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江山行迹
15008800000044

第44章 爱晚亭感怀

我来长沙已经是第三次了,三饮长沙水,却一直未能游览爱晚亭,总觉有点遗憾。4月22日,我在全国风湿病研究进展学习班授课之余,同友人一起,准备游览下爱晚亭。出了我们居住的湖南大学集贤宾馆,漫步到岳麓书院,一打听,爱晚亭原来就在岳麓书院的右侧,近在咫尺。于是,我们直奔爱晚亭而去。

爱晚亭位于岳麓山下的青枫峡中,与醉翁亭、西湖湖心亭、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自远处观之,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凌空欲飞。

远远望去,只见亭子的亭棂上,红底鎏金“爱晚亭”额赫然醒目,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所书手迹而成。

我和友人在亭前的池塘边摄影留念,正要前行以近观瞻,忽然我的手机响了,是战友打来的,说晚上有请,要设宴款待与我。没办法,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只好打消了观瞻爱晚亭的念头。看来,要写观瞻爱晚亭的感想,也只能凭借这匆匆一瞥和印象中对爱晚亭所知道的一切了。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一诗,取自“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改为爱晚亭。经同治、光绪、宣统、民国至建国后的多次大修,渐形成今日格局。爱晚亭是革命活动胜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

据说,爱晚亭曾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毁,1952年重建,1987年大修。亭内还立有碑石,上刻毛泽东主席手书《沁园春·长沙》,整篇诗句,笔走龙蛇,雄浑自如,更使古亭流光溢彩,文韵浓郁。

观瞻爱晚亭时间之短几乎一瞥,然而只就一瞥即发现,爱晚亭“三面环山,东向开阔,有平纵横十余丈,紫翠菁葱,流泉不断。亭前有池塘,桃柳成行。”亭子四周枫林环抱,深秋时节,红叶满山、甚为壮观。有资料显示,爱晚亭前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上写:“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爱晚亭在我国亭台建筑中,影响甚大,堪称亭台之中的经典建筑。

爱晚亭因岳麓山而名,因岳麓书院而名,因革命先驱荟萃于此从事革命实践活动而名。

就要顺原路走出爱晚亭时,我在那块刻有“爱晚亭”三个字的碑石前让友人摄影留念,聊以自慰,看来只能如此结束这次对爱晚亭的一次观瞻了。

(2011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