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下奶书
15029600000055

第55章 莫慌,从容应对宝宝吐奶

我的母乳喂养故事

女儿吐奶,我被吓哭了

我和老公结婚时都属于大龄青年,结婚后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要孩子。经过十月怀胎,未曾谋面,却又甚感亲切的女儿终于和我们见面了。

女儿刚出生时,看着她依偎在我怀里大口大口地吸吮乳汁的样子,内心的幸福和激动真是难以言表。没有经验的我,总喜欢在女儿吃过奶后,立即把她放在床上。有一次,刚出生一个星期的女儿吃完奶后,我就把她放在了床上,等我上厕所回来,眼前的一幕差点把我吓哭了:奶水从女儿的小嘴、小鼻子全部流出来了,小脸也被憋得通红,两个小腿还不停蹬!女儿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我立即带着哭声喊婆婆:“快来,快来!孩子出事了!”

听到我吓人的叫声,老公及婆婆立即从客厅跑了过来。没有经验的老公自然也被吓得面无表情,而婆婆看到后立刻把女儿竖着抱在身上,并轻轻在女儿身上拍打了几下。随即安慰我说:“没事的,别害怕!新生婴儿吐奶是正常现象,你以后喂过孩子之后不要立即让她躺下,在她被上轻轻地拍打几下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看着宝宝在自己的怀里大口大口地吃着奶,这是新手妈妈最幸福的时刻了!但是,很多年轻的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吧——刚喂完奶,又吐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你的心情是不是和我一样,既担心又害怕呢?

婆婆对我说:“新生婴儿吐奶属于正常现象!”那为什么新生婴儿都要吐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从导致宝宝吐奶的特殊生理结构说起。

宝宝吐奶,有可能是妈妈喂奶后改变抱姿所致,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宝宝生理上的特点。由于宝宝的胃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水平位,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容量小;同时胃的入口部位的肌肉还比较松弛,不能很好地收缩,从而使得进入胃里的奶汁比较容易流回食道。

还有,细心的妈妈一定会发现,宝宝含乳头的样子笨笨的,所以宝宝吃奶常常是将奶水和着空气一起吸到胃里。这样,当宝宝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

说到吐奶,不得不提另外一个名词“溢奶”。有时候婆婆说女儿是吐奶,有时候婆婆又说女儿是溢奶,这可把我这个新妈妈弄糊涂了,难道“溢奶”和“吐奶”还不是一回事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女儿溢奶之后不会哭闹,而吐奶之后女儿会哭闹一阵子,有时还要继续吃奶。

吐奶和溢奶,其实都是指奶从宝宝嘴里面流出来的现象。只是吐奶是胃中食物被强而有力地排空,而且量比较多;溢奶则是指食道或胃里的内容物不由自主地被逆流到口腔外的情况,可能只是宝宝打了一个嗝,从而致使少量奶液从嘴角溢出而已。

因此我们可知,溢奶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生理现象,这种现象不会影响婴儿生长,婴儿亦无其他不适或异常反应。新妈妈记住,新生儿溢奶一般不需要治疗,随着婴儿成长,溢奶逐渐减少,在6~8个月时可完全消失。从性质来看,吐奶要比溢奶严重多了。因为吐奶属于病理性呕吐,这种呕吐往往使新生婴儿伴随着呛咳、脸色青紫甚至窒息,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各种疾病产生。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宝宝吐奶呢?现把众多妈妈的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正确的喂奶姿势很重要

新手妈妈给宝宝喂奶时,一定要把宝宝抱在怀里。让宝宝的身体与水平线处于45度角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就会很自然地流入小肠,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吐奶的概率。妈妈千万不要图省事,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吃奶,这可是预防宝宝吐奶的大忌。

帮助宝宝拍背、打嗝

给宝宝喂完奶后,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宝宝通过打嗝排出吃奶时吸进胃里的空气,一般轻拍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这可是防止宝宝吐奶的最好办法哦!

宝宝吃完奶不宜马上仰卧

喂奶后,最好把宝宝竖抱在身上20~30分钟,不要急着把宝宝平放在床上。把宝宝放在床上时,先让宝宝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掌握好喂奶的时间间隔

一般说来,乳汁在胃内排空时间为2~3小时,所以每隔3小时左右喂1次奶比较合理。如果喂奶过于频繁,上一餐吃进的乳汁还有部分存留在胃里,这必然影响下一餐的进奶量,或是引起胃部饱胀,以至吐奶。

掌握好每次的喂奶量

为了防止宝宝吐奶,妈妈还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办法,就是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适当增加。

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应对宝宝吐奶

宝宝在吃完奶后奶水经常会从嘴角流出来,有时候还会呛进鼻子里,甚至会导致宝宝窒息,这样是很危险的。因此,将宝宝平放在床上时,最好将浴巾折叠好垫在宝宝身体下面,使其上身略抬高一些。如果宝宝躺着时发生吐奶,要马上把宝宝的脸侧向一边,以免被奶水呛着。

新妈妈喂养经

当宝宝吐奶,并伴有发热、咳嗽、或腹泻。腹痛时,应考虑宝宝患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感冒、肺炎、肠炎等疾病。感冒时,由于咳嗽的缘故,宝宝也常常出现呕吐症状。此时,新妈妈喂奶应特别小心,因为感冒咳嗽会使呼吸频率加快,导致吐奶、溢奶,所以要注意呼吸和喂奶吞咽时的协调,尽量“少量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