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15032200000015

第15章 一个有利的搭讪场景,可以更快打开对方的心

我们人的情绪和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选择的是一个合适的地点与陌生人进行搭讪,我们自己与陌生人都能够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彼此之间也就有了进行深度交流的可能。

合适的搭讪场景是我们与陌生人结交的必要条件。任何交谈活动都必须有一个社交地点作为载体,而社交地点又每时每刻在影响着我们与陌生人是否能成为朋友。

小王在一个汽车公司做销售,他做事非常有头脑,他的销售业绩在公司里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有一次,另一位销售员对他说:“你的销售业绩是咱们公司的NO。1,但是,你敢去啃一块‘硬骨头’吗”?“‘硬骨头’?怎么说?”“在咱们这个市里,有一个怪人老李头,他是专门搞玉米研究的,自己的公司已经上市,但他每天到田里工作都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咱们几个兄弟就想着能够卖给他一辆汽车,不过遗憾的是,兄弟们忙活了几天,别说汽车了,连老李头的面都没见着。你有没有把握卖给他一辆汽车呢?”

小王还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难题,以他的性格当然不会错过这次挑战了。回到家里,他立即搜集老李头的材料,准备第二天就去会一会这个怪人。

说老李头是怪人还真不冤枉他,小王给老李头打电话,他一般会挂掉:登门拜访,他根本就不见;小王又托人介绍,他把介绍人也拒之门外。

小王不相信事情就只能这样了,又详细地查看了一下老李头的资料,终于发现一个突破口:老李头很喜欢钓鱼。

事不宜迟,小王立刻置办了一套钓鱼的工具,用了两天的时间练习钓鱼,终于练得像那么一回事了,于是他就每天到老李头钓鱼的地方等他。但是,老李头来了之后,小王又假装视而不见,一心一意钓自己的鱼。开始老李头还有点警觉,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老李头就有点好奇了。

小王仔细观察,发觉老李头时不时地就向这边看一下。他知道老李头已经对自己产生兴趣了,于是就主动上前搭讪,并请教老李头关于钓鱼的技巧。这一下,可打开老李头的话匣子了,讲个滔滔不绝,而小王则听得津津有味。

才一天的功夫,两个人就成了老朋友了。后来老李头不光买了小王的车,还介绍了很多人给小王当客户。

我们人的情绪跟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联,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能让我们自己与陌生人都打开心扉,畅所欲言。那么,什么样的地点才是合适的呢?

(1)自己熟悉的地方

我们与人搭讪的地点最好是我们自己所熟悉的地方。因为人们往往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与人沟通没有那种拘束感,在心情上也十分放松,容易取得优势,并可充分地展示和推销自己。有研究表明,与同样的一个人谈话,在自己的客厅里会比在别人的客厅里表现得更自信更舒适,同样的道理更容易说服对方;反之,如果是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而又恰好是对方所熟悉的,这样通常会引起恐惧与不安,从而影响社交的成功。

(2)“我可以往,彼可以来”的地方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此语出自《孙子兵法》,这种地方一般被称为“通形”。即四通八达的地形。要本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原则,同时又有“我得则利,彼得亦利”的结果,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时常提到的双赢的原则。

(3)所选地点不能让对方感到不适

我们与人搭讪所选择的地点一定不能让对方产生屈就感和压抑感。尤其当对方是老人、长者、女士的时候,我们应该随机应变。选择一些他们较熟悉的地方,而我们若肯于前往,更能体现我们对其的诚意和尊重,这也是我们与陌生人进行良好沟通的开端。

如果我们冒冒失失地向周围的一个陌生人提出借用什么东西,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合适的的。比如,晚上就特别不适合,除非我们是在特定场所。我们人类的天性就是怕黑。而且,在晚上别人很难看清我们的面孔,感觉不到我们要表达的真诚,借东西真的是十分的困难。在特别空旷的场合也不合适,因为想人借用东西不能让人感到不安。在对方有其他人陪伴的时候最好。

我们来看下面这则故事:

一天晚上,杨园在车站等车的时候注意到了一位男士。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毛衣,剪着碎碎的头发,看起来正派的样子。最重要的是,还拿着一本她也在读的书《围城》。于是杨园一直注意着他。

十分巧合的是,到了杨园家附近那站,他也下车了,那时候已经快晚上10点了。当时的环境非常不好,周围的路灯暗淡无光,恰巧杨园那天又穿了件非常短的裙子。理智告诉她不能上去,但最终她还是稀里糊涂的跟上了。

“你好,可以认识一下吗?”杨园开口了。那位男士似乎吓了一跳,转过头来看了看她,脚步并没有停下来。杨园又继续和他说话,他回了几句,非常慌张。路灯的光亮越来越暗了,到前面路口的拐角已经没有路灯了,他也越走越快。杨园说:“真的没机会认识一下吗?”人家连停都没停,就一溜烟地跑开了。

由此可见,与人搭讪选择合适的地点是多么重要啊。

选择合适的地方搭讪,就是要珍惜自己搭讪的机会,不能盲目地搭讪。在一些容易让人起疑心的地方,最好不要搭讪,而在一些搭讪机会比较多的地方,则要注意自己搭讪的方式。这样才能在合适的地方搭上合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