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母亲的80个教育法则
14954200000003

第3章 主动向孩子道歉

日常生活中,大人和孩子都避免不了做错事,但是这个过程中,孩子向父母道歉的情况比父母向孩子道歉的情况要多。一般都觉得孩子容易做错事,父母也有教导孩子的责任,要教导他们有礼貌,做错事就要道歉等等;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通常都不知道父母有错,也觉得父母不会那么容易做错事。父母则认为自己一般都能做对,即使做错事了也不需要道歉,他们觉得自己处在一种比较高的地位,也就是说,一种不平等的地位。

事实上,这种现象其实是很不好的,大人让孩子做错事道歉,就应该以身作则,教导孩子不一定必须对孩子说一大堆道理。大人应该以平等的态度看待孩子。父母做错事向孩子道歉了,孩子自然就会知道,以后他们做错事了,就会向父母或者被伤害到的人道歉。有一位妈妈叙述了这样一个情景:

有一天,我发现鱼缸被打破了。因为孩子小林平时比较好动,我就以为是儿子淘气时打碎的,还严厉地批评了他。小林当时很委屈,一直说不是他打碎的。我以为儿子在狡辩,就打了他一下。晚上,孩子的父亲回来了,说鱼缸是他拿东西时不小心打碎的,我才意识到自己错怪了孩子。但是,我是一个爱面子的人,我对儿子说:“虽然不是你打碎的,但是,你平时太淘气,以后要注意。”没想到,儿子接下来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意跟我说话。我知道是因为当时我没有向他道歉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但是,我放不下家长的权威,而且,现在也不知道怎么跟儿子谈这件事。”

被人冤枉、误解是件痛苦的事。当孩子犯了错误,经常会受到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但是当父母犯了错误,却往往没有人责备他们。

在生活中,父母也经常会犯错误。错怪孩子,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宽恕自己。也许这个错误当时没有什么,但迟早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如果因为放不下面子而坚持不承认错误,让孩子蒙受冤屈,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伤害,而且会让孩子陷入迷茫之中,产生错误的观念和想法。

因此,父母犯了错误之后,也应该向孩子道歉。当然,父母在向孩子道歉的时候,可以借鉴以下的一些方法:

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道歉,方法要不同,相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不用讲太多的道理,只要用一些行动,例如手势、表情、做法等,很自然就可以让孩子知道在这件事上,父母做错了,而且父母向他们道歉,并不需要说太多的话。如果孩子知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那么他们一般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向他们道歉,就必须向他们讲明这件事错误的原因,为什么做错了,这也是一种间接教育的方法。

父母道歉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太生硬,或者太轻描淡写。用错误的态度道歉并不能挽回什么,只会加深误解,因为年龄大的孩子能明显感觉得到父母态度的不同,意识到父母是不是在敷衍。因此,父母应用真诚的态度来道歉,不要碍于面子或者身份,不愿意对自己的孩子道歉,或者只是略微地说一下。妈妈撞到女儿,这时候,妈妈与其说“我不是故意的”,倒不如真诚地对她说“对不起,女儿,我撞伤了你”。妈妈这时候大大方方的道歉比不真诚的辩解更能够得到女儿的尊重。

晓晓的父母工作都很忙,于是,他们把儿子晓晓送回乡下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一次,晓晓在一些大孩子的鼓动下,从奶奶那里拿走了10块钱。后来,晓晓的妈妈回到乡下老家,晓晓的奶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妈妈。妈妈非常生气,狠狠地训了晓晓一顿,晓晓也知道自己错了,答应妈妈以后一定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又过了一段时间,晓晓的妈妈再次回乡下看他。到了晚上,晓晓的爷爷又偷偷告诉她,晓晓又拿走了他15块钱。妈妈立即把晓晓叫过来,质问他是不是又拿了爷爷的钱。

晓晓大声说:“我没有拿!不是我拿的!”

晓晓的妈妈非常生气,大声训斥晓晓:“不是你拿的,难道是爷爷冤枉你了?!”孩子的妈妈甚至要动手打他,但被爷爷奶奶拉住了。

“就是冤枉我了,我真的没拿!”晓晓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蜷缩在墙角,小声地抽泣着。

第二天清晨,爷爷很不好意思地告诉晓晓的妈妈,钱确实不是孩子拿的,而是他把钱放在抽屉里忘记了,还以为是孩子又拿了他的钱。

这时,晓晓的妈妈不禁一阵难受,她真的错怪晓晓了。她立刻来到晓晓身边,轻轻地抱着他,说:“儿子,我知道钱不是你拿的,是爷爷和妈妈错怪你了,妈妈给你道歉。”

“妈妈,自从上次因为拿钱你批评我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拿过钱了,真的。”

她紧紧地抱着儿子晓晓,轻轻地说:“妈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爷爷老了,记性不好,你不要怪他。妈妈不相信你,是妈妈的错。”这时,晓晓终于露出了笑容。

从案例中父母们应该知道,当错怪了孩子的时候,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歉意,从而坚持正确的行为和方向。

父母在给孩子道歉时要心平气和,不要边发脾气边道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接受道歉。不要轻易因为孩子情绪的波动而给孩子道歉,不能为了取悦孩子而没有原则地自我否定,否则,父母的威信会丧失,父母在孩子面前会显得软弱无能。所以,道歉一定要有的放矢,其目的是通过道歉让孩子感觉父母对他的尊重,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而不是故意取悦和讨好孩子。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融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模仿,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而且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取向,以及个人性格等。所以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道歉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孩子犯错不仅要教育他勇于承认,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重要的是在帮助他们在错误中学习、进步,从而减少犯错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