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15030400000068

第68章 随机应变,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我们什么样的怪问题、什么样的棘手事都可能碰到,而对付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案,就是察识事态的轻重缓急,做出迅速灵巧的应变,切不可被某件事困死而陷于被动,自然,这种把握局面的能力也将会使你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由于双方身份不同或处境不同,可能使一方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当势力强大的一方故意发难时,弱方用硬碰硬的办法与之争斗是会吃亏的。要想坚持原则又能获取胜利,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软击硬,绵里藏针的手段去与对手周旋。

武则天原名武媚娘,本是唐太宗宫里的才人,太宗对她倍加宠幸。公元694年,唐太宗因误服金石丹药,一病不起,他自己明白将不久于人世,但又舍不得才貌过人的武媚娘,于是便有让武媚娘殉葬的意思。这天太宗对武媚娘说:“你侍候寡人多年,寡人也最宠爱你。寡人想效法古代帝王的葬礼……”话没说完,太宗又咳嗽起来。聪明绝顶的武媚娘稍加思索,立刻说:“万岁,安心养病吧!臣妾明白万岁的心情。只是万岁您思虑太多,万岁是英明君主,恩德好比太阳的光芒普照人间大地。古人云:大德之人,必得长寿。万岁的龙体目前虽有小恙,很快就会康复的,我根本没想到万岁会舍下臣妾。我生与万岁共享人间富贵,死与万岁同坟共穴。臣妾现已下决心,立即去感业寺削发为尼,念经拜佛,为万岁祈祷长生不老。”听到武媚娘这么说,太宗只得应允。

武媚娘凭自己的聪明才智,避免了太宗口中要说出的“殉葬”二字。金口玉言那是天命,被武媚娘当机立断、伶牙俐齿地巧妙转移了棘手话题。终于,武媚娘得以死里逃生。

在我们的地位和力量都微不足道的特定环境下,就需要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善于随风使舵。

封伦是隋朝的大臣,隋朝立国不久,隋文帝命令宰相杨素负责修建宫殿,杨素任命封伦为土木监,将整个工程全交给他主持。封伦不惜民力,穷奢极侈,将一所宫殿修建得豪华无比。那个一向以节俭自我标榜的隋文帝一见不由大怒,骂道:“杨素这老东西存心不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将宫殿修建得这么华丽,这不是让老百姓骂我吗?”

杨素害怕因这件事而丢了乌纱帽,忙向封伦商量对策。封伦却胸有成竹地安慰杨素道:“宰相别着急,等皇后一来,必定会对你大加褒奖。”

第二天,杨素被召入新宫殿,皇后独孤氏果然夸赞他道:“宰相知道我们夫妻年纪大了,也没什么开心的事了,所以下工夫将这所宫殿装饰了一番,这种忠心真令我感动!”

封伦的话果然被应验了。杨素对他料事如神很觉惊异,从宫里回来后便问他:“你怎么会估计到这一点?”

封伦不慌不忙地说:“皇上自然是天性节俭,所以一见这宫殿便会发脾气,可他事事处处总听皇后的。皇后是个妇道人家,什么事都贪图个华贵漂亮,只要皇后一喜欢,皇帝的意见也必然会随之改变,所以我估计不会出问题。”

杨素也算得上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物了,对此也不能不叹服道:“揣摩之才,不是我所能比得上的!”从此对封伦另眼看待,并多次指着宰相的交椅说:“封郎必定会占据我这个位置!”

可还没等封伦爬上宰相的位,隋朝便灭亡了,他归顺了唐朝,又开始揣摩新的主子了。有一次,他随唐高祖李渊出游,途经秦始皇的墓地,看到这座连绵数十里、墓中随葬珍宝极为丰富的著名陵园,经过战争之后,破坏殆尽,只剩下了残砖碎瓦。李渊不禁感慨万分:“古代帝王,耗尽百姓国家的人力财力,大肆营建陵园,有什么益处!”

封伦一听这话,明白了李渊是不赞同厚葬的了,这个曾以建筑穷奢极侈而自鸣得意的家伙立刻便换了一副面孔,迎合地说:“上行下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气。自秦汉两朝帝王实行厚葬以来,朝中百官、黎民百姓竞相仿效。古代坟墓,凡是里面埋藏有众多珍宝的,都很快被人盗掘。若是人死而无知,厚葬全都是白白地浪费;若人死而有知,被人挖掘,难道不痛心吗?”

李渊称赞他说得太好了,对他说:“从今以后,自上至下,全都实行薄葬!”

封伦的为人,当然有可商榷处,但他顺应大势、借风使船的做法却值得我们好好玩味。

让上司看着顺心顺眼的小人,不是只用“谄媚”二字就可以概括的,他们必须能清楚地体察上司的心思好恶,并且具备做好实事的能力和水平。谁都愿意做个坦坦荡荡的君子,但是在做不成君子的环境里,我们也要拥有一定的生存能力。世上有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先低头,才可能在以后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