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15032200000040

第40章 把握好说话分寸,不要给人口无遮拦的坏印象

话不能乱说,荻原朔太郎说:“社交的秘诀,并不在于绝口不提事实,而是即使说到真实面,也不至于触怒对方的技巧”。

我们先来看一则故事:

清朝时期,有一个举人经过三科,又参加候选,终于谋得了一个山东某县县令的职位。第一次去拜见上级,他不知道自己都该说什么话,沉默了一会儿,他忽然问道:“大人贵姓?”这位上级很是生气,心想这个人怎么连自己上级的姓名都不知道。于是勉强说了自己的姓氏。县令低头思索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没有。”上级更生气了,心想这个人怎么如此孤陋寡闻而又无礼。于是压着火气回答:“我是旗人,贵县令不知道吗?”县令马上追问道:“大人在哪一旗?”上级说:“正红旗。”县令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上级勃然大怒,问:“贵县令是哪一省的人?”县令说:“广西。”上级说:“广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广东呢?”县令看到上级满脸怒气,很是吃惊,于是赶紧告辞出去。第二天,上级令他回去,任学校教职。

上述故事中的那位县令不招上级的喜欢却还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真是可悲可叹啊!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们都喜欢与真诚的人做朋友,但是真诚并不等于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在说话之前必须要考虑一下所要说的话是否合适,要学会换位思考,哪些话题会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或尴尬,哪些话题可能是对方不愿触及的,哪些话题是在特定环境下绝对不能提及的,哪些话题可能会引起争议……总之,一定要三思之后再开口,不要让你的口无遮拦使对方产生厌烦情绪。试想一下这样的情形,当你和一个愁嫁的大龄剩女大谈婚姻的好处时,当你对一个低收入的男人吹嘘自己是如何的富有时,当你在一个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而烦躁不安的母亲面前夸耀自己的孩子是全校第一时……那么你和这些人的友谊恐怕还没开始就要戛然而止了。

人际交往坦诚相待的,只有推心置腹的交往,才可能使双方消除戒备,以诚相交。但所谓的诚恳交往,也是需要把握一个度的。即使是无话不谈的老朋友之间,也需要保留一定的余地,更不要说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了。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切忌打探别人的隐私。在交际活动中中,有些人往往对什么都颇感好奇,总喜欢问个究竟,这在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年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年轻人往往都直率而热情,根本不懂得“话到嘴边留三分”的道理,但是如果在特定的场合、对特殊的对象说话时,无所顾忌、东拉西扯、问题不断,就很容易让人产生反感。特别是个人情感上的那些问题。当代社会男婚女嫁的观念正在悄然改变,很多人选择了独身,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单亲家庭,他们可能出于这样或那样的考虑而不愿提及自己的私事,如果你执意的要打听,对方必定会认为你侵犯了其隐私权。这样的交往也将会以失败而告终。

与人交谈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开那些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按理说,人与人之间产生争执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争论往往都会带来不愉快的结果。事实证明,不管谁赢谁输都不好。赢者当时或许获得一种暂时的满足,但很快会被人际关系恶化的阴影所笼罩。输者的心理挫折感更为强烈,通常会演化为人身攻击,对于人际关系是十分不利的,争论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所以我们在与人打交道时要尽量谈些轻松愉快的话题而避免涉及那些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像政治、宗教信仰、人生观、情感问题等。

红遍大江南北的笑星小沈阳就曾和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产生了一点不愉快,事情大致是这样的:

小沈阳到某地电视台去录节目,由于整个节目的录制时间长达3个小时,录到后面的时候,现场稍微有点沉闷,于是小沈阳就和妻子表演了一小段二人转以便活跃一下气氛。

两人演完时,观众掌声未停,主持人就上前搭话,结果小沈阳习惯性地来了一句“臭不要脸的”。没想到这句话当场让主持人红了脸,她坐下来后,很气愤地对小沈阳说,“你必须给我道歉。你不道歉,这节目就不录了。”现场气氛顿时变得十分尴尬,小沈阳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很快,主持人就宣布此环节结束。自己一个人先走了下去。其实,小沈阳并不是故意耍大牌骂人,那句“臭不要脸的”是东北二人转中的一句常用语,在这里也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小沈阳只是随口说出,并非针对主持人的,但这个主持人一贯的风格就是端庄、稳重,小沈阳这个玩笑显然是开得有点过了。

在与人打交道时,如果我们不注意自己的用语,有时候会给我们的人际造成负面的影响。我们要避免以下语言和话题。

第一,聊个人的健康状况。

你要明白,除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外,没有人会对他人的健康检查或过敏症感兴趣。他人的健康状况,或者一些疾病等,每个人都不希望它们成为彼此谈话的焦点对象。

第二,有争议性的话题。

除非你很清楚对方的立场,否则应谨慎地避免谈到具有争论性的敏感话题。一些话题,如宗教、政治、党派等更要避免。否则会引起双方的抬杠,导致僵持的局面。

第三,询问东西的价钱。

如果一个人总是围绕着东西的价钱,如“这值多少钱?那值多少钱?”展开话题,总会让人觉得这个人俗气,爱财。

一般来说,把握好说话分寸要把握好三个前提,一是要弄清楚自己是谁,二是要弄清楚对方是谁,三是要弄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这三个前提把握好了,你能够掌握说话的分寸了。

把握说话的分寸,实际上就是把握交友的机遇,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我们的人脉之树才能更加茁壮、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