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
15032100000082

第82章 不满意眼下的工作,就把它当做“竞走”机会

如果你不满意眼下的工作,却又暂时不能跳槽,那么,你该怎样寻求心态平衡点,在职场中快乐游走呢?

竞走是奥运会中最艰苦的项目之一。因为膝盖不能打弯,选手们在长达二十公里的漫长路程中始终保持着不舒服的身体姿态,加上路程又非常枯燥,因此,竞走选手实际上都是人类的耐力大师。

如果再仔细分析,他们实际上也是心理大师:在枯燥的环境里,以不舒服的姿态保持一定的前行速度,内心始终处于平和稳定的状态,这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竞走因这种特点对现在的职场人士有着明显的借鉴意义:许多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不景气,大家又不敢任性跳槽。于是,很多人也需要在不那么舒服的状态中,在很长的时间里展开“职场竞走”,并且寻求心态的最佳平衡点。

小于在一个不喜欢的报社待了整整七年。对此,很多人都几乎无法想象,因为如果换作自己早就疯了。而他却以这样的心理定力让家人获得了经济上的稳定,直到孩子上了小学,他才正式辞职。朋友问他,那七年他何以能气定神闲安之若素,保持内心的平衡?他说了一些自己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很有点儿“竞走高手”的味道。

他先是在要做的许多工作中找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并将此作为关注重点。当时,他负责四五个报纸的栏目,而他真正感兴趣的只有一个,于是他就重点做好这个,做到完美,而其他栏目则以完成任务为主。如此,工作就像一个长相一般但有着甜美笑声的女子,你可以不看她的全貌,但她的甜美笑声还是会给你带来很多快乐。这个方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他有了工作某一点上的持续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他不会因为成绩平庸而被炒掉,因为至少在一个必要环节上他是不可替代的。

第二个方法是将工作带来的价值具体化。人是靠希望活着的,但一定是具体的希望,对心理的激励作用才够大。余成刚经常会为自己描绘未来的景象,比如,爱人收到一直想要的某件礼物时的欣喜表情,比如孩子走进北京最好的幼儿园时向他挥手的情景……关于未来的想象越具体越生动,心中产生的动力就越大,而对工作的抵触情绪就会越少。慢慢的,对他来说,工作就不再是生硬无趣的生存手段,而是一种让美好情景出现的途径。

第三个方法是在工作外的生活中确立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余成刚的选择是欣赏和评论欧美流行音乐。他知道,将一项兴趣不断持续,假以时日,兴趣就可能变成新的职业,而自己将来就能成为欧美流行音乐评论方面的专业人士。

最后一个方法就是时刻做好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准备,告诉自己眼前所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一个过渡,既然是过渡就不必为此烦躁。而竞走运动也是一样的,每一名运动员都会考虑退役后的工作,那会是一个更有趣的人生方向。

在竞走比赛中,由于最后通常都会由公路转到田径场中,并完成最后一圈的比赛,所以如果运动员在最后一圈犯规,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警告或直接取消其比赛资格。换句话说,竞走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小瞧最后阶段,最后一圈必须做到最好,否则就最危险。职场亦同此理。

李多27岁,却已经跳过几次槽了,每次辞职时领导并没有感到气愤或者不理解,而是会召集全体同事欢送他,大家一起吃饭,相谈甚欢,仿佛是欢迎新职员一样。他怎么能把辞职这件事也做得让大家开心不尴尬呢?

一般说来,在决定辞职的时候,他会做好以下事情:

第一,先给领导发邮件,表达近期想要辞职的愿望。尽量不要直接当面突然提出辞职,这会让领导在惊讶的同时感到很尴尬。

第二,和领导面谈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等”到最佳时机,不要着急。这里有两点必须注意:不要在领导忙的时候或者心情特别好的时候找他谈辞职的事情,因为,在你看来很重要的离职事件,在领导那里也许并不那么重要,只是一个普通员工的离开,非常正常。所以,不要在不合适的时候给他添堵。

第三,跟领导明确阐明自己会再干一个月,给公司一个缓冲的机会。这点最重要,领导不太担心一个人的离去,但他会担心整个公司的运行秩序受到影响。而一旦他认为你的离开已经将影响降到最低,那他自然会对你留有好印象。

第四,在离职前的一个月里不要向任何一位同事透露风声,一来如果事情又有变化,比如自己最后改变了辞职的想法,那会很尴尬,二来会影响公司的工作氛围。

第五,在离职前一周时间,要对同事公布即将离职的消息。因为这个时候人的想法容易产生波动,动摇走的决心,而之前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绝对是正确的,现在的犹豫其实多是情绪使然,所以借助公布这一行为,强迫自己执行决定。而且,给同事们一周的时间做心理准备,不会显得特别仓促,以免大家对你离职的原因产生各种猜测。

第六,越是临近离职越要把工作做到最好,这也是“走好最后一圈”的道理所在。因为这样最容易给领导留下好印象,而且“认真负责”的评价也会跟随你去到新的公司新的岗位。

也许有人会说,辞个职何必这么麻烦,直接走人不就得了?其实不然。辞职前期就像竞走比赛中的最后一圈,很多人就是因为轻敌而栽在了这里,使之前漫长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要知道,一个人在职场中的成功不仅需要能力,也需要依靠人脉。一般在跳槽的过程中,新东家都会严格考查你的职业经历,而且越是正规的公司在这方面的考查就越专业,他们甚至会了解你的前任领导和同事是如何评价你的,而如果你没有走好辞职前的“最后一圈”,让前任领导或同事对你评价不佳,那么很可能就会在下一轮比赛中路遇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