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和闲适是大多数人都能达到的状态,只要他们想方设法努力去获得并拥有它们。那些拥有丰厚的薪水收入的人们也许会成为资本家,在社会进步和幸福的果实中享有自己的正当份额。但是,只有付出劳动、精力、诚实和勤俭,他们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或他们那个阶级的处境。
目前的社会与其说是在遭受着缺乏钱的痛苦,不如说是在遭受着大肆挥霍浪费钱的痛苦。赚钱比懂得如何花钱要轻松容易得多。并非是一个人所赚的钱构成了他的财富,而是他的花钱和存钱的方式造就了他的财富。
当一个人通过劳动获得了超出他个人和家庭所需开支的收入之后,那么他就能慢慢地积攒下一小笔钱财了,毫无疑问,他从此就拥有了在社会上健康生活的基础了。这点积攒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它们足以使他获得独立。
令人困惑不解的是为什么今日那些高收入的工薪阶层竟然没法积攒一个子儿。这实际上是自我克制和个人节俭的问题。确实,当今那些主要的实业界领袖都是由直接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所组成。正是经验和技能的积累把工人和非工人区别开来,而这又取决于工人自己是愿意节约资金还是浪费资金。如果他节约资金,他将发现他会有足够的机会把它用于从事有利可图和有用的事情。
节省时间也就等于是节省金钱。富兰克林说过:“时间就是金钱。”如果某人希望赚钱,那么就得正确地使用时间。而时间也可以用于做许多美好而高贵的事情。它可以用来学习、研究、从事文艺创作和科学探索活动。时间可以有计划地节省。
计划是为实现某种目的所作的安排,以便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不至于浪费时间。任何一个经商的人都必须是有计划的和井井有条的才行。同理,每个家庭主妇也该如此。每件东西都应有它所属的地方,每个地方也都应该有它所属的东西。任何事情都有属于它的时间,而任何事情都必须及时完成才行。
没有必要再向人们重复宣扬节俭是有用的道理了。没有人能否认节俭是可以操作练习的。我们看到过这方面的许多例子。只要是许多人已经做过的事情,那么其他人也可以做。而且,节俭不是一种使人痛苦的美德。相反,它能使我们免遭许多蔑视和侮辱。它要求我们克制自己,但也不要放弃正当的享受。它会带来许多诚实的乐趣,而这些乐趣是奢侈浪费从我们身上夺走的。
节俭并不需要很高的勇气才能做到,也不需要很高的智力或任何超人类的德行才能做到。它只需要某些常识和抵制自私享乐的力量就行。
实际上,节俭只不过是日常工作行为中的普通意识而已。它不需要强烈的决心,它只需要一点点有耐心的自我克制。只要马上行动就立即能见效!对节俭的习惯越是持之以恒,那么节俭就越容易,这种行为也就会更快地给自我克制带来巨大的补偿和报酬。
问题也许可以这样提出:当一个需要把他收入的每分钱都用来养家糊口的时候,对于这样一个收入微薄的人来说,他还能节省开支把它存放在储蓄所吗?但是,这样的事实就是存在,而且这种事情就发生在许多勤奋和节制的人身上。他们确实能克制自己,把自己的业余收入存放到储蓄所里,而其他形式的储蓄也为穷人提供了积攒途径。如果某些人能做到这点,那么在相似条件下,所有的人也能做到这点,根本就不会剥夺他们本来就应该享受的快乐和幸福。
对那些收入丰厚的人来说,把所有收入都花在自己一人身上,这种做法是多么自私啊!即使他有个家,若他把自己每周的收入花在养家糊口上而不节省一点钱的话,也是不十足的不顾未来的行为。
当我们听说一个收入颇丰的人死后没有留下任何东西的时候——他只留下他的妻子和一个赤贫的家——让他们听从命运的摆布——是生是死听天由命时——我们不得不认为这是天底下最自私而毫不节俭的行为。
尽管相对来说,这种事例比较少。也许有人会主张捐款。但捐款也许能解决某些问题——也许根本没有。最后,这种不幸的烂摊子家庭会陷入贫穷和赤贫的境地。
然而,从很大程度上讲,节俭行为就能够避免这种结果。减少任何一次感享受和快乐遥——如少喝杯啤酒或少抽一支雪茄——就能使一个人在岁月的过程中为其他人节省下来一些东西,而不是用于浪费在自己身上。
事实上,对于那些最穷苦的人来说,正是平日里的精打细算,无论这种为行多么地微不足道,为以后他和他的家庭遭受疾病或绝望无助时提供了应急手段,而这种不幸的情形往往是在他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光临他们。
相对来讲,能成为富翁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但绝大数人都拥有成为富翁的能力,即勤奋、节俭、充分满足个人所需的能力。他们可拥有充足的储蓄以应付当他们年老时面临的匾乏和贫困。
然而,在从事节俭的过程中,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意志力。一个人也许会不知疲倦地辛勤工作,但他们仍然没法避免大手大脚地花钱,过着高消费的生活。
钱大多数人宁愿享受快乐而不愿实行自我克制。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收入全部花掉,不剩一个子儿。不只是普通劳动人民中有挥霍浪费的人,我们也听说过有些人把多年辛勤工作的收入在一年就挥霍精光的故事。当这种人突然离开人世后,没有给他们的孩子留下一个子儿。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事例。在他们死的时候,连他们曾得以枉身的房子这点家产也都早就属于别人了,因为不得不把房卖掉以便用来支付他的丧葬费和偿还他生前由于毫无节制的挥霍所背负的沉重债务。
金钱代表了许多毫价值或者说毫无实际用作法的目的;但金钱也代表了某些极为仍贵的东西,那就是自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具有传大的道德重要性。
作为自立的一种保障,节俭这种最朴素和平民化的品质能立刻就升华为最值得称道搞贵美德之一。“不要轻率地对待金钱,”巴威尔说,“因为金钱反映出人的品格。”
人类的某些最好品质就取决于是否能正确地使用金钱——比如慷慨大方。仁慈、公正、诚实和高瞻远瞩。人类的许多恶劣品质也起源于对金钱的滥用——比如贪婪、吝啬、大义、挥霍浪费和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短视行为。
没有任何一个赚多少就花掉多少的阶级干成过什么大事。那些赚多少就花掉多少的人们永远把自己悬挂在赤贫的边缘线上。这样的人们必定是软弱无力的——受时间和环境所奴役。他们使自己总是处于贫困状态。他丧失了对别人的尊重,也丧失了自尊。这种人是不可能获得自由和自立的。挥霍而不节俭足以夺走一个人所有的坚毅精神和美德。
但是,如果一个人节省一点东西,无论节省的东西多么小,那么他的地位就会立刻改观。他积攒下来的少量资金将总是成为他力量的源泉。他不再是时间和命运的戏谑对象。从此。他能够抬头挺胸地面对这个世界了。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成了自己的主人。他能支配自己的命运了。他既不会被收买也不会出卖自己。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能够充满希望地过上舒适和幸福的晚年生活。
当人们变得明智和善于思考以后,他们就会变得深谋远虑和朴素节俭。一个毫无头脑的人,就像一个野人一样,把他的收入都花光。根本不为未来作打算,不会考虑到艰难时日的需要或考虑那些得依靠他的帮助的人们的呼吁。而一个明智的人则会为未来作打算;他在自己处于好运气的时候就会为将来可能隆临到自己的家庭和自己身上的不幸日子作些准备,并且也认真地为那些与他邻近和亲近的人们作些打算。
对于一个结婚的人来说,他得承担多么重要的责任啊!并不是很多人都认真地考虑过种责任。也许这种责任早就由上帝非常明智的安排好了。因为当一个人回避婚姻生活及其责任时,上述众多严肃的思考都会不存在。而一旦结婚,一个男人就必须事先作好心理准备,只要在他的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他就绝不应当允许匮乏光顾他的家庭生活,即使他从人生舞台和劳动中退出以后,他的孩子也不应该成为社会的负担。
为此而进行勤俭节约一项很重要的责任。没有节俭,任何人都不可能是正直的——人就不可能诚实。没有远见、不替未来着想对妇女和孩子来说是残忍的,而这种残忍又是源于无知。一个做父亲的人把自己多余的一点钱财花在呼买醉上,没有任何多余的积蓄,当他死后,留给社会一个赤贫的家庭。还有哪一种残忍能超过这种残忍的?
然而,这种只顾及时行乐而不顾后果的生活模式在每个阶级中都存在相当大的市场。中上阶级同下层阶级一样,都对此感到内疚,因为他们的生活超出了他们的财力。他们过着挥霍浪费的生活,极尽炫耀、轻浮、享乐之能事。他们拼命地想致富,这样他们也许就获得了花费所需的财力——喝高档酒和吃美味佳肴。
多人在赚钱方面都极为勤劳,但不知道如何节省赚来的钱,或如何开销赚来的钱。他们有足够的技能和勤奋去做好前者,但却缺乏必要的智慧去做后者。
及时行乐的冲动俘虏我们,而我在没有思考它的后果之前就向我们的冲动缴械投降了。当然,这也许是健忘造成的后果,人们可以通过坚强的意志力来控制这种现象的发生,或者通过有力的手段来避免这种偶然开支。
节俭习惯的产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为了改善社会的境况、改善那些有求于我们的社会境况以及改善那些有求于我们的人的社会处境。
节省每一项不必要的开销,避免任何侈奢浪费的生活方式。一项购买交易如果是多余的话,无论其价格多么低,它也是昂贵的。细微的开支汇聚起来可能是一笔巨大的花费!
动不动就购买一些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养成在其他方面也出于阔绰的坏习惯。
西塞罗说过:“不要养成狂热的购物癖,这样你就会从中享受一种无形的收益。”许多人被那种购买便宜货的习惯冲昏了头脑。“这真是便宜得出奇的东西:让我们买下它。”“你买它有什么用吗?”“不,目前还派不上用场;但它一定会在将来;某个时候派上用场的。”
时尚也为这种购物习惯添油加醋。某些人买古旧的陶瓷器皿——几乎都用来装饰陶瓷商店。其他人则买些古旧的字画——古旧家具——陈年老酒—都是些便宜货!只要这些买卖不是以损害鉴赏家的债权人的利益而进行的,那么买这些旧东西就不会选成什么损害。贺拉斯·活波儿说过:“我希望在我身上别发生类似的售卖,因为我没有一英寸的房间或四分之一便士查供出售。”
在青年时期和中年时期,人们应当为安享舒适而幸福的老年时光积累一笔钱财。再也没有比看到一位老人的下述景象更令人悲伤和揪心的了:他早已度过了他收入丰百时期的大部分人生阶段,现在沦为靠向人乞讨面包度日,完全依靠他的邻居对他的慈悲或依靠陌生人给他的施舍。
这么一种悲惨的情形想必会唤起人们在早年生活中就下定决心努力工作并为将来竿储蓄,不但为他们自己也是为他们的家庭的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事实上,在年轻阶段人们就开始节俭储蓄。这样,当他们到老年的时候,只要他们的开销不超出其收入,他们晚年的生活将会应付自如。年轻人有着漫长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他楞以实行精打细算的原则;在他走向人生终点旅途中,他不会从这个世界带走什么。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形却并不是这样。现在的年轻人敢于消费、渴望消费、消费起来无拘无束,甚至比他那行将结束人生的父亲的消费更加慷慨大方、毫无顾忌。他在其父亲结束人生的地方开始了自己的漫长人生,他的花费远远大于父亲在自己的年龄阶段所花费的数额,这样,不久他就发现自己已债台高筑。为了满足他那不断涌现的需求,他求助于卑鄙的手段和非法收入。他想快速敛财;他进行投机,从事力所不能及的贸易,这样一来,他立刻遭受重创。由此,他获得了经验教训。然而这种后果并未使他必弦易辙,一心学好,这种人的行为仍然是劣迹斑斑。
苏格拉底建议那些有家室的为父者耐心地效仿他们节俭的邻居的所做所为——那些把自己的钱财用在最有益的刀口上的行为——以便从他们的榜样中获得教益。
勤俭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它可以通过活生生的事实最好地传授给你。曾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两个人每人每天赚3美元。从家庭生活和开销方面讲,他们俩的情况可谓极为相同。然而,其中一人说他没法节省,于就从不节省一个子儿;而另一个则说他能节省,于是定期把节省的钱存到储蓄所,最终,他成了有产者。
塞缪尔·约翰逊深深地懂得贫困带来的窘境。在一次签名过程中,他把自己的名字写成“绝食者”。他曾和他的朋友萨维奇走遍了整个街道,却因财力有限而找不到投宿的地方。约翰逊永远也不会忘记他在人生的早期生涯中所遭遇的贫困,他总是力劝他的朋友避免陷入贫困。像西塞罗一样,他断言财富或幸福的最佳源泉是节俭,他称勤俭为精明的女儿、克制的姊妹的自由的母亲。
“贫穷,”他说,“不仅剥夺一个人乐善好施的权利,而且在他面对本可以通过各种德行来避免的肉体和精神的邪恶的诱惑时,变得无力抵抗。不要轻易向任何人借债下定决心摆脱贫困。无论你拥有什么,消费的时候都倾其所有。贫困是人类幸福的一大敌人。它毫无疑问地破坏自由,并且,它使一些美德难以实现,使另一些美德成为空谈。节俭不仅是老年后行之有效安逸的基础,而且是一切善行的基础。一个本身都需要帮助的人是绝不可能帮助别人的。我们必须先自足然后才能施予。”
当节俭被视为是一件必须付诸行动的事情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它是一种负担了。那些从未奉行过节俭的人,有朝一日他会惊讶地发现,每周节省几美元竟然使自己实实在在地获得了道德品质的升华,心灵素养的提高以及个人的独立。
伴随着每一项节俭的努力而来的是每一种尊严。这种行为给人益处多多。它表现为自我克制、增强品格的力量。它会产生一种自我管理良好的心灵。它培养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成为显著的性格。它使美德成为控制自我放纵的主人。在所有这一切当中,首要的是它能使人获得安逸闲适的心态,驱散各种强加于我们身上的烦恼,忧愁和痛苦。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没法做到这点。”但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某些事情的。“没法做”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走向堕落的征兆。事实上,没有任何谎言比“不能”更可笑的了。
一个雇主建议他的一个工人“为将来可能面临的艰难时日积攒点东西”。不久,雇主向他的雇员积蓄多少东西了。“老实讲,什么也没有,”雇员回答道,“我按你的建议去做,但昨天下了场很凶狠的雨,一切都冲走了——我酗酒去了!”
一个人在不依靠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就应当支撑他自己和他的家庭生活,这本来就是一个人自尊的起码体现。任何一个名副其实的自立者都应当自尊。他是他自己那细小世界的中心。他的爱人、爱好、阅历、希望和担忧——这些对人来讲可说是微乎其微的东西,对他个人来讲多么地重要啊!它们影响着他的幸福、他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作为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因此,他不能仅仅是关注或完全只关注与个人有关的事情。
一个人若想行事公正,他就不仅应当为自己好好打算,也应当顾及到对别人的责任。他不应当把人生的目标定得太低,头老是往下看,而应当把人看作是造物主创造的“仅仅是略为低于天使的动物”。他应当想想更高的人生目的——想想他也拥有其中一部分的永恒利益——想想大自然和天意的伟大计划——想想造物主赋予他的才智——想想造物主赋予他的爱的力量——想想大自然为他提供的大地之家;这样想想,他就不会偏狭地仅仅只为他个人着想了。可怜的人啊,你是这两种永恒的核心,造物主早就把它们融合在一起了。
因此,让每个人都尊重他自己吧——尊重他的身体、他的心灵、他的品格。自尊缘于自爱,它激发人们走向进步的第一步。它激发人们勇敢地站立起来,仰视天空,发展自己的才智,改善自己的境遇。自尊是绝大多数美德——清白、贞洁、敬畏、诚实、节制——的基石。偏狭自私地只为自己着想就是自我沉沦——有时基至会堕落到臭名昭著的灾难的边缘。
每个人都可以帮助自己达到某种境界。我们并不是被扔到激流中任其沉浮的稻草;而是具有主宰行动自由的人,有逆流而上并勇立潮头的能力,能够为自己事先选定一条方向和道路。我们可以相互提升彼此的道德水平。我们应该珍惜纯洁的思想。我们应该乐善好施,我们可以生活得庄重而节俭。我们能够为不幸的日子事先作好准备。我们可以阅读好书,聆听明智的教诲接受大地上最圣洁影响的熏陶。我们可以高瞻远瞩,树立远大目标,为最高尚的目标而生活。
“爱自己和爱社会并不矛盾,而是相互统一的。”我们的一位诗人这样说过。改善提高自己的人同时也就是在改善提高世界。他就在给芸芸众生增加一位更加正直的人。而芸芸众生又是由每个人组成的,显而易见,如果每个人都改善和提高自己,其结果必将是整个社会也获得改善和提高了。
社会的进步是个人进步的结果。除非社会个体是纯洁高尚的,否则,整个社会就不可能纯洁高尚。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组成它的个体状况的复制品。所有这些话都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这些不言而喻的道理时常必要重复以加深人们对它的印象。
因此,在另一方面,一个已经改善和提高了自己的人又能很好地改善和提高那些与他交往的人们。他的力量开始增长,他的视野开始扩大。他对存在于别人身上的、需要救治缺陷就会看得更为清楚。在提高和改善他人方面他能提供更加积极主动的帮助。只要他自己已经尽了责任,那么,他就有更大的权力号召别人也履行同样的责任。
一个陷于自我放纵的泥潭中的人怎么可能成为社会进步的促进者呢?一个自身醉醺醺或肮脏的人怎么能教育别人去过克制和清白的生活呢?“医生,先治疗好你自己吧”就是一位邻居对医生的回答。
我们的讲话可以概括为这么几条主旨:在我们渴望社会的变革或进步发生之前,我们首先必须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我们必须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表现出真实才行。我们必须由自己的行为典范来教育自己。如果我们想改善别人,我们必须先改善自己。每个人都可以在他自身的行为中展示出这一效果。他可以从自尊开始做起。
人生的变幻无常是我们为未来的坏日子作准备的一个强大动机。这样做既是一个道德物和社会的义务,也是一个宗教的义务。
但如果任何一个人不是为他自己尽这项义务,而是刻意为他的家人尽这项义务,那么就毁弃了这一信仰,这比无神论者还糟糕。
人生的变幻无常这一道理的正确性可谓家喻户晓。即使一个最身强力壮和最健康的人也会被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或疾病给击倒。如果我们注意到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我们就不会认识不到人生的变幻无常就像残废的确定性一样。
我们常常听到一种哭叫声:“没有人会帮助我们吗?”这是一种垂头丧气、不可救药的哭喊。有时,它也是一种令人作呕的卑鄙自私的叫喊,特别是当这种叫喊声是来自那些通过自我克制、节制和勤俭本来可以轻易地自己帮助自己的人之时。
然而,很多人还未认识到美德、知识、自由和幸运都必须来源于他们自身。立法这一手段能为他们做的事情微乎其微:它不可能使他们就得节制、有才智和品行良好。大多数人基本不幸的根源可以说与国会通过的法律几乎不沾边。
挥霍浪费者嘲笑国会的立法。嗜酒如命者则对它满不在乎,断言宣称没有必要自我克制和作长远打算,把自己最终的悲惨结局归罪于别人。那些让“成千上万”的民众围着自己转的煽动家在这个问题上更是坏得完全离了谱。他们不是尽力去教育他们的大批听众去养成节俭、克制和自我修养的习惯,反而鼓励听众继续喊叫:“没有人会帮助我们吗?”
这种叫喊会使心灵变坏。帮助就存在于他们自己身上,他们天生就是用来帮助自己和提高自己的。他们必须自己拯救自己。那些最穷苦的人都做到这点,为什么其他人就做不到这点呢?勇敢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能征服一切,无坚不摧。
在表达前面那些观点时,我们也绝非是在提倡养成吝啬鬼、苦行僧的赤贫生活习惯;因为我们厌憎小气鬼、守财奴、悭吝鬼。我们所要表达的主旨无非是人们应该替环境污染 来作打算,做准备;他们应该在衣食丰足的美好时期里为将来有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的谁也无法避免的坏日子作些准备;他们应该为免于将来的赤贫匮乏而积攒储备一些东西,就像枯水期修好防洪堤一样,并坚信哪怕是点滴的积累都有可能在自己年老时能派上大用场,既维持老年生活,维护自尊,又有增进他们的个人舒适和社会的健康。
节俭绝不是与贪婪、高利贷、吝啬和自私同流合污的行为。实际上,它恰恰是这些性情的对立物。它意味着节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人格的独立。节俭要求金钱被灵敏用而不被滥用——它必须是通过诚实手段获取并精打细算地花费它。这样的节俭,并不是为了要将金钱藏入金库,也不是为了要有仆人服务;而是为了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不受别人的奴役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