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开发训练
孩子的思维能力对于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对于能否学好数学至关重要。父母可采用如下措施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与好奇心
12岁左右少年,大脑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孩子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家长应予以满足,不要把这些看成是与学习无关的事。要知道扩展孩子的知识面正是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训练孩子集中思维的能力
集中思维也称求同思维,是指从解决不同问题的方式中,发现同一规律或原理。例如在解数学题时,利用同一个公式或原理去解不同的应用题。也就是说,家长在辅导孩子时可用花样翻新的题目使孩子掌握和理解抽象的原理公式。就像一个裁缝,懂得了裁剪的原理和人的体型特点,就能做出各种样式、型号的服装。老师与家长应注意在引导孩子掌握这种本领时不要搞题海战术。
教孩子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语文或外语中常有一词多义或多用,数学习题中的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孩子这种思维能力。家长可在孩子的教材中精心挑选这样的题,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注重启发式
启发的关键不仅在于老师、家长对孩子要有耐心与和蔼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勤于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从小会提问题,爱提问题,家长在辅导孩子算术时,应先让孩子自己说出对题的理解,对其错的地方纠正时,要善于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从感性实物出发,引导孩子掌握正确概念
孩子一般学到分数、比例、几何初步概念时,由于抽象思维能力差,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家长应从具体形象的实物出发,帮助孩子正确理解这些概念。比如把一个苹果分成四份,使孩子从实物中去认识1/4的概念。从红领巾上去认识锐角与钝角的概念,从积木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等。
引导孩子进行“大声的思维”
即让小学高年级的孩子用精炼、清晰的语言把自己如何解决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明确表达出来。这祥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思维的条理性与专注性。
为孩子创造动手的机会
教孩子记日用账,算水费,家长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讲给孩子听,并与孩子商量解决的办法,看上去这些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久而久之,孩子能有这样多实践的机会,知识就学得活了。应鼓励孩子搞小发明、小创作,干力所能及的活,手脑并用,孩子抽象思维的发展往往是在动手中培养的。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孩子的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父母们不要急于求成,而要持之以恒。
培养感知动作思维
从出生到1周岁,儿童的思维主要依靠感知来进行。没有感知,儿童就很难思维。因此,对这一时期儿童思维的培养,主要是以训练儿童的感知能力为主。在着手训练之前,必须做好两件事,即保护好儿童的感觉器官,并为儿童提供一个刺激丰富的环境。
只有具备健康、完善的感官,才能谈得上训练感知能力。家长要注意孩子各个感觉器官的清洁卫生,不使之感染疾病。如家中成员应有自己专用的毛巾、手帕,毛巾要经常用开水烫一下,给孩子洗脸时要注意用干净的水。不要让孩子用手或脏手帕揉眼睛,家长也千万不要用锐利的工具为孩子挖耳朵,这样会引起外耳道感染,而且容易划破鼓膜,造成听觉障碍;洗澡、洗头时要防止污水入耳;孩子患有感冒时应及时医治;不要用力擤鼻涕,以免分泌物入中耳,造成中耳炎等。
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也很有必要,特别是孩子居住的房间和经常活动的场所。孩子出生两三个月后视听觉都有明显的发展,而孩子的世界几乎不超过一张床的范围,因此家长必须为婴幼儿安排一个光线柔和、丰富多彩的床铺世界。首先房间的光线应充足,但是窗户和灯光不应在孩子的视野内,以免光源本身总是吸引着孩子,导致他无法把视线集中到物体上。在床栏杆的两侧或床头上可挂上生动有趣的彩色图片,颜色以红、黄、蓝、绿为主,再辅助其他的颜色。图片一般是单个物体的图形,内容有动物形象、卡通图片、人物图形或者各种几何图形,这些物品的大小要适中。另外,还可以用彩色的纸板、布料等剪成各种几何图形挂在床的两侧。在距离婴儿胸部前方50~70厘米高处,横挂一条绳,上面系上不同形象、不同颜色、会发声响的玩具。这些玩具或图片应隔一段时间替换一次。这时孩子虽然还不会辨别颜色,但这些绚丽多彩的物体能刺激视觉,增强婴儿的感受性,促进视力的发展。3个月后,婴儿开始要抓东西了,这时可在床上放一些色彩鲜艳的吹塑玩具,或穿着漂亮服装的布娃娃,让孩子抓摸,能让孩子感觉到不同的颜色和不同事物的触觉。也可在婴儿床靠墙一侧的墙上,安上一面大镜子,当孩子躺在床上或给他换尿布时,他能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动作。
健全的感知器官和丰富多彩的环境,二者只是训练儿童感知思维的一个条件。此外,还必须进行有目的性的训练。
人主要凭视觉与听觉来感知事物,所以在婴儿期训练儿童的看和听是很重要的。我们先说说对儿童视觉的训练。出生不久的婴儿不会主动地看物体,而是被物体所吸引,这也是为儿童布置一个五颜六色的环境的重要原因。家长为了发展孩子的视觉能力,要经常拿些彩色带响的玩具逗孩子,以吸引他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家长应该经常俯身游戏、绘画、剪贴、折纸等活动来对孩子进行感知觉的训练。3岁后,可以教孩子掌握一些常见色的名称,如红、黄、蓝、绿、橙、紫、黑、白等,当然,要与具体物品的颜色结合起来认识。家长可以和孩子玩“找颜色”、“配对”等游戏,还可以利用包糖果的有色玻璃纸给孩子做个变色镜。孩子对颜色是很敏感的,也非常喜欢把它们涂抹在其他物体上再现出来。如果为孩子准备了纸、彩笔,那么孩子就不会在墙上涂抹了。还可以在纸上画一些物体的轮廓,让孩子填色。如果怕孩子把衣服和桌布弄脏了,可以用旧衣服制作一件罩衣供孩子画水彩画或调色时用,别因此而抑制幼儿的思维发展。
在训练孩子感知能力的同时,也应包括对观察力的训练。1~3岁儿童经常观察的生活内容有:孩子自己的玩具、食品、生活用品、屋里的摆设、屋外的花草、街上的行人车马、父母的言谈举止、小朋友的追逐、嬉耍、哭闹等。家长切忌把孩子关在小空间里,因为天地狭窄,自然会造成孤陋寡闻。
总之,感知动作思维主要是训练孩子的感知觉,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要经常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训练。
培养直观行动思维
1~3岁的儿童,主要依靠行动来思维。儿童必须边做边想,手一停,思维也跟着停止。因此,培养儿童的直观行动思维也就是培养儿童的各种有意识的行为动作。
儿童从出生起,就有各种各样先天的动作。如哭、手乱抓、吮吸奶汁等,但这些只是一些无条件反射。人类丰富复杂的行为动作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从出生就可以开始训练儿童的直觉行动思维。
从出生到3个月,可以训练儿童抬头、翻身、俯卧抬胸、手扶能坐、视觉追随运动和对声音的反应、抓握运动及回避反射(用手轻触睫毛,或在接近睫毛处划过,迫使做作眨眼反射;用手轻触面颊、额部,让他做扭头等反应)。
3~6个月训练方案
灵活地翻身。
不用支撑能坐。
扶东西能站。
用手、铅笔、橡皮在孩子眼前晃过,训练孩子的视觉判断。不过开始时离眼近一点,然后可以离眼稍远一些,可做左右、上下,或由远及近的来回运动,可以训练孩子眼睛的追随调节能力。
训练抓取反应:使婴儿呈现仰卧姿势,往他的面孔上盖一张纸,或一块手帕、布块,看他能否取下。先盖上一张纸,若孩子够不着,可往他手臂方向挪近,然后,再换块手帕。
玩具探取:给孩子小汽车等能滑动的玩具,让孩子饶有兴趣地自己玩,学会自己探取玩具。
训练抓握积木:递两块积木给孩子,一手一个,训练他能同时抓握两个玩具的能力。
用绳子将玩具拴上,把绳子放在孩子手中,训练孩子拉绳子取得玩具。
6~9个月训练方案
自己坐下;
独立站一会儿;
扶着物体走;
翻碗取物:给孩子一个玩具,在他伸手来取的时候,将它扣在碗下,训练翻开碗拿到下面的东西;
探究反应:将孩子手中的玩物拿走,掷到地上,让孩子寻找;
抓握反应:给孩子一个方木块,再给一个,再加一个,训练孩子双手抓物,处理多余物品的能力;
叩敲积木:做示范把两块积木相对叩敲;然后尽量让孩子摹仿;
教孩子做挥手、再见、欢迎的动作。
9~12个月训练方案
弯腰站起来;
不扶物体挪步行走一段距离;
给孩子一纸一笔,大人用笔在纸上随意画,鼓励孩子模仿;
先做示范,再让孩子摹仿把木块放到茶杯里或盆子中;
取一块大于孩子手的糖饼,先由家长示范用拇指和四指拿住糖饼,然后让孩子拿;
用纸包着木块,先演示将木块从纸中取出来的动作,然后让孩子摹仿;
让孩子摹仿摇铃铛。
12~18个月训练方案
独立行走,且能后退;
让孩子练习爬台阶;
让孩子摹仿踢球的动作,先把球放在孩子的脚前,一手扶着孩子,鼓励他踢球,训练目标为孩子在不用扶助的情况下能踢球;
鼓励孩子摹仿手持一球,然后举过肩扔球的动作;
给孩子三四个木块,将几个木块叠起成为一个塔,要求孩子摹仿建塔。
两周岁的孩子已基本掌握了各种基本的动作,就可以开始通过舞蹈、体育活动等来训练孩子的行动思维。因为舞蹈、体育活动等的动作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且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有区别,对孩子来说,这既有吸引力,又符合孩子动作发展的需要。开始时可以教孩子学一些相对简单的动作,然后逐渐地复杂起来。如果发现孩子在这方面有天赋,可以送到专门的培训学校去训练。
培养孩子的直观动作思维,应注意鼓励孩子的探索行为。两三岁的孩子,是个精力充沛的“探索者”,他搜索每个角落、每条裂缝,爱摸每件够得着的物品。他会从书架上把书一本一本地抽出来,翻翻又扔掉,甚至可能撕坏。他会将小手伸进见到的每一个窟窿,掏掏看里边有什么?他把小东西装进大东西里,然后又想把大东西装到小东西里。这种探索行为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周围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软硬、冷热等各种属性,这将会大大有助于孩子直觉行动思维的发展。家长不应限制孩子这些探索活动。
培养具体形象思维
任何思维都必须有一定的材料做基础,没有材料,思维就成了无米之炊。儿童要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必须具备一定的表象材料。而这些材料就是靠日常生活的积累。培养具体形象思维的能力,可以通过绘画、模型制作、摄影、讲故事、旅游、舞蹈等手段来进行。下面分别谈谈几个方面:
通过绘画来培育、训练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
绘画是把生活中的一些人或事通过形象的描绘反映在纸上,因而在绘画时儿童首先要在头脑中对所要画的形象有个整体的印象,然后才能通过画笔把它画出来。
两岁左右的孩子,就喜欢摆弄铅笔、蜡笔或粉笔。虽然还不会画,但很喜欢随便涂抹。这时幼儿的“画”,一般还没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再大一些,就可以看到孩子画出有点像什么东西的图画了。这时家长应鼓励他画,对他画的东西表示欣赏,使孩子感到画画是件愉快的事。家长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在孩子面前摆上彩笔和纸,对他说:“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孩子开始画时虽然是无心的,但家长却应有意地诱导,使孩子逐步懂得自己画的东西要反映实际存在的事物。比如孩子涂抹了一串圆圈,大人要问他画的是什么。孩子可能说是皮球,这时父母就要告诉他:皮球是圆的,你画的可不像皮球,倒像一团铁丝。这样,孩子就会发现他画的也确实不像皮球,再画时他就会注意。
父母应经常引导孩子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为以后学习和生活提供相关经验。比如拿一个皮球、一个三角尺、一个火柴盒,引导孩子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之间的差别。引导孩子观察的时间不要太长,最好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如在带孩子散步时,领着他观察电线,同时引导他用手指在空中画横线;领他观察马路边的电线杆,引导他用手指在空中画竖线,叫他边画边说:这是电线,这是电线杆……经过初步的观察,“书空”(即用手在空中划)等练习之后,再让孩子用笔在纸上画。这时,孩子往往就会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这是皮球、这是火柴盒、这是电线和电线杆等。这说明孩子已进行了形象思维,他的画和现实世界已经建立了某种联系。
一般来说,儿童4岁以前形象视觉发展较快,所以,家长应注意4岁前多给孩子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或图书、画刊。5岁左右的孩子,已经会画一些车船、房屋、人物、花鸟等东西。这时大人要帮助他观察各种实物和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抓住这些事物的特征,找出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指出这些形象好在哪里,美在何处,激发孩子画画的愿望。孩子开始画以后,就应让他充分发挥想像力去自己创造各种形象。
通过听讲故事来培育儿童形象思维能力
儿童比较喜欢听童话故事,故事中一些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形象。听故事由于只靠听觉来激发儿童对故事的理解,儿童在脑中再现出故事中的角色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这对培养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很有益处。
孩子都很喜欢听故事,特别是一些情节曲折、有趣的故事,能够百听不厌。因此家长可以选一些比较经典的童话故事讲给孩子听。在给儿童讲故事时,还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一般若给三四岁孩子讲故事,最好主题单一,情节简短,语句流畅,有重复的意义;而给五六岁孩子讲的故事,内容可以广泛一些,体裁也可多样些,比较好的童话、神话、科学幻想、生活故事……都可以给孩子讲述。现在书店里儿童故事书籍很多,既有给家长看的,也有给孩子看的。
为了使故事更富有感染力,能引人入胜,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语言要流畅、生动、形象;速度不宜太快,应根据情节的发展,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时而停顿;语调要抑扬顿挫,切忌平铺直叙,要善于用语调的变化来渲染气氛;逼真地摹仿自然界里的风、雨、雷声、鸟虫禽兽的叫声以及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讲各个角色的对话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还可以辅之必要的表情、手势、动作来增添故事的情趣。这样就可以讲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一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最好不要提问题,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故事的完整性。但有时为了引起孩子的思考,加深印象,不妨在主要情节处提出适当的问题,卖个“关子”,如问问“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怎么办呢?”等,让孩子猜猜结局如何,讲讲自己的观点,然后家长再把故事讲下去。
给孩子讲故事,每次以讲一个为宜,避免“贪多嚼不烂”。一些短小的故事最好讲两遍。第一遍主要让孩子安静地倾听故事,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讲完后,可围绕故事的名称、角色、主题思想、关键段落、重复的语句等提几个问题,以激起孩子有关故事的形象思维。
通过手工来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
孩子喜欢玩泥巴或面团,用来捏、压、搓、切,用模子或手做成各种小东西。孩子也喜欢折纸,用白色或彩色的纸折成小船、小猴等。捏泥和折纸都是最终要做成一个具体的、有意义的物体,所以孩子在捏泥和折纸之前都要预先在脑中存在这一物体的形象,然后逐步做成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个做的过程中,就可以培养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
因此,父母要给孩子买些专供儿童用的橡皮泥,或用盐水与面粉和成的面团,让孩子捏。还要买些彩色纸和白纸,让孩子折玩。孩子的作品应予保存,这对孩子也是一种鼓励。过后给孩子再看,孩子会很高兴。
粘贴也是一种很好的手工劳作。开始时,大人用剪子剪些小树、小草、小花、小兔等,让孩子贴在一张大纸上。最好由成人先教他布置好画面,安排得合理、得体、美观,之后再逐一贴上,以后可由他自己决定怎么贴。待孩子贴得熟练了,就让他自己选择他喜爱的画面,由他自己学着慢慢地剪,自己去贴,大人从旁指点。例如,让孩子剪火箭、轮船、汽车、熊猫等,剪了一些画面以后,让他把各种小的画粘配成一幅大的剪贴画。
其他方法如帮助孩子用火柴盒做玩具,帮孩子收集邮票、画片等。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碎布、针线、木片、小钉、小锤等,让孩子缝缝补补,钉钉锤锤,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锻炼具体形象思维。
入学后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培养
孩子上学后,学校里的语言课、作文训练是培育孩子形象思维的极好方式。另外,在课余时间,可有意识地安排孩子读一些小说、诗歌、故事,看看电视或参观美术展览、摄影展览等,对训练孩子的形象思维极有必要。
培养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最高级的思维,它要到五六岁以后才逐步得到充分发展,特别是进入小学后。尽管这样,并不是说在学龄前就可以放任不管,未进学堂照样可以进行训练。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对物体进行分类,对某个事件、过程进行较简单的判断、推理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小实验、猜谜语、棋类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小实验来培养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训练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须以具体形象的材料来引导,进行各种各样的小实验是比较恰当的途径。所以家长就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孩子做一些小实验。比如说,在家里最好给孩子一个带抽屉的桌子或旧箱子,配备一些实验用具,像磁铁、放大镜、三棱镜、小镜子、小杯子、铁钉、木块、石子、铁片、电池、电线等小东西。家长可以用这些简单的东西教孩子做许多有趣的实验。比如拿一块冰,放在小锅里加热,使冰化成水;再加热烧开,使水蒸发成汽。然后问孩子水到哪里去了?孩子若答不出,这时大人可在锅里加上一点水,一边加热,一边拿一个玻璃片在锅上面接着水汽,让孩子观察水汽凝结成水珠的现象。最后给孩子讲解雨、雪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使儿童对物体的三态(气态、液态、固态)产生感性的认识。儿童就可以推断出衣服是怎么被晒干的,吃到嘴里的冰棍为什么会化了。
生活中的小实验很多,如怎样发现空气的存在,用放大镜观察一些小昆虫,观察各种形式的树叶等。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激发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推理。
通过猜谜语来训练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
孩子在4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学猜谜语了。不过刚开始给孩子猜的谜语,必须是他们常见的、熟悉的、有着明显特征、比较容易猜中的物体。如: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白皮袄、走起路来一跳跳(白兔)。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可以逐渐加深难度。如两只小船各西东,10个客人坐当中,白天一来又一往,夜晚客去船空空(鞋)等。
初次教孩子猜谜语,应先告诉孩子什么是谜语,引起孩子猜谜的兴趣和愿望,并且教孩子一定的猜谜方法。要孩子仔细听清楚谜语里说的每一句话,开动脑筋把谜语里的几句话连起来想,然后再猜猜谜底是什么。
孩子猜谜语时往往要出错,家长不要急于告诉他答案,而应引导孩子,慢慢从谜语的每一句话中推断出谜底。例如:小小虫,嗡嗡嗡,飞来飞去花丛中,又传花粉又采蜜,人人夸它爱劳动(蜜蜂)。孩子若一时猜不出,家长可以问:“什么虫飞时是嗡嗡响呢?”孩子可能猜成蚊子,家长就问:“蚊子飞时是嗡嗡响的,但它会传花粉会采蜜吗牽”针对孩子的回答把孩子一步一步地引向正确的答案。孩子在猜谜过程中,需进行判断、推理,从而锻炼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棋类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棋类活动素有“智力体操”的美称,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也是锻炼人们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怎样着棋才算合理,才能赢棋,需要对棋理有所了解,要掌握一些常规走法,并要在下棋过程中,时时对形势、对方的下一部走法做出判断和推理。
教孩子下棋,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初学时,可以让孩子学一些棋子较少,走法简单的棋类,如“二子棋”、“三联棋”等。这类棋走几步就能决出胜负,能提高孩子学棋的兴趣。以后可进一步学习棋子较多、走法仍较简单的棋类,如“五子棋”、“跳棋”。这类棋的棋子较多,但走法变化不大,孩子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当孩子接近6岁时,如对棋类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和能力时,家长才可试着让孩子学围棋、象棋。市场上可买到适合儿童智力水平的棋,如“登山棋”、“六跳棋”。家长也可自制棋子和棋盘,教孩子学弈。
入学后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
孩子入学后,学校里的数学课是培养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主要途径。数学课中的数字、运算都是抽象的,儿童必须从具体的实物运算中概括抽象出数字运算,才能学好数学。如1+l=2,它既可以指1个苹果加1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也可以指1个人加1个人等于两个人。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课内容的加深,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此外,在课余时间,还可让孩子读一些益智故事或做一些智力趣题来培养孩子思维的严密、敏捷。
培养分析综合思维
对儿童的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婴儿出生从3个月以后就可以进行,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孩子谈话,在谈话过程中引导孩子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2~3岁年龄段的孩子,我们可以不断地向他们提问题,如:“马有几条腿?”、“马有尾巴吗?”、“马耳朵长在哪儿?”、“你的头上都有什么?”、“你的鼻子在哪儿?耳朵在哪儿?”……孩子3岁以后,我们可以又有其他的方法训练分析和综合能力,如:
指出图中缺少部分
给孩子一张图片,图片中缺少某部分图形,让孩子把缺少的部分说出来。
例如:一张缺少嘴巴的人的脸部图形、一匹没有尾巴的马、一辆缺一个轮子的汽车……
填图
与上边方法类似,只是把缺少的部分制成卡片,让孩子把它放到图形中的合适位置上。
拼图
把一个图形分成许多部分,分别制成卡片。让孩子把分开的各张卡片拼在一起,恢复原先图形。
积木拼图
成人用积木摆出一个图形,让孩子用另一副积木把它照样拼出来。
找错误
给孩子看一张有明显错误的图片,让他指出错在哪儿。
例一:让孩子指出下列图中的不合理处。
例二:这是狮子在吃早餐,但图画的顺序错了。让孩子指出正确顺序。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孩子特别喜欢拆毁玩具。好端端的玩具到他们手里没几天,就可能被他们“大卸八块”。其实,这是他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正常表现。他们渴望了解事物的部分、事物的结构和组合。他们很想知道是哪些小部件合在一起,形成了好玩的玩具;它们之间是如何协作的,才有了一定的功能。这是他们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的结果。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在拆毁玩具时,我们不要过分斥责他们,而应当合理引导他们。比如,向他们介绍玩具的结构让他们观察玩具的各部分形状、各部分的连结,给他们提供可以组合和拆卸的玩具等等。
还应当提醒家长和教师的是,儿童时期毕竟还处在发展时期,不能对儿童的思维发展有过高的要求,不能希望儿童对任何事物都能做出本质的分析与综合。不能强迫儿童的发展,而是要为儿童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让儿童在积极、愉快的游戏和学习中发展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只有适应他们的思维发展规律进行培养,我们才能有效地培养出高智商的儿童。
培养比较思维
对孩子比较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入手。在孩子一开始认识事物的时候,就应该不断引导他们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如:两匹马谁大谁小、两棵树哪个高哪个低、两本书哪本厚哪本薄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水平的提高,比较的内容可以日益增多,由对事物的单一特征的比较过渡到对多种特征的比较,由对外部明显特征的比较过渡到内部特征的比较,由对非本质特征的比较过渡到本质特征的比较。
单一特征比较
对同类事物的某一特征如大小、高低、粗细等进行比较。
可以把孩子带到树林里,一边游玩一边让孩子比较哪棵树最高、哪棵树最矮。
孩子在写写画画的时候,可以拿几支粗细不等的铅笔让孩子比较,哪支最粗、哪支最细。
可以把孩子带到动物园,让孩子一边欣赏动物,一边比较哪个动物最大、哪个动物最小。
异同比较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行比较,从而区分事物。这往往都是多种特征的比较。
可以把孩子带到金鱼缸边,让孩子一边欣赏金鱼,一边让孩子说出其中一只金鱼与其他金鱼有什么不同之处。
可以把孩子带到商店,让孩子找出同类而不同型号的商品相像的地方。
分类比较
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分类训练,可以锻炼儿童灵活、复杂的比较能力。
在一个袋子里装上4个球形的东西、4个扁圆的东西、4个立方块、4个圆柱形的东西,还装上4个小箱子。让孩子从袋子中取出这些物体,不同的东西放到不同的小箱子中,相同的东西放在同一箱子中。
给孩子一些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图片,让孩子认识。然后让孩子自己想出多种方法将图片分类。如:把4条腿与非4条腿动物分开,或把会飞与不会飞的动物分开,或把生活在陆地上的和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分开等等。
培养抽象概括思维
抽象概括是思维的中心内容,是思维的最高形式。要造就一位能力超常的儿童,就要特别注意培养儿童的抽象概括能力。
孩子的抽象概括能力最初从直接感知事物中而来,他们的抽象概括往往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水平很低,错误很多。这时期,对儿童的培养应该是尽量扩大他们的知识经验。让他们尽可能地多看、多听、多摸、多玩,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在这基础上,成人可指导他们多动脑筋,多思考,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这种指导在日常谈话中就可进行。比如,下面的父子对话:
父:鸡、鸭、牛、羊都是动物吗?
子:是,因为它们都会叫唤。
父:可蚯蚓不会叫唤,它也是动物啊。
子: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就是动物。
父:鱼不会走,会游;鸟不会爬,会飞。可它们都是动物。
子:那,能活动的就是动物。它们都会活动。
父:可汽车、火车、飞机都会动,它们是动物吗?
子:当然不是,他们自己不会动,得让人去开。自己会动的才是动物。
通过这段对话中我们看到,孩子对动物的抽象概括水平已有了提高,“自己会动”的特征比“会叫唤”更接近动物的本质特征。
孩子的知识经验丰富了,就可以进一步指导他们,让他们在不同的对象中寻找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特征往往包含着事物的本质特征。比如,通过对井水、河水、湖水、海水以及水蒸汽、雨、雪、冰、雹的认识,他们应抽象出“水”的特征;通过对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的认识,应能抽象出“运输工具”这一特征。这种指导同样可以用谈话的方式进行。例如,可以经常问孩子一些这样的问题:“能吃的东西都有什么?”“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哪些东西有同样的用途?”“哪些东西可浮在水面上牽”等等。许多智力游戏也能够起到同样的培养作用。比如,给孩子一些图片,图片内容分别是苹果、茄子、梨、土豆、香蕉、黄瓜,让孩子把它们分成水果和蔬菜两类;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问孩子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通过对共同特征的寻找,孩子的抽象概括水平又可以提高一步。但是,共同特点并不等于本质特征。有的孩子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以为猪都是黑的,于是把“黑色”抽象出来做为猪的本质特征。等他们见到白色的猪后,才发现自己错了,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抽象概括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基础的。要想把抽象概括水平再进行提高,就必须摆脱事物的具体形象的束缚。怎样才能摆脱这种束缚呢?这就需要形成概念,而概念通常由词来表示,所以,努力发展孩子的语言,使孩子掌握科学的概念,这是培育孩子抽象概括能力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扩大孩子的词汇量,让他们多说、多讲,尽量用准确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成人要注意观察孩子,当他们用词不当,或表达错误,或词语不够用时,要耐心告诉孩子应该怎样说,教给他们正确的知识、概念。在教学中,老师要把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深入、透彻地讲清楚,使孩子牢固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这样,孩子的语言发展起来了,他们的抽象概括水平也就会迅速发展和提高。
培养推断思维
孩子掌握了概念以后,判断和推理能力也就随之而发展起来。孩子以至小学孩子思维的形象性很大,他们的判断和推理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培养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他们减少错误,发展判断和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培养孩子的判断、推理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对概念的深入、灵活的掌握,因为概念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具体培养孩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方法有很多。
家长说出某种事物或人的特征,让孩子说出它的名称
例如:青青看见一个小朋友:青青笑,他也笑,青青哭,他也哭;青青举起左手,他同时举起右手;青青抬起右脚,他同时抬起左脚。这个小朋友是谁?(青青在镜子里的形象)
这也可以用猜谜语的形式来进行。成人在谜面中描述事物特征,让孩子判断谜底是什么。如:“一个住这边,一个住那边,从小到老不见面,说话声音都听见。”(耳朵)
给孩子看一些有错误(逻辑错误)的图片,让孩子指出错在哪儿
如:小朋友和老虎一起关在铁笼子里;小朋友在烈日下穿着雨衣、打着雨伞等。
几幅图片表示一个完整的故事
把图片顺序打乱,让孩子恢复原来顺序,并讲述故事内容。
找相关事物,使孩子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1.小熊请小羊、小猫、小狗、小兔和小鸡做客。它准备了肉骨头、萝卜、小虫、鱼和青草招待它们。你能帮助小熊把这些东西分给客人吗?
例2.在图中,让孩子指出和左边小图关系最密切的东西。
给孩子讲故事,中途停下,让孩子推测故事的结果
例1.妈妈买了很多香蕉,安安可高兴了。他刚拿起一根香蕉,就听见峰峰在楼下叫他去玩。安安一边剥香蕉皮一边跑下楼,把香蕉皮扔在了楼梯上。安安这样做,后来会怎样呢?
例2.今天是芳芳的生日,妈妈答应给她买一个布娃娃做生日礼物。可是,妈妈跑了许多商店都没有买到,妈妈已经非常累了,现在妈妈该怎么办?
看图回答问题
例1.让孩子看图,问每个图形中有几个小木块?是怎么知道的?
例2.按照每一行前面的顺序,在横线上填适当的数字或图形。
在对孩子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从事物的客观规律出发,冷静地、合理地进行判断和推理,不要从过少的事例或不典型的情境中仓促地做出错误的判断和推理,更不要从自己的情感和主观愿望出发进行判断和推理。
培养理解性思维
孩子的理解力是在教学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成人要教给孩子一种新知识,必须首先了解孩子已有的有关知识经验,然后有的放矢地把新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例如,要使孩子理解“台风”,就要从孩子所知道的“风”、“大风”说起;要使孩子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含义,就要从什么是矛和盾以及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说起。这样,通过教学,使孩子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切的到比较确切的、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近到远地逐步获得新知识,并从中锻炼和培养孩子的理解力。
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做游戏中,也可以有很多方法用以培养孩子的理解力。
给孩子一张或一套图片,让孩子讲述图片的内容,从而训练孩子理解事物间的联系和关系的能力
例1.让孩子说说看,左图中的小朋友被谁吵醒了。
例2.在下图中,依次说说:他为什么高兴?她为什么哭?她为什么着急?他们为什么拍手?
例3.给孩子几张图片:一张图上是一条河,另几张上分别是几个动物,如乌龟、猴子、猫、青蛙、公鸡、鹅、兔、鸭。问孩子:卡片上有什么动物?这些动物要过河,哪些动物能游过去?不会游泳的动物怎样才能过河?你能想出个帮助它们的好办法吗?
给孩子讲故事,讲完后让孩子说明这个故事的意义,以考查和训练孩子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例1.龟兔赛跑(大意):龟和兔比赛谁跑得快。一开始,兔子跑得很快,把乌龟落得很远,于是兔子就去睡觉了。等它醒来,乌龟已先到了终点。
例2.乌鸦喝水:乌鸦渴了,发现一只瓶里有水。可瓶里的水很少,瓶子又细又高,乌鸦喝不到水。乌鸦想了想,就到旁边衔来一些石头子儿扔到瓶里。水面高了,乌鸦就喝到了水。
给孩子讲述一些常见的成语、谚语等,让孩子理解它们的含义
例如,“一针见血”、“有头无尾”、“唇亡齿寒”、“小斧子也能砍倒大树”、“抱着干柴去救火”等等。
有意造成一些错误,让孩子指出错误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例如:
吃香蕉不剥皮;
想把牛奶从封着的瓶里倒出来;
想穿系着鞋带的鞋子;
穿没有解开扣子的衣服等等。
向孩子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例如:玻璃杯掉在地上会怎样?为什么拿鸡蛋时要小心?冰糕为什么会化成液体流在手上?炉火中不加煤会怎样?等等。
总之,培养孩子的理解力,最关键的是要调动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力求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同化新知识,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提高理解力水平。
培养分类思维
培养孩子分类能力的方法可介绍下面几种。
实物分类
例1.把下列物品混放在一起,让孩子进行各自归类:5个苹果、4个茄子、6个梨、7个土豆、3根香蕉、8根黄瓜。分好后,问孩子每种物品的名称是什么?数量有多少?再让孩子把它们分成“水果”和“蔬菜”两类。最后,让孩子用篮子把它们装起来,引导他们用“食品”这个词概括这些物品。
例2.给孩子出示如下物品:一张白纸、一瓶药片、一支铅笔、一块肥皂、一把牙刷、一把活动扳手、一把老虎钳、一块毛巾、一双筷子、一把汤匙、一支注射器、一个盘子、一瓶红药水、一个小碗、一支温度计、一块橡皮擦、一个酒杯、一支钢笔、一把螺丝刀、一管牙膏。
然后,让孩子说出每件物品的名称;
告诉孩子,这些物品可分成这样几类:学习用具、洗涤用具、医疗用品、工具、餐具(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不告诉他们,而让他们自己分);
让孩子对物品进行归类。
概念分类
给孩子一些代表概念的词,让孩子对它们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根据。这种方法可锻炼孩子不依赖物体具体形象的、比较间接、抽象的分类能力。比如,把上边所用的图片改成写有相应的词的卡片,按上边的方法就可进行。
例1.出示印有下列词语的卡片:金鱼、鲤鱼、苹果、碗、铅笔、眼镜,让孩子归类。
例2.出示印有下列词语的卡片:青蛙、刺猬、金鱼、小鸡、麻雀、啄木鸟、小树,然后问孩子:这里面有同样本领的动物是哪些?
例3.成人说出一个概念,让孩子从出示的词语卡片上找出同类的事物。如,成人说“沙发”(这是一种家具),出示卡片为:椅子、裤子、床、西瓜、铅笔、汽车。
例4.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卡片各4张,每种形状的卡片都有4种颜色,混放在一起,让孩子:
按颜色分类;
将形状相同的卡片排成一排,颜色相同的在同一列,如图的左边部分;
让孩子闭眼,拿走一张卡片,打乱其余卡片的顺序,让孩子指明少了哪张卡片(注意引导孩子重新排好顺序,如图右半部分,然后再回答)。
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人们常说的智慧,它是一种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创造性地解决各类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从小开始,因为少年儿童时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期。家长应因势利导,积极培养,丰富知识,发展智力。要发展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先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和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知识是思维的依据和源泉,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对事物的观察就越敏锐、深刻。因此,家长不能只满足孩子会认几个字、会做几道题,而要使孩子开阔视野,不断获取新知识。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书籍、参观游览、课外活动等多种渠道丰富孩子知识。有了知识还要注意发展孩子的智力。对于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家长应引导学生开拓思路,从不同角度想。诱导孩子勇于打破习惯性的思维程序,大胆设想,进行思维的合理跳跃。
通过创造性活动,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成功的创造需要创造态度、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这都离不开创造活动。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基础,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技现象,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如,探究玩具汽车手电筒、钢笔等的功能结构;拆装闹钟、电子表,了解它们不同结构及功能原理。还可以引导孩子创作玩具、科技制品,如利用火柴盒做玩具,利用易拉罐做天线或模型,等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而且还教会了孩子探索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培养思维方法
问题解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各种思维形式,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种思维活动,对新旧知识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和加工。可以说,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而问题解决又是思维的核心。因此,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就成了培养孩子的核心和关键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孩子高水平的问题解决能力呢?
完善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应包括这样几个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也叫发现问题,是认识客观事物中的矛盾,找出现实与需要之间的差距的过程。这是问题解决的基础。认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当然就不会去解决问题,也就无从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儿童的好奇心非常强,因此很喜欢提出问题,特别是学龄前后的儿童,由于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生活经验的增加,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索求未知世界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于是,他们就以提问的方式开始了他们求知的过程。儿童经常提出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现实生活中具有科学道理的问题。如:“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晚上太阳到哪去了?”“天大还是地大?”“天上的星星会不会掉到地上?”“船为什么会在水上走?”“火车和汽车谁跑得快?”等等。第二类是幼儿想像中的问题,而现实中确实有可能存在。如:“如果只有一个苹果,是给我吃,还是给妹妹吃?”“要是光有夏天,没有冬天,我们还能不能见到雪?”等等。第三类则是纯属儿童想像、现实中不会存在的问题。如,孩子问:“爸爸,您闭着眼睛能看见我吗?”“公鸡能下蛋吗?”等等。
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的成人对这一点重视不够,对孩子千奇百怪的提问感到厌烦、头疼,甚至斥责孩子“多嘴”。事实上,孩子提出问题正是他们动脑筋、想问题的结果,是他们智力发展正常而健康的标志。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人物,几乎在儿童时代都是爱提问题的孩子。爱迪生曾问妈妈:“母鸡用体温可以孵出小鸡,为什么我就不行呢?”哥白尼曾问爸爸:“我能看见月亮,月亮能看见我吗?”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并且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简明、生动的解答,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并调动他们进一步求知的愿望。
回答孩子的问题必须准确,不要随便、马虎,更不要用违反培育原则或封建迷信的内容来回答孩子。
尽可能采用启发的形式,引导孩子自己积极思考。如有可能,可以不必直接回答,而让他们自己通过思考找到答案。
对孩子还不可能理解的问题,要用安慰和鼓励的语言告诉孩子:“长大后你们就会懂得。”
成人不仅要鼓励孩子自己提出问题,而且还要随着他们的成长,由成人向他们提出问题。孩子自己的提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提出的问题散乱、无规律,对事物内部深层的矛盾认识不足,不能适应他们入学后大量知识增加的要求。这就需要成人尤其是教师在各种教学中,按照知识的深浅层次和规律性,向学生提出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知识,发展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向儿童提出问题,不仅要注意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思维发展水平以及各科知识本身的规律性(各种知识都有其各自的规律性,各科的教师应该努力掌握和利用,还特别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一定要能激发起儿童的求知欲。儿童入学后,知识增加很快。但是。如果不注意培养方式,有可能会导致儿童对教师的依赖性,使儿童的思维积极性降低。比如,很多儿童进入学校后,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都比入学前大为逊色。因此,提出的问题,应让儿童置于有趣味和好奇的情境中,引诱他们积极思考。例如,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用一条直线等分长方形,该怎么分?”如果老师直接问学生,学生很可能会茫然不知所措,像“通常”那样等待老师解答。如果换一种方式提出这个问题,结果会怎样呢?不妨给儿童讲一讲下面这个故事,来试试效果如何:
两个小朋友想使自已变得聪明起来,就去请教动脑筋爷爷。老爷爷笑着拿出一块长方形木板,说:“请它帮帮忙吧。这叫智慧板,以前它帮好多人聪明了起来。现在我问你们一个问题,怎么用一条直线把这个板分成相等的两半?想的办法越多越好。你们要是想出来了,我就把它送给你们。”两个小朋友就开始想了。他们想出办法了吗?你们试试能不能想出来?
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就是找到问题的条件、要求及其之间的联系的过程。这是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过程。分析过程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效率。分析问题透彻,对各种条件了解清晰,将有助于问题解决。如果分析过程不深入,或有错误,问题解决将会遇到困难甚至不能解决。例如,给小学生出这样一道题:一个圆,半径是2厘米,它的外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给一部分学生一个参考图形,给另一部分学生另一个参考图形。结果参考A图的学生很容易看到圆的半径与正方形的边长之间的关系,所以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而参考B图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分析过程,“看”到如A图的位置也有一条半径,这才会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这个分析过程,那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儿童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弄清题意,了解问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未知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在培养儿童过程中,一定要提醒他们,不要不加分析、想当然地解决问题,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分析问题。否则,问题就可能解决不了。比如,常常有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注意题目要求,匆匆作答,答完才发现是“所答非所问”。也有的学生分析过程的方向不正确,导致不能解决问题。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甲乙两城市相距100公里。一辆汽车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从甲城开向乙城,同时,另一辆汽车以40公里每小的速度从乙城开向甲城。汽车刚一开动时,一只鸟从甲城以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飞向乙城方向,它一遇到从乙城开出的汽车,就折回甲城方向,遇到从甲城开出的汽车就折回乙城方向,如此反复,直到两车相遇。问:从汽车开出到两车相遇,这只鸟共飞行了多长距离?”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学生在分析的时候,把鸟每次遇到汽车时所飞行的距离相加,加来加去,最后就没法解决了。其实,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分析过程是关键,应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方向进行分析:两辆汽车相遇所用的时间 牗1小时牘就是鸟飞行的时间,鸟飞行的速度是已知的:80公里/小时,因此,鸟飞行的距离应该是s=v· t=80公里/小时×1小时=80公里。如此分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据说,德国数学家高斯10岁时解决“1+2+3+……+98+99+100=?”这道题,他分析后发现这列数的两端相应位置上的两个数相加都是101,于是用101×50=5050的方式解出了这道题。高斯巧妙的计算,主要在于他有一个认真、细致的分析问题的过程。
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就是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的过程。一个问题的形成,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个问题的解决,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提出假设,就是对问题解决进行试探。如果假设合理,问题就可能解决。
人们提出假设时可以有两种策略。一种策略是算法策略。就是把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都找出来,逐一用来解决问题,直到找到合理的方法。在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的时候可采用这种策略。比如,司机找出汽车发生故障的原因,小学生解决“5+(?)=10”一类的问题,都可采用算法策略。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算法策略就难以应用了,用它解决问题就显得很繁琐。这个时候,人们常常运用另一种策略,即启发策略。启发策略就是根据我们的经验和习惯,运用演绎和归纳推理,按照严格的逻辑规则来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这种策略并不保证把问题解决好,但运用起来简便易行,解决问题很迅速。一般都是用这种策略来解决问题的。
从右侧开始:已知D=5,所以,T=0,同时进位;
第二列,2L+1=R或10+R,所以R是奇数。又D=5,所以R可能是l、3、7、9;
第三、第四列,没有可用的信息;
第五列,0+E=0,所以E是0或9;又知T=0,故E=9;
回到第三列,A+A=9,可知从右边进了一位,即2L+1=10+R;且2L+1=9或19,A=4或9;已知E=9,故A=4;
第六列,R=D+G+1,D=5,故R>6;又知R=1、3、7、9,E=9,故:R=7;G=1;
第三列:2L+1=10+R=17,故L=8;
还剩三个字母:O、N、B;三个数字:2、3、6.用尝试错误来解决得出:N=6,B=3,O=2.这样,这道题就完全解决了。
其实,提出假设的策略还有很多。我们应该使儿童尽可能地了解这些策略,并教育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根据情况合理地选择策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当然,由于儿童的思维水平还比较低,理解力还比较差,他们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意识还很模糊,对思维过程的调节和监控能力更差,所以,他们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也是很差的。因此,我们对他们的培养应该是耐心、细致和坚持不懈的。
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就是检查所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的过程。检验假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实践检验,即把假设用来解决问题,如果问题得到了解决,则说明假设是正确的,问题解决过程可以就此结束;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说明假设错误,需要重新提出假设,或从分析问题阶段甚至从提出问题阶段开始重新开始问题解决的过程。另一种检验假设的方法是思维检验,即通过大脑的智力活动,在头脑中推论假设的可行性。如下棋时,每走一步棋之前的思考,既是提出假设的过程,又是思维检验的过程。当然,思维检验只是检验的一个过程,它的正确与否,还要靠实践检验来做最后的证实。
以上是解决问题的四个阶段。实际上,人在真正解决问题时,这四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人一遇到问题,就开始了分析过程,并不断地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必要时还要回过头来重新考虑问题的条件,重新分析问题,调整解题的方向等,直到把问题解决。
调整儿童解决问题的动机
动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可这样来表示:动机太弱和太强都不利于解决问题。比如,当儿童不积极思考、贪玩、不学习,那学习成绩就很难提高;反过来,如果儿童的动机过强,回答问题或考试时过于紧张,那么,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做为家长和教师,应该把儿童的动机水平调整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上,既不要对儿童贪玩、不用功的情况漠然置之,又不要对儿童施加过于强大的压力,逼迫他去学习。
克服定势对解决问题的不良影响
定势是人解决问题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是由于用一贯的方法解决某一类问题而形成的一种习惯的思维倾向。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但往往说到定势的时候,一般都是谈它的消极作用,所以在这里也谈谈克服定势的不良影响的问题。
人们还常常用下面这个例子来证明定势的消极影响。图中有九个点,如何画4条相连的直线穿过这些点子?你是怎样画的?在知觉整体性影响下,我们很容易把 9个点看成一个正方形,结果在画直线时,不敢越出正方形之外。这个“正方形”就成了一个很形象的“定势”。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打破这个定势。
定势对解决问题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以卢钦斯的实验为例来说明。在实验中,告诉被试者有3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要求他用3个杯子(分别是A、B、C)量出一定量的水,
实验发现,当被试者依次做完1~5题时,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解题方法:D=B-A-2C。结果在做6题、7题时也用这一方法,而想不到用更简单的方法。
定势影响解决问题的例子还有很多。在知识经验的影响下,人们常常为自己设置了许多定势。在它们的影响下,思维受到束缚,显得刻板化。即使是科学家,也常常受到定势的影响。据说牛顿养了两只猫,一大一小;因为猫经常出入,需要他去开门关门,影响他的工作,他便决定在窗上开两个洞,一大一小;为什么开两个洞呢?因为他觉得应该是大猫钻大洞,小猫钻小洞。居里夫人在1931年用α粒子轰击金属铍,得到了一束高速粒子流。可是,在定势束缚下,她以为这是刚发现不久的r射线,没做深究。20天后,另一科学家查得威克也发现了这个粒子流,深入研究后发现这是中子。为此,查得威克获得了诺贝尔奖。
因此,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特别注意教导他们不要被定势所束缚。现在,许多智力游戏中常有一些所谓“急转弯”的题目,其实就是训练人们打破定势,灵活思维的。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供家长或教育者参考。
一辆公共汽车早晨8点从甲城开向乙城,1小时后,另一人骑车从乙城驶向甲城,中途二者相遇,问相遇时汽车与骑车人谁离甲城更远?
你能用4根火柴摆出一个“田”字吗?而且火柴不能折断。
请用两个盘子装起3个苹果,条件是:1个盘子只准装1个。怎么装才对呢?
培养儿童打破定势影响还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儿童的反向思维。人们解决问题时有一个一般的解题方向,即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走向目标状态。一遇到问题就这样思考,这其实就已经是一种定势了。如果反过来,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回溯到起始状态,就很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颖独特的方法。例如,爱迪生测灯泡的体积的时候,并没有像通常那样用尺子量,而是把灯泡浸入水中,量一量它排出的水的量。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我国流传的曹冲称象的方法,还有像司马光砸破水缸救人的故事、乌鸦喝水的故事等讲的都是摆脱常规的解题方法,而用反向思维获得的问题解决的效果。多给儿童讲述这类故事,同时启发儿童也进行这样的思考,这对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将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