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15030400000112

第112章 底子再薄,也别让对方看破了

不足30岁的年轻人,大都是社会上的小人物。虽然人微言轻是你的本色,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这个自由竞争的时代,总是拿自己的窘迫形象示人,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商业社会,质朴的、低调的作风更需要一种本钱。要想从人群里脱颖而出,首先从外表上,就要有让人信赖的样子。

香港的曾宪梓创业之初,曾有一次背着领带到一家外国商人的服装店推销。服装店老板看他穿着朴素,又操一口浓重的客家话,毫不客气地让曾宪梓马上离开。曾宪梓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怏怏不快地走了。

曾宪梓回家后,认真反思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穿着笔挺的西服,又来到了那家服装店,恭恭敬敬地对老板说:“昨天冒犯了您,很对不起,今天能不能赏光吃早茶?”服装店老板看了看这位衣着讲究、说话礼貌的年轻人,顿生好感,欣然答应。两人边喝茶,边聊天,越谈越投机。从此以后,这家服装店老板和曾宪梓成了好朋友,两人真诚合作,促进了金利来事业的发展。

放眼望去,这是个繁华纷乱的时代。高官政要、财经名人、娱乐新星、草根大腕,一起在聚光灯下登场,吸引着大众的目光。有注意力才有影响力,然后就有生产力。作秀,其实就是一场实力与个性的展示,做得好的人才有机会胜出。

这个世界上的穷人,是被机会的列车抛在后面的人。当他们发现别人手中都握着名气、财富、地位,而自己始终两手空空的时候,不免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卑的心理,使他们一直蹑手蹑脚地行事,小心翼翼地说话。长此以往,这种谦卑成了他们身上最深刻的烙印,即使有人想拉他们一把,也是以施舍者的面目而不是合作者的身份。

普通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主动埋没自己的优势,而对既往的失意与失败喋喋不休。

他们会将自己的困苦向别人倾述,企图得到心理上的慰藉。然而,他们却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做的目的究竟在哪里呢?

你过得累,别人听得也累。即使对于那些同情心泛滥的人来说,你所能得到的也不过是一些空泛的安慰罢了,也许可以温暖一时,于你的未来绝对与事无补。

但是这么一来,失去的东西却多了。

首先你搞砸了自己的形象,失意的人,总会给人以能力不足的印象。很多人凭主观印象来评价别人,一般来说,自信、坚定的人,别人对他的印象就会比较好,如果他是个事业有成的人,那么更会获得尊敬。一事无成而心怀怨怼的人,得到的只能是不屑和冷淡。

现代社会,人们的眼睛多是往上看的,当我们需要外界的助力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困苦决不如展示自己的信心更有力度。

影视大鳄邓建国拍《广州教父》时,账上只有十万人民币,连开机费都不够,他却孤注一掷:提出全部家当召开大型记者新闻发布会,签约香港著名影星汤镇宗做男主角,然后在广州日报打上整版广告,雇了一批美女军团,拿着广州日报的整版广告,去企业拉电视剧的贴片广告。结果支票像雪花一样飞向邓建国。那一年,就让邓建国成了亿万富翁。

有人或许会以为邓建国是侥幸成功,万一拉不来赞助,他可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但事实是,即使这件事邓建国不成功,他还有下一件事,还有下下件事,总有一天他还是会成功的。对于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机会随时都会产生。

对于那些在没有建立起事业基础的小人物,作秀首先就是给自己做门面。有些人之所以能在人群中当老大,不是因为他拥有多少现成的资本,他的号召力和感染力都是一种可贵的无形资产。一个指点江山、纵横捭阖的强人,会让追随者完全忘记他的出身和起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心甘情愿地跟着他打江山。

现在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年代。我们必须时时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拿给人看,不论是言辞的表达,还是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