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防病祛病避风港
14954500000030

第30章 警惕:网络综合征

网癮不亚于吸毒酗酒

终日沉溺于网上的人,其行为与吸毒、抽烟、酗酒而成瘾者类似。一接触网络就兴奋异常,否则就“网瘾难耐”。他们不惜放弃地位、婚姻,甚至职业,终日迷恋于网络。有的人宁愿要电脑网络而不要配偶。一句话网癒者一上网后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一无所知,下网后则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令人担忧的是,“网瘾”者即使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家庭、朋友的危险,也认为在网络中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重要。电脑网络正冲击着全球的家庭,使家庭面临种种危机,电脑寡妇、电脑孤儿也相继出现。

网络病:一种新的心理疾病

因特网的幽灵是什么?为什么能够使某些网虫中毒而不能自拔?社会医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代人类健康受到高技术的物质生活和高信息的精神生活两大挑战。从思想和情感而言,现代人是从人文主义的文化背景中走出来的,人具有独立、自我意识,人与人之间有着分明的界限,然而,因特网却使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使个人自己的形象变得虚无和抽象,网虫面临的只是一些符号,只有信息,没有“思想”。即使是在聊天、交流“思想”,也不会在意是谁的“思想”,是在和谁说话。由于精神心理的紊乱,迫使你要充分利用因特网,无可逃避。因特网幽灵的这种作用与吗啡、海洛因有着相似之处,它对网虫产生了救命稻草般的依恋,总担心自己遗漏了网络上的某些重要信息,往往刚过几分钟,就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又收到了新的电子邮件,不断查找所有相关的网站。无休止地参加有关话题的讨论,欣赏不堪入目的“网络黄毒”,而又苦于无法自拔。所以,网虫一旦上瘾,就与沉溺赌博、酗酒和吸毒毫无二致,目前,美国心理学会已正式宣布将“病态使用因特网”纳入心理疾病范畴,并将其称为因特网中的首类心理性疾病。哈佛大学精神科医院已开设网络综合征门诊,以满足这种流行病日益增多的需要。

预防网络综合征

预防网络综合征一是要控制上网操作时间,每天操作累积不应超过5小时,且在连续操作1小时后应休息10分钟。二是要早期发现网络综合征的征兆,如有下列症状出现就,应警惕可能发生中枢神经功能损害:(1)是否觉得需要长时间使用网络才感满足?(2)没有上网时身体是否会有颤抖迹象?(3)是否有幻想或梦到互联网?(4)手指头是否有不自主地敲打键盘的动作?(5)是否当看到一个新的网址时就会心跳加快?(6)是否看到任何一个名字时都萌发加上电子邮件“@”字符的冲动?(7)是否有不明原因的焦虑感觉?上述征兆具备的条数愈多,说明你恋网络程度愈重,就应及时去看心理咨询医生或精神科医生,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