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
15032100000013

第13章 过犹不及,说的永远比需要的少

吕坤在《呻吟语》中说:“到当说处,一句便有干钓之力,却不激不疏,此是言之上乘,除此虽十缄也不妨。”职场中的年轻人应该谨记一点:保持沉默比说许多废话有益处。

古语道:君子慎言,祸从口出。就是说,作为一个有德行的人,不要对人、对事妄加评说,有些事自己心里明白就行,有些话能不说就不说,实在没办法,敷衍一下,也就过去了。不经大脑考虑就顺口而出,容易失言,甚至在无意中伤害了别人,或者给别人留下攻击自己的口实。说者虽无心,听者却有意的事,是最常见不过的。

纽斯·马休斯(Gneaus Marcius),被誉为战神科里奥拉努斯(Coriolanus)。在公元5世纪的前半期,他多次在重要的战役中取得胜利,一次又一次地从血雨腥风中把罗马城拯救出来。由于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战场上度过,很少有罗马人认识他本人,这使得他成为谜一般的传奇人物。

公元前454年,科里奥拉努斯决定参加高级执政官的竞选,以拓展名望,进入政界。竞选这个职位的候选人,按规定必须在选举初期公开发表竞选演说。科里奥拉努斯来到众人面前,向大家展示了他17年来为罗马征战而在身上留下的累累伤疤。他身上的伤疤已充分证明了他的爱国和勇敢。人们感动的热泪盈眶,认为他的当选几乎是肯定的。

投票的那一天到来了,科里奥拉努斯开始发表演说了,他说的话都是说给陪同他的那些富人听的。他的言语傲慢而粗鲁,宣称自己竞选肯定会获胜,吹嘘自己在战场上的功绩,粗暴无礼地指责竞争对手,还说一些无聊的笑话来讨好那些贵族,夸张地说自己将会给罗马带来财富。这一下人们听明白了:原来这位传奇的英雄也只不过是个平庸的吹牛大王。

科里奥拉努斯第二次演说的内容和消息迅速传遍了罗马,大批的平民改变了主意,决定不投他的票。科里奥拉努斯竞选失败了,他痛苦地返回了战场,暗暗发誓一定要报复那些投票反对他的平民。几个星期后,有一大批粮食运抵了罗马,元老院打算把这批粮食免费发放给市民,正当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投票表决的时候,科里奥拉努斯出现在了元老院,并参与了讨论。他极力反对把粮食发放给市民,认为这会对整个罗马造成伤害。有几位元老被说服了,于是发放粮食的投票变得悬而未决。然而科里奥拉努斯并未就此罢休,他进而开始谴责民主的理念,他鼓吹剥夺平民代表(即护民官)的权力,把统治管理权交给贵族。

科里奥拉努斯的这番讲话传到了市民耳中,市民们怒不可遏。护民官们被簇拥到了元老院,他们要求科里奥拉努斯出来与他们当面对质,但科里奥拉努斯拒绝了。于是整座城市爆发了骚乱。元老院害怕人民的怒火,最终投票赞成免费向市民发放粮食。护民官的怨气平息了,但老百姓仍然要求科里奥拉努斯向他们道歉。如果他忏悔了,并同意收回原来的言论,人民就允许他回到战场上。

科里奥拉努斯终于出现在了众人面前,大家屏气凝神听他说话。刚开始他的发言缓慢而轻柔,然而越往下说,他就变得越来越粗鲁,甚至再次出言不逊侮辱人民!他的语气和表达充满了轻蔑和傲慢,他说得越多,市民们就越加愤怒,最后市民们叫他滚下台来不许他再发言。

护民官们紧急商议,决定宣判科里奥拉努斯死刑,并命令治安官立刻逮捕他,押到塔匹亚山岩的顶上把他丢下去。市民们大声欢呼这个决定,这时贵族们出面干预了,最后科里奥拉努斯被判终生流放。当市民们得知这位英雄永远不能再回到罗马城的时候,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而实际上,即使是击败了外来的强大的敌人,人们也没有如此盛大地庆祝过。

在进入政界之前,科里奥拉努斯之名令人敬畏。他在战场上的丰功伟绩使他获得了伟大勇士的称誉。由于市民们对他了解很少,因此他的名字充满了神秘和传奇。然而,当他出现在罗马市民面前,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之后,他身上所有的伟大和神秘的光环便消失了。他像一名普通士兵一样自吹自擂、大叫大嚷。也许是恐惧和安全感,他出言不逊,侮辱和诋毁平民。突然间,他再也不是人们心目中想象的的样子。传说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那些信赖心目中英雄的人们极度失望。科里奥拉努斯说得越多,就越显得无力——一个人如果无法控制语言,就表明他无法控制自己,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尊敬。

刚涉足职场的人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很是头疼,有时你以好心规劝别人,不料惹恼别人,轻则伤和气,重则引火烧身。—个人有缺点,有错误,你不妨指出来,让他改正,但前提是你必须深深了解他,他能接受你的批评。不然,你说也是白说,还会结下仇怨。如果你还多言,可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了。“誉我则喜,毁我则怒”,本是人之常情。聪明的人知道,别人可以以毁誉加于我,我不可以毁誉加于人。

俗语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言辞上,也应如是。为人过于忠厚,不存戒心,把心里的话都掏出来,逢人便是知己,终会被小人利用。

一个非常忠厚老实的朋友曾说:他刚分到一个单位时,对很多东西看不惯。他不是过于挑剔的人,一些事太明显了。他对几个平常关系还不错的同事讲,可别人总是附和,或想方设法把谈话引向深入,结果他的一肚皮牢骚一字不差地传到单位领导的耳朵里,慢慢地,别人都不再与他交往了。他呢,也把自己封闭起来了。祸已从口出,水泼在地上,还能收回来吗?

当人人都存有戒心时,会对别人说的话仔细品味,误解的时候很多。同样一句话,在不同场合,对不同朗人,会发生不同的效果。中华民族又是一个缺乏幽默感的民族,你偶尔说一句幽默的话,可能会让人不快,你也吃力不讨好。

“你真漂亮”,在西方,一个男人会对一个女人这样说,女人会芜尔一笑,说声谢谢。但你说给中国女人听,十之八九会招来一顿臭骂,围观的人没准还说你是流氓,不会对你有半点同情。

职场中的明智之士对自己平日所说的话,要有随时敢于负责的决心。在你说任何话之前,要先问问你自己,是否必要,若是不必要就别说。这是训练心的第一步。我们既不要随便谈论自己,也不要随便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会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会降低你的人格。

比如在一家公司里有一个女员工张小姐,她有一个毛病,就是常常打听别人难以开口的事情,如同事之间、同事和老板之间的关系,甚至连别人的夫妻感情也刨根问底,一惊一乍的。刚开始的时候,别人还认为她是对他人关心,就当成谈资笑料说说,但后来发现她对谁都一样,还把同事甲的事情拿去和同事乙作比较,大家都后悔不己。此后大家一见她来了,就立即实行“坚壁清野”政策,躲不掉就顾左右而言他,比如天气、新闻什么的。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个毫不经意的信息就可能成为一件杀伤性武器,被人别有用心地进行“恐怖袭击”。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嫌怨、嫉妒的心态不免出现,在和朋友闲话之间,很容易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散播流言,只为逞一时之快,抒发内心的不平衡。

若你在说话时,稍微留意自己的神态、举止及旁人的面貌及反应,你会发觉自己很容易兴奋到忘“嘴”的境界。常听老一辈的人说,做人要有“口德”。总要处处与人为善,人前人后要多说些赞美、鼓励、支持的话,而不要口不择言,去批评、讽刺、破坏别人。

而对惯于飞短流长的人,除了敬而远之,也不要太在意,一笑置之,这是心灵上的修持,心性上的修养,同时也提醒自己更重视口德。

要想少树敌,事业上少飞来横祸,就少聊别人的八卦,比如某君有不可告人的隐私,你说话时偏偏在无意中说到他的隐私,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会认为你是有意跟他过不去,从此对你恨之入骨;他做的事,别有用心,极力掩饰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对你非常不利。如果你与对方非常熟悉,绝对不能向他表明,你绝不泄密,那将会自找麻烦。惟一可行的办法,只有假装不知,若无其事;他有阴谋诡计,你却参与其事,代为决策,帮他执行,从乐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而从悲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之患。你即使谨守秘密,从来不提及这件事,万一另有人识破机关,对外宣告,那么你无法逃掉泄露的嫌疑。你只有多多亲近他,表示自己并无二心,同时设法侦察泄露这个秘密的人;万一对方对你并不十分信任,你却极力讨好他,为其出谋划策,假如他采用你的话,而试行的结果并不好,一定会疑心你在有意捉弄他,使他上当。即使试行结果很好,他对你也未必增加好感,认为你只是偶然发现,不能算你的功劳,所以,你在这个时候还是不说话为好;对方获得了成功是由于采纳了你的计策,而他又是你的上司,那么他必然会怕好名声被你抢去,内心悄悄不安。你知道这一情况后,就应该到处宣扬,逢人便说,极力表示这是上司的计谋,是上司的远见,一点也不要透露你曾经出了什么力量。

在办公室里,同事和同事,每天见面的时间最长,谈话可能涉及工作以外的各种事情,“讲错话”常常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事与同事间的谈话,如何拿捏分寸就成了人际沟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1.办公室不是互诉心事的最佳场所。

有许多爱说,性子直的人,喜欢向同事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富有人情味,能使你们之间变得深厚,但是研究调查指出,只有不到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所以,当你的个人危机如失恋、婚外情等等发生时,你最好不要到处诉苦,不要把同事的“友善”和“友谊”混为一谈,以免成为办公室的注目焦点,也容易给老板造成问题员工的印象。

2.办公室里最好不要辩论。

有些人,在说话的态度上有“不自觉性”的坏习惯,比如喜欢争论,一定要胜过别人才肯罢休。假如你实在爱好并擅长辩论,那么建议你最好把此项才华留在办公室外去发挥,否则,即使你在口头上胜过对方,但其实是你损害了他的尊严,对方可能从此记恨在心,说不定有一天他就会用某种方式还以颜色。

3.不要成为“耳语”的散播者。

耳语,就是在别人背后说的话,是沟通不良的后果。只要人多的地方,就会有闲言碎语。有时,你可能不小心成为“放话”的人;有时,你也可能是别人“攻击”的对象。这些耳语,比如领导喜欢谁?谁最吃得开?谁又有绯闻等等,就像噪声一样,影响人的工作情绪。聪明的你,要懂得,该说的就勇敢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要乱说。

4.当众炫耀只会招来妒恨。

有些人喜欢与人共享快乐,但涉及你工作上的讯息,譬如,即将争取到一位重要的客户,老板暗地里给你发了奖金等,最好不要拿出来向别人炫耀。只怕你在得意忘形中,忘了有某些人眼睛已经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