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藏在手心的秘密
14948600000042

第42章 70年摄影生涯

在70年的摄影生涯中,摄影家艾尔弗雷德·艾森施塔特用他的35毫米摄影机记录了无数的人物和事件,他是一个几乎亲眼目睹一个世纪的人。

他于1936年加入刚刚创刊的《生活》杂志社,1974年加盟《人民》杂志社。在他所完成的2500多幅摄影作品中,留住了世界著名新闻工作者和普通美国公民都无法忘记的每一瞬间。

最著名的,就是他在1945年8月14日抗战胜利日的时代广场上,水兵与护士陶醉于欣喜之中的那一吻。

艾森施塔特从不自诩为天才,“他总是为自己什么时候该吃午饭和该系什么样的领带而发愁,”《生活》杂志社的前图片编辑约翰·勒恩加德这样谈起他,“可是他从不为照片发愁。”

因为艾森施塔特有十足的自信。有一次他这样解释道,“照片源于我的大脑。”艾森施塔特的大脑从未停止过捕捉镜头,直到他在玛撒的葡萄园里度过他的最后一个八月假期,享年96岁。

他在90多岁高龄时,还为克林顿的夫人和女儿等一些知名人士拍照。他终身所坚守的信条是注意饮食及锻炼,从不饮酒,每天做50个仰卧起坐和50个俯卧撑。“我能一滴水不喝地走一天,就像一匹骆驼那样,”艾森施塔特说。

他在妻子凯西过世后又活了23年。

艾森施塔特1898年生于一个柏林商人之家。在他14岁那年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架照相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曾是德国军队的一名老兵,此后成为一个平庸的小商贩,经营扣子和皮带生意。

1929年,他转向职业摄影工作。当他1935年离开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来到美国时,他已经因为他那些诸如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之类的纪实照片而名声大噪了。

“他永远对准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人民。”《生活》杂志社前总编拉尔夫·格雷夫斯说,“他总是切望下一个任务,永远相信明天是美好的,这就是他这一生中能拍出不朽作品的原因。”

点评:今天由于昨天而愈加深沉,生命在重负中往往绽开最美丽的花朵。无论什么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惟有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才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