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四)
14999600000005

第5章 日本无条件投降

1.夺取硫磺岛

1944年10月13日,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出指令,在结束菲律宾群岛的战役后,预定1945年1月在小笠原群岛至琉球群岛一线占领一至数处;在3月占领琉球群岛一至数处,为在日本本土登陆创造条件。此外,美军在北太平洋方向还不断地对千岛群岛的日军基地实施航空火力袭击,从北方牵制日军。

1945年初,在盟军控制了菲律宾群岛大部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处境急剧恶化。为了挽救败局,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和日本大本营陆海军部相继发布了“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和“决战非常措施纲要”,提出要最大限度地从中国和南方资源地获取战略物资;在国内要不惜一切手段加快重要军事物资的生产。同时,确定下一步的作战重点是挫败美军继续向日本本土的逼近,确保中国的台湾、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和南千岛群岛等日本本土前岛屿的安全,为日本本土的防御创造条件。日本大本营要求陆海军在上述岛屿的作战中,以持久作战拖住美军,消耗其实力。与此同时,在外交上日本开始与苏联接触,企图使苏联不参加对日作战,同时企图通过苏联的外交斡旋寻求与盟军妥协的可能性。

自1944年6月底至1945年2月上旬,美军凭借其强大的海空力量,对硫磺岛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火力袭击。总计投弹1.3万余吨,发射炮弹1.5万余发。在登陆的前三天,美航母特混编队还对日本本州及东京进行了空袭,主要突击目标为机场、海军基地和其他重要的军事目标,以达到孤立硫磺岛的目的。与此同时,美海军出动32艘潜艇,进行了海上封锁,从而使硫磺岛完全处于孤立状态。在美航空母舰编队空袭日本本土的同时,2月16日、17日和18日,美海军的两栖支援编队和舰炮掩护队还对硫磺岛的滩岸和纵深防御阵地进行了舰炮火力准备,共发射炮弹7500余吨。在美军登陆的当天,即2月19日零时前2小时20分,美海军开始登陆前的直接火力准备(美军曾称此次舰炮火力准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猛烈的一次)。参加直接火力准备的有:战列舰7艘、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3艘和驱逐舰10艘。同时,舰载机也用火箭、炸弹和凝固汽油弹实施了航空火力准备。此次火力准备共持续32小时20分钟,发射炮弹和投掷炸弹3.8万余发。

据统计,在登陆前美军进行的预先火力准备和直接火力准备中,美军共消耗炸弹、炮弹2.4万余吨,硫磺岛上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弹1200余吨。但是,由于日军的工事构筑隐蔽,深入地下,美军火力准备的效果并不明显。据美军自己估算,原先准备通过火力摧毁硫磺岛上914个目标,但实际只破坏了其中的194个。

2月19日上午9时,作为第5陆战军第一梯队的第4、第5陆战师在硫磺岛东部岸滩实施登陆。整个突击登陆的过程几乎按原计划进行,十分顺利。但由于大量美军拥挤滩头,加之遭到隐蔽工事中日军的反击,从而影响了美军后续部队的登陆速度。美军第一梯队上陆后,第5陆战师分兵进攻摺钵山和一号机场。第4陆战师派遣部分兵力向一号机场进攻,另一部沿海岸向北发起进攻。到2月19日日终,美军约3.3万人上陆,切断了摺钵山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并占领了宽3600米,纵深北面为630米、南面为990米的狭小登陆场。在这个登陆场内,美军拥挤了6个陆战团、6个炮兵营和2个坦克营。当天美军伤亡2400多人。入夜,坚守在各防御工事里的日军乘美军立足未稳,曾多次组织小部队出击和渗透,但均被美军击退。到2月20日,美军终于占领了一号机场。

登陆美军经过2月21日一天休整后,在航空兵和炮兵的支援下,22日又重新发起了进攻。24日,美军第28陆战团经过苦战攻占了摺钵山。24日日暮时,美第4和第5陆战师开始向北进攻,并完成了对二号机场的进攻准备。当天,作为第二梯队的第3陆战师登陆完毕。从2月25日起,美军3个陆战师的兵力一线展开向岛的北部进攻,第4陆战师在右,第3陆战师居中,第5陆战师在左。日军曾多次发起反击,虽一度夺回失地,但因处于明显劣势,最后仍不得不后撤。3月1日,美军占领了第二号机场。至3月9日,美军又相继攻占了硫磺岛北部日军正在修建中的第三号机场和两个高地,将日军控制在岛的北端和东北端的狭小地带内。又经过1周的苦战,3月17日,残余的日军800余人被美军牢牢围困。3月25日夜,日军守岛司令栗林率残部企图突围,但大部被美军歼灭。3月26日,美军宣布战役结束,但清剿残余日军的行动一直持续到4月底才结束。

硫磺岛战役历时约35天,美军为此付出了死伤2.1万余人的代价,约占登陆部队人数的1/3;日军守岛部队被击毙2.5万余人,被俘1000余人。

2.美军登陆冲绳岛

美军在占领硫磺岛后,计划从日本本土西南突破其内防御圈,以完成北起阿留申群岛,中经硫磺岛,南至冲绳岛的对日本本土的战略包围态势。

日军在菲律宾群岛失败后,判断美军在进攻日本本土前,必先在冲绳岛及其附近岛屿登陆。冲绳岛一旦失守,朝鲜和中国沿海一带海域的制空、制海权必将落入美军手中,日本本土也将彻底暴露在美军的打击范围之内,因此,冲绳岛成为日本必须确保的最后堡垒。早在1944年秋,日军第32集团军司令官牛岛满中将就根据日本大本营的指示,拟定了确保冲绳岛中部(包括读谷和嘉手纳两个机场)和南部,并在海岸地带与美军进行决战,歼灭登陆美军的作战方针。

3月23日晨,美第58航母特混编队突然袭击了冲绳岛,并就此拉开了对冲绳岛实施预先火力准备的序幕。

3月24日至25日,美军第58航空母舰编队出动舰载机广泛压制冲绳岛日军的防御设施。3月28日、29日再次袭击日本九州地区。美军第52特混编队的支援护航航空母舰大队,于3月26日到达冲绳岛附近海区,从3月29日起,美护航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对岛上的读谷和嘉手纳机场实施了袭击。3月30日、31日美第58航空母舰特混编队又袭击了千绳岛。3月26日、27日和31日,第57特混编队(英海军航母编队)袭击了先岛群岛东部的宫古岛日军机场。美第58特混编队的大型舰只和第54特混编队于3月24日至31日对冲绳岛实施了舰炮预先火力准备和直接火力准备。在此期间,美军在登陆海区和邻近海区开始了扫雷和水下爆破作业。美军共发现6个水雷场,清除了180多枚水雷,扫清了登陆航道,并清扫海区2500平方海里,为登陆作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月26日,美第77步兵师第一梯队的5个步兵营,分别在庆良间列岛的阿嘉岛、庆留间岛、外地岛、座间味岛和屋嘉北岛突击登陆。至3月29日日暮时,美军已全部占领庆良间列岛,并建立起了支援冲绳岛登陆作战的水上飞机基地和舰队停泊及后勤补给基地,完成了冲绳岛登陆作战的第一步。

3月31日,美军的坦克登陆舰和中型登陆舰,输送第420野战炮兵群的2个155毫米加农炮营(24门火炮)在庆伊濒岛登陆,未遇抵抗即占领全岛。庆伊懒岛距美军的主要登陆地段羽具岐海滩约18公里,距冲绳岛南部的日军防御重地那坝市约13公里,部署在该岛的155毫米加农炮能有效地控制上述两个地区,有力地支援美军的登陆和陆上作战。至此,美军登陆作战的第二步也告完成。

在美军夺取登陆海区制空、制海权的过程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命令于26日实施“天”号作战。从3月28日到31日,日军共出动各种飞机870架次,用于攻击冲绳岛附近海区的美军舰船,但由于日军未能按时完成准备,使“天”号作战丧失了战机。

1945年4月1日8时30分,是美军在冲绳岛的突击登陆时刻。在美军的整个突击登陆过程中,只遇到日军零散的炮火还击,并未遇到任何有力的抵抗,因此进展十分顺利。从4月5日起,冲绳岛作战已基本转入陆上战斗,日军的抵抗逐渐增强,陆上战斗进入激烈阶段。

日军为固守冲绳,从4月6日起组织了航空兵“菊水作战”和联合舰队“特攻作战”。从4月6日到6月22日,日本海军航空兵共组织了10次“菊水作战”,共出动飞机约3742架次。同时,日军航空兵也频繁地实施了小规模攻击,共出动飞机约4109架次。美军预先估计到日军可能以陆海军飞机,特别是自杀飞机对冲绳岛海域的美军舰船实施攻击,遂以航空兵控制日本本土和台湾的各机场,并以登陆区为中心组织了16个雷达哨位,加强警戒。日军组织的这次航空兵“菊水作战”共损失飞机2258架。日军报道,击沉、击伤美军舰艇约404艘(实际沉没34艘、受伤368艘,美军巡洋舰以上舰艇没有1艘被击沉)。

在空中进行自杀性攻击的同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以残存的海军主力第2舰队(战列舰“大和”号、巡洋舰“矢矧”号和驱逐舰8艘)组成海上特攻舰队,突击冲绳岛停泊场的美军舰船。4月6日,该舰队在伊藤整一海军中将率领下,从日本内海出航,经丰后水道南下时被美军潜艇发现。4月7日晨,经大隅海峡西行时,又被美军侦察机发现。美军第58航母特混编队出动300架飞机,于7日12时32分至14时,对该舰队实施了多次攻击。结果“大和”号中10枚鱼雷和5颗炸弹后,沉没于九州西南约50海里处,同时被击沉的还有巡洋舰“矢矧”号和驱逐舰4艘。此战后,显赫一时的日本海军已不复存在。

在此期间,美第3陆战军的2个陆战师向冲绳岛北部顺利推进,于4月21日全部占领了该岛北部和伊江岛。陆军第24军的2个师向南进攻,克服了日军的顽强抵抗,于4月24日突破日军在岛上的主防线牧港防线,5月31日突破首里防线,6月22日突破该岛南部的最后一道防线。同一天,日军守岛司令官牛岛满中将和他的参谋长一起剖腹自杀。尔后,美军在岛上转入肃清残敌的行动。至6月30日,岛上战斗基本结束。7月2日,美军正式宣布冲绳岛战役结束。

冲绳岛登陆作战使美军取得了最后进攻日本本土的海、空军基地。但也应该看到,日军在冲绳岛的防御作战,使美军认识到了在日本本土发起登陆作战的艰巨性,拖延了美军进攻日本本土的时间,为日本本土的防御争取了时间。

3.中国军队的最后攻势

根据日军中国派遣军的命令,1945年,日军华北方面军除确保现有占领区外,还需要对进攻老河口,对美、苏进行作战准备。另外,依据中国派遣军下达的《沿海方面对美作战准备纲要》,预定从华北方面军现有9个师中抽7个师调往上海方面,第12野战补充队改编为独立混成旅调往徐州。为此,1945年初开始,日军华北方面军加紧整编部队,充实预定对美作战的部队。为接替预定调出部队的防务,新组建了第3~第7独立警备队(独立警备队编制订员8857名,相当于旅)。为在山东半岛准备抗击美军登陆作战,1945年3~4月间,在济南新建第43集团军,下辖第59师、独立混成第5、第9旅、独立步兵第1旅。1945年春,日军华北方面军警备兵力约125个营,19万人,另有伪军40余万人。日军兵力明显不足,士气下降,除在山东为准备对美作战而对八路军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扫荡”外,基本处于守势。八路军为执行“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战略任务,从1945年春开始对日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反攻。

八路军山东军区,于1945年1月17日下达1945年作战部署,提出:1945年山东我军作战主要方向,是求得开辟胶济路东段南北两侧宽大地区,使我胶东、渤海、鲁中、滨海互相联系进一步缩短和巩固;而对1944年所开辟之地区,主要争取巩固。

据此,1945年春,山东军区进行了讨伐伪军荣子恒、赵保原及攻击蒙阴等战役。

2月1~2日,鲁南军区奇袭伪暂编第10军荣子恒部驻守的泗水县城,一举攻入城内,击毙荣子恒及其参谋长和日本顾问,全歼城内守敌。同时,八路军攻克泗水城外围杨庄、杨公村等据点,击退日伪援军。这次战役,八路军共歼敌2000余人。

赵保原,原是国民党鲁苏战区暂编第12师师长,1944年8月公开投敌,所部被编为伪“剿共第7路军”,总兵力约1.8万人,盘踞在胶东胶济铁路以北以玩底(今万第)为核心的五龙河及大小沽河中游地区。2月11日夜,胶东军区集中主力5个团又5个营(含1个迫击炮营),并动员5万民兵和群众,首先向伪军指挥部驻地玩底发起攻击,至12日夜将其攻克,赵保原率残部向南窜入即墨。14日,八路军又攻克另一个重要据点左村。2月19日,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毙伤敌2000余人,俘虏7370余人,击溃2000余人,给予赵部毁灭性打击。

3月8日夜,鲁中军区集中主力4个团和一部分地方武装、民兵,攻击蒙阴县城,至10日,全歼守敌,并歼灭一部由新泰来援之敌。

4、5月份,日军对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一次大“扫荡”。反“扫荡”结束后,八路军山东军区对日军发动夏季攻势,进行了讨伐伪军厉文礼、张步云、张景月等的战役。

厉文礼是伪鲁东和平建国军司令,所部1万余人,盘踞在以潍县(今潍坊市)、昌乐、安丘为中心的胶济铁路两侧地区。6月5日黄昏,鲁中军区集中兵力1万余人,发起讨厉战役,先后攻克夏坡、景芝镇等日伪据点60余处,歼灭日伪军7300余人,27日战役胜利结束。此役解放了1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胶济铁路东段南侧的重要地区。

张步云是伪山东国民自卫军第1集团军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所部1万余人,盘踞滨海区北部的诸城地区。7月15日夜~30日,滨海军区和鲁中军区共集中4个团的兵力,发起讨张战役,攻克相州、双庙、郑公、双羊店、朱马等据点,歼敌5000余人,解放国士2500平方公里,使诸城敌据点更加孤立。

伪第3方面军张景月部盘踞寿光南北地区,掩护胶济铁路,阻断八路军渤海军区与胶东军区之间的联系。7月31日,渤海军区在胶东军区一部配合下发起讨张战役,主攻寿光以北张部坚固设防的前哨据点田柳庄,至8月12日将其攻克。尔后乘胜肃清残敌,又攻克据点12处,张景月率残部逃进胶济铁路线上的日军据点内。此役歼敌2540人,解放了寿光外围大片地区,进一步打通了渤海与胶东、鲁中之间的联系。

山东军区部队在重点实施胶济铁路东段作战的同时,对其他地区的日伪军也进行了攻势作战。5月中旬开始,鲁南军区在鲁中、滨海军区各一部配合下,先后发起临(沂)费(县)边、部(城)马(头)等战役,共歼敌7700余人,收复郊县、都城、费县等县城,进一步逼近陇海、津浦铁路。渤海军区从6月上旬开始在小清河以北进行了蒲(台)滨(县)等战役,共歼灭日伪军3400余人,收复蒲台(今滨州市)、滨县、南皮、沾化、德平、庆云等6座县城,进一步孤立了敌在渤海区的中心据点惠民。

在山东军区攻城略地,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八路军太行军区,确定1945年作战重点为豫北和平汉铁路沿线。在豫北(黄河以北)之温县、孟县至原武、阳武地带,求得在麦收前全部肃清所有敌伪势力,使之变为游击根据地或根据地。在平汉铁路沿线则组织不断的出击,求得摧毁日伪第三道封锁线,迫敌缩到距平汉线10公里左右的狭窄地区内。此外,相机夺取昔阳、和顺、辽县、陵川等县城,并拔掉其他深入根据地的某些据点。在作战实施步骤上,第一步着重打击与消灭伪军(注意策动内应和反正),同时对出扰的日军予以坚决打击;第二步则相机夺取日伪合守和日军单独守备的薄弱据点。

1月21日至4月1日,太行军区进行了道清战役,歼灭日伪军2500余人,收复国土2000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75万。经过此次近3个月的辗转进击,黄河以北、道清铁路以南除平汉铁路和原武、阳武、温县、孟县城外,全在八路军掌握之中。

6月30日,太行军区集中主力9个团,另有民兵、自卫队员3万余人,发起安阳战役。安阳城由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2个连驻守,外围据点由伪剿共第1路军李英部驻守,共约7000人。太行军区的目标是攻击平汉路以西、观台以南、鹤壁以北地区的伪李英部,争取彻底歼灭与肃清该伪军及所在地的少量日军,解放与巩固这一地区。到7月10日,战役胜利结束,共毙伤日伪军800余人,俘虏及反正、投诚日伪军2500余人,击溃伪军900余人,攻克据点30余处,扩大解放区1500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5万,迫使日伪军进一步向平汉线退缩。

另外,八路军太岳军区在1945年春夏季攻势中,主要进行了豫北战役和同蒲线南段战役。

太岳区以南的豫北沁阳、孟县、济源地区,有日伪据点50余处,兵力6000余人。4月4日至月底,太岳军区发起豫北战役,攻克据点40余处,歼灭日伪军2800余人,反正与投诚的日伪军1700余人,打开了豫北局面,肃清了豫北沁(阳)孟(县)公路以西除济源、柏香镇、治戍镇外的所有日伪军。

为打开中条山西部地区的局面,5月下旬至6月中旬。太岳军区主力部队南下,进行同蒲路南段战役,彻底瓦解了张同文部等伪军、土匪部队,使祁(家河)夏(县)公路以南八路军控制的地区与太岳军区第5军分区中心区完全连成一片。

与此同时,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在1945年春夏季攻势中,发动了南乐、东平、阳谷等战役,共收复县城19座,攻克据点240处,解放人口250余万。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于1945年2月28日确定了《1945年扩大解放区方案》,确定1945年主要是开辟雁北、察南、绥东、热河、子牙河东、大清河北和津浦路东地区。

冀中军区从4月中旬到7月底,连续举行了任(丘)河(间)、文(安)新(镇)、安(平)饶(阳)、子牙河东、大清河北等战役,攻克任丘、河间、文安、新镇、饶阳、安平、武强、大城、献县、交河等县城,共作战2700余次,歼灭日伪军2.8万余人,拔除据点碉堡790余处,收复县城15座,解放人口500余万,扩大解放区面积13.5万余平方公里。至7月末,晋察冀军区八路军发展到11万余人,民兵数十万人。

同处华北地区的八路军晋绥军区,在从1945年2月17日~4月25日的春季攻势中,毙伤日伪军1590人,俘虏和瓦解日伪军810人,收复了方山、岚县、五寨3座县城和其他据点54处以及离岚、五三公路。

6月中旬,晋绥军区发动夏季攻势,力求排除静乐及其周围据点,争取占领忻静公路西段,挤掉神池至义井之敌,把敌人逼到同蒲路沿线。

为夺取忻静公路西段,晋绥军区指示第6、第8军分区在忻静公路以南共同组成临时指挥部,统一指挥两区部队向忻静线进攻,并以第1军分区和第6军分区各一部,分别由静乐以西和静乐以北向静乐推进。6月19日,八路军开始围困静乐县城,同时对静乐外围和忻静公路两侧的敌人展开攻击,先后袭击静乐以东的石河村、利润,静乐以南的丰润,静乐以北的宁化堡等日伪据点,伏击运动的敌人;小部队、武工队、民兵亦积极活动,先后炸毁桥梁20余座,击毁汽车多辆。

为挤退神池至义井之敌,第2军分区以一部围困义井之敌,以一部结合武工队、民兵在神义公路线上以地雷战和伏击战的战法打击敌人。7月2日在洪福寺、7月24日在凤凰山伏击日伪军,歼敌一部,在八路军的打击下,神义线上之敌,补给困难,交通瘫痪,惶惶不可终日。

与华北八路军取得的抗日成果相比,华中和华南的新四军在敌后取得的成绩同样令人瞩目。

到1945年春,新四军苏北军区(第3师)已将苏北日伪军分割孤立于阜宁、盐城、淮安、淮阴、涟水、沐阳6个县城和新安镇等几个主要据点。3月至4月间,日军为增强长江下游防务,再次收缩兵力,将阜宁等地日军先后撤走,改由伪军单独守备。阜宁城及城北各据点共有伪军5个团,3400人。4月24日至26日,苏北军区集中第8旅全部、第10旅主力和师特务团及5个县独立团共11个团的兵力,发起阜宁战役,共毙伤伪军339人,俘伪副师长以下2073人(伪军残部逃往盐城),攻克阜宁县城及其外围据点22处,解放村镇560余处,控制了通榆公路(南通至赣榆)中段,扩大了苏北解放区。

新四军苏中军区(第1师)主力5个团南下苏浙皖边之后,1945年2月至5月,苏中军区全面展开扩军运动,除主力得到补充外,各县还组建了新的独立团或警卫团。全苏中仍保持兵力2.7万余人,为策应淮南、淮北军区反“扫荡”,2月22日,苏中军区第1旅突袭高邮、宝应、兴化、盐城之间水荡之中的沙沟、崔垛日伪据点,一举将其攻克,毙俘伪副团长以下900余人。把兴高宝地区2400平方公里水网地带的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4月下旬,苏中军区侦悉伪第5集团军独立团由日军两个连护送,将由宝应经高邮再往东经三垛、河口调往兴化以南的周家庄。苏中军区迅速调集部队,组成河南、河北两个纵队,沿北澄子河三垛至河口的河道两侧,设置了3.5公里长的预伏地带。28日中午,日伪军进入预伏地带,新四军发起猛烈攻击,经4小时激战,全歼日伪军1800余人(含击毙日军240人,俘日军7人)。

在苏北、苏中新四军痛歼日伪军,扩大根据地的同时,新四军淮北、淮南军区(第4、第2师)方面,从2月上旬起,日军为控制淮河下游与三河水上交通,先后占领了天长以北的龙冈、金沟、蒋坝,五河以东的双沟、浮山,以及淮阴以南的顺河集等地,在作战过程中,新四军淮北、淮南军区部队相互配合,积极打击进犯之敌。到4月中旬,日伪军被迫放弃打通淮河、三河交通的企图,从蒋坝、金沟、浮山等地向高邮、五河撤退。这期间,仅淮南军区即进行战斗24次,毙伤日伪军260人(其中毙日军少校1名),生俘日军4人、伪军525人;淮南军区伤52人,亡32人。淮北军区从4月15日开始,对洋(河)众(兴)、固(镇)灵(壁)和泗(县)灵(壁)等公路展开破袭战,尔后向北进击灵壁、眼宁之间的日伪军,同时围攻涡阳、永城地区之日伪军据点。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淮北军区共歼敌3000余人,攻克泗县县城及大店、丘集、虞姬墓等据点21处,使睢宁等地之敌进一步孤立。

在苏淮新四军逐步扩大根据地,解放被占领土之际,新四军皖江军区(第7师)方面,则执行华中局关于今后主要是向江南发展的指示,向南挺进得到较大发展。3月,皖南专员公署和铜陵县、繁昌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铜陵、繁昌、芜湖、宣城抗日游击区基本连成一片。是年春,中共东至县委成立,从贵池、东流、至德直至江西省彭泽的抗日游击区基本连成一片,第7师沿江支队经彭泽再次打通了与新四军第5师鄂东部队的联系。4月,新四军第3师独立旅由旅长意健率领从苏北南下,归第7师指挥。6月20日,第7师以沿江支队独立团、白湖团与师属“巢大”团为基础,重新组建第19旅,林维先任旅长,黄火星任政委。7月25日,第19旅第56团对巢湖南岸巢(县)盛(家桥)公路沿线日伪军据点发起攻击,经一昼夜激战,连克散兵、长岗井、盛家桥等据点,歼灭日伪军600余人。

与此同时,新四军鄂豫皖湘赣军区(第5师),于2月初确定“5师地区的任务以发展为主,同时照顾原有地区之巩固工作。发展以南方(鄂南)为主”。为了向南发展,第5师张体学部2个团配合八路军南下支队进军湘鄂赣边,一起创建湘鄂赣边根据地。八路军南下支队南下湘南、粤北后,张体学部继续坚持鄂南、湘北斗争。边区党委和第5师师部还任命随八路军南下支队由延安南下的原红2方面军将领贺炳炎返回洪湖任第3军分区司令员,廖汉生任政治委员,同时分配一批南下红军干部到第3军分区工作,指示第3军分区以襄南洪湖为依托,首先以桃花山根据地为基点继续向南发展,创立以洞庭湖为中心的湘北鄂西根据地,并逐步与湘鄂赣边根据地相连接。4月中旬,日军进攻南阳、老河口的国民党军,新四军第5师调动近6个团的兵力,分别由大悟山和确山向随县、信阳地区开进,恢复了随县南部的白兆山根据地和信阳西南的四望山根据地。

综上所述,八路军、新四军在1945年的春、夏季攻势作战中,共歼灭日伪军16万余人,攻克与收复县城61座,扩大解放区24万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近1000万,把敌人进一步逼退到大中城市周围和主要交通线及沿海重要地区,获得了正规战、运动战、攻坚战、城市战的宝贵经验,为转入大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敌后,除八路军、新四军的浴血抗战外,各地游击队也取得了不凡的战果。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从1938年10月广州失陷、1939年2月海南岛失陷起,陆续创建,到1945年8月将近7年的时间里,艰苦奋斗,从数百人发展到2.7万人,并组织民兵5万余人,建立了东江、珠江、粤中、琼崖等抗日游击根据地,共作战2000余次,歼灭日伪军1.4万余人。

1945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各抗日游击队,利用自己处于抗日最前线的有利态势,迅即对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日伪军占领的大中城镇及交通要道发动大规模进攻,并配合苏联红军解放东北。

晋察冀军区部队进逼北平、天津,攻占张家口等城镇,控制交通要道。

晋绥军区部队逼近太原,攻入归绥,夺取日伪军占据的城镇据点。

晋冀鲁豫边区部队向太原、开封、安阳等城市逼进,切断同蒲、陇海、平汉等铁路线。

山东军区部队,向济南、青岛、徐州等地进军,切断津浦、胶济、陇海铁路线。

新四军各部队夺取苏、皖、浙地区敌占乡村和县城。

此外,晋察晋军区部队进军热察,罗荣桓、黄克诚率部先后进军东北。以上举措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人民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美向日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1945年春夏,日本法西斯已处于四面楚歌、日暮途穷的绝境。德国败降后,盟军的作战重心迅即东移,全力对付日本法西斯。在太平洋战场,盟军已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莱特岛,从马里亚纳起飞的美国战略轰炸机及舰载机加强了对日本本土的沿海地区重要城市1945年8月9日,美国在日本的长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弹。和目标的轰炸。4月1日,美军在冲绳岛登陆,6月底攻克全岛,战争已迫近日本本土。英、美军队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也发起了反攻。在中国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等抗日武装,正日益扩大局部反攻作战,迫使在华日军只能龟缩在大中城市等点线上。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此起彼伏,进入高潮,日本帝国的“大东亚共荣圈”已陷入崩溃之中。苏联政府在德国法西斯投降后,加速对日作战的准备,大规模地增兵苏联远东地区,在兵力兵器方面形成了对日本关东军的极大优势。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已经指日可待。

然而,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并不甘心失败,它们不顾长期进行侵略战争给日本造成的政治经济危机日愈加剧、财力物力已濒衰竭、国外资源供应断绝、国内工业濒于瘫痪、粮食匮乏、人民厌战不满的现实,仍决定“帝国依然继续进行决战,争取战局的好转,并迅速地确立以日、满、华为基础的积极防卫态势,坚决实现长期持久战争”,以作最后的垂死挣扎。

尽快结束对日作战,是美国政府、军方的共识。1945年4月25日,杜鲁门总统上任后在白宫第一次听取了陆军部长史汀生和格罗夫斯关于新式武器具有强大威力的原子弹的研制情况的全面汇报。史汀生满怀信心地说:在4个月内,原子弹的试制将获得成功,一旦使用它,便可结束这场战争。根据史汀生的建议,杜鲁门随后任命一个以史汀生为首的军政首脑人物组成的临时委员会和一个科学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由两组人员分别研究决定德国战败后是否要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以及如何使用原子弹的问题。6月初,经研究最后形成一致意见:既不能预先就原子弹的性质由美国对日本提出警告,也不能在某一无人居住区搞一次非军事性示威;应尽快对日使用原子弹,且目标要选择在能显示原子弹强大破坏力的地方和靠近有头等重要军事意义的军需生产中心。杜鲁门完全赞同顾问们的建议。

与此相反,另一批以詹姆斯·弗兰克和利奥·西拉德为首的、原子能科学家以及其他数十名在橡树岭等地从事原子弹研制工作的科学家,于6月下旬联名上书,向史汀生提交了一份报告,强烈反对使用原子弹。他们在信中写道:“用原子弹突然袭击日本而得到的种种军事上的好处和拯救美国人民免于牺牲,要是和因此而激起遍及全世界的恐怖和厌恶情绪相比,那是得不偿失的……如果美国首先对人类投下这种毁灭一切的新武器,它将丧失全世界公众的支持,助长了军备竞赛,损害了有朝一日达成控制这种武器的国际协定的可能性……从这些考虑出发,我们相信,用原子弹对日本进行一次早期袭击,是不可取的。”然而,一部分科学家的反对意见并未动摇杜鲁门总统对日使用原子弹的决心,他自信地写道:“我认为原子弹是一种战争武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可以应用它。”“我们必须用原子弹来袭击敌人,至于何时何地去投掷原子弹,则由我作最后决定。”7月16日,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利的沙漠地区阿拉莫戈尔多试验爆炸成功,其威力相当于1吨烈性炸药三硝基甲苯(TNT)的2万倍。当日上午,正在德国参加波茨坦会议的杜鲁门收到了“婴儿安全诞生了”的电报。17日,史汀生专程飞到波茨坦,向杜鲁门汇报了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详细情况。此后几天,杜鲁门便与所属军政要员进一步研究对日使用原子弹的具体细节。

对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决策几乎与《波茨坦公告》的签署和公布同时进行。7月23日,曼哈顿(即研制原子弹)计划工程负责人格罗夫斯将军为即将进行的从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的提尼安岛出发对日本实施原子弹突袭的军事行动,拟定了最后的书面命令。7月24日,杜鲁门立即批准了这一命令,并以美国陆军部的名义,指令美国陆军战略空军部队司令卡尔·斯波茨将军派遣第20航空队第509混合大队,于1945年8月3日后在气候许可目击轰炸的条件下,立即在日本广岛、小仓、新渴和长崎4个城市中选定一个目标,投掷这种特种炸弹。负责这一特殊任务的美第20航空队第509混合大队,全部进入待命状态。在杜鲁门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当天,出席波茨坦会议的杜鲁门有意识地向斯大林透露了美国研制原子弹已经成功的消息:“我们拥有一种破坏力特别巨大的新武器。”斯大林听后并没有表出现异常的反应,只是冷冷地回答说,他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希望美国人“好好地运用它来对付日本人”。美国企图以原子弹对苏联施加政治压力,迫使苏联领导人在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让步的企图未能达成。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以共同宣言的形式,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义正词严地警告日本政府:“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估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的军人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与此同时,杜鲁门还指令美国政府的情报机构迅速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使波茨坦公告的内容让日本人知道。从7月27日到8月1日,盟国飞机在日本各大中城市上空散发150万张传单和300万张波茨坦公告。传单对这些城市发出警告:如日本不投降,它们将受到大规模的猛烈空中轰炸。每次传单散发过后,美机接着就是一次常规炸弹的轰炸。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统治集团在战与和的问题上,始终意见不一。以外相东乡茂德为首的一批文职要员,主张看苏联是否参战等情况而定。以陆相阿南惟几、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海军参谋长丰田副武等为首的一批军界头目,则坚持把战争进行到底的强硬态度。7月28日下午,铃木贯太郎首相接见记者时就日本政府对于波茨坦公告的态度发表声明说,波茨坦公告没有任何主要价值,“只有对它置之不理,我们将坚决把战争进行到底”。而且,日本政府害怕波茨坦公告内容会影响其国民和军队的士气,将其删除了一部分后,才在报纸上发表。日本公开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促使杜鲁门决定按原计划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2时45分,美国空军上校蒂贝茨驾驶装载着原子弹的B-29型重型轰炸机“埃诺拉·盖伊”号,由2架飞机护航,自马里亚纳群岛的提尼安岛起飞。它以每小时456公里的速度在9760米的高空飞行,8时许飞抵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一颗原子弹,其重量为9000磅,高10英尺,当量为2万吨梯恩梯。广岛当时的人口共34.3万人,其南面最近的宇品,长期用作陆军的海运基地,在市东部有很多后勤工厂、仓库。从1945年4月起,日本陆军第2总军司令部设置在此。上午8时15分原子弹在市中心上空爆炸。在接近爆炸中心地区的居民大部分被炸死,幸而逃脱的也呻吟于烧伤之中,约有7.8万余人丧生,5.1万余人负伤或失踪。全市建筑物总数7.6万余幢,全毁者4.8万幢,半毁者2.2万余幢。罹灾人数达17.7万余人。

在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当天,华盛顿新闻媒体发布了原子弹的新闻公报和杜鲁门总统关于原子弹的声明:“6日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将对战争起到革命性变化。假如日本仍不接受投降的话,还将往其他的地方投掷。”在美国广播之后,日本陆、海军统帅部从广岛及吴镇府两地接到了有关新型炸弹的稍为详细的报告。但在8月8日的日本各大报纸上登载日本大本营7日的通告中,决定暂不使用“原子弹”一词,只是说:“广岛由于遭受新型炸弹的轰炸,损失相当严重。”“这种炸弹并不可怕,我方有办法对付。”日本政府仍然拒绝投降。从8月6日至8月8日,日本政府当局连内阁会议也未召开,原定召开的最高军事会议也取消了,根本就没有讨论过出现原子弹的问题。他们所关心的焦点或者说寄希望的是8日夜间预定在莫斯科举行的佐藤大使和莫洛托夫外长会谈的结果。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零时,苏军从中国东北地区向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上午10时30分,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研究和与战的问题。11时30分,美国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当时长崎人口约27万,当日死亡2.4万余人,受伤4.3万余人,总计6.7万余人,占长崎总人口的25%。

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加速了日本投降。8月6日下午,日本天皇面谕东乡外相:“敌方既然使用了这种武器,继续战争越发不可能了。为争取有利条件,不可错过结束战争的时机。”8月9日上午,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召开,“致使天皇以及木户内大臣、铃木首相、东乡外相、米内海相、近卫公、重光前外相和其他历来支持早日停战的要人更加坚定了决心,认为除迅速接受波茨坦公告以结束战争外,别无他法”。8月10日,日本政府向美、英、中、苏(通过瑞士和瑞典的外交渠道)发出照会,如果天皇地位不变,它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所列举的条款。8月11自,经过磋商,盟国决定让日本保留天皇,但天皇必须授权并保证日本政府及帝国大本营签署为执行波茨坦公告所必需的投降条件,天皇和日本政府必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帅的命令,并由美国国务院通过瑞士政府发出苏、美、英、中对日本声明的答复。8月15日,日本向全国播发了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对美国在即将走向失败的日本使用原子弹褒贬不一。客观公正地说,二战进行到1945年7月时,日本法西斯已处于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境地。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歼灭日军100多万人,并牢牢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逼近日本本土,摧毁了日本的庞大海军舰队和空中力量,切断了日本与南方的海上联系,日本的战时经济遭到彻底破坏,国内各种矛盾日趋尖锐。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灭亡已指日可待,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日本军政首脑中的大多数人仍不甘心失败,一直不放弃所谓进行日本“本土决战”。因此,这时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加上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不用说,它起到了加速日本政府作出迅速投降决定的作用。

5.苏军的远东攻势

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于1945年7月27日开会,讨论波茨坦公告与苏联调停的问题。军部阿南惟几陆相、梅津美治郎参谋总长等主战派以种种条件为理由主张全面拒绝波茨坦公告;东乡外相等人则认为:苏联政府未在波茨坦公告上签名,因此苏联对日本仍然保持着法律上的中立,且盟国对过去所提出的无条件投降的要求有所缓和,所以应当先看一看苏联的态度,然后再最后决定日本的态度。

日本公开拒绝波茨坦公告,同盟国只有对日本法西斯进行最后一战。美国杜鲁门政府为了争取掌握占领日本的主动权,急欲单独迫使日本投降,以便获得在战后同苏联对抗的有利战略地位,遂于8月6日抢在苏联出兵之前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9日,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日本居民遭受的灾害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拒不投降的结果。8月8日17时(莫斯科时间,东京时间为当日23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交给他一份苏联对日宣战书,宣布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当面宣布,苏联从8月9日起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苏联对日宣战,大大出乎日本意料之外。日军原来判断,苏军对德作战结束后,需要休整,对日作战时间可能在1946年春,最早也要在1945年9月上旬;苏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可能由苏联远东滨海地区向中国东北实施。关东军根据这一判断,把防御重点定在中国东北的东部方向。

8月8日夜,苏军3个方面军、太平洋舰队和黑龙江区舰队的部队占领进攻出发阵位。9日零时,各先遣支队越过国境。拂晓,主力先后发起进攻,航空兵分两批袭击哈尔滨、长春、吉林和沈阳,太平洋舰队在日本海积极行动。

在西线,后贝加尔方面军各先遣支队利用夜暗,不经炮火准备,同时在所有方向越过国境。4时30分,方面军主力开始进攻,基本未遇日军抵抗。坦克第6集团军在相隔70余公里的两个方向上成两路以疏开队形快速前进,战役第一天前进150公里。10日下午,又前进100余公里,主力到达大兴安岭。由于进展顺利,方面军司令员要求坦克集团军提前完成当前任务,于8月12日日暮,前出到鲁北、突泉一线。坦克第6集团军遂在行进间变更部署,坦克第5军由第二梯队改为第一梯队,当夜登上大兴安岭,占领了台日黑达坝。8月12日,坦克集团军全部越过大兴安岭,其先遣支队已于11日攻占鲁北,12日攻占突泉。左翼第36集团军于11日攻克满洲里筑垒地域,坦克部队在海拉尔筑垒地域,遭日军顽抗,主力实施迂回。右翼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分两路开进,一路14日攻占多伦,另一路15日占领张北。

在东线,远东第1方面军先遣支队于9日1时趁夜暗和暴雨偷渡乌苏里江,袭击日军边境筑垒地域。8时30分,主力发起进攻,除个别方向外,均未进行炮火准备。左翼第25集团军和右翼第35集团军分别遭到日军东宁、虎头筑垒地域的顽抗,屡攻不克,前进受阻,主力被迫迂回,留下一部兵力,并调来重炮和轰炸航空兵,继续攻击。第5集团军以先遣支队消灭日军火力点后,主力迅速前进,于战役第2天攻占绥芬河,14日攻入牡丹江市区,与第1集团军协同,同日军展开巷战,为提高进攻速度,避免陷入僵局,方面军司令员决心以主要力量从牡丹江市南面迂回,直插吉林。

在北线,远东第2方面军于9日1时发起进攻,独立第5军强渡乌苏里江,14日占宝清。第15集团军在黑龙江区舰队协同下,强渡黑龙江,于14日经激战攻占富锦筑垒地域,打通了至佳木斯的道路。第2集团军先担任黑龙江北岸海兰泡沿线的防御,11日转入进攻,因渡河器材不足,只得分批投入战斗,进展缓慢,于14日才包围了孙吴和爱辉筑垒地域。

经战役第一阶段6天的交战,后贝加尔方面军越过大兴安岭,前进450~500公里,前出到东北平原;远东第1方面军前进150~200公里,前出到牡丹江平原;远东第2方面军前进50~100公里,前出到佳木斯的接近地;太平洋舰队协同陆战队,占领了北朝鲜雄基、罗津等港口,切断了日军从海上的退路。关东军的部署被割裂、打乱,失去统一指挥,只有部分兵力仍在牡丹江市和海拉尔、孙吴、虎头等筑垒地域继续抵抗。

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但关东军并未停止抵抗。苏军继续进攻。后贝加尔方面军于16日和17日相继攻占札兰屯、挑南、通辽、赤峰、张北等地。由于道路泥泞,坦克集团军只能沿铁路路基运动,每昼夜前进速度平均40~50公里,主力在先遣支队后面跟进,没有进行战斗。部分兵力继续围攻海拉尔筑垒地域。远东第1方面军的第1和第5集团军于17日攻占牡丹江市,俘日军4万余人。当日,方面军右翼第35集团军进占勃利,左翼第25集团军进占图们,并向北朝鲜推进。部分兵力仍在虎头和东宁筑垒地域同日守军进行激烈争夺战。远东第2方面军的第15集团军于17日攻占佳木斯后,沿松花江追击退却之敌。第2集团军在航空兵和炮兵支援下,对孙吴筑垒地域展开猛烈攻击。

8月17日,关东军下令停止抵抗,日军开始投降。鉴于各兵团离战役目标尚远,华西列夫斯基于18日命令各方面军派出快速支队,迅速进占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从18日起,苏军以临时编组的小分队,先后在13个重要城市(内有朝鲜4个)实施空降,控制机场和市区重要目标,接受日军投降。20日、21日,东西对进的苏军快速支队分别在哈尔滨、长春、沈阳会合。驻守虎头和东宁筑垒地域的日军,直到8月26日才停止抵抗。

与此同时,8月11日至25日,苏军第16集团军在太平洋舰队部分兵力的协同下,实施了南库页岛进攻战役;8月18日至9月1日,远东第2方面军一部在第16集团军一部和太平洋舰队的编队协同下,实施了千岛群岛登陆战役。

远东战役,苏军共歼关东军、伪满军和伪蒙军的全部,第17和第5方面军的一半,以及松花江江上军,总共10个军、1个集团军级集群和1个区舰队。日军损失官兵约70万人,其中8.3万余人被击毙,60.9万余人被俘。俘虏中有陆海军将级军官148名。苏军伤亡3.2万余人。

苏军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仅后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1方面军就缴获1565门火炮、2139门迫击炮和600辆坦克、861架飞机、9508挺轻机枪、2480挺重机枪、2129辆汽车、约1.8万匹马、679座仓库及许多其他战斗技术装备和军用物资。远东第2方面军和红旗黑龙江区舰队俘获日军松花江江上军的全部舰艇。

6.日本投降

1945年7月27日晨6时许,日本政府获悉美、英、中三国政府发表的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同日10时30分,日本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讨论波茨坦公告问题。外相东乡茂德认为:第一,苏联领导人虽然参加了波茨坦会议与公告的发布,但未在公告上签名,说明苏联仍维持对日本在法律上的中立关系。第二,公告中,美、英、中三国已放弃以前绝对无条件投降的主张,提出了同日本实现和平的八项特定条件,“无条件投降”一词在公告中只使用过一次,而且明确规定只适用于日本武装部队。东乡提出,如果苏联政府接受日本关于居间调处的委托,那么,有可能通过苏联谈判,放宽波茨坦公告的条件。据此,东乡得出结论性意见:首先,为给今后和平谈判留下后路,对三国公告不予正面拒绝;其次,应该视苏联的态度,然后再最后决定日本的态度。会议同意了东乡的意见。显然,日本这是在寻找借口,以拖延接受波茨坦公告。

9日14时30分,铃木召集临时内阁会议,继续研究和还是战的问题。陆相阿南在会上仍坚持本土决战到底,他说:“在为大和民族的荣誉继续战斗中,总会有机会的。解除武装办不到,外地尤其如此。实际上,只有继续战争一条路。如能施展死里求生的战术,就不会彻底失败,反会有扭转战局的可能……真的到了本土决战的时候,则国民将一心一意,奋起抵抗。”海相米内光政反驳阿南说,现在对盟国进行决战不可能取胜,即使能取得给盟军的第一次登陆予以打击的胜利,那么,也不可能取得第二、第三次胜利,现在要冷静地面对现实,必须放弃那套死不服输和一厢情愿,只有投降才能挽救日本。军需相丰田贞次郎、农相石黑忠笃及运输相小日山直登都赞同米内的意见。会议一直进行到22时30分,但因意见分歧,长达8个小时的内阁会议仍未能做出决定。23时许,铃木和外相同时晋谒天皇,上奏内阁会议情况,并奏请在御前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还请平沼枢相参加。23时50分许,在皇宫防空洞内召开天皇出席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东乡外相的1个条件方案与阿南陆相的4个条件方案仍然对立,争吵不休。因此,铃木首相遂请天皇裁断。

10日凌晨2时30分,天皇采纳了外相的1个条件方案,即以不变更天皇统治国家大权作为接受波茨坦公告的附带条件。

3时左右,日本临时内阁会议再次复会通过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决议。

8月10日7时15分,日本外务省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电报,拍发给驻瑞士公使加懒和驻瑞典公使阿木,令其转达给美、苏、英、中四国,同时要求尽快得到对方答复。

在发出上述正式照会的同时,松本外务次官认为有必要将日本接受公告的意图,迅速通知国外,特别是通知敌方官兵,经征得同盟通讯社及日本放送协会(即广播协会)领导人的同意,于10日夜,秘密对国外广播。后经确认,这些对外广播发出2小时后,首先引起美国的反应,数小时后,已传播到全世界。

8月11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送交瑞士公使馆代办葛拉斯理托其转达日本政府对于日本投降建议的复文。

8月12日零时45分左右,日本军政要员从美国广播中听到了美、苏、英、中四国对日照会的答复。日本参谋总长梅津和军令部总长丰田得知后,觉得“断难接受”,于12日8时20分左右联合上奏天皇,表示坚决反对接受同盟国公告。当日,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反复召开内阁会议、皇族会议,次日9时又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在讨论同盟国复文时,外相东乡等人主张接受四国复文。但陆相阿南等人仍以难以维护国体为名坚持原来的四个条件,要求再次照会四国,进行交涉。因主和与主战派各执己见,结果都未能作出结论,只好再次把问题移交给了御前会议。

8月14日10时50分,日本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阿南、梅津、丰田等人重申要求给同盟国再发照会,或继续进行战争以死里求生的意见。天皇鉴于大势已去,挥泪作出接受盟国答复的决定,并要政府起草“终战诏书”。“会议在全体涕泣声中结束”。至此,日本军国主义统治者才最后下决心被迫投降。当日23时,日本政府通过驻瑞士公使加颁,拍发了致同盟国的通告电报,表示准备命令其所有军队停止战斗,交出武器,实施同盟国最高司令新的命令。

正当日本政府准备接受盟国投降条件事宜时,陆相阿南帷几等人策动少数最顽固的法西斯分子,阴谋发动政变,妄图以武力阻止日本政府的投降。14日午夜至15日凌晨,一些少壮派军人发动兵变,枪杀近卫师团长,下达假命令,包围皇宫,搜索天皇的诏书录音盘,想阻止录音的播出;另一些人则搜寻并图谋软禁木户内大臣和石渡相,镇压所谓主和派,但终因日本的投降大势不可逆转,没有得到军部上层的赞同,立即被镇压下去了。阿南帷几于15日凌晨1时30分左右畏罪自杀。15日正午,天皇亲自宣读的终战诏书录音向日本全国播放。九一八事变以来,长达14年的侵略战争,终以日本天皇宣告投降而结束。17日,成立了以陆军大臣东久迩宫稔彦王为首的新内阁,重光葵任外相。当日,天皇还向国内外的日本陆海军人颁布一项敕谕,命令他们遵照“终战诏书”和平地投降。从这时起到9月上、中旬,远东、南亚各国、南太平洋地区和太平洋诸岛的330余万日本军队,先后陆续向同盟国投降。

日本政府向同盟国签署投降书的先期准备工作,是由麦克阿瑟上将的司令部(设在马尼拉),以同盟国最高司令官名义负责进行的。8月16日午前,麦克阿瑟通告日本政府命令日军大本营:“立即派遣授与充分权限能就同盟国最高司令官所发指令进行磋商的使者到该司令官处”,“将具有以天皇、日本政府、大本营的名义实行投降条件所必需的各种要求的权限的代表,派遣到马尼拉”。19日,参谋次长河边虎四郎中将全权代表一行16人,于当晚到达马尼拉。20日,河边受领了麦克阿瑟有关进驻日本本土的文件、投降签字后应予公布的天皇的诏敕、投降文件和盟军最高司令官陆海军一般命令第1号。由于8月22日夜,日本关东,25日本州西部和26日九州南部海面连续有台风侵袭,盟军原定进驻日本本土和投降签字的日期,分别推迟48小时。

8月27日10时30分,美国海军第3舰队一部进泊相模湾。28日8时20分至11时许,美陆军部队150人乘飞机在厚木机场着陆。30日,美第6、第8军,第3、第5舰队等部,总兵力约40万,先后陆续开始在东京附近和横须贺、佐世保等地登陆,实施对日本的占领。麦克阿瑟于8月30日14时5分在厚木机场着陆。美军对日本的占领,以8月28日美军先遣部队占领厚木机场为开端,到10月初占领整个日本的工作大致完成。为了掩饰单独占领,美国要求同盟国派遣占领部队。从1946年1月起,英联邦派了少数部队到广岛县的吴市;中国荣二师先后被分派进驻东京和名古屋;苏联因不愿意把自己的军队置于美军司令官的指挥之下,未派出占领部队。可见,所谓盟军占领日本,实际上是美军的单独占领。

1945年9月2日9时,盟国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签降仪式。首先,麦克阿瑟发表简短宣言。他说:

“以今天这个严肃的仪式为转机,从过去的流血和蛮行中,奠定更美好的世界——建立在信赖和谅解之上的、能为人类的尊严和人类最理想的愿望即自由宽容和正义的实现作出贡献的世界——才是我最大的希望,也才是人类真正的希望。作为同盟国最高司令官在此声明,我将在我所代表的各国的传统之下,以正义和宽容来完成我的职责。同时,为了彻底、迅速而且忠实地遵守投降条件,将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是我坚定不移的决心。”

日本投降书分黑色封面的日文本和金绿色封面的英文本两种,投降书长1.5尺,宽1尺,放置在铺有青色台布的长桌上。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9时零8分,麦克阿瑟以同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然后是接受投降的9个同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英国代表希鲁斯·弗雷泽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杰烈维扬库中将、澳大利亚代表托马斯·希拉梅将军、加拿大代表穆尔·科斯格雷夫上将、法国代表雅西·勒克莱将军、荷兰代表赫尔弗里克海军中将、新西兰代表伦纳德·艾西特空军中将。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纪念时刻。

日本外相重光葵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2日,日本天皇发布诏书,命令日本臣民“速停敌对行为,放下武器”,着实履行投降书之一切条款。同一天,日本首相东久还宫也向全国发表文告,要求日本国民“秉承天皇圣旨”、“正式投降唯有顺从”。

至此,正式宣告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9月3日被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此后,各战区分别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中国战场,由于麦克阿瑟以远东同盟国军最高司令官名义,对日本政府和中国战区的日军下令,只能向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投降,不得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缴械。蒋介石利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合法地位垄断了受降权。

8月15日,蒋介石电令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茨:中国战区所属日军应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派代表到玉山接受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军事行动停止后,日军可暂保有其武器及装备,保持现有态势,并维持所在地之秩序及交通;所有飞机及船舰应停留现地,但长江内船舰应集中在宜昌、沙市;不得破坏任何设备及物资;不得向任何非暂定受降部队投降缴械、交出地区及物资;绝对不能将行政机关移交非指定之行政或代表等。何应钦受命于蒋介石的受降权限是:(1)处理在中国战区内之全部敌军投降事宜。(2)指导各战区、各方面军、分区分批办理一切接受敌军投降的实施事宜。(3)对中国战区之敌军最高指挥官发表一切布告命令。(4)与中国战区美军人员合作办理美军占领区、盟军联合占领区交防接防敌军投降后之处置等。随即,何应钦下令凡中国战区之日本陆海空军及辅助部队,“立即各就现在驻地及指定地点,静待命令,凡非蒋委员长或本总司令所指定之部队指挥官,日本陆海军不得向其投降缴械,与接洽交出地区,及交出任何物资”。这就剥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接受日军投降的权利。

中国战区的受降范围包括:中国(东北除外)、台湾、越南北纬16°以北地区的全部日军。洽降地点为玉山,后因玉山机场雨后跑道损坏,临时改在湖南芷江进行。8月20日,何应钦率中国陆军参谋长萧毅肃等30余人,乘2架美制运输机抵达芷江。参加受降工作的中国陆军总部副参谋长冷欣及中国战区各地受降主官也先后抵达芷江。21日11时15分,日本乞降使节、日本中国派遣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一行8人受冈村宁茨指派,乘机到达芷江。27日,国民政府在南京设受降前进指挥所受理日伪军受降事宜。何应钦因指示各战区司令长官抢占战略要点,先后飞往湖北、西安、江西、昆明等地区面授机宜,于9月8日飞抵南京。

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大礼堂内举行。应邀参加的有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军事代表和驻华武官,以及中外记者、厅外仪仗队和警卫人员近千人。8时52分,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的特派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陆军参谋长萧毅肃、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空军第1路司令张廷孟等5人步入会场,随即就座受降席。8时57分,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代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陆军大将冈村宁茨率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参谋小笠原清中佐,中国派遣军舰队司令长官、海军中将福田良三,台湾军参谋长、陆军中将谏山春树,第38军参谋长、陆军大佐三泽昌雄等7人,脱帽由正门走进会场。冈村宁茨解下所带佩刀,交由小林浅三郎双手捧呈何应钦,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此时恰好是9时整。然后,冈村宁茨在投降书上签字。

9月9日,蒋介石把中国战区划分为16个受降区,并任命了受降长官,分别接受日军投降。

从上可见,坚持8年抗战之久并已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主战场的解放区战场之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被排除在受降之外,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利用合法地位完全垄断了中国战区受降权。

从9月11日至10月中旬止,在华日军除因拒降被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等部歼灭外,其余均缴械投降。由国民党政府军队接受投降的日军共有1个总司令部、3个方面军、10个军、33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2个飞行师、41个旅,以及警备、守备、海军等部队,计128万余人。另有日侨77万余人,韩侨5万余人,还有伪军95万余人向国民党军投降。国民党军队接收日军的武器装备有:步骑枪68万余支、手枪6万余支、轻机枪2万余挺;火炮1万余门;步机弹1.8亿余发、手枪弹203万余枚、各种炮弹共207万余颗;战车383辆、装甲车151辆、卡车1万余辆(包括特种车);马匹7.4万余匹;各种飞机1068架、炸弹6000吨、机用油1万余吨;海军主要舰艇——舰艇船舶1400艘,共5.5万余吨。内主要舰艇有:军舰19艘(90至1100吨)、驱逐舰7艘(每艘约60吨)、鱼雷快艇6艘、小型潜艇3艘、小炮艇200艘。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打破了日本“北进”侵苏计划,迟滞了日本“南进”侵略步伐,从而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援和策应了苏、美、英等同盟国作战。然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民群众伤亡了120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380余万人,军民伤亡共3500余万人,中国财产损失达6000多亿美元。

抗日战争虽胜利了,但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国魂”没有死,爱好和平的人们应时刻警惕它的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