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15030400000010

第10章 给人忠告,不是为了刺伤人

许多自诩为“有话直说”、“想到什么说什么”、“直筒子脾气”的人,其实是简单地用自己的观念和习惯去衡量别人的态度与行为,一遇到不对自己胃口的事立刻就去指责,实际上这并不是对人善意的真诚,只是自我不悦情绪的随意宣泄。出言不逊者只会自食苦果。只有处处与人为善,严以责己,宽以待人,才会建立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

某大学有位中年知识分子给研究生讲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专题,有一次,负责研究生具体工作的年轻老师向他反映研究生对他的意见,说:“你讲得不深不透。他们不是大学生了,不爱听炒冷饭的课。”直率是很直率,可是这位中年知识分子听了却来了情绪:“炒冷饭!我不炒不就是了吗!”说完,拂袖而去。如果年轻老师会说话,他应该委婉些,把批评意见当成“希望”、“建议”说出来。比方可以这样说:“这些研究生的水平比较高,他们希望您讲点新见解、新材料,讲点国外语言研究的动态。”也许这样说,对方就容易接受。

如果你不笨,就该知道话要怎样说出口。人类为什么要开口说话呢?为了沟通。你说话是为了传达一个信息,达到一定的效果,或完成一项指令。每个意思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强制、请求、命令、建议……哪一个是让人容易接受的?说话是为了语言背后的目的。为了不白说,就不能说得硬梆梆地砸人。

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过:“假如你握紧两只拳头来找我,我想我可以告诉你,我会把拳头握得更紧;但假如你找我来,说道:‘让我们坐下商谈一番,假如我们之间的意见有不同之处,看看原因何在,主要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我们会觉得彼此的意见相差不是十分远。我们的意见不同之点少,相同之点多。并且只需彼此有耐性、诚意和愿望去接近,我们相处并不是十分难的,那么这样一来,我就会非常高兴并愿意与你一起商谈。”

某工程师嫌房租太高了,要求减低一点,但是他晓得房东却是一个极固执的人,他说:“我写给房东的一封信说,等房子合同期满我就不继续租了,但实际上我并不想搬家。假如房租能减低一点我就继续租下去,但恐怕很难,别的租户也曾经交涉过都没成功。许多人对我说房东是一位很难对付的人。可是我自己心中说:‘我正在学习如何待人这一课,所以我将要在他身上试一下,看看有无效果。’”

“结果,房东接到我的信后,便带着他的租赁契约来找我,我在家亲切招待他。一开始并不说房租太贵,我先说如何喜欢他的房子,请相信我,我确是‘真诚的赞美’。我表示佩服他管理这些房产的本领,并且说我真想再续租一年,但是我负担不起房租。”

“他好像从来不曾听见过房客对他这样说过话。他简直不知道该怎样处置。随后他对我讲了他的难处,以前有一位房客给他写过40封信,有些话简直等于侮辱,又有一位房客恐吓他说,假如他不能让楼上住的一个房客在夜间停止打鼾,就要把房租契约撕碎。他对我说:‘有一位像你这样的房客,心里是多么舒服。’继之不等我开口,他就替我减去一点房租。我想要多减点,因此就说出所能负担的房租数目来,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临走的时候,他又转身问我房子有没有应该装修的地方。假如我也用别的房客的方法要求他减房租,我敢说肯定也会像别人一样遭到失败。我之所以胜利,全靠这种友好、同情、赞赏的方法。”

说到底,忠告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对方好。因此,要让对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就必须谨慎行事,不可疏忽大意,随便草率。此外,讲话时态度一定要谦和诚恳,用语不能激烈,也不必过于委婉,否则对方就会产生你教训他、你假惺惺的反感情绪。

一位丈夫对不不修边幅的妻子提出忠告:

“我说,你看邻居张先生的老婆哪天不是整整齐齐的,而你总是不修边幅,你就不能学学人家的好样吗?”

妻子往往会反击:

“学学人家?你的收入有人家丈夫多吗?你有了钱,难道我还不会打扮?”

虽然妻子明明知道自己的弱点,但出于自尊心,她没好气地回敬丈夫。丈夫的忠告失败了。

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机,是忠告的重要要素。原则上讲,提出忠告时,最好以一对一,就事论事,千万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

有位商人受同事妻子委托,劝说该同事戒酒。一天,这位商人正在酒馆里喝酒,刚好那个同事进来,于是这位商人马上劝告说:“你不能喝酒,一喝就耍酒疯,谁也受不了!”那个同事听了气愤地说:“好啊,你瞧不起我!我有钱,我就喝,谁也管不着!”说着便掏钱买了菜和酒,赌气地大喝起来。这位商人劝告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所选的时间、地点不对,造成了说话内容与说话时机之间的尖锐矛盾。如果换个场合相劝,也许会成功,至少不会使对方误解或反感。

提出忠告的最佳效果是让对方乐意接受你的忠告,使之成为一种力量。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总的来说,我们要注意以下原则:

真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适度,把握好言语的分寸;理解,表示对方情有可原;切勿指责,尽量先肯定后指正;委婉暗示,旁敲侧击;分清场合,选准时机;分清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