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
15008900000021

第21章 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培养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启发

一、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

智力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联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思维活动表现出敏捷性、灵活性、独立性、深刻性、广阔性等特点;认识活动熟练化,神经活动的能量消耗减少,言语过程较少需要意志努力。

二、智力的活动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即了解熟悉任务,以形成关于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为活动本身和结果定向。

2.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阶段,即借助实物,模型等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是指不直接信赖实物而借助出声言语进行活动的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以词的声音表象,动作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

5.内部言语阶段,即智力活动简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

三、促进智力技能形成的方法

1.要注意培养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自己的水平出发,提出比较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却是通过努力能解决的课题和任务,通过自己的思维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中。学生粗心大意,懒于思考,对学习作业的消极态度是智力技能形成的主要障碍。废止“注入式”,在提出课题或任务时,在数量和难度方面也要考虑知识经验、思维水平和能力方面的个别差异,否则就不能达到启发的目的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当前对于思想政治课的考核目标有许多,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时要注意从以下四个能力上来着重培养。

考核目标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包括:

(1)获取和解读信息

所谓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因而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在知识内容迅速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的当代,这种捕捉新的信息,感受新变化、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就更凸显出其重要性。

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准,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事实上,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纵观几年来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已呈现出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特色。

信息的获取和解读不等同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理解。它们在获取的渠道、目的等方面是不相同的。对知识的获取主要由课堂或其他形式的教学过程完成,其主要目的是奠定学习者的文化基础;而信息获取的路径较之学习更为宽广,其目的除丰富社会体验、文化内涵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信息传递的内容,准确地分析事物的实质,判断事物的发展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文化基础愈深厚,对信息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

(2)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中学教学和高考实践中,通常把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理论即可能是某一个学科某一方面的理论、也可能是多学科多个方面的理论。理论联系重在强调理论的实践意义,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和在实践中对理论的科学发展,这反映了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作用。

它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综合使用各种理论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②从实际问题中推导出理论和原理。③根据理论和原理的要求,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学以致用是任何一个学科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目的。要能把教材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以此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就中学教学而言,学生在课堂教学学到的主要是系统的、完整的、能够体现学科主要特点的基本知识、规律、原理等等,可称之为理论。它们不同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生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正向的,既先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并能运用学到的东西解释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论的认识。就综合能力考试而言,理论联系实际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综合题往往由实际问题引出,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具体问题设问,试题既可以通过设置新的问题情景,要求考生在理解题目(了解实际)的基础上,考查考生能否作理论上的归纳、分析、解释。也可以给出一个或多个基本理论或原理,要求考生找出适用用于该理论的实际问题。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在考试时往往是题目的具体要求或任务。

描述事物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观察的细致、全面,表达的准确、简洁;而阐释事物的能力则在准确表达的同时,又显示着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的水平。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能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叙述之。

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的一个明显表现是术语的使用。术语是定义明确的专业名词,是专业学术体系中的知识单元。一方面,每个学科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术语系统,学科术语展现着本学科的特色和本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侧重点,因此对这些术语的掌握和使用也是学习某一门学科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术语是传播知识、技能,进行社会文化、经济等交流活动的重要工具,术语构建了交流者双方共同的语言平台,是科学发展和交流的载体,学生准确掌握和使用术语有利于他们在本学科领域更深入的发展。

阐释事物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分析。所谓分析,是与综合相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人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分析是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和综合是辨证的统一,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目的。因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质上包含着综合的能力。分析能力的高低,反映出思维的品质和质量,关系着能否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命题为此而作的探索是努力设置各种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空间,以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展示其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阐释事物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考生对问题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论证在逻辑学中的含义是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而当这一过程在考试形式中出现,则主要表现为回答问题或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论述和证明的能力。

论证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毋庸置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论证问题的前提。没有足够的知识底蕴,就无法通过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提出(或得出)正确的观点,更无从运用知识或理论支持或说明论点。

第二,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一般来讲,针对试题设置的得出多方面的要点具体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从中;如何从这些要点中遴选出符合试题设问的内容,并将这些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是学生实际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也是考生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

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教师的讲授要使学生掌握解决课题和任务的途径、原则、方法和步骤,克服盲目的尝试和猜测,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推理的严密性,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要想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轻松地掌握解答各类题的程序,必须对教材的知识结构有清楚的了解。

3.哲学认知结构

思想政治课中哲学与生活的结构可做如下归纳: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了解)

就联系与人的实践的关系而言,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以前就产生了,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尽管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活动才能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间接联系、内部外部联系、本质非本质联系、必然偶然联系,有因果联系和整体与局部的联系和系统与要素的联系等。)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如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联系的有条件性: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的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1)原理

区别

第一,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局部;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不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

二者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2)方法论

第一,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河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突出整体的原理:

整体的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有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效果。

部分的原理:整体是有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原理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可以叫做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对一事物的完整准确认识。

“事物的因果联系”

(2)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2)方法论

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关系的链条中,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归纳: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①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②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反对主观臆造联系;③承认联系的多样性,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寻求最优目标。也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⑤联系构成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主干能动性,改变具体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促进事物发展;⑥矛盾是联系的内容,联系是矛盾的联系。我们要善于把握矛盾双方的转化,促进事物的发展;⑦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观点”

运动、发展、变化的区别(了解)

第一,定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包括量变和质变;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第二,侧重点不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主要反映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表示事物在活动着,它同静止的观点相对立;变化主要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程度和状态,表示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它与凝固的观点相对立;发展侧重指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和生成的过程,即总趋势。

第三,范围和深刻程度不同: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不能说运动和变化就是发展,运动、变化比发展范围广泛,而发展则比运动、变化更深刻,它表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方向。

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东西。

旧事物: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日趋灭亡的东西。

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

(1)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方法论

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辉煌。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九十五位被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一个有小到大,有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事物本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旧时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克服两种错误倾向:既不能盲目乐观;又不能悲观失望。)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原理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是事物在信纸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信纸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努力赢得优势。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因此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的原有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归纳: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②正确把握发展的实质,前进的上升的变化才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③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⑤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⑥要看到联系构成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运动、发展、变化的区别(了解)”

第一,定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包括量变和质变;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第二,侧重点不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主要反映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表示事物在活动着,它同静止的观点相对立;变化主要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程度和状态,表示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它与凝固的观点相对立;发展侧重指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和生成的过程,即总趋势。

第三,范围和深刻程度不同: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不能说运动和变化就是发展,运动、变化比发展范围广泛,而发展则比运动、变化更深刻,它表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方向。

使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技能的迁移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多种概括性联想,把从个别事物和具体事物中概括出来一般原则、方法,再运用到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中去,并独立使技能实现迁移,不断熟练和深化。

4.哲学基本线索

哲学常识的基本线索:哲学体系结构的四个板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观则都是围绕着主客体的矛盾来展开的。从而也就决定了每个板块的系统结构必然要从:对客体的认识结果、认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评价及反思三部分来划分。

5.政治常识基本线索

政治常识的基本线索:

以国家、政党、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五个部分构成人类生活所涉及的政治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以政党所领导的现代国家如何有效地制定政策、健全机构、完善职能是我们正确判断政治现象的实际基础和主线。

6.实际演练

实际演练之一:经济原理的模式化应用及训练

经济常识理论表述基本线索:

掌握经济常识的内容在整个政治课的学习中相比较而言应是最困难的,关键在于其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琐碎。

因此如何对经济常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正确把握其知识间的内在联接就成为一个难题。

对于这个问题,应首先将经济理论本身分为两部分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延伸到实践中的具体理论。

理论划定的重要依据:

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实践理论确立的依据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基本经济理论确立的依据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1.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内在要求)

2.市场调节(基础手段)

3.宏观调控(强化辅助手段)

4.价值规律(理论基点)

实践经济原理

1.生产:三大产业(农业、工业: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

2.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财政(央行及政策性银行)税收、社会保障制度

3.交换:市场交易、对外贸易、金融组织及商业银行

4.消费:家庭消费及权益、共同富裕

原理定向训练实例:

实例一:

从80年代的名牌战略、90年代的多元化战略,到今天的国际化战略。海尔已成为知名的跨国企业。在名牌发展战略阶段,海尔只做一个冰箱产品,夺得中国冰箱历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创出中国冰箱名牌;在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海尔瞄准市场,从一个冰箱产品扩张到国内其他家电领域,创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在国际化战略阶段,海尔从国内向国际延伸,通过美国海尔、欧洲海尔、中东海尔等本土化的海尔名牌,创出国际知名的家电品牌。海尔品牌在短短17年内称雄全球冰箱行业,进入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五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

分析海尔三大战略分别体现了哪些经济学的道理?

宏观把握知识体系

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为基础建立相关知识结构,形成明确的思维线索,为思维的正确展开提供叙述的依据。

哲学第五课主干知识结构式

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1.获取信息能力:一是途径,二是速度,三是处理能力

2.知识迁移能力:

获取信息能力(善于进行思维角度的转换)

材料一: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我国金融领域将逐渐结束对国内金融企业的保护。2004年12月11日,我国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2006年底将允许外资银行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

材料二:2004年8、9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挂牌成立。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改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

结合材料,说明两大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意义。———北京市西城区2005年期末试题

①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入世加速了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2分)

②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维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和经济安全。(1分)

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两大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转换经营机制,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国际竞争力,肩负起迎接外资银行挑战和振兴民族金融业的历史重任。(3分)

“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改革从来都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思考和应用,但是所提出的问题却是新角度、新材料,不会是旧知识的重复。也正是在这里考查对新问题的应变能力,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独立编制答案的表述能力。

因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就需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运用知识的方法,解答问题的思路,思考问题的线索。

经济意义

1.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2.可以扩大国内需求及促进对外开放,促进就业增长。

3.可以协调地区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体现“五个统筹”、落实科学发展观)

政治意义

1.有利于协调人民内部利益关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体现“三个代表”精神。

2.有利于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3.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边疆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知识迁移的实际应用”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天的“亚欧大陆桥”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回答:(34分)

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它既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又是联结亚欧大陆的新纽带。它加强了我国东西部的联系,也加强了我国同中亚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友好往来。据地请分析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14分)

———2002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参考答案

①基础产业先行,有利于东西部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交流

②推动沿线各国的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

③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周边环境。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1990年至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到了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增加到4.806亿。据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既新增1400亿元,最终带来3360亿元的GDP。今后我国将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6%。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2003年全国文科综合卷

参考答案

①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②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③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就业渠道。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

材料一:2003年,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77.7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继续保持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1分)

———2004年文科综合(全国卷2———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区)

答案要点

广阔的“蓝色国土”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

发展海洋产业,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

发展海洋产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退耕后的农民既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粮,又从多种经营和其他副业中增加了收入。

简述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10分)

———2004年文科综合(全国卷4———甘肃、青海等)

参考答案:有利于当地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增加劳动收入。有利于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当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国际政治经济实体的发展

经济学角度: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政治学角度: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体现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综合国力是国际竞争的重点。国际新秩序的核心是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若涉及北约可结合时代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以及阻碍因素———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来谈;若涉及我国,则应结合我国的对外政策来谈。)

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综合认识和评价政治现象和事物的能力)培养,可分为三步: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观点,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事物的现状、预测事物的发展。根据正确的判断,认识和总结事物的特征和典型意义,并举一反三。对形成问题的诸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对可能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有充分认识并能清晰地表述。

2002年是中国入世的第一年,在这一年中,众多企业对“反倾销”这个词有了更多的感受。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平均每6~7起反倾销案中,就有1起是针对中国产品的,到2002年10月底。共有33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出544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及的商品有4000多种。面对国外同行的咄咄逼人态势,我国企业进行了积极的应诉,其中胜诉率到目前已上升到35.7%。

试用哲学有关观点对“世界上平均每6~7起反倾销案中,就有1起是针对中国产品的”这一现象进行原因分析。

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我国企业对反倾销案进行应诉有何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造成我国产品遭到反倾销的主要内部原因是,我国国内某些企业为实现产品出口不顾成本地竞相压价;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造成我国产品遭到反倾销的主要外部原因是,提起反倾销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能促进我国的商品出口,有利于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及安置就业,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及产品在国际上的信誉。

对于第二问所答不出来的内容,则说明学生在判断事物的现状、预测事物的发展方面意识不足。实际上,他们应能明确,对于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有相当一部分是合资或外资企业,因此,反倾销能否成功,将直接影响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能力,以及相应就业的安置。而立足于第一问,对加强我国企业各自的国际竞争力,其出路则是从生产本身出发、强化管理和效率。

一、二两问答题的基本情况,显示出学生在把握事物的特征和典型意义方面,能力还很不到位,而且对形成问题的诸因素也缺乏足够的了解。例如,对于第一问,如果学生能够确切地知晓“倾销”的意义,结合内因的原理表述,应能够对问题的形成作出如下大致的叙述:由于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展时期,对外贸易大幅增长,而由于我国大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因此出口种类侧重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而引发国内生产商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