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冲浪者
15011600000010

第10章 扫帚不到

旧时民间风俗,每到腊月二十三送灶日前后,家家都要彻底地搞一次卫生。这还有个很斯文的说法,叫作“扫尘”。也是将灰尘扫掉,干干净净过个年的意思。然后,就该贴对联,放鞭炮,吃年夜饭了。一年到头,只是到了送旧迎新的时候,才想起来扫除灰尘,中国人对于卫生方面的不那么苛求,由此可见。若按照皇历或者通书上有数的“宜沐浴”、“宜理发”的日子去实行。恐怕每个人身上就要发出不洁气味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我们过去很穷,现在还不十分富裕呢?

所以,古人云:“富而好礼”,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物质条件以后,才能够“衣食足,知荣辱”,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如今,随着中国人的日益接近和超过小康,那些好洁的外国游客,对我们的卫生状况,不也是摇头者日少,点头者日多嘛!

但是,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的中国人,讲卫生方面虽然落后于世界,可我们在追求精神的清洁方面,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足以向全世界自豪的,惟有我们的孔夫子,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严格要求。中国文化拥有五千年的辉煌,就是这样不断完善的结果。试想,每天三次清扫自己言行中的不妥之处,还有什么不能达到真善美的境界呢?当然,普通人也许达不到他老人家的水平,那么,至少每日一次,或每周一次,至不济每月一次,总还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能有这种扫尘以后的精神觉醒,我敢保证,就不会有人只顾自己埋头点那几万元钞票,而置剧场里数千观众于不顾。也不会有人随便白拿国家商店十几万元的珠宝,脸不红,心不跳,扬长而去。这些毫无疑义的富姐,为什么做不到“富而好礼”呢?很简单,就是一年到头,连最起码的自省其身也做不到的结果了。虽然外表涂抹很多的脂粉,但也难掩精神上堆积如山的尘土,自然表现出“为富不仁”的品质了。于是,舆论哗然,自己不扫别人扫,扫干净后好过年了。这使我想起毛主席说过的,“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这句话,真是越琢磨越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