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15032200000043

第43章 做好准备,进入他人的“私人乐园”

美国法学博士贝尔·特尼说:“要想舌底生花、芳香宜人,在你准备张口时,一定记住中国人的一句古话:有备无患。”有了准备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即使出现了问题,也能从容应对。打一场无准备的仗注定会遭受失败,断了自己的友谊之路。

我们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要想使得交际得以顺利地展开,就应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交际之前,对对方要尽可能多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适合对方的话题,进入到他的“私人乐园”中。

清朝的大臣盛宣怀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是晚清的一位重臣,他刚上任准备去拜见陌生的上级时,就十分注意了解对方的相关情况,一直在准备着和这个上级的对话。

机会终于来了。在李莲英的保荐下,他那个陌生的上级醇亲王终于决定接见这个下级了,并且还特地在宣武门内太平湖的府邸专门设宴接见他,顺便向他咨询下有关电报的事宜。

盛宣怀虽然以前从未见过醇亲王,但与醇亲王的门客“张师爷”却交往甚密,平常盛宣怀就是从他那里了解到了关于醇亲王的两个方面的情况:一个就是,醇亲王跟恭亲王不同。当时正是西洋学在中国盛行的时候,恭亲王认为中国必须要跟西洋学习才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可是醇亲王则不这样认为,他不觉得中国人比洋人差,因此在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上,醇亲王就是一个十足的保守派;另一个就是,醇亲王虽然好武,但自认为书也读得不少,也颇有文采,经常在很多场合炫耀他的文字功夫。盛宣怀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就迅速到身为帝师的工部尚书翁同和那里抄了一些醇亲王的诗稿,熟记了其中比较好的几首,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能让醇亲王第一次接见后就对自己留下好印象,除了这些,盛宣怀还做了很多其他的准备。比如,盛宣怀还从醇亲王的诗中琢磨出了些醇亲王的心思,俗话说“文如其人”,这在和醇亲王的对话中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以防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那前面的所有努力也就白费了。在准备好这些之后,盛宣怀就胸有成竹地前来拜见他那未曾谋面的上级醇亲王。

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盛宣怀对醇亲王的话基本上是问答如流,并且句句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当他们谈到“电报”这一名词的时候,醇亲王假装问盛宣怀:“那电报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盛宣怀对此早有准备,他镇定从容地回答道:“回王爷的话。电报本身并没有什么厉害之处,全靠活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仅此罢了。”

醇亲王听他竟然还能引用岳武穆的话,立刻就来了兴趣,同时对他这个下级也不免另眼相看,于是就问道:“你也读过兵书?”盛宣怀并没有因为上级的这种问话而变得骄横起来。他还是那么谦虚地说:“在王爷面前,怎么敢说读过兵书?英法内犯,文宗显皇帝忧国忧民,竟至于驾崩。那时如果不是王爷神武,力擒三凶,后果也就真的不堪设想了。”盛宣怀在自谦的时候也不忘夸奖上级一番,这种时机真的是恰到好处。略停了一下他又说:“那个时候有血气的人,谁不想洗雪国耻,宣怀也就是在那时候,不自量力,看过一两部兵书。”

盛宣怀三句话不离醇亲王的“本行”,这也看出他在和醇亲王对话之前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醇亲王是盛宣怀的上级,他的接见无疑会直接关系到盛宣怀的仕途与命运,因此,盛宣怀不惜花功夫来打探醇亲王的情况,甚至在还没见面之前就对他的喜好、性格摸得清清楚楚,在无形中为自己增添了不少信心。拜见之时,盛宣怀句句都说在了醇亲王的心坎儿上,使醇亲王觉得这个人知道自己想听什么话,值得信赖。于是醇亲王很快对他委以重任,最终盛宣怀的未雨绸缪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很显然,盛宣怀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他的聪明不仅表现在他会拍上级的马屁上面,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拍到哪里才是恰到好处。要做到这些,就得对这匹马先有一个全面大致的了解。这就是事先有所准备,在交谈时灵活运用以赢得对方的好感。

被人称为“私人交际天才”的罗斯福就深谙此道,一位拜访过他的人曾这样说过:“不论来访者是牛仔、勇敢的骑兵队员,还是政治家、外交官,罗斯福都能找到适合对方身份的话题,让彼此的交谈非常愉快。”为什么罗斯福能做到和每一位初次见面的人都相谈甚欢呢?答案很简单,每当有人来访时,罗斯福就会在前一天的晚上查阅有关当事人的资料,对当事人作初步的了解,所以不论来访者是达官政要还是贩夫走卒,会谈时,罗斯福都能找到符合那些人胃口的话题,那些人也会认为罗斯福对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这种策略,所有与罗斯福交往过的人都在心理上都得到了满足。

罗斯福十分重视那些与他人息息相关的事情以及他们特别关注的事情。于是,他就运用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策略,使他人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最终赢得了他人的好感,为自己轻松进入他人的“私人乐园”打下了坚实的铺垫。

能在人际交往中顺利地进入他人的“私人乐园”,这往往是大人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他们深切地知道:个人兴趣是人与人之间最明显的不同,因此,如果能够在交际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这种差别,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如果我们想了解一个人,在交谈之前最好先有所准备,了解与之有关的各种资料,比如对方的阅历、对事物的认识能力、爱好等。我们还应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和背景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展开交谈。虽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策略,但是在交际的过程中常常能够让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