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巧办事妙
15010300000017

第17章 调节气氛的说话艺术

现代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人们往往通过聚会共享珍品美味,以消除陌生,传达美意,并建立友谊。同时,许许多多业务上的往来也离不开聚会这一交际形式。长期以来,人们也一直是乐此不疲。因此,各种名目的大宴小酌就出笼了,让人应接不暇、疲于应付。稍有不慎没有把握好聚会上的社交技巧,轻则闹个尴尬、不愉快,重则将会丧失一个朋友,甚至是因为丢失一个客户而使自己遭殃。

如果你在聚会中能够与他人愉快的畅谈,用幽默诙谐的言语不断带给他人快乐,用恰到好处的辞令来烘托聚会的气氛,相信你必然会吸引他人的目光,成为聚会中的焦点,从而让每个人都喜欢你,得到众人的追捧和倚重,挖掘出更广阔的人际关系。

在社交聚会中,聚会场所的气氛是很关键的,人们常常希望聚会保持令人愉悦的场面,而这其中,善于制造欢乐气氛的人则更受欢迎。如果你能掌握调节气氛的说话艺术,必然可以在聚会中成为活跃人物,并能以得体的说话方法来广交天下朋友,为你的生活和工作铺就坚实基础。以下是几种能够调节聚会气氛的说话方法,若能够适时运用,定可以让你成为聚会焦点。

适当运用夸张赞美

在聚会中,老朋友、新同事见面后,不免介绍寒喧一番,这是个极好的活跃气氛的机会。这时如果你能够发挥智慧,发表一番“外交辞令”,把每个人的才能、成就、天赋、地位、特长等作一种夸张式的炫耀与渲染,可以让朋友们感到自己深深地为你所了解、所倾慕。

比如可以像电影中演的那样说:“这位就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人称‘北大才子’的某某。”或者说:“我对你的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这种把人抬得极高,充满戏谑但没有虚伪、奉承之感的夸张赞美,往往可以使整个聚会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独乐不如众乐

最成功的社交聚会本就应该是众人畅所欲言,各自表现其最佳的才能,做出最精彩的展现。社交聚会,最忌讳的就是一人唱独角戏,大家当听众。要想达到独乐不如众乐的目的,就必须寻找能引起大家最广泛共鸣的谈话内容,众人有共同的感受,彼此间才可各抒己见,气氛才会热烈。若你是社交聚会的主持人,一定要把活动的内容同参加者的好恶、最关心的话题、最擅长的拿手好戏等因素联系起来,尽可能地调动大家的谈话热情,以免出现冷场。

幽默缓解氛围

其实在社交场合中,很多聚会都需要庄重,但是如果自始至终保持庄重气氛,整体氛围就会显得紧张。在太过压抑紧张的氛围中,适当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不但可以缓解气氛,同样可以表达较重要的内容。当年毛泽东在接见国民党谈判代表刘斐先生时说:“你是湖南人吧!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番话顿使刘斐先生的紧张情绪剃减了大半,打消了拘束感,紧张的会谈气氛也因此缓和了下来。

用玩笑制造快乐

在聚会场合,适当善意地、有分寸地取笑、调侃朋友或自己并不是坏事,因为双方能够自由自在地嬉戏,远离习惯和规则的界限,享受不受束缚的自由和身心的轻松。比如你可以说:“小刘啊,没想到新婚后你的魅力是越来越大啊,连身为女人的我看到你都想好好宠你呢!”

自问自答,荒谬中尽显灵动

在聚会时,总是一本正经会给人古板、单调、乏味的感觉。如果能在交谈中,不时穿插一些朋友们意想不到的、貌似荒谬而实则极有意义的问题,是很好的一种活跃气氛的方法。学会提出引人发笑的荒谬问题并能巧妙应答,有助于良好社交气氛的形成。

故作滑稽增笑颜

你可以偶尔故作滑稽,或搞出一副大大咧咧、衣冠不整的模样,或故意制造一些小漏洞,这些方法也可以活跃气氛。只是这种方法用在轻松的聚会场合较好,切不可用在严肃的聚会场合。

自嘲活跃气氛

自我贬低、自我解嘲这种方法在活跃气氛时是最高明的。往往是老练而自信的人才会采取这种方式,众人将在哄笑声中重新把你抬得很高。

几乎每个人都有参与亲友、同学、同事等聚会的时候,人人都想在这个时候展现一下自己,使自己成为聚会上的活跃人物。其实这个时候只要你能将平时遇到的一些好玩的小游戏或者笑话故事串联一下,让大家都有机会加入,气氛就能活跃起来,你也很有可能因此而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