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现代军车科技知识
14951500000045

第45章 德国VW82型军用车辆

历史

1933年,希特勒登上德国总理的宝座,他对德国人民许下了两个承诺:一是让每个德国家庭的餐桌上都有牛排;二是让每个德国家庭都能拥有自己的小汽车。

作为希特勒关注的项目,汽车的设计由极有天赋的设计师费迪南·保时捷博士承担。希特勒认为这种汽车应该是四座,采用排量一升的风冷发动机,百千米油耗不超过7升,最大时速100千米,价格不超过l000帝国马克。而此时福特和欧宝轿车的价格一般在2000到3000帝国马克之间。保时捷知道,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简化设计,降低成本。

1936年完成第一辆60型轿车的设计;1939年专门在沃尔夫斯堡建造了一座KDF-Stadt工厂,即后来的大众公司,1940年进行批量生产,计划年产100万辆。

这种车被命名为KDF-wagen,即后来甲壳虫的雏形。然而,希特勒并没有实现他对德国人民的承诺,为了1938和1939年德国对奥地利和捷克的战争,陆军武器局于1938年1月向保时捷提出了生产军用大众汽车的要求。

于是保时捷在60型基础上开始设计军用车辆,并于当年11月制造出样车。新设计出的车辆被命名为62型大众军用车。该车发动机后置,具有圆滑的车体和挡泥板,备胎安装在前舱盖的凹陷处。

遗憾的是,62型军用车的越野能力明显不足,于是保时捷将其底盘升高50毫米,改进了传动比,并且根据军方提出的要求作了相应改进,改进后的车辆被命名为82型,1940年投入生产。

特点

82型大众军用车辆底盘下部较平,全重只有685千克,只要一个人就能够从前方抬起来。该车结构简洁,风格硬朗,由带有加强筋的薄钢板冲压制成,配有折叠式风挡和帆布顶棚。

车体上有4个车门。底盘由一根半管状的主梁和冲压钢板构成,四轮独立悬挂,采用扭杆弹簧。动力为一台后置0.985升4缸水平对置风冷汽油机,在3000转/分时功率为23.5马力,最大速度80千米/小时。

1943年3月,82型桶车又换装了1.131升发动机,功率提高到25.5马力,动力更加充足。桶车的内部设置极为简单,前方是单人座椅,后方为一条长椅,座椅下方可以存放少量物品。发动机进气口就在后座之后,当门窗关闭后,噪音让人难以忍受。

82型“桶车”也有多种变型车,如皮卡型运输车、半履带式155型雪地运输车和专门用在铁轨上行驶的“桶车”,德国人甚至还制造过6辆4轮驱动型的样车。

实战效果

82型“桶车”在纳粹德军入侵波兰的作战行动中表现特别突出,引起了军方极大的兴趣和重视。1940年夏,军方第一笔订单400辆,这些车辆陆续装备到国防军的各个单位,逐渐开始取代侦察部队、通信部队以及中下级军官使用的摩托车。到1940年12月20日,第1000辆82型桶车驶下生产线,整个战争期间共生产了52000辆。

在北非战场上,82型“桶车”凭借其在恶劣沙漠环境中的卓越表现赢得了隆美尔非洲军团官兵的喜爱。非洲版的82型“桶车”是大众公司在普通82型“桶车”的基础上于1942年专为非洲战场生产的。

该车装备有特别的气球轮胎,这种轮胎分为带胎纹的和不带胎纹的两种,其宽度大于普通轮胎,为此还特意加高了前舱门上的备胎支架。

这种特殊的气球状轮胎在沙漠行驶时能够有效地减少压强,防止车辆下陷,开起来机动灵活,犹如在沙漠中飞奔的“田鼠”,它们是重要的通信、侦察和中下级军官的“坐骑”。

“桶车”上两排座位之间设有步枪托架,可以携带4名乘员用的步枪,如果需要,桶车上还可以搭载一挺德国MG34轻机枪,有时甚至是一具反坦克火箭筒,这时候,这辆轻便灵活的小车就变成了颇具威力的进攻武器。为了提高桶车自身的防弹能力,野战部队常常在战地为它加装装甲板,以防轻武器对乘员的伤害。

其实,盟军也对这种小车颇感兴趣,北非战役开始不久的1941年,一辆被盟军缴获的82型“桶车”被运往美国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场进行试验评估。

试验表明,尽管在恶劣环境中,82型“桶车”表现不如美国的通用吉普车,但它的越野性能出色,比美军吉普轻数百磅,油耗仅为吉普车的一半,操纵灵活,维护方便,而且可靠耐用。

装有闭锁差速器的两轮驱动82型“桶车”在机动性上却和四轮驱动的美军吉普不相上下。因此,盟军士兵也特别希望能拥有一辆地道的德国造82型“桶车”,他们甚至会用两辆吉普车去换取一辆友军缴获的桶车。

盟军士兵这样称赞82型“桶车”,“这种车真棒,官兵们都愿意开它,它让你信得过,因为你只要开着桶车出去就能开着回来。”

到战争后期,随着美军手里缴获的德军车辆的不断增多,军械部门专门印发了“桶车”的技术说明书,以帮助士兵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这些车辆。

不同型号

早在82型“桶车”投产之初,德军就要求大众公司开发一种适合在水网交错地区使用的两栖型车辆。根据德军要求,大众公司在82型“桶车”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变型的两栖型166型桶车。166型在1942年末投入生产,该车轴距更短,重量更轻,多数装备纳粹的党卫军。

166型“桶车”采用了由82型“桶车”底盘改进而成的四轮驱动平台和具有全长挡泥板的船型车身,有4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前后轴均装有和82型桶车一样的差速器闭锁装置,爬坡能力相当出色。

为了防水,166型“桶车”的车体上没有车门,和陆地型“桶车”一样,它也有折叠式帆布顶棚、管制灯和前舱备胎。除了外部附加的船桨和行军锹,该车的最大特点是安装在尾部的一具三叶螺旋桨推进器。

推进器可以利用一个附设在车尾的推杆手动控制抬起或放下,推杆的下方是排气消声器,排气消声器高于水面,位于后排乘员后方。

为了放置推进器,发动机百叶窗上设计成凹陷形状,推进器放下时,就会和车体后部的一个三齿花键相啃合,花键由曲轴驱动,带动螺旋桨旋转,推动车辆前进。发动机进气口也高于水面,刚好低于消声器。

166型“桶车”受到德军官兵的广泛欢迎,到1944年末,沃尔夫斯堡工厂和保时捷位于斯图加特的工厂总计生产了14238辆。战后英国官方在沃尔夫斯堡进行过多次试验,证实该车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在平地上,166型“桶车”能以55英里的时速行驶,在水中时速则超过6英里。

除了82型和166型“桶车”之外,战争期间,保时捷和他的设计组还设计了一种特别的92型军官用车。这种车由甲壳虫车的车身和82型桶车的底盘构成,总产量只有1000多辆,极为罕见,留存至今的绝对可称得上是珍品。

82型桶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人对“桶车”的情结一直延续到战后很久。20世纪60年代,大众以著名的82型桶车为原型开发了一款民用越野车,称为181型“桶车”,该车于1973年后期进入美国市场。

181型“桶车”装备了改进的保险杠,发动机功率增大到40马力,配备带同步器的传动系统,不同的是把备胎从前舱盖上移到了前舱内部,挡泥板改为方形,车门经过重新设计,车门改为前部铰接,为了降低成本,还取消了差速器的闭锁机构。

181型“桶车”曾大量出口到美国,深受人们喜爱。可以说,至此,桶车的故事才进行到尾声,如今,拥有这样1辆当年德国原产的“桶车”是无数兵器爱好者的梦想,因为它们是浓缩的历史,尽管曾经作为侵略者的工具,然而历史始终是历史,优秀的桶车,永远不会被人们忘怀。

多功能运桶车,其包括:运送部、作动部及束桶部,其特征是:运通部含有一作为基本架体呈凵型状的主架杆,其开口端分别结设一对定向转轮,其弧型端凸设一撑板,撑板底面固设一动向转轮,定向转轮及动向转轮之间,于主架杆固设两相对的撑杆,撑杆另端固设一棘齿盘并与作动部相互枢设。

作动部含有一两端各结设一横板的施力杆,施力杆与横板组成一冂形,横板两侧分别设有条杆,条杆接设操控一棘齿件中的掣齿并以横板定位,而横板在棘齿件下方与运送部撑杆一端以一枢轴枢接,并于横板上设有提升孔,其一对相对的提升孔枢设两相对的提升片,提升片端设有弹力定位销,弹力定位销附近设有一枢点并与束桶部相互枢设。

束桶部由一弧板构成,弧板相对弧径板面中间处与作动部枢点相互枢设,且以枢点为中心与定位销相对,弧板两侧的侧板上设有定位孔,弧板一端侧固设一环链,另端侧设有一转把,转把的转轴向外间设有棘齿,棘齿外围枢设一具有掣齿的棘片,在棘片外侧面设有以不干涉棘片为间距的一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