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如何赚到第一桶金
15032000000043

第43章 市场瞬息万变,永远没有守业态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昨天行之有效的办法已经不能确保明天的成功,这世界只有“创业态”,没有“守业态”,不断的创业和创新是企业唯一的长生不老药。当你不再创业而企图守业的时候,前面的路就只剩下一条:萎缩衰落。

常常听到一个观点:“创业难,守业更难。”这是真的吗?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创业和守业的界限在哪里呢?销售额100亿之内是创业,100亿之外就是守业吗?诞生10年之内是创业,10年之外就是守业吗?品牌第二是创业,第一就是守业吗?

海尔不再创业,而只在守业吗?微软不再创业,而只在守业吗?世界500强不再创业,而只在守业吗?人类存在了100多万年,但今天仍在创业,从来没听谁说过:地球人是在“守业”。美国存在了200多年,但今天仍在创业,从来没听谁说过:美国是在“守业”。

市场是变化的,客户是变化的,对手是变化的,自身也是变化的。不创造新产品,能守住吗?不创造新渠道,能守住吗?不创造新客户,能守住吗?以不变应万变,能守住吗?

有人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守业与创业之间有什么界限吗?销售额在100亿之内是创业,那销售额在100亿之外就是守业吗?一个品牌诞生10年之内是创业,那10年之后就是守业吗?这些简单的问题,似乎没有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回答。

事实上,凡创业者,任何时候都处于创业态,永远都不会处于“守业态”,因为“守业态”是不存在的。爱迪生不就是一辈子不停地发明新事物吗?我们国家也有句古话叫做“活到老,学到老”。守业与创业是两个相互联系的状态。创业是永恒的,而守业是相对而言的。占领一个市场是创业,那守住原有市场又何尝不是创业呢?

1976年,当时就职于阿塔里公司的乔布斯和就职于惠普公司的沃兹尼克共同设计出了一块电脑线路,也就是后来的“苹果一号”。他们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家用电脑俱乐部展示这块线路时,许多人表示了购买的意愿。于是,乔布斯卖掉汽车,沃兹尼克卖掉计算机,筹得了1300美元,雇人为这台电脑设计印刷电路板。乔布斯带着电脑板去一个零售商处销售,并获得了50块的订单。

“苹果一号”的销售情况出乎意料地好,同时两人也意识到了,他们的小资本不能应付这快速发展的产业需求。于是,两人分别去说服阿塔里和惠普公司接受他们的电脑原形,但是均未受到重视。1976年秋,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但资金的问题仍然是他们的首要问题,几经周折后在别人的推荐之下,他们认识了英特尔公司提前退休的总裁马古拉,经过两周的时间研拟出一份苹果公司的经营技术书。马古拉看过计划书后,决定投资9.1万美元,同时还争取到美国商业银行的25万美元的信用贷款。之后他们又走访马古拉认识的风险投资家,结果又筹集到60万美元的创业投资基金。1977年4月,苹果公司在旧金山的西岸电脑展会上,首次公开发表了新产品“苹果二号”。就是这一年,苹果公司的销售额飙升到250美元,1978年达到1500万美元,1979年竟高达7000万美元,1980年达到1.17亿美元之巨。苹果公司并未因此而满足,驻足欣赏自己的美丽。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第一次公开招股上市,并以每股22美元的价格,公开发行460万股,当年集资1.01亿美元,1981年达3.35亿美元,到1982年达5.83亿美元。苹果公司被列入《幸福》500大公司之一。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个公司在短短5年内就进入《幸福》500大公司排行榜。

所以,企业要使产品不断创新,渠道不断创新,客户不断创新,紧随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而发展,不断使自己的公司保持创业态的发展态势。中国的乳业市场每年的市场容量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在膨胀。中国乳业领先品牌蒙牛的总裁牛根生却说过这样一段话:“即便我们做到了市场占有率第一,仍然要不断创业,才能与中国乳业共同发展。假使有一天,这个总容量进入了高期,膨胀系数在零线徘徊,那时,如果我们做到了市场占有率第一,是不是进入了所谓的“守业态”呢?不,那是我们的智慧需要升级了。”

创业之初,一个成功的企业紧跟市场大潮走下去就可以发展了,但是在达到一个更成熟的阶段后,企业接下来会更难以发展。此时,便正如牛根生所说的,企业的智慧需要升级了。应该由原来的“满足需求”转变到“创造需求”才能进步。企业时时保持的“创业”的心态,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直发展的态势。

这世界只有创业态”,没有守业态。创业是惟一的长生不老药,当你不再创业而妄想守业的时候,前面的路只剩下一条:萎缩,衰落,死亡。要么自我革命,要么被人革命,没有第三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