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14991100000012

第12章 缅因大学生活杂忆

我进入缅因大学(University?of?Maine)读研究生。缅大坐落在美国最靠东北的缅因州,一个叫做ORONO的小镇上,距离美国最东北部的海港城市Bangor不太远。校区三面环江,除缅因大学外,只有极少数的商店和居民,是个十分安全僻静、宜于潜心学习的好地方。我们出校就有通向附近城镇的公路,公共汽车月票只需一美元,交通非常便利。

森林是缅州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缅因的制浆造纸工业发展较早,这是缅大较早设立造纸专业研究生班的原因之一。中国更早期留美攻读造纸工程专业的前辈如金瀚、王宗和、林厥达先生等都曾就读该校。与我同时的外国留学生共5人,中国占3人,其余两位中国同学有已故的张志诚(他来美前是重庆中央钞票纸厂的技术员,曾任吉林纸厂副厂长、总工程师,轻工业部北京轻工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和来美前在四川乐山嘉乐造纸厂任工程师的王学武(他是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王云五的儿子,以后未曾回国工作)。另外还有一位来自挪威的同学,他父亲是挪威一家大造纸厂的总经理;一位来自阿根廷,他父亲是阿根廷一家造纸公司的董事长。这5名造纸留学生中,都有造纸工作经历,或是出身造纸世家,仅我属例外,与造纸素无任何关联。

缅大教学、实验硬件都还不错,同学们较感遗憾的是一位造纸工程教授,他基本上是选用一套最新版的专业教材,照本宣科,毫无指导新意。

缅大学生除部分在校住宿,还有租住校外民居的,后者更利于外国留学生体会美国家庭生活。我租的住处在一位退休女教师家中,她的家就在学校前面公路附近。女主人是缅大数学系毕业的,丈夫已故,儿女均独立外出,她独自一人住在一座独立的别墅里。房子设备完美,共分三层,地下室装有烧柴油的全自动24小时供热水锅炉及取暖设备等。一楼是大客厅、餐厅厨房、书房和一间卧室;二楼全部为卧室及独立的卫生间。老人独居不仅寂寞,而且维持各项生活的开支也大,因此,她一直将二楼的几间卧室出租给缅大的学生。她每天为学生房客们制作提供两顿丰富的伙食——午餐和晚餐,大家像一家人在餐厅用餐,之后同学们一同动手刷洗餐具,清洁餐厅与厨房,亲如家人。女主人所收的包括伙食和租金比学校宿舍收费似乎还要少,在这里更能体会到美国家庭式生活,对外国学生,别有意义。这栋房子虽然在公路旁,但地区很安全,我们不但常常夜不闭户,而且上学时,连卧室及个人箱柜都不加锁。这比纽约那些大城市必须时时小心还未免失窃的情况完全不同。

美国人似乎不习惯于让别人为自己不计报酬地无偿劳动服务。那时在这里同住的几位美国同学,有两位自己有汽车,当时花上100至200元就可以买辆旧车,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我请了一位同学在假日期间教我开车,说好每小时付费一美元,一开始就是在公路上学开车,根本不知道危险,因为不打算在当地买车,我没有试图考驾驶执照。同住美国同学中基本都是本科生,作业不懂时开始也偶尔向我请教,若干次之后,他们觉得占用了我许多时间,提出要付报酬。我回答:中国人对相互间的微小帮助是不习惯收钱财的,因此谢绝。但此后他们便不肯再多麻烦我了。这种不愿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不愿欠人人情的风气我认为值得尊重与学习。

工科研究生的学习比较紧,除作业外,常有课堂小试,实验不合格要重作,但总的来说我并不觉得太困难。为了多得些实际工厂经验,我经常利用周末或假日到离学校最近的一家木浆厂参观学习。这个厂比较老,也不断进行扩改建,既生产碱法浆,又生产亚硫酸盐浆;既生产漂白纸浆,又生产人纤浆。缅大造纸研究生去参观学习,他们表示欢迎,只要不妨碍他们工作,注意安全就行,但不承担任何责任,也无人负责指导,但工厂的老师傅们对我都很热情,不但愿回答问题,还愿传授他们得意的生产诀窍,能学到许多重要经验。我还通过美国造纸学会组织的活动,去较远工厂参观,暑假中则专门到南方一家新投产两年的制浆造纸厂学习。这些实地经验使我获得大量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深感工厂实习的可贵。若不是搞实习,这些时间便都要用来做那些实际意义不大的硕士学位论文了。回想起来,当时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既然我是准备从事工厂的实际技术工作,实践经验要比一纸学位证书有用得多。然而,如果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学位论文的科研素质锻炼就比较重要。

当时美国大学师生上课时着装都很正规:普遍着西服系领带,彼此见面招呼问好,崇尚英国绅士作风,与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教授便装上课的情况相比变化很大。也许由于笫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在望,学校内很平静,但是为了准备接收战后即将归来的大批复员军人入学,缅因大学开始盖建一批可容纳家属的学生宿舍。此时,市场上原来少见的照相机、收音机之类产品逐渐增多,到1946年秋我离美回国时,早期描述的战时景象已经很少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