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战列舰科技知识
14954600000038

第38章 日本“榛名”号战列舰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第三海军强国,其海军在当时拥有5个级别的12艘战列舰。金刚级战列舰4艘,即“金刚”号、“比睿”号、“榛名”号和“雾岛”号。这是日本的首批超级无畏舰。

榛名号的命名源自山名,日本群马县境内榛名山。标准排水量32156吨,舰长222.5米,宽31.02米,吃水深9.72米,主机动力13.6万匹马力,最高航速每小时305海里,舰载武器装备有356毫米口径主炮8门、152毫米口径火炮14门,127毫米口径火炮12门、25毫米口径火炮34门及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945年7月下旬,“榛名”号在日本濑户内海的吴港被美军轰炸机群炸沉。

明治四十三至四十四年度,日本海军开始巡洋战舰的国产化,其中金刚级的三号舰榛名号在神户川崎造船所建造,而第四号舰雾岛号则是在长崎三菱造船所建造,和金刚号及比叡号不同,是在民间的造船所制造,海军也乐见两造船所互相竞争,建造期间,日本海军的第一线战舰是摄津号、河内号、安艺号、萨摩号等旧式战舰,所以榛名号一旦建造完成,就会和姊妹舰等四艘巡洋战舰成为最强的新锐舰。

大正十一年,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后,日本海军将金刚级的四艘巡洋战舰改造为战列舰,榛名号的改装工程从大正十三年三月起,在五年后的昭和三年七月完成。在舰舷加装了强力的装甲板,排水量增加了约三千吨,所以速度也就减慢了1.5节。榛名号在第一次大改装后改变了其舰型,从1931年起正式改为战列舰。由原来的三脚樯式舰桥改建成塔式。

此外,本舰的后部舰桥和其它姊妹舰有一点点的不同,本舰在昭和天皇即位庆祝的特别观舰式中担任天皇的御召舰,然后在昭和八年的第二次改装中延长了舰体,并补足舰体的强度。而且加上了加强的兵装使得排水量增加到了32156吨,其动力机组由7.5万马力换成了能输出13.6万马力的机组,其速度也是姊妹舰中的最高速30.5节。

在太平洋战争开始时是和金刚号一起编于第一舰队第三战队,支持马来半岛的登陆作战,翌年昭和十七年(1942)二月编入了机动部队远赴印度洋。

在中途岛海战中本舰遭受到猛烈的攻击,挨了几颗至近弹而损伤,然后进入了所罗门群岛海域,在昭和十七年十月十三日,僚舰金刚号一起炮轰瓜达卡那尔岛的美军机场。榛名号发射了约一千发的三式烧夷弹。

之后,榛名号又参加了南太平洋海战。直到昭和十九年(1944)六月的马里亚那海战中受到损伤,在修理后复归战场,并参加了莱特湾海战。在莱特湾海战结束后,榛名号于回国的途中遭到美军机的攻击而损伤,但幸好仍能回归日本本土。

最后榛名号被配在吴镇守府,作为警备舰而停泊在江田岛。昭和二十年(1945)七月二十八日,身受美军机攻击,在被击中了十三发的直击弹后,坐底,就以这样的姿态迎接终战,战后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