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臣的智慧
14987400000041

第41章 国家不养强盗

一个人连自己的祖国都敢背叛,他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现在你从他那儿得到一点好处,到时候他会让你加倍偿还。对于此类人,还是远离他为好。

公元前552年,邾国庶其背叛自己的祖国而投降了鲁国,并将漆和、间丘两座城邑献给了鲁国。鲁国国王季武子为了表彰庶其,便把曾襄公的姑母嫁给了他做妻子,而且还奖赏了和庶其一同逃过来的其他人。

鲁国的司寇臧武仲当时负责国家的经济和狱讼,他觉得国王的做法不是很好。便想找个机会提出来让季武子明白这个道理。

当时鲁国的盗贼闹得非常凶,有些盗贼竟敢在青天白日之下抢掠百姓钱财,大有上房揭瓦之势,臧武仲故意延缓不治。季武子找到臧武仲,问他:“难道盗贼闹得这么厉害,你不知道吗?为什么不治一下呢!”

臧武仲说道:“盗贼不可能被禁的,而且我也没这个能力去治。”

季武子一听,感到很奇怪,又问他:“我国四方皆有边境线,线上有大队人马日夜守卫,这一切不就是为了禁止强盗吗?如果盗贼不可能被禁治,我们还要边境和那么多军队做什么,干脆把他们解散算了,我还当这国王有什么用呢?分我点田,我务农去。”

国王越说越气,到后来干脆闭口不语,只是盯着臧武仲,看一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臧武仲拜了一下,说道:“空有国境线和一群士兵是没什么用的,国王如果不凭借山河之险而以德治国,国家怎能昌盛!”

季武子“噢”了一声,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你是说我没德?你身为司寇,职责就是维护治安,惩治盗贼,现在你竟说自己没这个能力,还说什么以德治国,今日若不说明白,我便杀了你。”

臧武仲故作惊慌道:“大王息怒!不错,我的职责是消灭盗贼,但在我治盗的同时,有人却将外面的盗贼引进来,并且给予礼待,这样,我如何治得了国内的盗贼?”

季武子怒发冲冠:“谁胆子这么大,敢引外面的盗贼进来?你去查,查出来我诛他九族,把他分尸。”

臧武仲摇头道:“就是您自己啊!”

国王怒火中烧,杀气顿生,拍案而起道:“你胡说什么?”

“庶其在邾国,偷盗了国家的城邑来献给大王。您又把襄公的姑母给他做妻子,给他城邑,非但如此,他的那些随从也被赐以良马轻裘等物。这些大大小小的盗贼都得到了赏赐,您现在却要我杀掉被赏赐的盗贼,恐怕是行不通的。处于高位之人,若行得正,站得直,则百姓们都会以你为榜样,反之,百姓都会在背后讥讽你。您现在养着一群盗贼,百姓们见盗之路可行且能得富贵,谁不想呢?这样我纵有三头六臂也奈何不了啊!”

听到此,季武子知错就改。当然他没有分自己的尸,而是把庶其给车裂了。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政者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却希望百姓们行为端正,怎么可能呢!

执政者为了施政,提高机构的效率,常常要发号施令,同时为了约束部下,还会制定很多规章制度,如果领导要求部属们所做的,而自己做不到,“正人如不先正己”,那么你的命令、你的制度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

服人必先服心,而要服众人之心,首先要求当政者必须“身教胜于言教”,处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规章制度,先以自律;工作计划,先以完成;困难当头,先以承担;功利当前,先以谦让,必使下属感德,众人拜服。

本例中,季武子并不知道自己在“养盗”,一经臧武仲点破,便车裂了庶其,也可算过而能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