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母亲的80个教育法则
14954200000081

第81章 教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合作

如今的家庭中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往往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集长辈的疼爱于一身,一般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心中只有自己!在幼儿园里,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分玩具时,孩子各自抢一堆,自管自玩;走楼梯时两人牵手,走得快的根本不管走得慢的是否能跟上,甚至有的孩子身上已存在或多或少不合群和自私的表现。

因此,父母应重视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然而,人的发展的实现是以活动作为中介的,只有活动才构成交往与合作。同时,也只有通过活动,人才能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能动地改造客观现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造、发展、完善自身。对于孩子来说,最适宜也是最佳的活动方式便是游戏,游戏使他们快乐、使他们成长。因此,父母应教会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会合作。

琳琳已经四岁了,正在幼儿班学习。刚人园时,她表现得一点也不合群,玩具总是一个人把着不放,生怕别人抢走她的玩具。因此,琳琳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更谈不上什么合作了。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付出了许多心血,采取各种途径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不断引导其合作行为的产生。

作为父母,应该如何配合老师,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呢?

1.让孩子融人自然的游戏群体

父母往往给予了孩子过多的关爱,造成孩子具有比较强的依赖心理。于是,许多孩子常常以自己为中心,表现出刁蛮、任性、不合群等特点。而自然游戏群体正好可以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异龄同伴交往的环境缺陷,通过这类活动,孩子可以与不同年龄的同伴自由交往,为独生子女创造一种类似于与兄弟姐妹一同生活的机会,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因此,父母就应该努力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小伙伴们多接触。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鼓励孩子下楼找小朋友们一起玩,特别是和年龄稍大一点儿的小朋友在一起,能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建构自己新的认知结构。在游戏中,孩子与同伴的语言交流机会会增多,交往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从而慢慢学会与同伴共同游戏。

2.在游戏中引导孩子体验“分工”

游戏的顺利开展和结束,如果单靠父母或少数孩子的准备和收拾,就会既费时间又费力气,应由大家共同来收集游戏中需要的东西或是共同收拾,整理游戏材料。例如,开展表演游戏“小猫钓鱼”的时候,孩子们在熟悉故事内容、角色对话的基础上,就可以一起制作表演道具(头饰、鱼杆、鱼等),共同创建表演的场地(池塘、小猫家等)。当孩子提出不知怎样制作所需的道具或选择合适场景的时候,父母可引导孩子想出办法,使制作的过程又快又好。此时还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特长或“毛遂自荐”负责本组成员的选用和分工,在游戏结束后,还应指挥成员收拾道具材料,分类归放。“制作组长”的选用使分散的孩子有了一股凝聚力,在制作组长的领导下,孩子逐渐明白只有合理分工,才能把事情办得又快又好。

3.强化孩子之间的合作体验

孩子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这对巩固和强化合作精神,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孩子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每当看到孩子能与同伴一起友好地玩耍,或商讨,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帮助的时候,父母要注意去引导孩子去感受其中的成功和快乐。

一天,梅梅和小弟弟一起用积木搭城堡。小弟弟一不小心碰到了积木,破坏了梅梅很得意的“作品“梅梅不依不饶,哭闹了大半天。这时,梅梅的妈妈就给她做工作,讲道理。再次碰到了这种情况,她就表现好多了,告诉弟弟应该怎么玩,询问弟弟想搭个什么建筑物,还教给弟弟搭积木的方法。这时,父母如果及时予以表扬,相信在这种鼓励和强化之下,她一定能进步得更快!

此外,父母还可以经常和孩子玩一些需要合作的“亲子游戏”,如“默契大考验”游戏中,要求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出示一张图片,孩子要用肢体表示意思,这时爸爸(妈妈)就要根据孩子的动作猜出图片的答案……这样的游戏既具趣味性又具有合作的体验,孩子和家长共同合作完成游戏,对孩子来说又有另一番风味。

父母要知道,在培养孩子时,不能只是培养他单独做好一件事的能力,而是要培养他与一群人一起做好一件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