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期接受过良好胎教的胎宝宝已经做好了学习更多知识的准备。在胎宝宝出生之后,妈妈在照顾好宝宝的同时,不要忘记用自己充满爱的声音不断重复着以前胎教的内容。
在孕期你对胎宝宝讲述的一切,都已经在他大脑中的某个地方留下印记。妈妈一定要抓住这段黄金时间,再次巩固胎教的效果。
在宝宝出生后,妈妈第一次教他数数的时候,如果把曾经用过的胎教物品,再次重复给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学过的东西,宝宝可能会做出令妈妈吃惊的反应。
因此,在宝宝出生以后,仍然要坚持对他讲话,给他念幼儿画册,教他数数字……在别的妈妈看来,对连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的新生儿讲话也许是件很可笑的事情,但是你要对自己的做法丝毫不感到怀疑,以下是节选自一个日本妈妈的叙述,读完之后你会相信胎教可以创造奇迹。
当时,苏珊出生只有两星期,一天的大半时间都在睡眠中。然而有一天,她突然说话了,发音虽说不像大人那样清晰,但却是能让人听得出来的声音。她最初说的是“奶”(奶,日语读作“オッパイ”,苏珊最初发音时读作“オツパ”)。这是我在她出生前常对她讲的词。在接近分娩的日子里,乳房常会胀得流出乳汁来,每次我都一边擦拭渗出的乳汁,一边用日语对她讲:“奶,这是喂你的奶,你可以出来了,一切都为你准备好了。”在她出生以后每次喂奶时,我也都是对她说:“苏珊,吃奶了。”所以对苏珊来说,这可能是最使她感到亲切的词语。除了“奶”之外,这一时期她还会说“妈妈”“干净”这几个词。
“干净”日语读作“キしイ”,这个词还有漂亮的意思。苏珊初时读作“キリ”。每当我打扫完卫生或是摆上花以后,就对腹中的苏珊讲这个词,在她出生以后,每次给她洗澡时也用这个词。至于“妈妈”,苏珊可是完全读准了它的日语发音——“ママ”。
其实,我们的另外三个女儿,斯蒂茜(二女儿),斯蒂芬妮(三女儿)和吉安娜(小女儿),也都是在出生后两至三个星期开始讲话的,并很快就会使用奶嘴和拿哗啷棒儿玩。我总记得孩子们在出生后的一周左右,每当我让她们握住哗啷棒儿并把手轻轻摇动发出声响时,她们总是显得特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