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15030400000118

第118章 现实是最硬的硬道理

太拿自己当人物,却不小心在现实中碰了壁的人,包括那些有名位、有实力的社会名流,曲高和寡的艺术家、沉浸于自己小天地里的专业人士或者“曾经阔过”的名门子弟,虽然在社会上属于边缘人的行列,偏偏他们中间的一些人据不接受这个事实,过于迷恋自己食之无肉、弃之不舍的“身份”。

常见“提高XX的社会地位”一词,随着时代的不同,可代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不等。可见提高并不是一句话的事,社会各阶层的座次,是随时可以调整的。

在清末民初的电视剧中,歌女们常常是一件白底小花的衫子,孤苦无依地跟在一位瞽目老人的后面,“先生老爷”地叫着,只为讨几个铜钱吃饭。读书的少年动了侧隐之心,一块大洋就可以换来她们的无限感激。

当歌女变成歌星的时候,舞台上灯光流转,宛若神仙妃子,底下的观众鼓掌尖叫,如果能有机会上台献上一束花,便是了不起的殊荣。等而下之,在歌厅里献艺的,名为歌手,是明日之星,就算最后唱不红,一夕收入也抵得上工薪族半个月的工资了。谁同情谁,只好让事实说话。

商业社会,价值才是硬道理,谁有实力,谁的身份就镶了金边。不是想优越就能优越的,即便只是心理上的安慰。

事实上,就在我们身边,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事标准,也正在悄悄地进行改变。

中央台的“百家讲坛”捧红了包括易中天、于丹在内的一大批“坛主”,该栏目本身也成为央视的金牌栏目。可是它在开播之初,定位和现在却是完全不同的路子,那时百家讲坛基本是“大家讲坛”,以片头人物为代表: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时间简史》作者霍金、欧元之父蒙代尔、古典诗词研究名家叶嘉莹。

有意思的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大家,组成了“铁锡节目”。

所谓“铁锡”,开始指播出时间“铁锡”,是最不合适的中午。后来收视率也“铁锡”,几乎在科教栏目中垫底。电视观众才不管你主讲人有没有世界性学术地位,才不管你有没有名气或有多大名气。你讲的不对我心思,我就打台,我一打台,收视率就掉下来。

这时,清史专家阎崇年姗姗而来。有个传得很广的说法是:“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讲的,阎崇年老师是第一人。”

榜样的力量无穷。此后登上百家讲坛的各路神将,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用“学问”酿“评书”,拿“故事”说“历史”、说“名著”,在百家讲坛几乎成了“潜规则”。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多么有名的专家,都得把自己的学问讲到让广大观众能听懂,能接受。

搞学术的人都在走平民化的路子,其他行业就更需要人气了。在中国,说起著名的服装设计大师,大家可以不知道迪奥和阿玛尼,可是都熟悉皮尔·卡丹,他可能不是个一流的设计师,但绝对是个一流的经营者。

当年,法国的时装设计特点是豪华气派,用料昂贵,在全世界仅有3000多位上流社会的顾客。皮尔·卡丹提倡“成衣大众化”,推出一批为普通消费者服务的时装。他的“离经叛道”之举惊动了巴黎,引起许多同行的猛烈攻击,坚决要求把皮尔·卡丹轰出巴黎时装舞台。但这并没有动摇皮尔·卡丹的地位,他3次获得法国时装的大奖——金顶针奖,甚至连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也请他设计参加肯尼迪总统就职典礼的服装。他不仅是一个世界著名的时装设计大师,更是一个超级商人。

皮尔·卡丹看着世界各地都有人仿制抄袭他的时装作品,他知道难以制止,干脆就宣布,可以把设计方案卖给厂家生产,可以把他的商标转让给经营者,有意合作的厂商可以使用“皮尔·卡丹”商标,但都必须要付7%~10%的转让费。尽管转让费高了些,可厂商还是纷至沓来。迄今为止,皮尔·卡丹已经签订了6000多份合作合同。

他不但靠卖名气赚钱,还自己经营多种生意。摩天大楼、纽扣、领带、打火机、香水、手表、地毯、电影院、画廊、餐厅等,皮尔·卡丹什么都做。

“我已被人骂惯了。我的每一次创新,都被人们抨击得体无完肤。但是,骂我的人,接着就做我所做过的东西。”皮尔·卡丹笑道,“我是冒险家,我制造报纸第一版新闻已经有40年了,事实证明我成功了。”

即使在今天,依然有人在骂易中天们亵渎了高雅的学术,皮尔·卡丹们亵渎了高贵的时装,但是他们不会去为自己辩驳,他们太忙了,顾不上这些口舌之争。

真正有分量的实力派人物,若不端正态度,也有被钉子扎了脚的时候,那些只有虚名而无实绩的人,再端着架子与现实格格不入,应该先问问自己能不能喝风吸露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