生在普梅的大山洞里,人口繁衍多了,才走出大洞,移到麻栗坡董干乡的核桃坪。后来,又有一批汉人迁来核桃坪。因争夺土地,这两支移民经常发生冲突,普剽人敌不过汉人,被迫逃离核桃坪,散落到现在居住的地方。他们在离开核桃坪时,曾将一些铜鼓丢进水洞,用土石将洞口堵死,现在在洞外打水,还会听到洞内咚咚作响的铜鼓声。剩下7面铜鼓背着走,其中3面留在中国境内,4面被背过国界,背到越南去了。现在麻栗坡这边的普剽人只有3面铜鼓,对面越南境内的普剽人有4面铜鼓。普剽人只有在办丧事时才用铜鼓,在安葬死者后,回丧家祭灵时,要在门外悬挂铜鼓,在铜鼓上方吊一个簸箕,簸箕内摆8碗酒,随着咚咚的铜鼓声,4男4女各拿两块手帕,踏着鼓点跳舞,直到将灵屋烧掉。这就是《开化府志》记载的普剽“亲亡,令子婿跳舞,亲属击鼓鸣锣吹角祭献,名曰娱尸"的遗风。普剽人十分崇信铜鼓,认定铜鼓不能过龙塘,如要背铜鼓过龙塘的话,一定要用妇女的裙花边或腰带把铜鼓包起来,否则,铜鼓一见到龙塘就会自己滚下水里去,再也不回来(翁家烈:《“普剽"风情录》)。

克伦族

克伦族是缅甸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东部掸邦高原。传说,克伦人最早的神话祖先蒲貌桃在一个有溶洞的山上种庄稼,庄稼成熟的时候,山上的猴子天天来偷吃。蒲貌桃左右驱赶,疲惫不堪。有一次只好躺下装死,猴子们以为他真的死了,把他抬到山顶的溶洞口,找来铜鼓为他举行葬礼。正在它们热闹的时候,他突然坐了起来。猴子们吓得四散逃窜,于是蒲貌桃得到铜鼓。克伦族自己不会制作铜鼓,他们的铜鼓是从东边或北边的部落获得的。据《克伦百科全书》(1948年版)所载,克伦人铜鼓是从瓦人或斯瓦人处购买的,在比较更近一些的年代里,克伦人铜鼓是由掸邦人借给的。他们给予每一面铜鼓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这类鼓是黑格尔Ⅲ类鼓,即我们说的西盟型铜鼓。克伦族的铜鼓有冷鼓热鼓之分。冷鼓为喜鼓,用于喜庆宴会佳节;热鼓为丧鼓,用于殡葬活动。平时将铜鼓深藏于荒野林中,遇到驱灾丧葬才取回来使用。据传教士玛桑(Mason)说,克伦族在祭祀时不但要敲击铜鼓,而且要向死者供上米饭和鱼,这些供晶就放在铜鼓鼓面上。这时铜鼓起到祭坛的作用(罗伯特·海涅·革尔登:《后印度最古金属鼓的来历及意义》,莱比锡《大亚细亚》杂志1932年,席德茂译)。克伦人不用完整的铜鼓陪葬,但会从铜鼓上割取一小块给主人陪葬,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把铜鼓的灵魂引来,让它到阴间为主人的灵魂服务,使死者仍然感到拥有铜鼓的荣耀,而真正的铜鼓还得以留存人间,供后人继续使用(H?I?马歇尔:

(克伦铜鼓》,《缅甸研究会》杂志1929年19卷1期。成恩元译,《铜鼓资料选译》第4辑)。

芒族

芒族是越南北方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从黄连山、永福、山罗到河南宁、清化等地较辽阔的地方,以河山平省最为集中,在芒族居住地区经常有铜鼓出土,这些铜鼓出自郎官的墓葬中,说明芒族很早就使用铜二鼓了。现代芒族不会铸造铜鼓,他们使用的铜鼓是类黑格尔Ⅱ型鼓,和中国两广地区的灵山型、北流型铜鼓比较接近。

在芒族社会中,铜鼓是醮祭供拜的神圣物,是芒道(土司)颁布命令的证物,是节日庙会,婚姻喜事幸福的象征。芒族在很多场合下使用铜鼓。铜鼓有时代表喜庆欢乐,有时代表悲痛忧伤,有时还代表富贵权力,表示郎道(即头人)的权势。有铜鼓的人必定有权威或得到众人归服的人。因此,他们常把铜鼓当作传家宝留传给子孙后代。芒族还把铜鼓视为一种神圣的礼仪重器,只有在举行庄严的礼仪时拿出来使用。特别是郎官们举行13天的丧葬祭祀中,铜鼓完全被当作郎官权力的象征物。

芒族在节日里或春季庙会拿铜鼓出来使用,用藤做的系带,把铜鼓悬挂在4根桩子上,鼓面向上,或稍微倾斜。由5—6人,各拿1根长约1米,一端用皮或布包扎好的木棒,环绕铜鼓,槌击铜鼓鼓面正中或接近鼓边的地方,使铜鼓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

在各种祭祀仪式上,铜鼓由巫师负责看管和使用。有人死了,尚未埋葬,则把铜鼓放在灵柩旁边祭悼,到出殡时,拿铜鼓给死者陪葬,或者随灵柩送到坟地后,再把铜鼓拿回家来当作祭祀祖先的祭具。芒族在举行婚礼、葬礼时,也用铜鼓作为召集群众的倍号,有敌情时,用铜鼓作动员,督促士兵上阵。

§§第五章铜鼓演绎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对自己创造的灿烂文化十分珍惜,很早就知道重视和珍藏文物。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商代保藏典册的府库。以后的太庙、祖庙、孔庙,和历代宫室、武库,都是收藏和陈设祭器法器及奇珍异宝的地方,很像近世的博物馆。《周礼》说,周代春官之职,“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春秋》桓公二年记载:“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太庙即周公庙。《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这种孔子家庙就是后来的名人纪念馆。司马迁游鲁,还有机会“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武库也是收藏历代珍宝的场所,以致晋元康五年(295年)十月武库失火,“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履尽焚焉"。唐宋以降,搜集、研究古物更成为朝野风尚,并出现一些古物收藏家和鉴赏家。在收藏的古物中,作为南方少数民族奇特的乐器和祭器的铜鼓也是重要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