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15030400000008

第8章 三教九流的人都要交一交

一个人成功的关系网,应该是各个层次、各个界面的人的交叉,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界人士,随时能为我们提供便利的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关系网才算更合理、更完美。

为了达到这种境地,我们交朋友就不能心存偏见,三教九流的人物都要应酬好了。

《红楼梦》里,贾芸是玉堂金马的贾家旁枝的人物。幼年丧父,唯有的一点家产又被舅舅卜世仁哄了去,只与寡母相依过活。长大后出落得身材颀长斯文清秀,若有银子栽培着,也是翩翩浊世佳公子。如今无祖上的荫蔽,少不得要自己挽起衣袖来讨生活。

此时荣国府里是凤姐儿管家,贾芸就想求她弄件事情管管,也算给自己找个营生。

贾芸的主意倒是不差的,可惜手中没钱给凤姐儿送礼,还是办不了事。到开香料铺子的舅舅家赊贷不着,心中无限烦恼。正低头走着,不料一头碰到一个醉汉身上,被他拉住骂道:“你瞎了眼,碰起我来了。”贾芸一看正是邻居倪二,他本是个泼皮,专放高利贷,在赌博场中帮闲,又爱喝酒打架。于是忙道:“老二住手,是我冲撞了你。”倪二见是熟人便罢了,两人相谈几句,贾芸便把到舅舅卜世仁家借贷不着的事告诉了倪二。倪二听了大怒,定要把包里的银子借给贾芸。贾芸心下思量:“倪二素日虽然泼皮,却因人而施,颇有义侠之名。若今日不领他的情,怕他恼怒,反而不美,不如用了他的,改日加倍还他也倒罢了。”因而笑道:“老二,你果然是个好汉,既蒙高义,怎敢不领,回家就照例写了文约送过来。”谁知倪二竟连文约都不要就走了。

就是这十几两银子,帮了贾芸的大忙。

人在江湖,三教九流的人物都不能忽略了。像贾芸,既已落魄了,不如就索性扔了“诗礼世族”的招牌,与身边的市井人物混得人人脸熟。像倪二这样的泼皮,颇似今日的街市闲人,好起来,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惹恼了,拼得鱼死网破也与你纠缠到底。人们常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原因也就在这里。贾芸把自己的难事、丑事一古脑抖给倪二,一则显示亲近,二则表示把他当成人物看待。至于对倪二的大力相助,本属意外之想,但他既已说了,再推托倒有可能旁生枝节。

许多人交朋友,只与“合得来”的人交往,这就有些偏颇了。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非常浓厚,人际交往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社会利益链条中的一环,以功利为取向的交往地位提高了,这个时候,还抱着一副书呆子气,自以为清高有境界,结果只能是离群索居,被人孤立,处处吃亏。

所以,以“合得来”与否作为人际交往的唯一标准实在是一种偏误,正确的做法是:既要交合得来的朋友,也要能交合不来的朋友。人类社会是一个人们因相互需要而结成的共同体,因此,人与人之间互有利益上的需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通过互利互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式的人际交往,我们可以办成一个人通常难以办成的事,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从而为自己远大人生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些人也明白通过哪些交往能给自己带来哪些利益,但他们就是做不到。与合不来的人交往,他们会感到心理负担很重,情感上受不了,又不能得体地掩饰和控制自己的这种不适,结果感到自己很累,很受压抑,远不如独来独往那般轻松自在,而跟他在一起的人会感到尴尬。他们这些人最典型的一种心理就是,“跟你合不来,还要敷衍你,真是受不了”。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你融不到别人的利益圈子里去。因此,困难时也不会有人站出来维护你的利益。

不管你愿不愿意,事实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人际资产”。如果你不能让每一笔人际资产成为正数,至少也不能让其中任何一笔成为你的“负资产”。当然,让所有的人都成为你的“正资产”,可能成本太高,得不偿失,但是,你千万不能让他们成为你的“负资产”。如果是“负资产”,那么,他们对你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无形之中会加大了你成长的成本。所有的成功者,他们往往有很深厚的人际资源,他们大多是通过互相扶持而取得成功的,他们的格言是:你搀了我一下,我也会扶你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