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
15032100000062

第62章 尊重他人,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

尊重他人是人在职场上生存所必需的,尊重他人又是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首要条件。20几岁的年轻人在职场上一定要学会尊重他人,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好感。

刚到单位,所有的工作对新人来说是陌生的,诸多事份都不知如何办理,因此多向同事求教是最炔的进步方式。要有一种从零傲起的心态,放下面子,攀重同事,不论对方年龄大小,只要地自己先来公司,都是自己的老师,都要虚心请教。

不少初人职场的人常自以为有见解,白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在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职场是社会的缩影,由于利益冲突,显得更为复杂,竞争更为激烈。但是无论怎样竞争,都不应当失去对人起码的尊重。

一个人必须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其他人的喜爱和爱戴。你尊重对方,对方才会尊重你,这是相互的回应。

林震是一位科技公司的老板,可以说,他是人们见过的最受欢迎的老板之一。在下属面前,他从不摆架子,甚至直到公司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他都从来没有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和大家挤在一个大办公室。一直以来,他都同下属们工作在一起,一起挽起袖子修电脑,一起做最普通的工作,甚至不少客户在最初都以为林震只是一个技术员。他很少说废话,也不会固执己见,许多时候总是听下属们发表意见。当公司遇到困难,甚至捉襟见肘时,却没有人离开他,下属与他一起共同渡过难关。原因就如同他的下属所说,“因为他尊重我们。”可见对于他人被尊重需求的满足是多么的重要。

一个聪明的职业人,应当在维护了他人的面子和尊严的前提下,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让他人明白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一个聪明的职业人能够原谅别人的过失。他们会坚持说别人的本意是好的或者只是一时不小心才犯下错误。而且,还要尽量寻找自身的原因。这样做,不但会避免没必要的争执,不会惹上麻烦,而且可以使对方感染于你的宽宏大度,承认他的错误并立即改正。

职场之中,有职位、资历、年龄的差异,但在与别人相处时,更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这样既能维持工作环境的稳定,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要记得,他人如果知道错误了,我们不在伤口上搬盐,给他留下自尊,他就铭记于心,并有可能在将来某个时刻祝你一臂之力。

尊重别人最忌讳对人冷嘲热讽,落井下石、幸灾乐祸不仅不能证明白己的聪明,反而暴露了自己是一个气度狭窄,自大又无能的人。贬低别人不等于抬高自己,真正受人尊敬的人,懂得认识每一个人的价值,不会轻易毁坏他人的名誉,而这种自重重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表现。

显现自己,但不等于贬低别人。作为一个职场新手,在社交中不会显现自己,就很难崭露头角。善于交际的人,总是尽量把自己的长处呈现于人们面前,如伶俐的口才,渊博的知识,温文尔雅的举止,直至巧妙的化妆,典雅的服饰,都能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如果缺乏自信心,又好面子,生怕引起别人注意;如果怕遭遇闭门羹,而不敢接近别人,这样只能永远做一只默默无闻的丑小鸭,使社交变得没有意义。

但若清高自负,贬低别人,同样会使社交变得没有意义。如用旁若无人的高谈阔论、矫饰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就会使人产生反感。以下种种也都是贬低别人的行为举止:对有人、特别是某位女性在社交场合中独占鳖头,为众人瞩目,就流露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对有人言谈举止不大得体,或是某位女性服饰俗而不美,就显出自己的优越感,对人投以鄙视的目光,等等。

显现自己与贬低别人,其表现往往只是一步之差,关键在于把握一个适当的分寸。自己身份、自己对某种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与当时的气氛和谐,都是应当考虑到的。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优势,就可能得到别人的好感。

批评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在发表批评意见当中贬低别人的自尊与人格是对其人不尊重、不理解的表现。事实上,人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使得别人尊重自己的批评意见。

《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中讲,曹操想派人劝降刘表。孔融推荐祢衡担当此任。于是曹操请祢衡来。礼毕,曹操没有让他坐下。祢衡则仰天长叹:“天地虽阔,何无一人也。”曹操听了不高兴,便说:“我手下数十人,皆当世之英雄,何谓无人?”祢衡则说:“你说给我听听。”曹操答道:“苟或、苟他、郭嘉、程县机智深远,虽萧何、陈平所不及。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挡,虽牢彭、马武不及也。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停,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怎么说我无人呢?”

称街听后,冷笑地答道:“苟或可使吊丧问疾,苟他可使看坟守墓,程县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记,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停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衣架、饭爱、酒桶、肉袋耳!”总之,曹营上下皆蠢才。

曹操听了大怒,便反问:“你有什么本事?”祢衡答道:“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致君为尧、舜,下可配德于孔、颜,岂与诸子共论乎。”

祢衡这般狂妄,张辽在侧,欲将杀之。但曹操阻挡他说:“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日杀之,天下必谓我不能容。”于是仍派他去见刘表,实则想借刘表之手杀他。祢衡见了刘表,也是话中带刺,令刘表不悦,但他不愿中曹操之计杀祢衡就派他去见部将黄祖。祢衡见了黄祖,仍然出言不逊,惹恼黄祖,立将他斩首。祢衡死时仍是骂不绝口,直到咽气为止。

在上例中,祢衡自命不凡,逢人便骂,结果自取灭亡。本来,孔融推荐他去见刘表,是让他有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结果他玩世不恭,出言不逊,把曹营上下骂得一钱不值,使得曹操毫无心思听他安邦定国之计,而是想怎样除掉他才对自己名声最有利。祢衡的悲剧是自命清高,傲视众人,使人不禁想到他的归宿竟是对立面考虑怎样借他人之手将他处死,人活到这份上还有什么抱负可言。

所以,在发表批评意见当中,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是缺乏涵养的表现,也是自我中心的表现。它会使得对方因维护自己的面子和尊严而拒绝你的批评意见。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自尊是个人自我认定的核心。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能发表积极的批评意见,也不能与当事人建立有效的情投意合的关系。切忌对人进行人身攻击,它会使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其自尊的维护上,就谈不上情感的认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