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臣的智慧
14987400000004

第4章 朱博用人,软硬兼施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让他人成为“知己者”,当你在困难的时候,“知己者”会为你赴汤蹈火。

汉朝时,朱博因善于用人而名扬一时。

有一次,他手下的府功曹对他说道:“长陵有一名叫尚方禁的富豪,颇有才华,现在供职于副守尉。以他的才能,完全可以当守尉。”

朱博听了府功曹的建议,便派人去暗中调查尚方禁这个人。

调查的人回来说道:“此人是长陵人,年轻的时候行为不检点,曾经与别人的妻子私通而被发现,现在他的脸上有一处刀疤,就是那时候被人砍伤的,府功曹可能是因为受了尚方禁的钱财,才为尚方禁说话的。”

朱博点头不语。过了几天,他又以了解民情为名把尚方禁召来,仔细看他的脸,发现果然有一处很深的疤痕。

朱博喝退众人,独自留下尚方禁,问他脸上的伤是如何弄的。

尚方禁如实做了回答,然后通红着脸,跪在地上请朱博饶恕。

朱博大笑着扶起他说:“男子汉大丈夫有一点点过失算什么?我准备为你洗刷掉原先的羞耻,你看如何?”

尚方禁感动得流泪不止。朱博趁势说道:“如果我为你洗刷了羞耻,使你成为一个光明正大的人,你可愿为朝廷效力?”

尚方禁连连应诺,表示一定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博又告诉尚方禁道:“这次谈话你知我知。你以后的任务就是遇到奸邪之事就记录下来。”

这以后,朱博撤销了尚方禁蒙羞的案底,并张贴告示“澄清”尚方禁的冤枉。且一天之内召见尚方禁三次,以表示亲近。尚方禁早出晚归,四处奔走,风雨无阻,揭发了境内多数盗首及其亲信和其他犯法之人。

短短一年之内,由尚方禁提供重要线索而侦破的案宗达两尺厚。

朱博借此时机提拔尚方禁为遵县县令。

尚方禁感恩戴德地赴任去了。

朱博又召见了那个府功曹,责问道:“你收受他人贿赂,依刑律该如何处置?”

府功曹吓得脸色惨白,跪地谢罪。

朱博便以将功折罪为由,命府功曹将历年来所受贿赂及其他不义之财,一分不少地记录下来交给他,不准有所隐匿,否则定从重处罚。

那府功曹惊恐骇怕,遂把自己获得的财物全部都写了下来,没有一丝隐瞒,交给了朱博。朱博看了记录后,知道他已做了老实交待,见他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不免又好气又好笑起来。他说:“现在此事只有你我二人知道,我有心惩治你,可又委实不忍;如果不给你一个罪名,如何对得起刑律和皇上,你看怎么办?”

府功曹只是闷声坐在那里,惊得上下牙像打架似的。

朱博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命令道:“你马上坐下来写一个改过自新的赦文,然后……”朱博扔给府功曹一把刀。“把你刚才所记的一切全部销毁。”

府功曹如逢大赦,急忙正坐襟危,写完了赦文,拿刀在刚才记过的竹板上乱划。

朱博便让他还归旧职,要他好好工作。

这个府功曹从此后小心谨慎,分内之事做得井井有条,再也不敢做错事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对下属一味的严格要求,必定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因为谁都有可能犯错误。本例中,尚方禁的羞耻心仍在,说明其良知未泯,仍然可救;府功曹虽贪婪却又惧怕刑法。免其罪责,他必再不敢犯错。

朱博恩威并施,深谙用人之道。

对于有才德的人,如果下属有一点错误就严加追究,那后果只能是下属循规蹈矩,责任心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你应该肯定他的才能,而宽容他的缺点。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明在用人的过程中要有包容之心。如果有了容人容才之量,一是可以留住人才,不会错失良才,同时往往也能激发他人更大的热情。

此所谓用人不计小过。有如此海量,则天下无人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