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我们总是忘了,压力才会奋进
14949200000102

第102章 压力是自强的警醒剂

在个人事业的发展道路上,总有一些转折点,在突破之前,往往是最困难、艰难的时刻,这种时刻,你一定要判断形势,确定方向、保持勤奋,无论情况多么严峻,也不能轻易放弃,因为只要坚持到“瓶颈”的突破,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仅仅因为工作出色并不能保证你在单位稳步迅速上升,不管公正与否,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出实例的现实。

许多人专业能力突出,工作成就斐然,然而并没有得到升迁,原因何在?原因在于工作成绩只是影响你升迁进退的多种因素之一。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压力,但当压力来临时,我们必须要有处理的方法和技巧,不管什么压力,遇上时不加分析就给予处理,这不利于压力的解决,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继而利用压力,为我所用,创造生活和事业的奇迹,这才是我们最终所追求的目的,盲目行动只能让你失败,失败后就害怕面对压力,从而逃避压力,把压力的来临说成是自己不幸,这种观点需要你自己加以解决,做一个有心人,才是我们走向成功人生的关键。

与压力和平共处,千万不要因为压力甩不掉,就灰心丧气,只要你活在这个世上,就要面对压力,接受压力。

看看下面两个故事,这只要你几分钟时间,却很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

老李年近50岁了,现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销售部主管,他结婚后身体状况一直很好,只是工作压力大了点儿。

由于他每年夏天都会带人到乡间度假,因此对那种与世无争的田野生活格外羡慕——尤其是他快被老板逼疯的时候。他曾认真地跟他的老婆商量,能否改变目前这种紧张的生活形态。在获得首肯后,他真的放弃了眼前的那份高薪工作,跑到乡下当农民,他买下了一块人迹罕至的花圃,准备从头开始学起。

结果呢?刚开始几个月,他这个新科花农还做得有模有样。但是好景不长,才经历第一个寒冬后就发觉,这里真不是人住的地方,荒凉的景象,犹如到了西伯利亚,而他的老婆根本不可能和这里的乡下人打成一片,小孩每天也得换好几趟车才能到学校。

他知道打错算盘了,只是没料到结局会这么惨,当主管确实很累,不过当农民也轻松不到哪里去,搞不好还更累。

在另一个方面,他和老婆向来都是社交圈内的人,如今要找邻居聊聊还得跑到几里外的地方;而在这种鸟不拉屎的乡村,也不可有什么电影院、KTV这类的娱乐,有的只是睡觉,因为他每天都快累死了。

在苦撑了一年之后,他们乖乖地搬回城里,他自称“老了10岁”,改行不但没有发财,连老本都砸了,更可笑的是,他当了二十几年的上班族也都没事,在乡下窝了一年后却累出一身病来,这真是他始料未及之事。

你看了这段话一定有某些感想,这是很自然的,每年总有数百万的人们基于退休或其他考虑,不得不改变目前的生活形态,也想趁这个机会让自己“解脱”,这是好事呀!问题是,一般人往往只想到可以借此摆脱旧的包袱,却没想到该怎么去适应新的压力,你想过吗?当然啦,这对某些人而言不是问题,但并不是每个人的适应力都这么好。

夏田是一所大医院的高级主管,到了68岁那年才退休,虽然平日的工作时间非常长,精神压力很大,但他三十余年一直是乐在其中,反而还担心退休后没事干,所幸他对于园艺与绘画相当有兴趣,觉得能在晚年好好享受一番倒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种花养鸟的生活是优哉的,但日子一久就觉得太无聊了,没办法,他平日忙惯了,闲不下来,每天一早起床发现不用上班,他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瘫倒在床上,连吃饭的力气都没了,久而久之,他干脆把自己关起来,邻居要见他一面比见总统还难。有一天家里的米缸见底了,他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跨出家门,但还没走到店里就晕倒在街上,被路人送去急救,这下子医师傻眼了,因为实在找不出病因。

说来可笑,夏田居然跟医师强调自己是“回光返照”,可以准备后事了,找个心理大夫谈谈吧。

你不难想像她挣扎了很久,拖了几周之后才硬着头皮去拜访一个以前的老同事,这个心理医师断定老友是因为没有做好退休规划,才会进出自闭症,因此,建议他去再次就业。

他顺利地回到医院,如今已届70高龄还是老当益壮,其实他的体力跟年轻人哪能相比?然而工作压力带给他的成就感,却让他全身的细胞动起来,再度成为社交场合的活跃人物。

有些人面对压力都急于摆脱,但所换来的却只是一道道新的考验,更糟的是他们晓得怎么去处理老问题,却不知该如何面对新局面。

人们普遍有种倾向:要在压力下才能生活,不过必须是所熟悉的压力,当他们被炒鱿鱼时,身心马上就会出现不适当的现象,而随着失业率的节节攀升,各大诊所都是人满为患,医师往往发现,这些人不管是哪儿痛,其实都是“心病”所引起的,而且还不是因为经济压力。国外有一份报告说377个失业的朋友,他们向来是虎背熊腰,但也禁不起这种折磨,被炒鱿鱼还不到两周就浑身疼痛,在日日做噩梦之后,有许多人得了慢性病,到了调查接受尾声时,竟然有超过三成的受访者得了心脏病。

这当然不是在吓唬你说应该要“从一而终”、绝不可轻易尝试新的生活形态,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并不可取,而且也不是每个人的适应力都这么差。

但话又说回来,这些“转台”成功的人们之所以能这么顺利地换跑道,并不全然是因为瞎猫碰到死老鼠,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做好事前的规划,简单地说,他们绝不是抱着“两害相权择其轻”的鸵鸟心态来逃避现实,而是认定他们会更有办法应付新的压力。

压力宣言

无论做什么事,逃避都不是最好的方法,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面对压力也是如此,与压力共处,迎接生活的挑战,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