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防病祛病避风港
14954500000139

第139章 有致癌性的药物

1.解热镇痛类药。非那根、复方阿司匹林、索密痛等药含有氨基比林、非那西丁、苯巴比妥、咖啡因。常服这类药成瘾,身体产生耐药性,导致肾功能衰竭,出现尿毒症,甚至诱发肾盂癌和膀胱尿道肿瘤。对104名服非那根成瘾的人调查表明,其中8人患肾盂癌,2人患膀胱癌,发病率远高于正常人。

2.抗癌类药物。抗癌药本身是治疗癌症的,但有些抗癌药本身又有潜在的致癌性。如环磷酰胺、氨甲蝶呤、5-氟尿嘧啶、硫唑嘌呤等,经动物实验发现均有辅助致癌作用;烷化剂和氮芥能增加白血病发病的机会。因此,合理掌握剂量是关键的一条。

3.性激素类药物。己烯雌酚是治疗妇科病、男性前列腺肥大及前列腺癌的常用药。大量的己烯雌酚被认为与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及服药者子女生殖系统的先天性疾病有关。绝经期妇女或乳腺癌患者,长期大剂量服用雌激素类药物,会使子宫内膜受到刺激。对800名长期服用己烯雌酚的妇女的调查表明,她们当中患乳腺癌的比例远远高于未服用此药的对照组人群。孕妇如果使用过量己烯雌酚,所生的女孩儿可能会得罕见的阴道腺癌,所生的男孩儿睾丸小或隐睾。雄激素甲基睾丸酮,是用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也有人报道大剂量使用后而引起肝癌。

4.其他一些药物。砷类(如砒霜)本身有毒,有时也能入药,即所谓以毒攻毒用来治疗牛皮癖等。人服用砷剂,可能引起皮肤癌和多发性癌症。安眠药鲁米那和苯妥英钠都是常用的药物,长期服用会损害肝脏,肝癌发病率有所提高。某些中药成分也有致癌或促癌作用,如巴豆中的巴豆油,细辛,土荆芥,茴香中的黄樟醚,槟榔中的槟榔碱,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这些药有一定的致癌因子。

虽然有不少的药物有潜在的致癌危险,但也无须“因噎废食”。在预防中,有3点提请您注意:1.不要轻易用药,只要可能,所有药物都要用最小的剂量;2.妇女妊娠,自己不擅自服药,特别是激素类药物;3.患乳腺癌或子宫癌的妇女应避免使用任何激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