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如何赚到第一桶金
15032000000095

第95章 投资的胆子要大,前进的步子要稳

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旦你认准了一件事就要大胆去做,不要总是在那里想着如何去进行预测或控制投资结果。如果投资总是参考别人的意见,然后犹豫不决,就会失去许多良机。

如今社会真正“有财”的人,大多是敢于冒险投资的人。胆大心细,这是做成任何一件事情的法宝,投资当然也不例外。

股神巴菲特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胆大心细,股票投资也是如此。1950年,巴菲特还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去华盛顿特区拜访这自己尊敬的老师格雷厄姆担任董事的一家保险公司。门卫把他引见给当天唯一的一位值班经理,巴菲特向这位值班经理请教了许多问题。而值班经理也很耐心地用5个小时时间,给巴菲特详细讲解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有关情况和业务操作过程。

当时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外面人并不十分了解,当然也没有多少人持有这只股票。这次拜访是巴菲特了解该公司的好机会。所以,当他1951年返回家乡在父亲开的经纪公司里担任股票经纪人时,就起劲地向客户推荐起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票来。

谁知巴菲特的热情推荐很不讨巧,因为大家都不了解这只股票,任凭他怎么说,也是将信将疑。没办法,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巴菲特自己掏出1万美元购买了这只股票,约占他当时所有资金的三分之二,可谓是“重仓持有”了。

但即使如此,人们对他的这一举措仍然不理解,更谈不上认同了。一些保险代理商甚至向他父亲揭发说,巴菲特在推销一家“无人代理”的保险公司的股票。

但巴菲特的性格是,只要自己认准了就不轻易服输,况且他对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已经做了实地考察,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一性格特点在他后来的投资生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一方面继续向客户推荐这只股票,另一方面又以3倍于收益的价格,购买了堪萨斯城人寿保险公司的股票,后来又干脆买下了国民保障公司的控股权。

通过购买和拥有这些保险公司的股票,巴菲特进一步了解到了保险公司是怎样运作、怎样赚钱的。这种由点到面的深入了解,反过来又大大增强了他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的信心。

后来,无论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多么糟糕,巴菲特一直认准这是一只好股票,所以只管买进,从不卖出。就这样,巴菲特不但在这只股票的普通股上继续追加投资410万美元,而且还在该股的可转换优先股上投资1940万美元,合计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这只股票上投入资金4700万美元,股数720万股,持有该公司33%的股份,这只股票从而成为巴菲特持股量最大的股票。仅仅到1980年,巴菲特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上的投资市值就达到亿美元,增值。

有一句老话,股市上不是看谁赚的多,而是看谁活得久。许多投资者可能都曾在在市场上获利,但是当市场风云突变的时候,大多数人不仅丢掉了自己的利润甚至亏损了自己的本金。究其原因就是在于在投资的过程中急于求成,在于一个“贪”子。所以,做投资要时刻谨记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要在稳健的投资中不断获益。

对于相对保守一点的投资者,稳健恐怕是他们最关心的词汇之一。稳健投资有以下几个原则。

1.如何规避风险永远是选择投资项目的首要问题。选择投资项目不要光想着如何赚钱,应该时刻想着如何不赔钱。先把屁股坐稳当,把椅子坐热乎,先把每天的成本赚回来,不赔钱就是赚钱。

2.确定你的最大风险承受底线。当然,你如果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愿意去赌博,则另当别论。

3.永远做你熟悉的业务范围。对于不熟悉的行业,等你熟悉后再做。如果你的父亲是优秀的厨师,那你最好开酒楼,即使现学你都来得及。

4.资本小的时候只能跟风。值得注意的是跟风一定要是需求量大的行业或者传统行业。投资的人一般的感觉是缺少资金,当资本少的时候选择项目的方法只能是跟风,就是别人干什么你就跟着干什么,越是很多人干的事你越可以干,每个菜市场都有几家卖豆腐的,你也去卖一般不会赔,尽管赚不了多少钱。

5.资本大的时候创造市场。如果你是二次投资,或者可以一次性筹到比较多的投资资本,你可以不必跟风,这就要自己来创造市场,把潜在的市场开发出来,当然你可以获得超常的利润回报。

6.高科技是多数人失败、少数人成功的投资项目。

高科技项目好,但是高科技项目的成功率远低于卖豆腐。如果你掌握着高科技技术,并且有别人给你投资,当然你要开发高科技项目。一旦成功你身价百倍,一旦失败你也只是搭上了精力和时间。如果是你自己在第一次创业时就筹资开发高科技项目,并且你并不懂技术,我还是建议你保守一点好,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赚钱快赔钱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