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与太阳一起行走
15010100000053

第53章 耳畔一个秋

秋的晨幕在市声喧沸中打开,浅浅的池塘里斟满了一夜秋凉,她晃动着步子,渐渐地把池塘边的垂柳从墨绿咬成金黄,然后慢慢咽下,只留一根根骨骼在风中颤栗,路边的黄花醉得正好,秋水装着花的醉片,在静静流淌,随意飘摇,密密地针织着秋的心情,用细腻的情感来描摹一幅秋天的水墨画……

秋声悄悄挤进门的缝隙,浓浓的秋意已挤破屋子,秋天总是和风雨结伴同行,一场秋雨将它渲染得更加深邃,墨绿被秋雨不断地稀释着,一个久违的声音让心为之一动,好久没听到那些梦里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了,推门开窗,秋色,秋色迎面扑来,再也无法经受它的诱惑,索性信步向家附近的公园走去。

秋虫唧唧声中,野菊黄了,就这么一丛两丛,擦拭着我的眼睛;枫叶红了,就这样一处两处,再看那田荷叶,只剩下一旋儿叹息了。花开过,莲蓬采过,那些曾经遮天蔽日的青荷,也大都折戟沉沙,栽到泥水中了。只有几茎残荷在秋风中坚守,不胜褴褛。因为好久不来,荷老了,真的老了。突然心生后悔“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为什么不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时候,为什么不来?

走在透过云层霞光的林间曲径,如同独自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享受到了另外一番情趣。湿漉漉的石板路淋漓着的模样,黑黑的,被路边的草半掩着,显得很静谧。草籽上一穗一穗的水珠,细细密密的团结在那儿,它压弯了草秆,路边茅草伸出的苇子,被点点的雾花点缀着,像一苇狼尾显得很沉重。最可爱的是路边不知名的野花与狗尾巴草缠绵在一起,相互支撑,青青的绒绒的草籽上布满了小水珠,因着它们相互搀扶,才没有弯曲着低到地里去。秋的温度,就这样在一场秋雨里渐渐地降下去了。

树上的梧桐叶在空中打着旋儿,一片片忽悠悠地脱落,大树立刻显得轻松起来,虽然无风,仍然听得沙沙一片声响,仿佛春蚕吐丝般,忽然间发现一片显得与众不同的梧桐叶悄悄地落在我的肩上,它比一般的叶片儿小且绿些,细看分明是一片新叶,上面还带着几点晶亮的水珠,也许是夜间的那场秋雨留下的吧,兴许是她无法言传伤心的泪珠儿,这是绿叶对大树的情意,对大树的留恋,对生命的热爱,它在这一刻却心甘情愿地把一切献给了秋天,此时不得不感动于她的坦然和无悔。

我怜惜地捡起这片带泪的绿叶,总说一叶落知秋,虽知经过一夏的热烈、张扬,万物都需要休养,心情便也有了更多的平和,我默默将它攥在手里,一抬眼,太阳已透过云雾露出半个脸来,天空飘着的缕缕云丝,让思绪如没有牵挂的纸鸢飘飞起来,突然怀念起儿时乡村的炊烟,那青色的瓦片上漫上一层很淡的烟雾,老家屋后的银杏叶也许正两三片凋谢了,它轻轻地掉下来,悄无声息地躺进瓦沟里。

池塘边农人已开始采摘莲藕,人们从残荷的根部掘出一弧又一弧白藕,几个妇女忙着在塘边洗去周身的污泥,霎时,周身洁白,晶莹圆润的莲藕便呈现在眼前,我惊叹不已,那破败的残荷原来是最富有的哩。只为春华秋实,它抵死不渝,守候着的,便是它一生积聚起来的最珍贵的东西啊!

宋欧阳修《秋声赋》里这样描写道:“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欧阳修笔下的秋色,惨淡,烟菲云敛;秋容,清明,天高日晶;秋气,慄冽,砭人股骨;秋意,萧条,山川寂寥。也许是凡文人墨客们提到秋天,总把它与一切凋零萧杀联系起来,也就成了凄凉的象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因为它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然而它何尝不是预示着金色的丰收呢?其实我喜欢在这丰收的季节中徘徊,它使我能静下浮躁已久的心,去静静地欣赏秋天那美丽的胸怀……我贪婪地呼吸了几口诱人的空气,真有点“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感觉。

阵阵悦耳的乐声从远处飘来,只见一只雪白的鸽子落在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手上,老者腰间佩着一支长剑,长长的红缨子在阳光下显得特别耀眼,一群老年男女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声悠闲地舞动着手中的长剑,彩扇翩翩,笑语盈盈,我好想拿起画笔画下这瞬间美好,画下这幅人生之秋的风景画,谁说秋天只代表萧杀凋零,目下不正秋声盈耳,秋意无边?天蓦地高远。秋显得成熟而干练,她没有春的娇羞,也没有夏的火热,更没有冬的内敛,但她却有着春一样的可爱,夏一样的热情,冬一样的迷人。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一份从容,一份淡定,一份高洁,才有收获的喜悦,才使冬的孕育,春的萌发,夏的耕耘有了甜蜜的结果。

人生自有痴情处,此情不关风和月,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有人收获的无花果,有人收获的孽海花,有人收获的满仓黄金,时光如水,转眼即逝一个凝重的秋,秋给我们的人生注入了诸多情感色彩,何处焉有愁,耳畔一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