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居慧语——儒林宝训丛书
14996000000023

第23章 撤离瓦窑堡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瓦窑堡后,军事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西征军在彭德怀总司令的指挥下,西征途中所向披靡,战果辉煌,令蒋介石寝食不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五月,他急调胡宗南由北包抄瓦窑堡,同时严令东北军由南进攻瓦窑堡,由于统一战线的作用,张学良与红军达成约定,事先通知党中央撤离瓦窑堡,挥师北上只是给蒋介石做样子。蒋介石还威逼晋军李生达集结柳林、军渡一带,伺机过黄河袭击瓦窑堡。六月十五日至二十日,面对蒋介石的中央军、东北军、晋军和北面杂牌军在瓦窑堡东、南、北三面的进攻,毛泽东、周恩来运筹帷幄,沉着策划,一边电令阎红彦率领红30军从延长火速赶往宋家川,形成红军主力与敌决战的声势,迟滞蒋、阎军队过黄河,以保卫瓦窑堡的安全。同时严密部署党中央撤离瓦窑堡的计划。

六月二十一日,国民党杂牌军高双成部张云衢营和一部分地主武装近千人乘主力红军西征之际,突袭瓦窑堡。当时瓦窑堡只有一个警卫营、一个通信连和抗日红军大学学员100多人,且每人只有三粒红军兵工厂土造的子弹和很少的手榴弹,情况十分危急。周恩来一边沉着指挥警卫营、通信连到瓦窑堡城置高点七楞山警戒,掩护中央机关和群众撤离。一边电令阎红彦率红30军火速赶回瓦窑堡救援。然后他又匆匆赶来劝毛泽东赶快转移。毛泽东镇定自若地说:“别着急,叫战士们再抵挡一阵子,马上转移机关和其他同志,等他们撤完了,我们再走也不迟。”在周恩来、张云逸的一再催促下,他才动身离开瓦窑堡,当晚住李家滴哨(瓦窑堡城南寺湾乡境内)。第二天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率部来到凉水湾(仍属安定县)。林彪指挥红大学员坚守瓦窑堡拼死抵抗,阻击敌人。六月二十三日,阎红彦率部昼夜兼程赶回瓦窑堡投入战斗,阎红彦亲自参战,身先士卒,把敌人阻击在瓦窑堡西北方向。面对强大攻势,张云衢率残兵败将仓皇而逃,未发觉党中央已撤出瓦窑堡。蒋介石对瓦窑堡迟迟攻不下来十分恼火,强令张学良进攻瓦窑堡,扬言要活捉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瓦窑堡保卫战共血战两天两夜,激战半天的阎红彦部262团1连只撤下来5人,3连只撤下来15人,全团牺牲一半以上,何忠谣团长、冯盛昌政委都壮烈牺牲,阎红彦闻讯双眼喷火,大吼一声,抢过一挺机枪冲出指挥所,猛烈扫射冲上来的敌人。在他们的拼死保卫下,中央机关安全转移至保安(今志丹)。当晚,毛泽东、周恩来电令红30军撤出战斗,并设防于安定与瓦窑堡间的十里铺。

六月二十三日下午,东北军王以哲部占领瓦窑堡。直到六月二十九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才离开安定县境。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变以后,驻守瓦窑堡的东北军南撤西安附近,瓦窑堡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第五章 军事工作

军事工作,即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工作,是为本民族人民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它主要包括战备、训练和管理等方面。军队平时的主要任务就是狠抓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

在新的历史时期,子长县人民武装部及驻境部队紧紧围绕中央军委新时期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以经常性战备工作为核心,以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为重点,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不断加强战备教育和行政管理,强化首长机关和分队军事训练,狠抓制度落实,加大战备设施建设力度,使军事工作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