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卫生管理心理学
14952600000011

第11章  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全面正确地看待问题,特别是看待别人时,往往会受各种偏见的影响而形成歪曲的社会知觉,对他人作出不正确的归因判断。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想做好人的管理工作,首先就必须了解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以下介绍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知觉偏见。

一、知觉偏见

(一)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也叫初次印象,是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这一印象包括获得的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装等方面的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并不全面甚至是不准确的,但人们却往往以此作为今后与之交往的根据,并影响到对知觉对象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解释。

对人第一印象的形成主要是根据人的表面特征,虽然人们都知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在此印象的形成中,却确有偏重外表而忽视内涵的倾向。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第一印象的形成会发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属于相貌的因素

心理学家曾做过如下实验:以一份载有各项记录的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资料卡,复印许多张并分别贴上相貌不同的照片,然后请多位五年级老师根据照片与卡片记录来推测学生能力的高低,结果发现教师们不约而同地评定相貌好的学生智力较高(Cliford&。Walster,1973)。由此可见,相貌的好坏对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属于性格的因素

与人初次会面,除了看到对方的外表特征外,也一定会注意到对方在言行举止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性,并且会根据其性格因素出现的先后差异而作出不同的主观评定,心理学家曾将完全相同的六种性格特征以不同的出现顺序赋予假设的A、B两君。A君的性格表现依次为“精明的、勤勉的、冲动的、善辩的、倔强的、嫉妒的”,而B君的性格表现依次为:“嫉妒的、倔强的、善辩的、冲动的、勤勉的、精明的”。经受试者评定后,研究者发现,受试者多给予A君正面的印象,而给予B君负面的印象(Asch,1946)。

第一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研究都表明,在与人初次接触时,如果希望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无妨尽量把自己的优点提前呈现出来。所谓“先入为主”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作用。例如单位里来了新领导或新同事,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发生转变。如果第一印象好,那么双方就会相处得融洽,工作也会协调。因此,了解第一印象的作用对于管理人员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管理者在看待下属时要避免因受到第一印象的影响,而对他人形成不正确的看法,另一方面,管理者要努力在群众中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使之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也可称为光环效应,是指我们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也就是说,这一突出的特征和品质像一个罩在被观察者头上的光环,使得观察者看不到他的其他品质,从而仅从这一突出特征作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判断。所谓“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由于晕轮效应带来的知觉偏见。

晕轮效应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人们甚至会把几种相当独立的特性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看做是一个人所共有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希1946年在斯沃思莫尔学院所做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他发给一组学生一张写有一个人特性的表,表上列举了“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注重实际、谨慎”的特性,而后让学生们对具有该表所述特征的人作一简单的描述,并在另一张对照表上说明在其他一系列的形容词中有哪些能够最好地描述这样一个人。结果发现学生们普遍将此人描述为“慷慨大方、快活、脾气好、幽默、好交际、受人爱戴、可靠、有地位、仁慈、相貌美、坚持不懈”的人。而另一组学生由于发给的表格上“热情”一词被换成了“冷酷”,因而塑造出来的人物就成了一个斤斤计较、毫无同情心、势利十足的形象。这一实验表明,“热情”和“冷酷”作为一个中心特征,起了很大的晕轮作用,从而影响了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这也就证明了人们会利用最少量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广泛结论的问题。由于晕轮效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十分常见。所以了解它对我们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优先效应,是指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在实质上与第一印象的作用是相同的。近因效应则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为了说明首因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曾经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把两段杜撰的文字材料呈现给被试,其内容是描述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一天中的部分行为。材料一把吉姆描述成了一个热情外向的人,而材料二则把吉姆描述成了一个冷淡内向的人。洛钦斯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把这两段相反描写的材料给予不同的组别:第一组先看材料一后看材料二,第二组先看材料二后看材料一,第三组只看材料一,第四组只看材料二。然后要求各组被试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怎样的一个人?”结果发现,第一组70%-80%的人认为吉姆是一个比较热情外向的人;第二组有18%的人认为吉姆是一个比较热情外向的人;第三组有95%的人认为吉姆是一个外向的人,而第四组只有3%的人认为吉姆是外向的人。由此可见,一个人尽管可以在知觉过程中获得大量信息,但最终决定他形成印象的却是最初的信息,而其余的信息则被忽略掉了。也就是说,首因效应影响着人们对他人的知觉判断。假如把上面的实验换一个方式进行,给两组被试按上述第一组和第二组同样的顺序描述吉姆,但在先看完材料一或材料二之后,中间插入一段其他活动,然后再看材料二或材料一。结果发现,在这种情况下,给被试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征往往是后看的材料所描述的特征。也就是说此时起作用的效应是近因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都在人的社会知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在不同条件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首因效应在感知陌生人时作用更大,而近因效应则在感知熟悉的人时作用更大。

(四)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也叫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看到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按照年龄、职业、性别、民族等特性对他进行分类,并根据已有的关于这类人的固定形象,作出对他人个性的判断,这是人们企图在过去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对他人作结论的结果。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活在同一条件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许多共同特点,特别是当人们的社会生活、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地位、文化水准都大致相同时,就会产生更多的共同点。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会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人们不仅对曾经接触过的人具有刻板印象,甚至对从未见过面的人,也会根据间接的资料与信息产生刻板印象。例如一提到学者就是风度翩翩、文质彬彬的人;而一提到工人,就是身强力壮、性情豪爽的人;一提到农民,就是土头土脑、老实巴交的人。1970年,台湾社会心理学家李本华曾经对大学生做过关于其他国家国民印象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普遍认为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日本人善于模仿、进取、尚武、有野心,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而苏联人则唯物、勤劳、狡猾、有野心和残酷。这种未经亲身接触,就对他人作出的判断多半起源于道听途说,其中包含了个人的种族偏见,缺乏对各国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深刻分析,因而错误很多。

积极的社会刻板印象有助于人们对他人作概括的了解,而不正确的刻板印象则会使人对他人作出错误的判断。

二、知觉偏见在卫生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由于知觉偏见在人们生活中会经常影响到人们对他人知觉的准确性,使知觉发生偏差,因而在卫生管理工作中要正确认识这些知觉偏见,避免其对卫生管理工作的不利影响。

首先,管理者要谨慎对待第一印象,即“先入为主”的作用。单位里来了新领导或新同事,其言谈举止往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一印象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他的评价。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发生改变。如果第一印象好,那么在以后的交往中,大家对他的评价也倾向于好的解释,他工作起来也会更加主动;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大家对他的态度表现得不积极,那么他自己工作起来就较为被动。特别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就很容易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这对他以后的工作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之说的原因,头“三把火”烧好了,那么今后的工作也会顺利地开展下去。此外,管理者还要尽量避免因受到第一印象的影响而对他人发生的错误的看法。

其次,管理者要防止晕轮效应对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作为管理者,公平地对待每一个被管理者是保持其威信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果因为受到了晕轮效应的影响,而对他人产生了以点概面的偏见,仅从他人的某一个特点就作出了一个人好与不好的判断,就会对他人表现出不公平的倾向,甚至还会影响到对人才的使用。另一方面,晕轮效应还会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工作顺利进行。也就是说,如果大家对某一个人产生了积极的晕轮效应,那么在工作时就会积极地与之配合,反之则会故意疏远甚至有意为难,所以作为管理者不仅要避免自己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还要尽量消除员工之间因受晕轮效应影响而产生的不和,使大家密切地团结在一起。

第三,卫生管理者应当学会巧妙运用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管理者可以利用这两种效应来加强对人们的影响,例如在动员大会或工作报告中,如果管理者一开始就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正面观点,然后在会议或报告结尾再次用新的论据证明自己阐述的正面观点的正确性,这就同时利用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对管理者的观点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管理者还可以利用“送旧”和“迎新”工作,让人们在美好的记忆中加深对彼此的好印象,消除因受第一印象影响而长期存在的不良印象,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一个让人愉快的工作环境。

第四,刻板印象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在于如果能够根据刻板印象把人们进行正确的归类,就会在短时间内对他人作出一个概括的了解。例如对于一个初见面的中年知识分子,我们就可以利用刻板印象对他作出有责任感、刻苦、勤劳、俭朴的大致了解,从而有助于我们对他进行更深的认识。但是,假如我们对他人的归类不符合人类群体的实际特点,或者只是在对某类人的非本质特征基础上作出概括,就会形成偏见,作出错误的判断。例如一看到穿着入时的人,就把他们归类于“只知打扮不求上进”的人,就是一种简单化的推理方法,容易产生和事实不相符的认识错误。所以作为卫生管理者一定要力求避免这种知觉的片面性。

总之,知觉偏见对于卫生管理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研究和了解知觉偏见有助于管理者分析其原因和寻找其克服办法,以便卫生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