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妈妈都给孩子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棵有灵性有爱心的苹果树,她一直默默关注一个小男孩。每天,男孩都要来这里摘苹果树上的叶子,把它们编成皇冠戴在头上,扮作森林里的小王子。男孩经常喜欢爬到这树上,在那里荡秋千和吃苹果。每当男孩疲倦时,都会在树荫下睡上一觉。苹果树很快乐,男孩成了她的好朋友。男孩也非常爱这棵苹果树。时间消逝,男孩逐渐长大,没有像以前那样常来与苹果树作伴了……苹果树于是常常感到很孤独。一天,长大后的男孩回来看她,苹果树快乐地说:“来呀,男孩,爬到我的树枝上吃苹果,在我的树荫下玩儿吧!”男孩却说:“我已经长大了,不能再爬树。但我想买东西,我想赚钱养活自己。你能给我一些钱吗?”苹果树说她没有钱,但她说:来呀,孩子,把我身上的苹果拿去换钱吧……后来,男孩又回来向苹果树说:“我要建一栋房子,我想成家了。”苹果树很高兴,一一答应了,她让男孩把自己身上的树干砍下来造房子。再后来,男孩想造一艘船去远航,苹果树便无私地把自己的“身体”割让给男孩。从此,男孩再也没回来,苹果树很寂寞,难受极了,因为她想念男孩,忘不了他们过去在一起分享的快乐时光。终于,很久之后,男孩回到苹果树身边,这时,苹果树只剩下一小截树根了。男孩告诉苹果树:“我很累,哪里都不想去。只想坐在树根上休息,好吗?”苹果树开心极了:“来啊,你就坐在我身上歇歇吧。”于是,苹果树与男孩又在一起作伴了……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孩子们:从小要学会分享,分享自己的玩具、美食,分享自己的快乐等。可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独自拥有食物、玩具、空间,还有爸爸妈妈的爱,没有和兄弟姐妹分享一切的机会,这往往养成了他们自私霸道的性格。
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懂得分享,要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伙伴分享;把自己也不富余的东西拿出来分享;分享感受,无论是快乐或者悲伤;分享爸爸妈妈和老师的爱;分享服务,即使需要耐心地等待;分享公共环境,爱护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即使很舍不得,还是快乐地分享;分享应该是心甘情愿的,不是因为别人的要求才做的;分享不分对象,对亲人能够做到,对别人也能够做到;分享的快乐就是目的,而不是为了表扬或得到什么;分享要成为一种行为习惯。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分享习惯呢?
1.不要溺爱孩子
很多孩子常喜欢吃独食,不愿与他人分享,这是与父母的溺爱密切相关的。许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把好吃的、好玩的全让给孩子,孩子偶尔想与父母分享,父母却常说:“我们不吃,你自己吃吧。”长此下去,就强化了孩子的独享意识,他们理所当然地把好吃的、好玩的据为己有。
当孩子想与父母分享自己“好吃的”的时候,即使父母不舍得吃也要咬上一口,并且表扬他:“孩子真乖,好吃的东西知道和妈妈一起吃。”这样,孩子会高兴地再让你咬一口,即使东西是很快就吃完了,但孩子的表情应该是高兴的,久而久之,孩子也养成了吃东西之前先先想到爸爸妈妈的习惯。也就开始学会了分享。
父母在和孩子一起在家享用美味的食物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大家一起吃才更加美味,绝对不可以因为孩子爱吃就把自己的那份给了他。长久下去,孩子只会越来越自私,觉得别人照顾他是应该的。过生日是家里每一个人都能享受的待遇,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生日,要和给孩子过生日一样的隆重,而且要让孩子参与为过生日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准备礼物、制作食物的过程,这样成长的孩子才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也才能体会一家人分享快乐的亲情。教育孩子在上街买东西的时候照顾所有家庭成员的需要,这是爸爸喜欢吃的,这是妈妈喜欢吃的,这是爷爷奶奶最爱吃的,当然还有自己最爱吃的,这能够让孩子体会一家人分享爱和相互照顾的美好氛围。
2.不能让孩子搞特殊化
对待孩子,有时候要把他们看成是大人,在心理上不能对他们低要求,搞特殊。这样才能消除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观念,使他们知道要和他人分享。
蓉蓉非常爱吃橙子,可当家里只有一个橙子的时候,妈妈会按照家里的人数将橙子切成若干瓣儿。橙子本身不大,再割成五六瓣,那每一瓣仅剩一点点了,蓉蓉吃一瓣显然不过瘾,但妈妈对蓉蓉说:“蓉蓉,你想吃橙子,我们也想吃,那怎么办?”蓉蓉点点头说:“应该每人一瓣,妈妈,我分给你们吃吧。”于是,他们家里每个人的手里都分到了一瓣橙子,虽然是小小的一瓣,但蓉蓉吃得很高兴,因为她懂得了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不能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3.要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
孩子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是因为他们觉得,分享就是失去。作为父母,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让孩子明白,分享其实不是失去,分享是一种互利。
邻居奶奶的小孙女睿睿经常到梓丹家里玩儿,睿睿比梓丹小2岁,睿睿常常想拿着梓丹的玩具玩儿,但梓丹就是不让睿睿玩,睿睿拿什么,梓丹就给她夺下什么。于是,梓丹的妈妈就问他:“儿子,小妹妹玩你的玩具你不让她玩,那你到奶奶家玩小妹妹的玩具,小妹妹和奶奶有没有不让你玩?”梓丹低着头说没有,“那梓丹你应该怎样做?”,从此以后,梓丹每次都爽快地把玩具递给睿睿,并且说:“小妹妹,玩吧。”
通过对自己与他人的比较,孩子会明白:和别人分享不是一种失去,反而会得到双重的东西。就像梓丹一样,把玩具给睿睿玩,自己也可以玩睿睿的玩具,同时也收获了分享的快乐。
4.记住榜样的鼓舞作用
父母要以身作则,做与人分享的榜样,如能体会他人的需要与感情,关心人、同情人、帮助人。
一天,蕾蕾与妈妈一起走在路上,突然发现一位老人像是迷路了,于是,妈妈拉着蕾蕾上前询问。果然,那位老人和她的女儿约定在医院门口见面,然后去看病,而老人却走了和医院相反的方向。这时,蕾蕾的妈妈就对老人说:“大娘,我知道医院在哪,我送您过去吧。”于是,蕾蕾和妈妈把奶奶领到了医院门口并和她的女儿碰面,这才离开了。以后,当蕾蕾看到有老人独自走在路上的时候,她就会问:“妈妈,那个老爷爷是不是迷路了?我们帮他回家好不好?”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父母的行为往往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想要让孩子学会分享,父母就应该努力做好榜样。如在超市购物、去银行取钱、看电影买票、在游乐园玩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给做孩子做个按次序排队的榜样;在社区散步、在公园玩、在购物中心逛街的时候,一定要做孩子的楷模,爱护公共设施,讲究公共卫生。
5.不要矫枉过正
父母在教孩子分享的时候,要注意掌握分寸,要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要强硬勉强孩子什么东西都与人分享,更不要因为孩子拒绝分享而惩罚他。呵斥威逼或没收玩具的做法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他产生逆反心理,更不愿与人分享。
有时,孩子会如果因为太喜欢一样东西而不想与别人分享,或者想保持这件东西的完好,不愿让别人去碰触它,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而采取强硬的措施,非让孩子拿出来和别人一起分享,孩子幼小心灵可能因此受到伤害,极端的孩子可能从此会对这件东西置之不理,多数孩子会捧着因借给别人而破损的东西伤心流泪。所以,尊重孩子的那一点点私心,大人都想保持至爱的完整,更何况是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