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战列舰科技知识
14954600000007

第7章 美国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

简述

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建造的一型战列舰。同级舰两艘,首舰宾夕法尼亚号,另一艘是亚利桑那号。

1912年美国海军决定建造内华达级的改进型——宾夕法尼亚级。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采用两座三联装14英寸主炮的炮塔替换了内华达级的双联装主炮塔,增加了主炮数量,使用12门14英寸口径火炮。

4座三联装主炮塔沿舰体纵向中心线呈背负式前后各布置两座。并更新了动力系统,全面采用蒸汽轮机,是美国海军首批以全部燃油为燃料的战列舰。

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于三十年代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前后主桅改为三脚桅并增设桅楼,改建舰桥,撤去部分副炮改装高射炮,改良防护,并加装水上飞机。1942年宾夕法尼亚号进行现代化改装,拆除后主桅,改建舰桥,撤去全部旧式副炮,改装高平两用炮。

各舰概况

宾夕法尼亚号

宾夕法尼亚号于1913年10月开工,1915年3月下水,1916年6月开始服役。宾夕法尼亚号并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战,原因是以燃油为燃料不适合与当时的其它战舰编队。随后宾夕法尼亚号一直作为所在舰队的旗舰参与训练和演习。

1930年代宾夕法尼亚号进行了现代化改装。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宾夕法尼亚号是太平洋舰队的旗舰。

1941年12月7日晨,宾夕法尼亚号正在珍珠港船坞中维修,所以没有受到日军鱼雷的攻击,但受到俯冲轰炸机的攻击。几颗炸弹落在宾夕法尼亚号附近,在船坞中的卡森号驱逐舰的弹药舱和燃油爆炸引起的大火蔓延到了宾夕法尼亚号。

两周之后,宾夕法尼亚号驶离珍珠港,返回西海岸进行大修和改装。改装的内容包括安装新式雷达和加装高射炮等。由于速度和战略都已赶不上航空母舰,所以1942年大部分时间内宾夕法尼亚号作为由7艘旧式战列舰组成的后备队的旗舰往返于西海岸和珍珠港之间。

1943年5月,宾夕法尼亚号作为火力支援舰参加收复阿留申群岛的两栖作战。从1943年11月之后,宾夕法尼亚号参加了进行的所有两栖登陆作战,其中包括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战役,宾夕法尼亚号或者作为火力支援舰,或者作为护航舰。这期间宾夕法尼亚号的任务目标主要是岛屿,所受的威胁来自于日军的飞机。

1944年10月,美军在莱特湾登陆,开始收复菲律宾的战役,宾夕法尼亚号担当火力支援和护航任务。从莱特湾海战开始到以后的登陆硫磺岛和冲绳群岛作战,美舰队开始遭到神风特攻队的自杀攻击。在冲绳岛登陆战中,宾夕法尼亚号被神风自杀飞机击中,致使其返港维修直至战争结束。

但宾夕法尼亚号已经有了一项令人骄傲的战绩,就是参加了太平洋战争美军反击之后的每一次两栖登陆作战。宾夕法尼亚号共获得了8枚战斗之星勋章。1946年宾夕法尼亚号退役,同年作为靶舰参加原子弹实验,沉于夸贾林。

亚利桑那号

亚利桑那号是宾夕法尼亚级的二号舰,但其命运与其姊妹舰却有着天壤之别。亚利桑那号战列舰1914年3月开工,1915年6月下水,1916年10月服役,在1918年11月运载美国总统威尔逊参加巴黎和会。

1920年代亚利桑那号交替作为美国第2、4、9战列舰队的旗舰往返于美国东西海岸、加勒比海以及夏威夷之间实施训练任务。1929年7月至1931年3月,亚利桑那号进行了改装。

1938年,亚利桑那号被派往太平洋舰队,开始常驻珍珠港,在西海岸长滩进行大修。

1941年12月4日亚利桑那号与内华达、俄克拉荷马号一起进行的夜战训练,返回珍珠港后停泊在贞洁号维修船内侧。

12月7日早晨日军偷袭珍珠港时,亚利桑那号被4颗炸弹击中,其中一颗穿透了前甲板并引爆了弹药舱,“炮塔被一颗炸弹不太猛烈的爆炸震了一下,两分钟后,一次强烈得多的爆炸震断了炮塔,燃料从左弦的某个地方冒出来,舰首沉到海里,海浪已淹没了后主甲板,而后着起大火,黑红的烟柱窜到一千英尺的高空”,亚利桑那号的舰桥在爆炸后坍塌,舰体沉没,舰体前面由爆炸生成的巨大破口。

亚利桑那号被摧毁,舰上共有1177人丧生,占珍珠港总死亡人数的一半。而后亚利桑那号在太平洋舰队注销,其上层建筑均被拆除,部分作为岸防,部分被用于其它舰只,舰体仍保留在原位的水下。亚利桑那号因为珍珠港之战获得了一枚战斗之星勋章。

1962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定亚利桑那号沉没处为国家陵园,并在沉没处的水上建立了一座亚利桑那纪念馆。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32440~34400吨(1941年);满载排水量:39224吨(1941年),40605吨(1945年)。

舰长185.3米,宽32.4米,吃水10.2米。

主机输出功率:31500马力,35207马力(1941年);最大航速:21节;续航力:19900海里/10节。

武备:12门356毫米/45倍径主炮(43);22座127毫米副炮(第一次改装拆除14座);1943年宾夕法尼亚号改装127毫米高平炮(82),40毫米高射炮40门,20毫米高射炮49门。

装甲:水线337~200毫米;隔舱325~200毫米;炮塔正面450毫米,炮塔侧面和后方225~125毫米;司令塔400~350毫米。

舰员编制:13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