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编失眠抑郁病配餐宜忌
15000500000113

第113章 怎样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以防治失眠

鲁迅先生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意思是生活中的刺激或情绪反映都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试想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情绪,没有感情,人的生活就会失去颜色,缺少光彩,就会像一潭死水。但是情绪对人的健康和睡眠的影响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问题的关键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使自己始终保持坚强而均衡灵活的精神状态,不为欣喜而狂乱,也不为悲哀而颓丧。因此,适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良好的状态,不仅能防治失眠,更有益于身心健康,不妨从如下十个方面着手去做。

(1)善于心理解脱:当身处逆境或被某一件事压得透不过气来时,要镇静,可以暂时把这件事搁搁,回忆愉快的往事,多想成功的欢乐,心情慢慢会变得轻松一些。

(2)幽默可化解人的不良情绪:幽默可以打破心理的禁锢和约束,将烦恼降低到最小程度。精神分析学家哈维·敏德斯认为,幽默能使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抑制状态下获得暂时性解脱。一方面,社会要求每个人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理性行事,这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有时会因为某种限制使人情绪低落,而幽默则允许暂时越过逻辑的雷池,在天真悖理或荒谬可笑的氛围中获得情绪的放松。

(3)不要抱非分之想:对一切事情不要抱过高的期望,想问题既要从好的方面想,又要从不好的方面去考虑,做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期望过高往往会脱离现实,常有落空的可能。要留一点心理空间,作一点糟糕的设想。这样,对事后的结局容易接受。如果结果不像预期的那么糟,反而会使人得到轻松的意外惊喜,产生良好的情绪。

(4)主动创造和保持愉快的心境:要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克服不良情绪的产生与发展,这也是产生愉快情绪的源泉。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设想和创造一个心情愉快的环境。情绪虽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但人是可以控制情绪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使心理平衡。困难面前不低头,委屈面前不怨人,知足常乐,“心底无私天地宽”,自然开朗。

(5)对各种事物倾注热情,积极参与生活:热情能驱散懈怠和忧愁,热情能鼓起进取的风帆。如果失败了,不能归结为热情的过错,而是在某一环节上没有把握住。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抱住热情,与之为友,那么笼罩心头的乌云就能散尽。当自己不快乐时,将全部精力投入丰富多采的生活中,就会感到其乐无穷,就会感到自己没有被人遗忘。生活,积极的生活会赋予你勃勃生机。

(6)学会让步: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事物总是相对的。苛求别人或过分要求自身,都是不明智的。把事情看全了,看透了,心胸自然开朗,就能保持情绪稳定。另外,可以作一些联想和推测,自己碰到的倒霉事,别人也许碰得更多、更糟。如此也就心平气和了。

(7)要有自信心:要适当地赞美自己,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不自寻烦恼。即使自己差于别人,也不要贬低自己,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这会对你的行为产生积极作用。

(8)学会必要的发泄:在不利的环境或遭遇面前,可找几位知心朋友,发泄内心的苦闷和不满,适当地疏泄,有利于心理沉淀的释放。也可以把烦闷记下来,作一番分析,转移不满。

(9)学会自我解脱:俗话说,遇事要想得开。每当心情忧郁时,不妨重温一下苏东坡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主动参加文娱活动:适当的文娱活动可以陶冶情操,使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唤起奋发向上的勇气。通过活动,可以排遣许多消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