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如何赚到第一桶金
15032000000028

第28章 初创企业要不要找个合伙人?

创业之初的生意来源很大部分是靠社会关系。创业之初需要合伙人,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为广阔宽泛的人际关系,才能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

创业过程中究竟要不要和别人合伙?从许多曾经选择合伙创业的创业者那里反馈回来的情况来看,随着创业期的结束,合伙人之间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利益分配不合理、经营理念不同或者权益划分不平衡等等,最终往往发展成为最初“共苦”的合作伙伴不能继续“同甘”。甚至一位零售连锁店的总裁给创业者提出建议时明确表示,“创业一定不要找合伙人”。当然,这些观点不免有些绝对。

事实上,创业并不排斥合作,也不可能避免合作。创业之初对于创业者而言,只能叫做生意,或许还没有底气称作商人,因为他们面临着这些实际的问题:时间紧、资金有限、经验缺乏。而创业者由于自己没有资金实力,他们很难请到或请得起高水的人才,也没有太多的钱用于广告或市场推广。所以创业之初的生意来源很大部分是靠社会关系。有了社会关系产品或服务就有了一个很好的销售渠道。这样它就可以让你快速而有效地完成最初的货币回笼和资金积累,从而为下一步做大做强打好基础。从这个角度上说,创业之初我们需要合伙人,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为广阔宽泛的人际关系。

合伙创业有以下好处:一是为公司提供多种投资机会和渠道;二是合伙人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发挥不同企业、不同专业的各自优势,优化组合,充分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三是分担了创业的风险,同时也节约了自己投入过多的时间;四是增加公司的业务量。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社会圈子,这样就不只有一个社交圈子在为公司服务;五是利用合伙企业非法人身份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是公司法人选择投资合伙企业的最重要根源所在。

创业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其间会遭遇到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因此创业需要合伙人,并且合伙人之间在合作之初就应该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并签订有关协议,并且在创业的不同阶段,面对不同问题,始终如一地肝胆相照,团结合作,同甘共苦,好的合伙人是创业成功最主要的先决条件之一。所以“找个合伙人”,真正的意思是要“找对合伙人”。反言之,合伙创业不可选择以下十种合伙人:

1.大手大脚者

喜欢大手大脚花钱的人离不开六位数的年薪,以及豪华办公室,还有私人雪茄机。他不介意花多少钱去讨好客户,坐头等舱飞来飞去也绝不心疼。幸运的话,大手大脚者还会邀请你去参加他的奢华晚宴,反正都是算在公司账上。公司的钱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合伙人用钱应该比较谨慎,有责任心,把每一块钱都用于公司的发展和开发上,而不是用来丰富他们的私人生活。

2.大学同伴

也许某晚一道在酒吧寻欢作乐时,大学同伴突然被一道灵感砸中,他立刻找了张餐巾纸记下来,然后请你帮他“把这个变成现实”。他喜欢吹嘘自己的伟大创意,指点你如何具体操作。永远不要为了一半的回报而承担全部风险。没有出色的执行过程,创意本身一文不值。合作创意投入生产前,要确定合伙人有长期参与的计划。写在餐巾纸上的东西没有法律约束力,一定要订立一份正式的运营协议。

3.发明家

发明家往往认为自己创造出的小玩意能发展成为十亿美元规模的生意。他喜欢用2小时来给投资者讲解中国电力工程标准,迷信“人之初,性本善”,做商业决策是靠“直觉”。发明家根本不理解“赢利”这个词,但认为自己有必要将公司所有的投资收益都用在研发上。优秀的学者并不一定是优秀的商人。最好别与这种人合伙创业,不妨考虑跟他们进行技术授权合作或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如果你还是决定与这种人合伙创业,一定记住:在合伙协议里明确划分产品控制权和经营控制权。

4.自以为永远正确者

自以为永远正确者喜欢告诉你,他永远不会错。他最喜欢的口头语是“听我的,准没错”。他很少跟别人讨论自己的决策制定过程,因为他觉得这样显示不出自己的水平。他喜欢贬低持反对意见的合伙人,背着他们做出决策。最要命的是,自以为永远正确者制定的计划失败后,永远只会怪别人,认为他自己没有任何责任。交流是合作成功的关键。你需要的是合作者而不是独裁者。没有人是永远正确的。

5.万年打工仔

万年打工仔有长长的简历和厚厚的资历证明,但自己做老板还是第一次。他喜欢按时领取工资,享受医疗保险,每天晚上7点准时回家和家人共进晚餐。可惜,万年打工仔无法独自经营企业,需要你一个指令、一个动作地教他如何发展企业。而且如果你的投资计划无法立刻产生效益,他就会跑去找份“真正的工作”,不然他孩子的学费谁来支付?不喜欢风险,目标不一致的人很难成为好的合作伙伴。跳过那些无法贡献同等时间、精力和资金的人。

6.完美主义者

就连确定产品的官方发布日期,完美主义者都要求事事一丝不苟,否则他就无法工作。他喜欢研究竞争对手,设立行业案例研究,让自己那份长达150页的商业计划书尽善尽美。完美主义者当然希望新企业能立刻步入正轨,但内心深处总有个地方觉得还不对劲。他计划接下来的几周内再对同事、朋友和家人发一份详细的调查,来进一步充实理念。手头现成的好计划比明天的完美计划更有用。避开那些可能是用完美主义为借口的习惯拖拉者,找一些行动力强、干劲十足的人。

7.喜欢CEO头衔者

这种人与别人见面30秒内就会宣布自己是个CEO,即便他的公司还不如印名片的那张纸值钱。他热爱鸡尾酒会,他喜欢用美妙的花体字签名,他喜欢在顾客目之所及的咖啡桌上整齐地叠起一打名车杂志。他不喜欢的只有一件事:动手工作。企业不是靠名号、夸夸其谈和花架子取得成功的。尽量躲开那些自私自利、任性妄为、光说不做的人。

8.素餐尸位者

我也想多跟你说说这种人身上的问题,可我想来想去实在什么都想不起来,因为他几乎就没在公司出现过。素餐尸位者是企业的负担,只会消耗利润。在签订经营协议时记得要清楚地列出合伙人的责任义务和假期长短。

9.私人问题不断者

这种人总是有很多不幸遭遇。你公司在大型会议上做主题演讲那天,他儿子要去拔智齿,或者他的狗死于肺炎。他也很想参加下周的股东大会,但那天要去法院打离婚官司,分身无术。不幸的是,他还付不起自己的律师费用,所以这个月必须从公司拿点钱去请律师帮他保住自己那50%的公司股权不会被前妻分割走。这种合伙人要像躲瘟疫一样,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你是准备创业,不是要做他人的保姆或心理医生。签约前一定要把未来合伙人的老底都查出来,和对方交流一下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比如经营、政治、家庭生活、经济状况。

10.梦想家

你会经常听到梦想家们这么说:“等到我们发财那天……”他喜欢幻想着29岁就能退休,然后用现在还看不到影子的几百万美元买艘豪华游艇,巡弋自己的私人岛屿。梦想家只有一个致命的小毛病:看起来他并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企业挺过下个月。未来的财富要靠多年坚持不懈的辛勤工作去换取,而不是靠东一榔头西一耙子地做白日梦。合伙人应该有积极乐观的性格,但脚踏实地和专心致志也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