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战列舰科技知识
14954600000025

第25章 日本加贺级战列舰

概述

加贺级战列舰是日本“八·八舰队”计划中的一级战列舰,计划建造两艘,因《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而改造和放弃。

长门级战列舰之后将建造两艘标准排水量39900吨的“加贺级”战列舰,船体设计上加贺级可以被视为是“长门级”的放大。拥有同长门级一致的航速但尾部要多出一座双联装炮塔,所以火力有所增强。不过对于战斗力提升最显著的因素还是在指挥塔上方安装了新型的回旋式指挥仪。

加贺级的装甲设计上也一改日本以往秉承英国的传统,垂直装甲被分成了两层安装,舷侧要害部位直接安装的是250毫米至275毫米的装甲板,在船体内轮机舱前另安装有75毫米厚的垂直装甲;船头和船尾被89毫米的垂直装甲所包裹。在加贺级的设计上,日本海军开始重视起了水平方向的防护,要害部位有两层水平装甲总厚度达到120毫米,在个别致命部位上更是厚达160毫米。

加贺级在船体两舷舯部设有鼓出的防鱼雷隔舱而且垂直装甲代水线下部分一直延伸到船体底部,这一部分的装甲厚度大约3英寸,就鱼雷防护措施来说在同期战舰中也是属于一流水准。

同“长门级”一样的是加贺级依旧沿用煤、重油混烧方式装有舰本式锅炉12台、四个蒸汽涡轮,总输出功率为91000马力,所以加贺级战列舰也能达到同长门级一样的的26.5节航速。

加贺级的建造方案在日本国会对1918-1919年年度预算的讨论上并不很困难的通过了日本国会的批准。在1920年的7月19日,“加贺”号在神户的川崎造船厂开始船体建造,而加贺级的二号舰“土佐”号其实早在年初的2月16日就开始铺设龙骨。

建造情况

“加贺”号:1920年7月19日开工,神户港川崎造船厂。1922—1923年由于关东大地震的缘故顶替被地震破坏的“天城”号进行航母改造。

“土佐”号:1920年2月16日开工。1925年2月9日被联合舰队于演习时作为靶舰击沉。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39900吨,满载排水量:44200吨;全长:231.7米,水线长度:218米,最大舷宽:30.5米,最大吃水:9.4米。

航行能力:主机最大输出91000马力,最大设计航速26.5节、16节航速下航程5500海里。

防护:舷侧主装甲带275毫米,轮机舱外部装甲75毫米,艏艉87.5毫米防护,主水平装甲32.5~30.0毫米,主炮塔正面275毫米,四周200毫米,炮座275~225毫米,指挥塔350毫米。

武备:双联装410毫米45倍径主炮五座,140毫米50倍径舷侧炮廓式副炮二十门,80毫米40倍径高射炮四门,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