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15030400000120

第120章 有能量,也要懂得乘势而动

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懂得“与其待时,不如乘势”的道理,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是懂得乘势的缘故。

晚清一代官商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商人的身份代表政府向外国引进资本的商人。而在他之前,政府还没有向洋人借债的先例,且有明确规定不能由任何人代理政府向洋人贷款。朝廷总理政事的恭亲王曾拟向洋人借银一千万两用于买船,所获的批示却是:“其请借银一千万两之说,中国亦断无此办法。”这种情况甚至让一向果敢有决断的左宗棠对向外商借款能否获朝廷批准也心存犹豫,是胡雪岩一番关于当下时势以及办大事要懂得乘势而行的剖析使他得以坚定。胡雪岩认为:

同样是向洋人借款,那时要办断不会获准,而这时要办却极可能获准。这是时势使然,一则那时向洋人借债买船,受到洋人多方刁难,朝廷大多数人不以为然,恭亲王亦开始打退堂鼓,自然决不会再去借洋债。而此时洋人已经看出朝廷决心镇压太平天国,收复东南财赋之区,自愿借款以助朝廷军务,朝廷自然不大可能断然拒绝。二则当时军务并不十分紧急,向洋人借款买船尚容暂缓,此时军务重于一切,而重中之重又是镇压太平天国,为军务所急向朝廷提出向洋人借款的要求,朝廷也一定会听从。三则此时领衔上奏的左宗棠本人手握重兵,且因平定太平天国有功而深得内廷信任,由他向朝廷提出借款事,其分量自然也不一般了。借助这三个条件形成的大势,向洋人借款不办则罢,一办则准成。

不用说,事实确实如此。

这里所说的势,是指那些促成某件事成功的各种外部条件同时具备,即恰逢其时、恰在其地,几好合一,好的机会集合而成的某种大趋势。具体说来,这种“势”也就是由时、事、人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可以助成“毕事功于一役”的合力。这里的“时”即时机。所谓“彼一时,此一时”,同样一件事,彼时去办,也许无论花多大的力气都无法办成,而此时去办,可能“得来全不费功夫”。这里的“事”是指具体将办之事。一定的时机办一定的事情,同样的事情此时该办亦可办,彼时却也许不可办亦不该办。可办则一办即成,不可办则绝无办成之望。这里的人即具体办事的人。一件事不同的人办会办出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两个人,这个人办得成的某件事,另一个人却不一定能办成。所谓乘势而行,也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由恰当的人选去办理该办的事情。

当然,我们更应清楚,在诸多因素中,对时机的选择与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说是我们“乘势”的灵魂,这就犹如我们平常发表对某件事情或对某件事做一个决策的看法一样。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与运作过程中,即使你是一个身位显赫、举足轻重的人物,即使是你的意见很富有科学理性、意见绝对正确、决策十分果断准确,如果你想让你的意见或决策起到更大更有力的作用或影响,你也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乘着“势”而发。否则,说早了没用,说迟了徒然自误;说的场合不佳,效果不大,甚者带来负作用。这就是“势”的作用。

对于那些成功者,他们所拥有的局面是大胆决策和自己用心经营后的必然结果,而决非误打误撞的“大运”。他们大胆果断的“冒险”背后,是深谋远虑的筹划与安排。

1959年,金庸35岁,抵港已11年了。他对自己这段时间的作为做了一个总结:

北上投效外交部失败;

婚姻失败;

唯写作武侠小说成功。

把这几件事综合起来看,写武侠小说应该是自己走的路。但是,在金庸看来,写武侠小说毕竟只是“副业”,在别人看来也许是成功的,但自己始终难抒己愿。而最让他难受的是,作为主业的编辑行业却因《大公报》的工作作风而使自己难以尽情施展抱负。那么,下一步该怎么走?

在别人看来,金庸坚持以写武侠小说作为自己的事业也是很不错的。但金庸选择了一条充满风险的行业:办报。

在香港有这样一句俗语:假如和人有仇,最好劝他办报,意指办报的风险极高。但金庸已经决定自立门户,说干就干!1959年5月20日,日后声名蜚然的《明报》正式创刊了。

选择一项全新的、从未有过经验的行业自然有许多难处,对金庸也不例外。《明报》创刊之始即苦苦支撑,困境时甚至只剩下包括金庸在内的两位报人,许多人都断言:《明报》不出半年即倒闭。但出人意料的是,《明报》不但支撑了下去,而且销量渐有上升,一步步打开了局面。

武侠小说作家站出来办报,旁观者也许会为金庸的胆量喝彩,如果以武侠世界的观点讲,他是一位敢作敢当的勇者。其实在金庸先生自己看,这背后未必没有谋略的支撑。应该说金庸对办报是有所准备的。这次重新选择事业,金庸吸取了北上求职失败的教训,事先估计了各种可能的情形。10来年的经历一方面为他增加了不少经验,另一方面也使他有了一定的积蓄,用来作启动资金是不愁的;为刺激报纸销量,以前给《大公报》等写的国际政治述评可以转载在《明报》上发表,而给《新晚报》等的武侠小说连载更是抢手货。另外,针对香港市民的爱好,《明报》专门开辟了娱乐版面,相信可以吸引一大批读者。即使是办报失败了,自己仍可以从事翻译和武侠小说的写作以维持生活,自然,这是最坏的打算。

有了这样细致的前期准备,放心大胆地选择自己的新目标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人生是一场长途的跋涉,我们自然可以冒险选择距离成功的最短路径,但是你一定要看清方向,带好必需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