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
15032100000053

第53章 把对手成功转化为朋友

其实无论是有成就的名人,还是普通人,都时刻生活在同一个竞争的环境中,你要给自己一定的压力,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不要把对手看作你的敌人,对手不是你的绊脚石,而是促进你进步的朋友。

对于敌人最好的方法不是打败他,而是友好地站到敌人的身边去,把他变成自己的朋友,促进自己的进步,从而实现双赢。

1957年默默无闻的约翰在一次小型演出中认识了十五岁的保罗麦卡特尼,演出结束后保罗批评约翰唱得不对,吉他弹得也不好。约翰很不服气,于是保罗用左手弹了一段漂亮的吉他,向约翰展示了他的天才,而且他能记住所有的歌词,这令约翰很震惊。与其让这小子成为自己将来的敌人,还不如现在就邀请他入团。就在这一天,二十世纪最成功的音乐组合——beatles产生了。

约翰列农是聪明而有远见的:在敌人成为敌人之前,快步上前站到他的身边,把他变成自己的朋友。

在一本外国杂志上,我曾读到过这样一篇故事:

一个国王召集卫队里的最优秀的武士去对付一群袭击国民牲畜的野狼。前几名武士回来了,他们不是在消灭了一部分狼后受了重伤,就是射杀了狼的首领吓走了狼群。而又一位武士来了身边跟了一只安静的狼。原来他花时间观察后发现与其说野狼凶残不如说他们很饥饿,因为那个冬天很寒冷,狼的食物变得极其稀少。于是武士每天给野狼带去一些食物,逐渐把它们引离国土,把它们引到一个山谷里,那里气候相对温暖食物也相对多些,还有一条饮水的河。而这只野狼是因为帮助武士打败了黑熊救了武士一命,成了武士的朋友。他们已经是朋友,彼此友好。武士决定今后仔细照顾它,而不是试图武力去强迫它,征服它。

最后文章说得很好:有时外在的威胁是虚幻的,他们只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恐惧的反应和表现。在我们的内心也同样生活着野狼,我们除了去杀戮,还可以选择倾听和驯服,把我们心中的野狼变成一个伙伴。这是一个比争斗更加光明的选择,它获得的是双方的和谐与友爱。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就奔跑起来了。狮子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它们吃掉。”于是,几乎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庸碌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就是在赛跑,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有时候,将我们送上领奖台的,不是我们的朋友,而是我们的对手。孟子说:“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而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奥大利作家卡夫卡说:“真正的对手会灌输给你最大的勇气。”这些无不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人需朋友,人也需要对手。朋友可以从感情上带来最好的鼓励,对手则可以从理智上带来最深的刺激。善用对手的刺激,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从而获得成功。如果说挫折是汹涌的波涛,那么对手就是一面昂扬的帆。它骄傲地屹立在风雨间,激励着你,通向成功的彼岸。如果说荣誉是一把得意的火,那么对手就是一瓢无情的冷水,时刻泼醒你骄傲的心。如果说困难是一把坚硬的锁,那么对手就是一把金钥匙,帮你开启成功的大门。有了对手,才有了奋斗的乐趣,才能将心中的痛转化为战胜困难的勇气。有时候,表面上看来,你从对手身上得到的学习机会,没有那么直接、明显。然而,仅仅是承受他带给你的压力,就是很宝贵的机会,可以对你的成长起到很大的助益。不要随便把对手视为敌人或仇人,加入太多情绪化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冷静地观察对方,客观地审视自己;也惟有这样,才能从交手的过程中学到东西。但是,很多人无法用理智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对手。在荣誉面前,往往只是看到自己的利益,仿佛眼睛里进了沙子,容不得对手的成功。于是身边常出现“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孰不知: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只有一个人的比赛是孤独的,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倒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所以,好好珍惜对手吧,谢谢他在人生的旅途中的陪伴,谢谢他一直激励着你勇往直前。你会发现:两个人的精彩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