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钱的秘密
15024700000058

第58章 创造机会更重要

创造机会又是怎么样的一种态度?简单来说,创造机会是有目的地、主动地去发掘或制造有利的环境,利用现有的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增加或制造利益。

呆等是消极的等待,徒然浪费生命;但积极的等待,却又不同。积极等待,是做了一切应做的事前准备功夫后,等待结果,静候成果的实现。这是说,在付出了必须付出的劳动(包括智力、体力)之后,在结果未明朗化之前,耐心地注视事态发展,在等待期间,内心盘算下一个步骤。若取得预期的成果,这是应得的收获;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紧,视这次经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宝贵的借鉴。

积极的等待强调“积极”二字,即是重视那些应做的工作,竭力把它们做好。消极等待是什么也不做,只等着吃免费午费。积极等待却是自己充当买手和厨师,由买菜到烹调,自己全力参与,制成美味小菜,然后等待筵席的开始。

等待时,既紧张,又轻松。预期的成果会否实现?期待的心理引起紧张感。另一方面,既已尽全力,再无遗憾,成败得失,反而变成次要,于是,内心坦然,因此感到轻松。

不过,偶然碰着也好,有计划地探索也好,发现、发明、组合只是创造活动的起点,创造者必须针对发现、发明或组合的产物,研究有没有创造价值的可能。如果该产物具有这样潜能,便需进行开发、生产、销售,为市场带来方便,为自己创造利益。这种发现、发明或组合,才算得上创造机会的一种方式。如果把发现、发明或组合的成果搁置,不管它能否创造价值,能否带来利益,这跟没有发明、没有发现、没有组合,在效果上,并无区别。创造机会并非为兴趣而创造,而是为了增加价值和利益而创造。

在致富过程中,时机的把握甚至完全可以决定你是否有所建树,抓住每一个致富的机会,哪怕那种机会只有万分之一。

20世纪的美国人也有一句俗谚:“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机会。”

不知怎么搞的,世界上各国人都喜爱在胸前别一枚徽章,这种癖好为27岁的里尔人马克·戴尔克鲁阿提供了生财的机会。

一年以来,原来对于小玩艺生意一窍不通的马克在法国卖出了1000万枚各式徽章。他的公司是1991年5月在里尔市组建的。现已成为有11名雇员的欣欣向荣的企业。

在起步之际,马克手里只有一张王牌:他是个从不泄气的人。他回顾道:“1991年2月,我正式失业,四处寻找工作,在一次专业性的展销会上,我遇上了一家大徽章公司的代表。向他们提出愿意当他们的地区代理,得到的回答是一阵嘲笑。”

马克一点儿也没有丧气,他决定单枪匹马闯一闯。为了物色索价低廉的外国制造商,他给六七家驻法国的大使馆写信探询。他这个主意还真不错,中国大使馆给他回了信,然而,给他提供的竞是一份台湾的徽章制造商的名单。这是件令人感到奇怪的事。正在失业的马克当然顾不得去探索其中的奥妙了,他赶紧向这些厂家发了一份文传,向他们索要样品和价目。马克说:“所有的厂家都作出了回应,我挑了报价最贵的那一家,因为相信它的质量应是最好的。”下一步便是招揽顾客。这也不难,在地区的报纸上登一条小广告就行了。一间仅14平方米的小房便成了他们的办事处。马克向企业发出的招揽生意的建议书说:“企业可以向他订做广告性的徽章,保证价格低廉。”“一年之内,我招来了近千家客户,从街角的锁店到柯达一类的大公司都来订购,博览会和地区性俱乐部也喜欢用徽章作为标志。客户在我的办公室门口前排起了队。他只要把客户的名称和图案字体航寄或文化航寄或文传给台湾的厂家,厂家就代为设计生产了。一枚徽章的成本寥寥,便宜的0.8法郎,贵的也不过3法郎”现在马克的公司搬进了里尔市市中心宽敞舒适的办公楼。马克心里明白:徽章热已近尾声,转产势在必行。他的公司今后将从事设计和生产广告性工艺品。马克说:“我的台湾合作者给我寄来了成堆的极有趣的小玩物,我向顾客推荐,可以说一拍即合。”

徽章王子有勤俭创业的精神。他每月只给自己1万法郎(一般水平)的工资。根据法国的规章制度,新成立的公司在最初几年内所赢得的利润是不上税的。马克的公司赚了多少钱呢?他自己说:“赚了两三块板,对不起,我是说赚了二三百万法郎。”

“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是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机会”,这是美国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上的口头禅。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30年代初,美国经济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金可以买到100双袜子了。

那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才!

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工厂抛售的货物,并租了一个很大的货柜来贮货。

他妻子劝说他,不要把这些别人廉价抛售的东西购入,因为他们历年积蓄下来的钱数量有限,而且是准备用作子女教养费的。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便不堪设想。

对于妻子忧心忡忡的劝告,甘布士笑过后又安慰她道:“3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

甘布士的话似乎兑现不了。

过了10多天后,那些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上的物价。

太太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但维尔地方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业。

这时,但维尔地方因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大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钱,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不断。

在他决定抛售货物时,他妻子又劝告他暂时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一天飞涨。

他平静地说:“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存货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他的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

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业务也十分发达。

如今,甘布士已是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了,他在一封给青年人的公开信中诚恳地说道:“亲爱的朋友,我认为你们应该重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它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傻子行径,比买奖券的希望还渺茫。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开奖券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由你主观努力;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是靠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完成。”

不过同时你们也得注意,要想把握这万分之一的机会,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

目光长远。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看见树叶,就忽略了整片森林。

必须锲而不舍。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信心是无济于事的。

假如这些条件你都具备了,那么有一天你将成为百万富翁,只要你去付诸行动。要在商业活动中有所作为,仅靠一味的盲目蛮干是收效甚微的。投机,看准机会并把握它,将它变成现实的财富,才是成功企业家明智选择。

有个住在柏林的犹太人,时常梦见在一个碾米厂的地下,埋藏了许多等待他去挖掘的宝物。终于有一天他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而决定次日一早便去挖掘宝物。

第二天早晨天未破晓时,他就已经起床准备好了,到了碾米厂之后,他便仔仔细细、小心翼翼地挖了起来,可是几乎挖遍了碾米厂,却仍然没有掘出任何值钱的东西。碾米厂的厂主闻声而至,问他为什么在此地挖掘,当厂主听完这个说明缘由后,突然高声大叫:“太奇妙了,我也经常梦见一位住在柏林的人,而他的院子里也埋着许多宝贝。”

厂主不但这么说,甚至还指出梦中那个人的名字,说来也真凑巧,这正是那个犹太人自己的名字啊!

于是犹太人立刻马不停蹄地回到自己的家里,而且赶忙挖掘院子,没想到他真的挖出许多宝物来了。

你知道了吧!有时,人们特别喜欢跑到外面去奇宝藏,而不知道自己的院子里也埋藏了许多宝物,厂我们没有去挖掘而已!

请勿忘记自己身边的宝物,别忽略身边的机会。

只要细心观察,肯花时间去思考,调查研究,不难发现,你身边也潜伏着许多机会。

“卡耐基懂得怎样赚钱,他太太懂得怎样花钱”。由这句评语里,你可以体会到安德鲁·卡耐基的一生是何等多彩多姿。

卡耐基的故乡是苏格兰的东费姆林镇,他父亲因穷得不能混了,才举家迁到美国,定居在匹兹堡。可是,到美国后的生活不但未见改善,而且几乎到了断炊的地步。幸亏他母亲懂得一点做生意的门径,开了一家小型皮鞋店,才维持住一家大小的温饱。

直到17岁,卡耐基一直过着穷困生活,所以书也没有读几年,他认为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

很多人都说,如果没有史谷特的赏识,卡耐基不能由一个送电报的孩子,在七年之内爬上铁路高级职的位子。这一论断,连他自己也不否认,但他为了报史谷特的提携之情,在工作上所付出去的心血,却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卡耐基在建厂制造卧车之后,全神贯注于铁路事业的发展,那时,他还在史谷特手下做事,有一天,史谷特把他叫到办公室,很高兴地告诉他:“安德鲁,恭喜你!”

卡耐基愣愣地问:“什么事?”

“我已经跟董事会说好了。”史谷特说,“升你做副总经理,当我的副手。”

“我怕自己能力不够,担负不了这一重大工作。”卡耐基找到一个借口,想把这件事挡过去。

“正因为你的工作能力太强了,我才选中你。”史谷特带点得意的口吻说,“安德鲁,也许你自己不知道你有多大能力,但我知道。等我退休之后,我相信,总经理的职位非你莫属。”

“谢谢你。”卡耐基由衷地说。“可是,我仍然有点不明白,我们这个铁路线上,已有两位副总经理了,为什么要再加一位?”

“难怪你这样问。”史谷特神秘地笑着说。“我们的董事会决议,马上要建一条新铁路线,与德州石油中心区连贯起来。”

“噢!”卡耐基以恍然大悟的表情说,“原来我们要建筑新的铁路,什么时候动工。”

“当然还要一段时日。”史谷特沉思着说,“我怕一旦开工之后,材料供应不足,停停做做,要多花很多钱。其中我最担心的就是铁轨,以现在的情形,生产厂商只供应我们一家也许可以,可是,据我所知,已有好几个地方要增建新铁路线,需要的数量一定很多,这真是个严重的问题。”

“不必再考虑了。”史谷特说,“这是个远景美丽的事业,安德鲁,请你相信我,以你的才能,你在铁路界的成就将来必定胜过我。”

“不。”卡耐基脱口叫道,“对不起,我现在不能接受您的提议,让我再考虑几天好不好?”

“好吧!”史谷特用看陌生人的眼神打量他一会儿,然后轻轻叹息一声,接着道,“我不知道你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可是,我第一次发觉我并不真正地了解你。你知道,我对你的期望很大。”

“让您失望我很抱歉。”卡耐基搓着手说,“但我没有丝毫恶意。”

“我知道。”史谷特拿起烟斗抚弄着,默默地停了一会儿,才说。“你准备什么时候答复我?”

“事实上,我的答案已经考虑好了,只是,我不忍当面告诉您。”

史谷特猛然抬起头来,两道锐利的目光像利箭投射在他的脸上:“你是说,你不愿意升级?”

“是的,而且我要把现在的职务也辞掉。”

“为什么?”

“因为我不想过一辈子拿薪水的生活。”

“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我是刚才听了您扩建铁路路线的消息才决定的,以前我还在犹豫。”

“我不懂你这话的意思!”史谷特有点生气地说。

于是,卡耐基滔滔不绝地作了一番解释,由铁路的发展,说到四通八达铁路网的建立,以及所需材料的数量,最后又谈到他想设厂生产铁轨的计划,像是一个详尽的报告书,连史各特都听得有点心动了。

当二人分手时,史谷特紧紧拉着卡耐基的手说:“这些年来,我千方百计地想留住你,为我们的公司储备一个人才,结果还是一场空。”

“我很抱歉,先生。”卡耐基说。

“我不怪你,我早就知道你不是池中物,我设法笼络你,也只是替公司尽尽人事而已。”

制造铁轨,是卡耐基脐身于最大富翁之列的很重要的一步,但这一计划的腹稿他在史谷特的办公室内不到10分钟就拟定了,其思想之敏捷,实在不能不使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